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有世间与出世间乐两种,福德也有世间与出世间两种福德
各位菩萨:
阿弥陀佛!
目前正在演述的是“三乘菩提之菩萨正行”单元,内容主要是以导师所写的菩萨《优婆塞戒经讲记》为主轴,宣示菩萨戒的精神,详细地说明:在家菩萨修学佛法应该以菩萨六度为正行。今天我们将接续上一集由游正光老师所讲述的内涵,继续为大家介绍:菩萨的自利利他。
现在我们就从第三辑第74页,继续为大家说明:菩萨的世间乐与出世间乐。我们先来看看经文内容:“善男子!利益有二:一者现世、二者后世;菩萨若作现在利益,是不名实;若作后世,则能兼利。善男子!乐有二种:一者世乐、二者出世乐;福德亦尔。菩萨若能自具如是二乐、二福化众生者,是则名为自利利他。”(《优婆塞戒经》卷2)
这段经文延续上一集,继续在讲菩萨的自利利他,佛又开示说:“善男子啊!利益有两种:一种是现世中的利益、另一种是后世的利益。菩萨所作的事如果只能获得现在世的利益,这个人就不是真实的菩萨,因为只能得到一世的利益,不能得到下一世的利益。菩萨所作的事如果能够使后世也能得到利益,那就能够兼利。”什么叫作只得现在利益,不能得后世利益呢?譬如说,有人布施的目的是为了求财,他预见在某一处布施以后,将会获得很大的回报,所以他就很努力去布施,后来当然在现世中就回收了很大的果报。请问菩萨们!这样好不好呢?聪明的人会说:“好啊!”笨的人则说:“不好!我想要得到后世的利益。”那到底谁才是真正聪明的人呢?那个被人家笑笨的人心里知道自己才是最聪明的,因为后世可回收的利益才是最可观,而且远远超过现在世所能得到的利益;这一世所能回报的利益其实是很有限,而且也带不到未来世去。但如果他不求回报,这些福德就会转到下一世去;结果不仅这一世可以享有作好事、大善人的美名,下辈子还可以得到远远超过这一世的实质利益呢!也就是说,当我们布施出去以后,就应该把它忘掉;如果心心念念想要获得别人的回报,那就少掉了功德,而只剩下福德了。功德是自受用的法,布施以后一点儿都不觉得心疼,心中没有罣碍,这就是解脱于我所的执着;不仅现在世可以获得解脱的功德受用,也能得到后世的无量福德果报,这才是真实的布施。
佛又开示说:“乐有两种:一种是世间乐,第二种是出世间乐。”世间乐是一般众生所喜欢的,他们喜欢的是财、色、名、食、睡,喜欢吃好的、穿好的、住好的、享受好的,有时间到处去游玩享受人生。这就是世间乐,都是属于五蕴身心上的乐。第二种是出世间乐,一般世俗人其实是不会喜欢这种快乐的。所谓出世间乐,就是心得安然,常住于寂灭之乐。如果没有什么特别的事,随便椅子上坐下来,休息一下,心中一个妄念也没有,不会去罣碍什么。如果是菩萨呢,休息下来,心里面不断地有妙法涌现出来,可说是法乐无穷啊!譬如  平实导师写书的速度,比弟子们读书的速度都还要快上好几十倍呢!常听闻导师说起他早期写书的经验,常常是越写越高兴,虽然写到手酸了、手痛了、手都结茧了,还是继续不停地写,因为手痛和法乐比起来实在是微不足道。后来导师学会了电脑打字,敲打键盘也是飞快地敲,直到夜深了都不肯休息;原因是还有好多胜妙的法义不停地涌现出来,停都停不下来呢!这就是菩萨的出世间乐。
然而,不管是二乘的出世间乐,或者是菩萨的出世间乐,对于世俗人来讲,他们根本都不想要,因为他们会认为说:“这样的人生过得太辛苦了!又何必和自己过不去呢?”所以这种出世间乐,不是世俗人所喜欢的。在弘法过程中,如果我们告诉大众说:“应该要追求常乐我净的境界。”大家听了都会很欢喜;但是,当他们详细了解“常乐我净”的内涵以后,却又都不想要了,因为和一般人所追求的财色名食睡正好是背道而驰,所以世俗人都不喜欢出世间乐。然而世间乐是无常、变异的,早晚都得要舍弃;唯有出世间乐才是究竟乐。因为成佛之道是一切有情迟早都要走的路,这一世不走,下一世也得要走,晚走不如早走好!所以菩萨们应该要及早舍弃世间乐,赶快来修证真实的出世间乐。
假使有人心里想说:“修学声闻解脱道,什么快乐都得舍弃,活着实在是没有意思。我希望有世间乐、也有出世间乐,那该怎么办呢?”那就请您来修菩萨道吧!当个菩萨就可以具足这两种乐。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声闻人只能日中一食:早上不许吃、下午也不许吃,只能日正当中吃一餐;声闻人也不许有眷属和财富。菩萨则不然,菩萨度众生有出世间法乐,往来奔波或者劳累辛苦为众生做事,时间晚了肚子饿,吃些点心也没有关系,即使是三更半夜照样可以放心地吃而享有世间乐。如是双具世间与出世间乐,才是 佛所说的真正快乐。如果要谈到菩萨的这两种乐,最具体的代表人物就是等觉菩萨的 维摩诘大士。维摩诘大士家产庞大,家中的佣人、六亲眷属等合起来人数非常多,可说是眷属成群呢!
