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克服容易生气的毛病
常常有人说,看到不顺眼的事情很容易生气,应当要如何克服?其实这个问题是很多没有学佛和学佛不久的人所共同有的状况,而且还要加上一项叫作“看到不顺眼”。就好像有人问说:“贪淫贪男女欲的心念很重,要如何克服、对治?”这个问题是类似的,只差在说所针对的烦恼状况是不同的;也就是说,这两个人的习气是不同的。或许有人会说:“那么我两种状况都有,那又要怎么办?”这往往也是现代人有可能会面临的状况。若是说两种状况都有,或者是说,甚至有三种乃至于是更多的状况,那可以先对治比较严重的情形,当然也可以随著现行状况的不同而随机作处理。首先,要先赞叹提这样问题的学人,因为一般人通常不一定会自己承认或者是观察到自己有上述的问题,这表示说,问这样问题的学人已经能够去观察到自己的问题,进一步也愿意试著去改正它;这其实是一件善行,应当要随喜赞叹!
说明瞋恚之法的意涵之前,因为瞋与贪往往是相随而行的,所以就先略说贪的这个法;这是说众生对于色声香味触这五尘,或是财色名食睡这五欲的境界,产生了执著贪爱的心念。那瞋是说从自己喜爱相对的境界所生起;也就是说,对于违背自己的贪爱执著的境界,或者是说让自己的贪爱执著的境界没有办法继续现起,所以就产生了恼怒、厌恶等心念。所以瞋有时候是从不顺心——也就是说从违逆自己面对的境界——而产生的。
接下来说明我们可能产生瞋恚的情况。古来大德有提到三种情况:一种是叫作“非理瞋”。这个情况是说,也许你正无事而闲坐,突然想起一件令你生气的事情,因而不由自主地发起脾气。第二种叫作“顺理瞋”。譬如说:你或者是无事而闲坐,或者是正在忙著做某一件事情,可是某甲就是前来干扰你,让你或者是没有办法享受清闲,或者是没有办法继续作你想要作的事情,所以因而生起了瞋恚之心;又譬如说:你一向最讨厌的某乙,如今在这种情况下不期而遇,本来心里面还是一片祥和,如今却因为某乙的出现而顿时生起了瞋恨的心。第三种称作“诤论瞋”。比如,正当两人在讨论事情的时候,也许是两人的意见不同,虽然各有所长,但却彼此自以为是、互不相让;也许是你发觉说某甲的言论根本是错的,却又不采纳你的说法,或者根本不让你有进一步的解释的机会,所以因为这样的缘故而生起瞋恚的心。
接下来简单说明一下“对治”瞋恨心的知见。首先,先从观察到瞋心容易生气的过患。《大方广佛华严经》卷33)佛开示了很多,我们举一些例子来作说明。佛说:菩萨假如起了一念瞋恚的心,就是等于自己开启了百千障碍之门;而自己将来会因为果报而受不见菩提障、不闻正法障、生不净国障等等等等。这还只是自身领受的恶果而已,而已经让人家十分恐怖了!然而,因为对众生生起瞋恚心的缘故,必然同时会与众生结下恶缘;当然,要达到说“众生无边誓愿度”的愿,就更加遥遥无期了!因为,谁要来听你说法、接受你的度化?因为一看到,就会生出厌恶之心的缘故。《佛遗教经》里面也这么说:因为常生瞋恚之心的缘故,都还不用谈到未来世的果报,今世就已经是人见人厌了!当然,传出去的话都是坏名声。因为种种善法的因缘,就在自己瞋恚的当时就被破坏掉了,乃至于一传十、十传百,真的就像猛火一样,不但焚烧自己,也焚烧与众生的善缘。又因为瞋恼众生的缘故,不但难以被众生包容,常常也会被人伺求长短而动辄得咎;未来世生活亦不得安稳,多诸众人之所恼害。从佛经开示,我们就可以了解说:瞋恚心念对我们的伤害有多大!包括它的果报会导致自己现世失去善缘而痛苦,还会死后当堕三恶道。假如你是从自己的身上看到这个果报,你一定会有刻骨铭心的痛,这当然不是我们所愿意见到的。也许说宁可从别人已经曾经发生的经历,来作为自己的借镜;但是这也是要在你相信的状况下,才能够有所改变。
反过来,我们来看看离开瞋恚的好处。《正法念处经》卷60里面提到说:因为离开瞋恚的缘故,常常和颜悦色,再加上说众生就已经比较容易跟你亲近;而在这个过程中,自己的心念更加调柔之后,自己也受用到实质上离开瞋恚的利益,也就会发觉说,自己的慢心越来越减轻;因为不会因瞋恚而跟别人结怨,当然也就不用担心说会受到报复,那就离开了种种的畏惧;慢慢的各种功德也可以具足,这个时候,不但是今世得到了利益,未来世还有更殊胜的果报等著呢!
