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 眼见佛性之 二、辨正篇 5
二、辨正篇---5[p228-297]
因慧广法师书中的第六章~第十章文章内容相近,若一一分章节辨正,将导致整个辨正内容支离破碎,因此正光于此不予分章节,统一归纳在一起辨正。
慧广法师又大放厥辞云:【六、“眼见佛性”正名:“眼见佛性”的经文,见于《大般涅槃经》中,卷二十五(正光案,应为宋慧严等依《泥洹经》增文之《涅槃经》,非是《大般涅槃经》)所载:
“善男子!如汝所问,十住菩萨以何眼故,虽见佛性而不了了?诸佛世尊以何眼故,见于佛性而得了了?善男子,慧眼见故不得明了,佛眼见故故得明了;为菩提行故则不了了,若无行故,则得了了,住十住故虽见不了。不住不去故则得了了;菩萨摩诃萨智慧因故见不了了,诸佛世尊断因果故见则了了。一切觉者名为佛性,十住菩萨不得名为一切觉故,是故虽见而不明了。善男子,见有二种,一者眼见,二者闻见,诸佛世尊‘眼见佛性’,如于掌中观阿摩勒;十住菩萨闻见佛性故不了了。十住菩萨唯能自知定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不能知一切众生悉有佛性。”
看得懂这段经文的含意吗?所谓“眼见佛性”的意思,不是某居士等人所说的以“肉眼见佛性”,而是以“佛眼见于佛性”的意思。此段经文可证:“善男子,如汝所问:十住菩萨以何眼故,虽见佛性而不了了?诸佛世尊以何眼故,见于佛性而得了了?善男子,慧眼见故不得明了,佛眼见故故得明了”。“佛眼见故故得明了”,说的多清楚。
另外,“眼见佛性”也就是亲证佛性的意思,并非只是听闻到佛性,或者理解到佛性,请看经文:“善男子,见有二种,一者眼见,二者闻见,诸佛世尊‘眼见佛性’,如于掌中观阿摩勒。十住菩萨闻见佛性故不了了。十住菩萨唯能自知定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不能知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大乘义章卷二十五》:“地前菩萨闻见佛性,以闻见故名大声闻,地上菩萨眼见佛性,以眼见故说之为证。”
所以,“眼见佛性”其实就是“亲证佛性”的意思。如果一味要把他说成“肉眼见到佛性”,才是见性,那是有些扯了!
总之,肉眼能见佛性只是表相,并非肉眼本身能见佛性。不然大家都有肉眼,为什么不见佛性?当知肉眼只是工具,天人用之成天眼,见物无隔碍;阿罗汉用之成慧眼;菩萨用之成法眼,见诸法差别相;诸佛用之成佛眼,能见佛性。
七、“眼见佛性”相关经文
再来看《大般涅槃经》“眼见佛性”的相关经文,“师子吼菩萨品之二”中载:“善男子!复有眼见,诸佛如来、十住菩萨‘眼见佛性’;复有闻见,一切众生乃至九地闻见佛性。菩萨若闻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心不生信不名闻见。”
看得出来,相对于“闻见”佛性,这个“眼见佛性”是亲证佛性的意思。
《大般涅槃经》卷二十六(正光案,所引经文应同前述)载:“持戒之人,复有二种:一者性自能持,二者须他教敕。若受戒已经无量世初不漏失,或值恶国遇恶知识恶时恶世,闻邪恶法邪见同止,尔时虽无受戒之法,修持如本无所毁犯,是名性自能持。若遇师僧白四羯磨然后得戒,虽得戒已要凭和上诸师同学善友诲喻乃知进止,听法说法备诸威仪,是名须他教敕。善男子,性能持者,“眼见佛性”及以如来,亦名闻见。”
《大般涅槃义记》卷九注解:
“前中三番,一约十地体德分别,证体是慧,余德名福。故今说言慧庄严者,谓从一地乃至十地,福庄严者檀至波若非波若波罗蜜。是义云何?檀等六行各有二种:一随事造修,非波罗蜜不能到于诸法实性,非是自性清净度故。令理成者,是波罗蜜到法实性,是其自性清净度故,然今文中分取波若,是波罗蜜为慧庄严见法实故,前之五度及波若中非波罗蜜悉判为福,不能见法如实性故。良以波若波罗蜜多行成在十地。是十地体,故就位论,谓从一地乃至十地,余非地体,当相以辩,故言谓檀乃至波若,于波若中有非福德者宜须简别。故复说言,非是波若波罗蜜矣。二就人分别,慧庄严者,谓佛及与十地菩萨。(正光案,少了一个字:文)中略故,直言菩萨不言十地,良以十地与佛同能‘眼见佛性’,故合为慧;声闻缘觉乃至九地,皆悉不能眼见佛性,同判为福。”