然而,说到维摩诘大士,阿罗汉们却都怕死他了。欸!奇怪啊!阿罗汉是一切人、天所应供,诸天天主见了他们都得要礼拜、供养,可是他们为什么要怕 维摩诘大士呢?譬如说:有一次 维摩诘大士特地前去拜访一位大阿罗汉,结果看到大阿罗汉正在讲宴坐之法,教人如何宴坐、如何数息、如何入定等等。讲得正精彩!他一到来就先向大阿罗汉礼拜,礼拜之后就开门见山地指责说:“你讲的宴坐讲错了啦!”当众就给阿罗汉难堪。然后他说:“什么叫作宴坐呢?于三界中不现身意,才是真正的宴坐。”阿罗汉一听,心里很纳闷:“不于三界中现身意,这是什么意思呢?人明明是在三界中,怎么可能不在三界中现身意?天下哪有这种宴坐呢?”各位菩萨!大乘法就是妙在这个地方,一般人所谓的宴坐,都是在三界中有色身,也显现他的意识是住于定中——是一念不生、制心一处、不起语言文字妄想;但是大乘菩萨的宴坐,却是在追赶跑跳中忙得不亦乐乎时,也仍然是宴坐,吃喝拉撒也是宴坐,说法、闻法也是宴坐。因为在三界中身现前的时候,意识心、意根现前运作的时候,另外还有一个第八识心不现身、不现意、如如不动,那不叫宴坐又是什么呢?因为修定,就想要如如不动;可是菩萨的意识心尽管动,如来藏照样如如不动,这才是真正的宴坐。意识心的宴坐会出定、会入定,有出、有入就是生灭法、是变异法。可是这个如来藏祂永远不出于定外,祂也永远不住在定中,这个叫作大龙之定;这种定永远没有入、出,这才是大定,这才是真正的宴坐;比二乘圣人的宴坐胜妙太多了!这就是菩萨的出世间乐,比阿罗汉还要具足圆满呢!又譬如:阿罗汉过了中午之后就不能饮食,而 维摩诘大士晚上照样大吃大喝,国王、大臣来拜访,筵席大开,照吃不误,菩萨就是这样啊!这正是示现大富长者相:身上佩着璎珞、头带宝冠都没有关系,乃至花朵配在他身上也都无所谓,没有任何顾忌,这就是菩萨。
所以,您如果想要获得出世间乐,又可以不避世间乐,那就应该发愿当大乘的菩萨,可以如是随意自在;但唯一的条件:就是要生生世世常住世间来自利利他。因此,当菩萨虽然可以同时拥有世间与出世间乐,但您可得要有心理准备喔!必须是愿意以三大无量数劫来为众生奔忙才行。你如果是真的当菩萨了,最名贵的轿车买来开都没有关系;只要是自己作生意赚来,而不是受人供养的钱财,再贵的车都可以开,没有人会说你。因为你不受供养,而且都是用自己辛苦赚来的钱财去买的,为了度化众生所以示现广有福德,菩萨就是要这样示现。但是出家菩萨可就不方便啰!他虽然也是菩萨,但因为全缺应供,就不可以如此嚣张了,假使把别人供养的钱财拿来买高级轿车,那可就不像出家菩萨了,也免不了要为世人所讥评呢?