假如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地观察思惟之下,还没有办法浇息瞋火的话,还有一种观行可以作参考用来除去瞋恚,叫作“报恩观”。观什么?观察一切众生无始以来对自己有恩。这个一开始可能很难以接受!譬如说:从有水果可以吃这件事情来看,有种水果的、有采水果的、有搬运水果的、卖水果的,有发明肥料的、制作肥料的、搬运肥料的、卖肥料的,有发明车子来载肥料、载水果的、有制作车子的,有开路的、铺路的,有承办这些种种事情的人员。这些林林总总只是举例而言,说明了现代人取得某一种物质,所可能会有的互相间的关系,其实是说之不尽!也许你会觉得说:“我只是吃个水果,怎么会有这么复杂的因果关系?我顶多是付了钱买个水果,就这样而已啊!”其实不用说得多复杂,首先我们就说我们要取得水果的过程,这样说来其实并不过分。其次再说,假如没有这个过程来配合,即使你有钱,恐怕你也买不到水果啊!不是吗?那这样,你是否可以接受说这些人他们都于自己是有恩的?虽然说自己是付了钱买水果,他们也都得到了相对的报酬,但却也不能否认大家对自己是有恩惠的,而其实也是互有恩惠的。见到这一件事实之后,是不是对众生瞋恨心的念头就又淡薄了一点呢?此外,还有三种慈心观,也就是众生缘慈、法缘慈、无缘慈的观行,也可以作为对治瞋恚的参考。不过这个部分在这里就不多作说明了。  
总而言之,就是要离“瞋”的过患,得到“离瞋”的安隐。可是问题是:说归说,做的时候有时候往往就是觉得力不从心,有时候甚至还会在心里面总感觉有一个人在阻止自己不要起瞋。譬如说,有时候想说:“对方这么过分!应该要教训对方一下。”可是一转眼又想说:“不要啦!现在我已经学佛了,要慈悲一点。”那反过来说,有时候也许想说:“这件事的怨仇真的是不共戴天,非报不可!”一下子又想:“不对!我已经受了菩萨戒,乃至杀父之仇亦不应报,于自他无益的缘故。”这种情况我们有时候叫作:“白天使跟黑魔鬼”。因为每个人这方面习气深浅差别的不同,也会导致你想要修正自己的过错的快与慢,不是同一种方法每个人达到的效果都一样。
又譬如说,瞋恚的法有四个过程,叫作瞋、恨、怨、恼;瞋,是说在心中生起了不悦不高兴的念头;恨,是说心中进一步起了记恨的念头,譬如说,有人常常起瞋以后,心里面会这么想,然后乃至口头上会加一句说:“你给我记住!”这样子就是已经达到恨的地歩了,当然记恨的时间长短,也表示出说这个人恨的程度的深与浅;怨呢?讲的是瞋与恨的缘故,然后进一步想要设计来报复对方;乃至于说,已经开始进行报复的行动,就已经到了恼的阶段,因为这样就已经会恼害对方的缘故了。明白这个道理以后,我们就可以来观察说,自己瞋恚的势力在瞋、恨、怨、恼四种状况里面到达什么样的程度?最好是不要到达恨的阶段。而世俗话不是也劝勉我们说:“当一个人在盛怒之下,千万不要冒然作出任何决定。”所以,我们要平时要养成习惯观察自己,在瞋恚方面的势力处于瞋、恨、怨、恼四种状况的那一个程度?最好是不要到达恨的阶段。
 
-----《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二 第39集 看到不顺眼的事情很容易生气,请问应如何克服?》 章正钧老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