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4集 起信论导读(四)
余正伟老师主讲
各位电视机前的菩萨们:阿弥陀佛!
先问候大家:少病少恼否?色身康泰否?游步轻利否?众生易度否?
各位现在所收看的节目,是由佛教正觉同修会为各位准备的《三乘菩提之入门起信》,也就是导读本会 平实导师的着作《起信论讲记》。
在上一集的节目中,我们讲到了《大乘起信论》的作者 马鸣菩萨。在记载上说:“马鸣起于正法时期的末期,龙树生于像法时期。”一般认为 马鸣菩萨是在 龙树菩萨之前的大乘祖师,他出生于波罗奈国的王族,原本修学印度教的数论派,在中天竺出家为外道沙门,世智聪辩、善通论议,他尤其擅于文艺、声明、诗歌。当时他在他自己的手杖上刻着:“天下的有智之人,若有能胜过我者,我就把头砍下来。”结果真的没有人能胜过他。有一天,禅门十一祖富那夜奢听说 马鸣贡高我慢,说五蕴之中有真实我,所以祖师就前往,想要为 马鸣说无常、苦、空、非身、无我的教法。结果 马鸣菩萨回答说:“一切世间的言论我都能够摧坏降伏,此言若虚,我不能摧伏你的话,我就斩首谢罪。”于是夜奢就开始说佛法之中总有二谛:世俗谛与胜义谛。
就世俗谛来看,我是假名而有;就第一谛来看,一切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的法都是空寂的,您如何能推求说:“有真实的我可以得到呢?”马鸣知道自己的法义不能够胜过夜奢,所以就决定要自杀、斩首谢罪。夜奢就说:“我佛法是仁慈的,不会斩你的头,更何况如来曾经预记过您马鸣尊者在佛灭后六百年,当继承衣钵弘传真如法藏。”于是夜奢就度化 马鸣,让 马鸣成为出家佛门的僧宝;但是 马鸣的内心仍然有惭愧跟悔恨。有一次夜奢说:“我有一本经,放在黑暗的房间里面,你去帮我把它拿来。”马鸣就说:“房间黑暗看不见啦!”于是夜奢就显现了神通,以五指放光,马鸣心想:“这是幻相,如果我知道它是幻相,那么幻相就会消灭。”结果这个光反而更转炽盛,马鸣就只好心服口服,从此之后死心塌地勤苦修行,最后终于证悟本心,得师传授悟后起修,接受了付嘱弘传禅宗大义,成为禅门第十二祖。也有的纪录认为他是第十一祖。
在印度的文学史上,马鸣菩萨被列为印度的六大诗人之一,甚至是全世界最早的十大诗人之一。他的作品中最有名的一本,后来甚至成为全印度文学家所共同学习者,就是他所着作的《佛所行赞》。可惜由于翻译的关系,汉文本的译文已经失去了原来梵文原着的那一种动人之极的美感,这一点大翻译家鸠摩罗什法师也常常在感慨!但是我们也可以从《起信论》这一段开头的偈颂中,稍微感受到一些 马鸣菩萨对于本师 佛陀的无上无尽、情意绵绵的心意,各位无妨再将这一首开头偈再复诵一次。在那个时代,马鸣菩萨着作了许多佛教的文学作品,他的着作常常被改编成为有名的剧本,直到今天仍然是印度戏剧中常见的题材。例如 马鸣菩萨另一本有名的偈颂saundara-nanta漂亮的难陀,也就是讲说 佛陀的亲弟弟难陀得度的因缘。难陀和他的妻子孙陀利甚为恩爱而且难分难舍,佛陀为了度这个亲弟弟出家,前后用了许多的方便。在 马鸣菩萨的着作中表达了难陀无法割舍对爱妻的依恋,却又不得不出家的那一种痛苦与无奈,而孙陀利也无法离开对于难陀的爱怜;还有 佛陀用尽了各种善巧方便来度化自己的弟弟和弟媳,让读者就好像身历其境,为难陀掉泪,也陪着孙陀利一起哭泣,但最后终究还是心悦诚服的归命于 佛陀世尊。也许是因为 马鸣菩萨自己的修证甚高,所以当他来描述这一些佛典故事的时候,能够让人真正的体会到这一些大阿罗汉、大菩萨们的心境转折,这也是一般的作家所无能为力的。
