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0集 何谓一心有二门之心生灭门
柯正村老师主讲
各位菩萨:
阿弥陀佛!
欢迎大家收看《三乘菩提之入门起信》节目。今天我们所要探讨的题目是“何谓一心有二门之心生灭门”。上一集当中我们已经谈到,一心有二门之心真如门──空与真实不空;那么这一集,我们要继续探讨一心有二门之心生灭门部分。
马鸣菩萨在《起信论》所说的一心,是要把不生灭的第八识如来藏心,和会生灭的七转识心与如来藏所含藏的种子,两者合起来说为一心。因为会生灭的七转识心,本来就由不生灭的第八识如来藏心所出生,能生的第八识真心,与被出生的七转识妄心,真妄和合似一,所以我们如果说众生只有一个心的时候,将两者合成说一个心的时候,就名之为阿赖耶识。
马鸣菩萨在《大乘起信论》卷上,以下这段论文中开示说:【心生灭门者,谓依如来藏有生灭心转,不生灭与生灭和合,非一非异,名阿赖耶识。】(《大乘起信论》卷1)那么这一段论文要将阿赖耶识分成广义跟狭义来探讨,我们才不会误解论文当中的法义。狭义的阿赖耶识,那是单指第八阿赖耶识心体自身的体性来讲,这时候要分成八个识心来说,第八识就是指狭义的阿赖耶识,也称为如来藏;但是广义的阿赖耶识,则是包含了祂所出生的七转识心,所以论文当中说:“依不生灭”。狭义的阿赖耶识如来藏,能出生生灭的七转识妄心;那这不生灭狭义的阿赖耶识如来藏,与会生灭的七转识妄心,真妄和合似一,这两者之间非一也非异;就是说两者之间,并不是同一个法,但是你也不能说,两个不相同、完全没有关联性;所以当由“不生灭与生灭和合”,两者和合似一时,就是广义的阿赖耶识,也就是一心生二门的心生灭门。
所以禅宗讲到参禅、讲般若、讲要证悟明心、讲要实证明白的心、讲要亲证这狭义的阿赖耶识如来藏心,那么这个时候,如果把祂分成八识心王来讲,这八识心王的第八识心,就是狭义的阿赖耶识心,也就是论文中所说的如来藏心。所以证悟明心的人,常常会用阿赖耶识这个名称,来指称第八识心体,这个时候他所说的阿赖耶识,就是在说狭义的阿赖耶识,用这个名称来指称如来藏。那么后人有因为不能够实证这狭义阿赖耶识心──如来藏心,他很容易会误会了 马鸣菩萨论文当中的法义,以为论文中说“心生灭门者,……,名阿赖耶识”,就解释成阿赖耶识是生灭法,阿赖耶识就不是不生不灭的真实法,就不是不生不灭的如来藏心。那么阿赖耶识既然是生灭法,就不是不生不灭如来藏心,所以下了一个结论说,阿赖耶识不是如来藏,不是法界的实相心。那么这就是因为没有亲证明心的缘故,没有般若智能的缘故,他只是依文解义去解读,那当然没有办法知道论文中所说的心生灭门,是在讲广义的阿赖耶识心,这是把不生灭而能生的心,与所出生会生灭的心,两者和合似一心时,说为心生灭门的广义阿赖耶识心,所以阿赖耶识心就是如来藏心。
佛陀在 祂很多经教当中,都有这样的开示,为了大众不要被这些恶慧恶知识所误导,我们以下引用几部 佛陀的经论,来为大家作说明:佛陀在《入楞伽经》卷7〈佛性品〉当中有开示说:【大慧!阿梨耶识者,名如来藏,而与无明七识共俱,如大海波常不断绝,身俱生故;离无常过,离于我过,自性清净。】佛陀在这部经中,其实已经明白地讲:阿梨耶识就是名如来藏。阿赖耶识,因为经文翻译成中文的时候,有时候在这部经中,它也翻译为阿梨耶识。佛说这狭义不生灭阿赖耶识如来藏心,是与所出生、会生灭的七转识妄心和合在一起,当你和合在一起来看的时候,那就是 马鸣菩萨论文中所讲的心生灭门的广义阿赖耶识心。那么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非一非异,就如同大海以及大海所起的波浪;用大海来作个譬喻这狭义的不生灭阿赖耶识如来藏心,用大海所起的波浪来譬喻所出生的无明所摄七转识生灭心;大海当然不是波浪,所以非一,但是我们离开了大海,也没有所谓的波浪可言,所以非异。那这如同不生灭狭义阿赖耶识如来藏心,是能出生会生灭的七转识妄心一般,两者之间就是非一非异的关系,而且两者和合似一个心来看时,这心就是心生灭门──广义的阿赖耶识心。