这是说,修行要能正道体性,才属于“慧”,不然,都只是修“福”而已,而证得体性者,就能“眼见佛性”。
《大般涅槃经义记》卷十:
“佛及后身‘眼见佛性’显成身,常随法身故彼有之。九地菩萨虽未眼见、闻见明了,知如来藏是己自体摄法成身,常随法身彼亦有之。八地已还,未得同彼故不说常。”
再来看《涅槃宗要》卷一:
“初地以上‘眼见佛性’,遍遣一切遍计所执,遍见一切遍满佛性故。地前凡夫、二乘圣人,有信不信、齐未能见,以未能离一切分别,不能证得遍满法界故。若依第三证不证门,二乘圣人得见佛性,一切凡夫未能得见。所以然者?二空真如即是佛性,二乘圣人虽非遍见,依人空门证得真如,故亦得说‘眼见佛性’。”
这是说初地以上菩萨,就能“眼见佛性”,然后,就没有一切妄想分别执著,那么,他会见到一切都是佛性。而人空、我空之后所显的真实、无妄就是佛性。
至于“佛性”是什么?请看底下经文,看懂了也有助于理解“眼见佛性”的含义。
《大般涅槃经》第二十八:
“如佛所说,见于如来及以佛性,是义云何?世尊,如来之身无有相貌,非长非短、非白非黑,无有方所、不在三界、非有为相、非眼识识,云何可见?佛性亦尔。
“佛言:善男子,佛身二种,一者常,二者无常。无常者,为欲度脱一切众生方便示现,是名眼见;常者,如来世尊解脱之身,亦名眼见、亦名闻见。佛性亦二:一者可见,二不可见。可见者,十住菩萨诸佛世尊,不可见者,一切众生。眼见者,谓十住菩萨诸佛如来,眼见众生所有佛性;闻见者一切众生九住菩萨 (正光案,少了八个字:闻有佛性、如来之身,是慧广法师断句错误) 。
“复(应为闻字)有佛性如来之身(正光案,慧广法师断句错误,此句应与上一句连接才是,因此应删除此句)。复有二种:一者是色,二者非色。色者如来解脱。非色者,如来永断诸色相故。佛性二种:一者是色,二者非色。色者,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非色者凡夫乃至十住菩萨,十住菩萨见不了了,故名非色。
“善男子,佛性者,复有二种,一者是色,二者非色。色者谓佛菩萨,非色者一切众生。色者,名为眼见;非色者,名为闻见。佛性者,非内非外,虽非内外然非失坏,故名众生悉有佛性。”
当知“见性”不在根,而在“见”,六根若无“见”,只是六个废物。“见”因六根而分为六,其实是同一“见”。《楞严经》说:“元(正光按,少了一个字,原文为“元依一精明”)一精明,分为六和合”。
解说到这里,还有人会执著必须“眼见佛性”才是见性吗?
再来,如果像萧居士所说那样,“眼见佛性”是用来表达见到佛性的作用、或见到佛性的境界,那么,古代禅师的表达会比用“眼见佛性”的表达还适当。他们怎样表达呢?就是:
“青青翠竹悉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
正光辨正如下:首先恭录经文来说明究竟十住菩萨是以何眼而得眼见佛性:
《大般涅槃经》卷八云:【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佛性如是微细难知,云何肉眼而能得见?”佛言:“迦叶善男子!如彼非想非非想天,亦非二乘所能得知,随顺契经以信故知。”】翻译成白话文为:【迦叶菩萨问 佛言:“世尊!佛性如是微细难可了知,为什么可以用父母所生的肉眼而看得见?”世尊答言:“迦叶善男子!就好像二乘人,若未修得禅定与神通,不知道非想非非想天的境界?因为随顺契经所说,也是因为相信佛的开示,所以才知道可以用肉眼看得到佛性。”】从 世尊这一段经文中的开示得知,确实可以用父母所生肉眼而见佛性,除非慧广法师要将这段经文中所说的肉眼解释为另一种东西。