世尊继续开示说:“乐有两种,福德也有两种,菩萨如果能够如是具足两种乐、两种福德,就叫作自利利他。”什么叫作两种福德呢?所谓两种福德,就是指世间福德与出世间福德。在末学多年的弘法过程中,常听到有同修抱怨说:“老师啊!我来正觉上课这么久了,为什么始终悟不了呢?我以前也曾经助印过很多佛书,护持过很多道场啊!也是累积了很多的福德资粮,应该可以开悟了吧!”然而,您助印的是什么书呢?您护持的又是什么样的道场呢?这就是关键所在了。如果您助印的是主张六识论、否定八识论的书,或者是去助印假藏传佛教的邪淫密续,那都是在破坏正法残害众生的法身慧命,如何会有证悟的福德呢?又如果您护持的是宣扬六识论,否定有本住法实相心的存在,说阿赖耶识是方便说、非了义说这样的道场,这都是破法失福的恶业,哪里还会有福德呢?但是这样的道理一般人是不会知道的,所以福德是有许多差别,譬如:有许多宗教界人士到处去布施钱财、救济众生,有的民间团体则专门造桥铺路、济助贫困,这都是属于世间福德;世间福德的果报是不会消失的,如果下一世没有受报,下下世也会受报。但是假使有人造了极多的世间福德,但是因为诽谤正法,或者协助破坏正法而下了地狱,几十大劫、几百大劫以后回到人间来,还是可以享受这一世所造世间善业的福德,别人无论如何都无法拿走你的福德;因为这个善业种子在你心田种下去以后,种子在你心中,谁也抢不走。可是如果在行善之时又造作了帮助破坏正法的恶业,也一样要受果报,而且还得要先受报。这就是重业先报的法界定律。
然而世间福德与出世间福德有什么不同呢?这两者最大的不同是,世间福德只能获得世间法上的有为果报;而出世间福德,则除了可以同时获得世间法上的有为果报以外,还可以获得佛法上能够实证的果报。所以,一个懂得修福的人,所修的福德应该要具备两种福德:既有世间福德,又同时具有出世间福德。这种双具世间与出世间福德的修集,譬如:可以护持正法,助印正法的书籍与经典,或者协助摧邪显正的弘法大业、救护众生等等,都双具世间与出世间福德。这是因为在做这些护持正法大业的时候,当然得要出钱出力,出钱就是财施,财施就是世间福德,未来世可以获得许多实质上的回报;但你同时也会因为护持正法的功德,种下了未来可以明心、见性,乃至可以入初地、二地的因缘,这就是兼具了出世间福德。假使有人说:“我一天到晚造桥铺路,每一个月都花几十万来救济贫困,这几十年下来,开悟所需的福德难道还不够吗?”的确还不够!为什么呢?因为这个人所造的善业都是世间福德,世间福德无法获取出世间的开悟果报。譬如说:您在台北银行存钱,不能到我台湾银行来领取本金和利息;如果在台湾银行存钱,也不能到彰化银行来领钱。同样的道理,您想要获得证悟菩提的出世间果报,那就必须先在正觉同修会中储存您开悟明心的菩提资粮。也就是说,种因与得果之间必须相当,这才是法界中永远不变的道理。
各位菩萨!综合以上所说,我们就知道:乐有世间与出世间乐两种,福德也有世间与出世间两种福德,这两种福德所引生的果证当然也不相同,这才是名目与果报相应的正理。譬如说:您专门支持二乘法的弘扬,专门助印二乘解脱道的经典,您都是在二乘法上用心,当然那些福德只能取证解脱果,在大乘法中的实证是派不上用场的。也就是说,您如果想在大乘法中获得实证的果报,就必须要有护持大乘了义正法的善行,才有因缘在大乘道场中求证菩提;而且菩萨修福也是不嫌多的,遇到世间法上可以种福田时,菩萨也是欢喜随缘。菩萨如果能够自己具足这两种乐、两种福德,也能度化众生修集这两种福德、证这两种快乐,那他就是一位能够自利也能利他的真实义菩萨了。
祝福您色身康泰,学法无碍,早证菩提!
阿弥陀佛!
 
------《三乘菩提之菩萨正行一》<第071集 菩萨如何自利利他?(五)> 张正圜老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