当他游历到华氏城,也就是摩揭陀国的首都,现在印度的巴特那大城;为了度化众生,他创作了美妙的诗歌,并且还配上音乐来演唱,称为赖咤和罗乐曲,内容正是演说佛法中的无常、苦、空、无我。结果全城的老百姓为之风靡、疯狂,在皇族中的五百王子都因为疯迷这一首乐曲,被内容所感动,最后竟然都出家为僧;所以国王只好来求 马鸣菩萨不要再演唱这一首乐曲了,你再演唱下去国家就要断后了。也因此我们可以了解到《大乘起信论》的文字洗炼、句读简洁、意境优美,是佛教文学中少有的精品。但是现代的一些无知的学者,竟然用这个理由,认为《起信论》说它的文字过于精美,所以不是印度人的着作,而是中国人的伪作;这实在是识少短见,又无理的学匠。
我们回来,当时禅宗第十祖胁尊者在北天竺,他知道了 马鸣菩萨度化的因缘到了,所以派了弟子来度化 马鸣,所以禅门西天的二十八祖当中,第十祖是胁尊者,第十一祖就是胁尊者的弟子富那夜奢,第十二祖则是 马鸣尊者。在纪录中说到 马鸣菩萨本来在中天竺,出家为外道沙门,后来被长老胁尊者所度化,此后他就在中天竺弘传佛法,得到佛门四众的拥护,名声一天比一天来得大,后来呢,来自于中国震旦北方的小月氏国派军要攻打中天,中天竺的国王派遣使者求和谈判,小月氏国说:“如果要我退兵的话,要支付三亿黄金的军费。”天竺国王说:“我的国家里连一亿黄金都没有,哪来的三亿呢?”对方就要求:“听说你的国家有两件宝贝:一个是佛钵,另一个是辩才比丘马鸣菩萨。不然你就给我这两样,就抵两亿黄金了。”马鸣比丘他为了救国难,对国王晓以大义,自愿被迎请去小月氏国。当月氏国王班师回国以后,大臣们就说:“国王啊!您请回佛钵这很划得来,但是拿一个比丘换一亿的黄金,这太不值得了吧!”于是月氏国王就请 马鸣菩萨升座说法,结果听法的人无不心悦诚服,头面顶礼;当时说法的现场前面恰巧有七只马绑在那边吃草,所以也听到了菩萨说法,结果这些马听到菩萨的法教之后,都留下了眼泪而悲鸣,竟然不肯吃草了;所以从此以后,大家就说连马都听得懂他的法音而且悲鸣,所以就尊称菩萨为“马鸣”。后来传说他在月氏国还参与了《大毗婆沙论》的结集,这一本论后来成为小乘部派中最大的一支──说一切有部的根本论典。
我们再来看一看 马鸣菩萨在禅宗的纪录,更可以让我们了解这一本《大乘起信论》的核心就是禅宗证悟的目标,也就是真如如来藏。在《佛祖道影》里面说到:“大士,波罗奈国人,谒十一祖,问曰:‘我欲识佛,何者即是?’祖曰:‘汝欲识佛,不识者是。’答曰:‘佛既不识,焉知是乎?’祖曰:‘既不识佛,焉知不是?’大士豁然省悟,祖为剃度。”(~《佛祖道影》)十二祖 马鸣大士是波罗奈国人,有一天,他去拜见十一祖富那夜奢,马鸣问说:“我想认识佛,什么是佛呢?”也就是我想认识我本具的如来藏识,到底哪一个是我的真如实相呢?十一祖就说:“你想认识佛,不认识佛的就是!”也就是你想认识自己的如来藏,但是诸入不会,不会想认识如来藏的才是如来藏。马鸣大士就回答:“不认识佛的才是,那我要怎么认识祂?”也就是说,既然如来藏不会想认识如来藏,那么我要怎么样知道哪个是我的如来藏呢?富那就说:“既然不认识佛,怎么知道祂不是呢?”也就是你既然没有找到自己的本心,没有慧眼,又怎么能知道哪个是,哪个不是呢?马鸣菩萨至此豁然省悟,于是十一祖就为他剃度,收他为门下参学的弟子。这样子各位观众是否更能够了解 马鸣菩萨?更了解了 马鸣菩萨作这一本《大乘起信论》的用心了呢?
