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无相念佛之 注释
注 释
 
注一、依观无量寿佛经所示:下品三生系摄受不谤大乘而造众恶之下劣凡夫,以佛之方便力,使入大乘菩萨位。往生后所得果位在初地以下,以凡夫贤圣杂处故,名凡圣同居土,此是下辈生想。中品三生系阿弥陀佛以方便力,摄受声闻种性之众生。往生彼国后所得皆是声闻果,是有余涅槃;又因此土是佛之方便所化而成,故名方便有余土,此是中辈生想。上品三生是专摄大乘菩萨根性之人,上自见性,下至发无上道心,皆可得生。以此辈人或见第一义(见自性空法性空)、或解第一义而不惧、或发成佛之心,所得果位在初地以上,并皆分证法身故,名实报庄严,此是上辈生想。非可谓极乐世界之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实报庄严土各具九品往生也。
注二、无生忍:分证解脱乃至究竟解脱皆是无生忍。
注三、无学:有修有证谓之有学,或称学人。究竟解脱者于解脱道已经亲证并究竟了知,已无可学谓之无学。
注四、念佛三昧:念佛三昧种类繁多,欲知其详,可参阅大正藏经第十三卷大集部大方等大集经,卷四十三、念佛三昧品。或菩萨念佛三昧经,大方等大集菩萨念佛三昧分。一般所说念佛三昧大多是指:念化身佛、念报身佛、念法身佛之三昧。无相念佛即是念佛三昧,属于念法身佛诸种三昧之一种。因此种无相念佛工夫而入之三摩地亦是念佛三昧。
注五、一般持名念佛者,若闻修定,往往退避三舍。殊不知持名念佛亦是修定法门之一。如观经四帖疏卷四:“……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修定极为重要,历来祖师们已多所说明。兹再举净土宗初祖慧远大师典故为例,以证净土行者修定之重要。据慧远法师文钞排印流通序载:“……至太元十五年庚寅七月二十八日,(慧远)与缁素一百二十三人结社念佛,求生西方。此诸人等、于临终时皆有瑞应,皆得往生。良由诸人……蒙远公开导、及诸友切磋琢磨之力,故获此益。此系最初结社之人,若终公之世三十余年之内,蒙其法化而修净业、得三昧而登莲邦者,何可胜数。”又慧远法师文钞附编载:“……师居山三十年,迹不入俗,唯以净土克勤于念。初十一年,澄心系想,三睹圣相,沈厚不言。后十九年七月晦夕,于般若台之东龛,方从定起,见阿弥陀佛身满虚空,圆光之中有诸化佛,观音势至左右侍立。又见水流光明分十四支,流注上下,演说苦空无常无我之音。佛告之曰:我以本愿力故,来安慰汝,汝后七日当生我国……。”
观乎右载,可知莲宗初祖结莲社之一百二十三人,其所以能全部往生 极乐世界,乃由慧远大师之教导及互相切磋,努力勤习所致。而慧远大师念佛之法是专思寂想,乃能三睹圣相,并于往生前七天复蒙弥陀示现预知。当时也是在定中忆佛之后,从定而起所见。由此可知持名固然亦可生西,主要则是借此排遣妄想攀缘。末学以为净土行者可借持名为前方便,修持一段时间后,转学远公之专思寂想。欲学专思寂想,可借无相念佛法门之助益,迅速得入。将来必定往生,并可莲品高升,莫以下品中品往生为足。
又如善导大师观经四帖疏载:“……又真实心中,意业思想、观察、 忆念彼阿弥陀佛及依正二报,如现目前。”此等境界,若非定力何能成办?又道:“心常亲近,忆念不断,名为无间行也。”凡此种种,莫非与定相应。是故行者若欲往生极乐,并求莲品高升者,切宜增强定力,以助净土之修持。
注六、欲界天:世间分为三类、或称三界:即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包括物质世间及四天王天以上至他化自在天等六天,以此界中众生尚有男女相及淫欲故称欲界。色界共有十八天,是修得初禅至四禅的众生及三果圣人所居住之处,仅有形像而无男女之别,亦无淫行。无色界是修得四空定的众生所住之处,共有四天,纯为精神状态,已无形像。
注七、见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谓参禅人,心生疑情,努力参究,住于疑团之中而浑然不知周遭一切事物,犹如睁眼瞎子一般、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譬如回家时、在路上参禅,走过家门而不知。又如坐中参禅,眼前人来人往,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直至离此境界始知眨眼,始闻音声;方知刚才进入见山不是山的境界之中。此境界亦名“黑漆桶”,亦名“疑团”。
注八、诸佛别愿:四弘誓愿是诸佛通愿。别愿者谓过去现在诸佛随其因地时之因缘互不相同、而为众生所发之不同于通愿之愿。诸佛别愿互有出入不同,故称别愿。
注九、行者:此法系专对初心学佛之在家居士而说,故称行者。
注十、法灭尽经载:……男子寿短,女人寿长,七八九十、或至百岁……时有菩萨、辟支、罗汉,(被)众魔驱逐,不预众会。三乘入山福德之地,恬泊自守以为欣快,寿命延长。诸天卫护月光(菩萨)出世,得相遭值,共兴吾道五十二岁。首楞严经、般舟三昧、先化灭去,十二部经寻后复灭,尽不复现,不见文字。沙门袈裟自然变白。吾法灭时譬如油灯,临欲灭时光明更盛,于是便灭。自此之后难可数说。如是之后数千万岁,弥勒当下世间作佛,天下泰平,毒气消除,雨润和适,五谷滋茂……。”
又:弥勒下生经共有五译:计竺法护译一部、鸠摩罗什译二部、义净译一部均未载明弥勒菩萨当于何时下生成佛。仅第五译载明“弥勒佛却后六十亿残六十岁当来下。”但此译本较前四译短缺甚多,而且不知何人所译,似宜存疑。故采法灭尽经所载为准。
注十一、六尘:色、声、香、味、触、法。
注十二、思维观:参禅者住于疑情中全心思维疑情。思维时离却一切语言、文字、声音、符号、形像而思维。
注十三、内摄外缘之均等:
1、无相念佛人、若无内摄而缘眼前人所说话语,则忆佛之念全失。    若无外缘,全心内摄忆佛之念,则眼前人说话时、我不知其意。若内摄外缘均等,则眼前人说话之意能会,心中忆佛之念亦清晰分明。
2、见性人,见自性遍一切处,乃至声香味触法亦复如是。若常外    缘,欲见自性,定心则散,一段时日之后,渐渐不见自性。若完全内摄,则住定境,不见自性。若见性人于见闻觉知之中、保持内摄外缘之均等,则悟境不退,自性时时在前。此即禅宗六祖所谓“念念不离自性”,即是保任、任运。此需具备无相念佛工夫或修得动中看话头的工夫始得保任。否则便需远离尘嚣,于水边林下长养圣胎。
3、证得禅定者(退分除外)若于日常生活中亦如无相念佛者保持   内摄外缘均等,则可常在初禅定心中,过平常人之正常生活而不退于定心。
(全书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