04、《禅悟前与悟后》摘录
目 录
上   册:
第一篇 悟前
第一章 前方便
第一节 闻法阅经,建立知见……………1
第二节 闻时记忆,闻后思惟……………2
第三节 培植福德,广结善缘……………3
第四节 受持佛戒,发菩提心……………7
第五节 减除世间五欲之贪著……………8
第八节 忏悔业障,深信因果……………9
第七节 消除慢心…………………………12
第八节 发大愿心…………………………17
第二章 正修行
第一节 谨慎选择教禅之善知识…………19
第二节 正修功夫:看话头、参话头、
参公案、思惟观………29
第三节 深解第一义经典 …………………36
第四节 参究的方法
第一目 简介话头………………………39
第二目 简介公案………………………41
第三目 参究的方法……………………45
第五节 禅法知见四十则
第一则 建立信心………………………50
第二则 要有求悟的企图心……………54
第三则 要有精进心……………………56
第四则 要有长远心……………………59
第五则 要除掉私心和诤胜心…………67
第六则 除聪明伶俐心…………………70
第七则 要远离妄心……………………72
第八则 要远离生死心…………………75
第九则 应发大愿心……………………79
第十则 随时随地不离参禅……………81
第十一则 注意安全,因时因地制宜…83
第十二则 保持充足睡眠………………85
第十三则 注意饮食营养………………88
第十四则 暂离一切外务攀缘…………90
第十五则 常念生死无常………………95
第十六则 参禅应依善知识……………104
第十七则 勿与人诤论禅法……………109
第十八则 参禅不可怕喧求静…………114
第十九则 放松身心……………………117
第二十则 参精进共修要有
婴儿行心态………122
第二一则 功夫须绵密…………………127
第二二则 不可求多闻…………………131
第二三则 不可广阅公案………………134
第二四则 修定非禅……………………139
第二五则 应明三乘入道初门差别……147
第二六则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154
第二七则 离心意识参…………………158
第二八则 不可在光影门头认识神……168
第二九则 不可将心待悟,
亦不可作无事会………171
第三十则 不可死守坐禅怕做事………174
第三一则 不可揣摩悟境………………179
第三二则 定境非悟……………………181
第三三则 感应非悟……………………187
第三四则 鬼神示境非悟………………190
第三五则 神通、鬼神通非悟…………191
第三六则 一念不生之心是定心,
非真如……196
第三七则 放下与提起…………………198
第三八则 禅学非禅……………………204
第三九则 具参学眼目,方识善知识…108
第四十则 佛法非禅,禅法非禅………221
第六节 疑情
第一目 疑情不能发生的缘故…………225
第二目 疑情五阶………………………228
第三目 忽略现实阶段不一定要经历…234
第四目 疑情的忽略现实状态与
一念不生的入定不同  ………235
第五目 参究必须有念--疑念相续,
才能开悟………236
第七节 略谈幻觉与魔扰
第一目 幻觉与幻境……………………239
第二目 魔扰与魔境……………………246
第三目 如何避免魔扰…………………249
第四目 求悟必须要有因缘……………250
第五目 劝人修福应观因缘……………252
第二篇 悟时与悟后
第一章 悟之表象与种类
第一节 悟之表象………………………253
第二节 悟之实质………………………257
第三节 渐悟与顿悟……………………259
第四节 开悟不可以说吗?……………262
第五节 悟之种类与正受
第一目 解悟三关:破本参、 破重关、
破牢关……267
第二目 证悟三关 ……………………273
第一则 破本参 ……………………374
第二则 破重关  ……………………282
第三则 破牢关  ……………………298
第二章 禅悟正受及诸功德
第一节 禅悦正受
第一目 觉明现前………………………303
第二目 定慧等持………………………308
第二节 见地正受
第一目 戒的见地……………………312
第二目 定的见地……………………314
第三目 慧的见地……………………320
第三节 解脱正受及诸功德正受
第一目 断三缚结………………………321
第二目 五欲执著之减除………………357
第三目 舍弃怨恼………………………362
第四目 离谄媚心………………………364
第五目 消除慢心………………………366
第六目 修定迅速………………………368
第七目 日用能知………………………370
第八目 能生他受用功德………………371
第九目 功德正受非于悟时一时俱足…372
*********************************
下   册:
第四节 禅悟证空与楞严大定证空不同
第一目 参禅是般若法门,非禅定法门-1
第二目 楞严经开示之修道次第 ………3
第三目 五阴尽相非属禅悟所得境界… 3
第五节 禅--非仅禅宗有之
第一目 净土宗之禅 ……………………10
第二目 密宗之禅 ………………………12
第三目 禅--非仅禅宗有之 ……………15
第八节 证果
第一目 菩萨初果--须陀洹 ……………16
第二目 菩萨二果--斯陀含 ……………18
第三目 菩萨三果--阿那含 ……………20
第四目 菩萨四果--阿罗汉 ……………18
第五目 初禅非初果 ……………………40
第六目 初果非初地 ……………………42
第七目 深观后始得判果 ………………45
第八目 菩萨证果不同声闻证果 ………47
第九目 大乘亦有四沙门果 ……………48
第十目 果是施设 ………………………51
第三篇 悟后起修 自度度他
第一章 修除习气 增益见地 深八禅定
第一节 增益见地 断思惟惑
第一目 解悟者应求证悟 ………………59
第二目 证悟者应求见性 ………………64
第三目 阅经印证 学四悉檀……………69
第四目 思惟修 …………………………73
第二节 修除烦恼 改变习气
第一目 有疑速须问 ……………………81
第二目 开放心胸 ………………………83
第三目 除诤胜习 ………………………84
第四目 扫除慢心 ………………………96
第五目 勿急度人………………………103
第六目 心存感恩………………………106
第七目 严防阴魔………………………112
第八目 深入思惟 增益见地  …………115
第九目 自悟者须见真知识……………118
第十目 习气烦恼非因悟一时俱除……121
第二章 自度:修学三昧
第一节 进修禅定三昧 永离隔阴之迷
第一目 修学禅定三昧…………………125
第二目 悟后修定 乃是正行  …………132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