我们看到第12页,平实导师为我们开示:“所以,实相既然只有一个,而佛说的证悟就是证得如来藏,经中也说证得如来藏就是开悟般若!因此,法门可以有八万四千,可是证悟的内容将永远都是同一个法:如来藏。但是同一个种类的如来藏,你的是你的,我的是我的,不是大家共同拥有一个如来藏。这个就是证得般若的一个很重要的关键。能不能发起般若的智慧,都从这里作分野,大乘法的超凡越圣,就是从这里开始的;如果不证如来藏而能够成为圣人,那就一定是二乘初果到四果的圣人,永远超越不了圣人境界;只有亲证如来藏,才能够超越圣人的解脱境界。”《起信论讲记》第一辑,正智出版社,页12-13。
这一条线跨过去了,这个无形的墙、无门之门闯过去了,从此可以内门修菩萨六度万行;乃至于转入初地以后,完全是内门修菩萨十度万行。这就是说:智无限,是要从别教的证悟般若开始。离开了别教的般若禅、离开了禅宗的证悟(其他宗派中如果也有人证悟的话,一定会和禅宗的破初参明心的内容一样),就没有别的法可以让你住“智无限”的境界前进。
所以说想要成佛,要达到智无限的境界,要进入大乘的见道位,成为内门中的菩萨,第一步要求就是明心、见道。不能够像那个某某法师那样说:“中国所流传的禅宗的野狐禅。”修习禅宗的禅,一悟就可以让我们进入大乘别教的见道位,他的否定第七、八识的一切法空的“般若”,却变成应成派中观的邪见。也不能够像他的追随者那样诽谤说“禅宗那些公案是无头公案”,对我们来说,禅宗的公案绝对不是无头公案,每一个公案都有头有尾,而且亲切得不得了。可是他们不了解,不知道公案在讲什么,就好像没有一个头绪那样,所以对他而言就成了无头公案了!”
在这里 导师再一次地提到应成中观的思想对于真正正法的危害。大部分的人都以为应成中观的思想是来自于佛护所创造的,然后月称继承;但实际上并不是如此。应成中观严格来说,它并不是一个中观的思想,它本来这种思想就存在于婆罗门教、印度教之中,被当作是一种用来辩论的技巧,也就是己不立一宗,纯粹就是评破他宗。例如在佛世的时候,佛的弟子之中有一位四无碍第一拘絺罗尊者,他的另外一个名称叫作长爪梵志,他本来就是修学这种不立一物的外道思想的。
这一位长爪梵志是尊者舍利弗的亲舅舅,又叫作摩诃拘絺罗。摩诃是大,
拘絺罗是指肚子,不是说他肚子很大,而是说他博学多闻、遍览群籍。他从小就喜欢跟姊姊辩论,而且通常是他胜;后来没想到姊姊怀孕了,跟他斗嘴,没想到他竟然被姊姊给胜过了,他的心里就知道,啊!那这一次姊姊胎中所怀的一定是一个有大智慧的人,还在娘胎之中就能够帮助母亲辩赢。哪一天喔!这个小孩一旦出娘胎之后,一定会战胜我,到时候舅舅不如外甥,那太丢脸了!所以他就决定发愤图强,前往南天竺修学外道十八部经,勤读四吠陀经典,因为非常地努力,日以继夜、焚膏继晷,所以连剪头发、剪这个指甲的时间都没有,因此留着长头发,指甲也长长,大家就叫他长爪梵志。努力修学十六年之后,终于学成归国了,这个时候就要找他的外甥来辩论,姊姊就告诉他:“你的外甥叫作舍利弗,他早就已经跟随着佛出家啰!”当时长爪梵志就非常不高兴,对姊姊说:“那个瞿昙有何德何能,能够当我外甥的老师?如果他当了我的外甥老师,不就代表我不如他了吗?”所以他就决定前往 佛陀面前讨个公道。
时间关系,今天就先为各位讲到这一边,我们下一次再继续说。
阿弥陀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