所以证悟真心如来藏的人,他才能够正确解读 佛陀经文的义理,马鸣菩萨具有八地菩萨的证量,当然他论文的开示一心有二门──心真如门跟心生灭门,这样的道理,完全依照 佛陀经中的开示来加以开演论述。后人乃至今日有诸方大师,因为没有亲证,没有出生慧眼的缘故,他就会误会,把心生灭门阿赖耶识解释成:阿赖耶识是生灭法,不是真心;阿赖耶识不是万法出生的所依心。
佛陀在另外一部经中,也同样更清楚告诉我们:如来藏就是阿赖耶识。佛陀在《大乘密严经》卷3〈阿赖耶微密品〉当中有开示:【佛说如来藏,以为阿赖耶;恶慧不能知:藏即赖耶识。如来清净藏,世间阿赖耶,如金与指环,展转无差别。】这经文的意思是说,佛陀所说的如来藏也就是阿赖耶识,就是马鸣菩萨论文中所说的不生灭、狭义的阿赖耶识心。只有那些具有邪恶知见的恶知识,他才会不知道如来藏就是阿赖耶识;所以当我们修行到究竟佛地的时候,阿赖耶识如来藏所含藏七转识心相应的染污种子,已全部汰换清净了,这个时候的如来藏,才是完全清净的佛地无垢识。但是在因地,一般世间凡夫位当中,他的如来藏阿赖耶识心,还没有透过修行转易清净,所以你只能说是阿赖耶识,还不可以说是究竟果位的佛地无垢识。所以这心体因地跟果地的关系,如同经文所说黄金与黄金所打造的金指环一样,两者都是同一种黄金的物品,那么黄金经过辗转加工,打造成了金指环,但是黄金跟金指环,还是同样一个金体,这中间本来就没有差别的。也就是说,金子它在打造成金指环之后,它的法相与原有的金子,已经不一样,因为跟原有的金子法相不一样了,所以经文说“辗转”,可是它们的本质还是金子,所以经文说“无差别”。换句话讲,我们要先找到这个黄金金体,才能够把黄金打造成金指环,但是你打造成金指环之后,它的本体还是黄金,并不是说变成金指环之后,就不是黄金了。
佛陀用这样的譬喻在告诉我们,因地凡夫位的修行,一定要先找到不生灭、狭义的阿赖耶识如来藏心,那么找到了众生自己的真实本心阿赖耶识如来藏之后,你才能够悟后起修,开始转依所亲证的真实本心,而渐次修行清净祂所含藏的一切染污种子;当所含藏七转识心所相应的杂染种子全部清净的时候,就改名为究竟果位佛地无垢识。但是佛地这个无垢识,仍然是因地凡夫位的阿赖耶识心体,也就是仍然是同一个心体,只是所含藏种子内涵有所不同,依种子已转易清净无垢,依这样的体性,将这个心体在佛地改称无垢识。这就如同譬喻所说,黄金跟黄金所打造的金指环,它本来都是同一金体,本来就没有差别,所以阿赖耶识就是如来藏,你不可以说,阿赖耶识是生灭法,不是真实心。因地凡夫位阿赖耶识,仍然含藏有染污的种子,仍然有阿赖耶的杂染性,依这样的体性,因地凡夫的这个心,就立名阿赖耶识,但是经过了无量劫的修行,到达佛地之后,已经将阿赖耶识的阿赖耶杂染性与异熟性,全部转易清净,也就是净除了烦恼障与所知障,所以将这个心体就改名称无垢识,这个时候就是到达了佛地的无垢识心,但是这无垢识心,还是跟凡夫因地的阿赖耶识是同样一个心体,也就是只是改其名称,不改其本体。所以因地凡夫他经过修行,亲证的第八识心就是阿赖耶识,当然不可以否定阿赖耶识,把祂说成是生灭法,更不可以因中说果,说我在因地证悟的时候,所实证的心,就是马上实证佛地果位的无垢识,我已经实证了佛地真如,一悟我就是究竟成佛了,这当然都是虚妄想。
我们再举 佛陀在另外一部经典来证明如来藏就是阿赖耶识。佛陀在《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3第二之下开示说:【钝根小智闻一乘,怖畏发心经多劫,不知身有如来藏,唯欣寂灭厌尘劳。众生本有菩提种,悉在赖耶藏识中;若遇善友发大心,三种炼磨修妙行;永断烦恼所知障,证得如来常住身。】佛陀在这部经中谈到,只有钝根小乘小智的声闻人,因为心生怖畏,他不敢发大心,虽然经过了多劫,还是不能知道身中的如来藏,而仍然只是一心想要趣向寂灭,想要离开世间尘劳趣入涅槃。佛开示说,众生本来都具有成佛的佛菩提种,这些菩提种都含藏在因地凡夫位的阿赖耶识当中。如果我们能够值遇大善知识,而且发起了成佛的大菩提心,而且经过三种炼磨来成就妙行,就能把烦恼障与所知障永远都断除,就能够亲证如来清净常住法身。所以 佛陀在这部经中告诉我们,发起菩提心,因为因地凡夫众生本有菩提种,而且含藏在众生的阿赖耶识中,也就是众生的如来藏心中。这就是在告诉我们,凡夫位因地,不生灭狭义的阿赖耶识心,就是如来藏心啊!