《大般涅槃经》卷二十七 佛云:【善男子!如汝所问,十住菩萨以何眼故,虽见佛性而不了了?诸佛世尊以何眼故,见于佛性而得了了?善男子!慧眼见故不得明了,佛眼见故故得明了。】翻成白话文,佛答覆师子吼菩萨云:“善男子!如你所问:‘十住菩萨用哪一种眼而眼见佛性不很明了?诸佛用哪一种眼而得眼见佛性而得了了分明?’善男子!十住菩萨以慧眼(智慧之眼)而见佛性,但是见得不很明了,诸佛以佛眼而见佛性,故得了了分明。”经中已开示,十住菩萨以慧眼眼见佛性而不明了, 佛以佛眼眼见佛性而得清楚了了分明。
依《大般涅槃经》卷八及二十七 世尊开示结论:十住菩萨用父母所生肉眼及慧而眼见佛性,然所见不如 佛世尊所见的了了分明; 佛以佛眼眼见佛性而得了了。云何十住菩萨用父母所生肉眼而眼见佛性?即十住菩萨用父母所生肉眼,透过看话头功夫眼见阿赖耶识所变现的身心世界及山河大地真实虚幻,了知世尊开示诸法虚妄、诸法无我真实的义理,因而成就世界及身心如幻之观行。云何十住菩萨慧眼而眼见佛性?十住菩萨锻链看话头(看住话的前头)的功夫,透过眼根、色尘、五遍行触心所三和合故,意根作意而使阿赖耶识中相应的种子现行,产生相分及见分,而十住菩萨透过五别境慧心所,而以肉眼看见佛性,成就十住菩萨眼见佛性事实;因为先有福德庄严、定力庄严故,能于一念慧相应时,得以眼见山河大地上皆有自己的佛性,故名慧眼眼见佛性。综合上面所说,十住菩萨于一切境上,透过肉眼及慧眼锻链看话头功夫,使得念头的变化及差异都看得清楚及纯熟,于定、慧、福德因缘成熟下,一念慧相应,而得眼见佛性,成就十住满心位菩萨的功德。为恐众生如同慧广法师一样误会,而以为领略佛性即是眼见佛性,就在见闻知觉性上面用心领会,都将如同慧广法师一样的落入常见外道所体会领受的六识心的见闻知觉性中,成为常见外道,所以慧广法师会以意识心作为常住不坏法,作为真心,也就可想而知了。由是缘故,卷八里面就先由迦叶菩萨请问,而由佛说明见性是以肉眼看见的。
然而十住菩萨眼见佛性时,仅能成就世界及身心如幻的现观而已,诸地菩萨的现观境界都还不能证得,只见佛性少分故,非是不见,所以《大般涅槃经》中才会有慧广法师所举示出来的这一段话,说明十住菩萨也是可以眼见佛性的,并且特地指明为十住菩萨“眼见”佛性,并非只有慧广法师所说的只有佛或十地菩萨才能看得见佛性,所以 佛说:“复有眼见,诸佛如来、十住菩萨‘眼见佛性’;复有闻见,一切众生乃至九地闻见佛性。菩萨若闻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心不生信不名闻见。”慧广法师既然举出了这一段经文,而经文中已经明说有的十住菩萨就可以眼见佛性了;但是经文中却又说,有的菩萨一直修到九地时还看不见佛性,要到进入十地时才能眼见佛性;这已经很清楚的举证平实居士所说的十住菩萨眼见佛性的开示,是真实无谬的说法;也可以由此证明 平实居士的眼见佛性之证量是真实说,也可以由 平实居士助人眼见佛性的事实,证明眼见佛性的说法是正确的绝妙法门。
如果慧广法师要扭曲经文意思而将十住解释为十地的话,那么为何同一段经文中,会有住与地的差别?那就应该同一段经文中都是用住字、或者都是用地字才对,而不应该分别用上两个住与地字,因为这两者之间的高低差异极大,绝对不可混用。所以慧广法师不可以因为经文中说九地菩萨不见佛性,就解释作只有十地菩萨才能眼见佛性,因为同一段经文中已经明说十住菩萨就可以眼见佛性了;而且住与地的差别很大,如果“十住菩萨眼见佛性”就是指十地菩萨的话,那就应该说“乃至九住不见佛性”,应以九住菩萨说为九地菩萨,不可同一段经文中有时用住字来代表十地,有时却又用地字说为九地,再怎么愚笨的人,也不会这样宣说佛法吧?何况佛是一切智者?如果慧广法师要说是翻译经典的人用字错误,试想世间会有这种笨到极点的译经人吗?那些译经的人,都是当代一时之选,遣辞用字都是很有分寸、很有经验的人,绝对不会犯下这种严重的错误,所以,慧广法师依据这一段经文而强行解释说一定要到达十地时才能看得见佛性,是很牵强的扭曲经典的说法;所以应该依据经典中佛所说的原意,而说是十住菩萨眼见佛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