所以由以上所举圣教的开示,已清楚告诉我们,阿赖耶识就是如来藏心。在因地凡夫位,因为还有阿赖耶的杂染性含藏在心体当中,所以名称阿赖耶识,到了佛地,二障净除的时候,所含种子究竟清净的时候,改名称为无垢识。但是在因地凡夫位与果地佛位,这第八识仍然是同一个心体,只是说心体所含藏种子内涵是已经有所差别,所以就用另外一个名称来称呼祂,让众生知道,现前我在讲的这个心,是在讲哪一个阶位的第八识心。那么古来乃至今日,都有错悟的大师,对这样的经文没有办法胜解,仍然误会 佛说如来藏是一个心,而把阿赖耶识说成另外一个心,把祂说成两个不同的心,甚至于有人更在 佛说的八识心王之外,再建立有第九识,乃至于把佛地的无垢识心,又建立成为第十识,这些当然都是错误的邪知见。因为 佛陀总共只有讲八识心王八个心,如果要说有情众生只有一个心,就是阿赖耶识心,如果说一心有八识,那就可以讲有情众生有八识心王;但是你不能自己再去加为九个或十个识心,或如同藏密应成派这些假中观的邪见者,甚至将有情的识心,损减剩下六识心,创见出所谓的六识论,这当然都不是 佛陀经典之亲说,是后人附佛法外道的邪见与创见。
佛三转法轮经典,全部都讲众生只有八个识心,因地第八识心与佛地第八识心,都是同一个心体,只是所含种子内涵有所不同,就立有不同名称,如果把阿赖耶识说成一个心,把如来藏说成另外一个心,那么这种情形,我们可以用譬喻说,这好像同样一个有情众生,他在家里,他儿子称呼他一个名称叫爸爸,那么这个人去外面工作的时候,公司的部属称呼他是某某经理,那么不知情的人会误会说,称呼某某经理的时候,是与称呼家中的爸爸这个名称的时候,是在称呼两个不同的人,那知道的人当然就了解所称呼的是同样一个人,只是名称不相同罢了。所以阿赖耶识就是如来藏,我们不可以错会 马鸣菩萨的论文,把广义阿赖耶识说为心生灭门,就误会成阿赖耶识是生灭法、阿赖耶识是妄心,而说只有名称是如来藏,才是不生不灭的真心。所以 马鸣菩萨这段论文开示说心生灭门,就是在告诉我们,被出生会生灭的七转识心,是依于不生灭狭义的阿赖耶识如来藏心而运转,不能够离开狭义阿赖耶识如来藏,而说有心生灭门;而由这个心生灭门,就能往上探究到有一个不生灭的心真如门。也就是说,没有一个不生不灭的心体,就不可能有这个心体所出生的这些生灭法;如果没有一个常住不生不灭的真心阿赖耶识如来藏心体来执持所有的法种、业种,来执持你生灭的七转识妄心种子,那有情众生每天睡著了,眠熟识心断灭之后,是不是所有法种就散失了?那就没有觉知心的你我明天会再现起,你我明天就消失了;可是我们现前可见到,每天我们能够醒过来,而且保有见闻觉知心的我,继续再度出生。所以睡著了,眠熟识心断灭之后,必定有一个从不断灭、常住不坏的心体,在执持所有法种、业种不会散失掉;而这个从不生灭、不会断灭的心体,就是 马鸣菩萨论文当中开示的“心真如门”,也就是狭义的阿赖耶识如来藏心;而心生灭门,就是广义的阿赖耶识心。狭义的阿赖耶识如来藏,能出生生灭的七转识妄心,这不生灭狭义的阿赖耶识如来藏,与会生灭的七转识妄心,真妄和合似一时,就是广义的阿赖耶识。所以阿赖耶识,祂有广义、狭义的区分,不可以如同恶知识所谈,用依文解义的方式去解读经文当中的义理,甚至误会了 马鸣菩萨论文的法义,把阿赖耶识直接说成是生灭法,把阿赖耶识说祂不是如来藏;那这是在错解经论,在妄说佛法,这在误导众生,这有不可思议的恶业果报。所有说法的人,都应该要慎重为之啊!
今天因为时间的关系,“一心有二门,心生灭门”这个主题,我们就为大家探讨到这里。
最后要祝愿所有的菩萨:色身康泰,学法无碍,道业增上,早证菩提!
阿弥陀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