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和合识
我们继续看论文怎么说:【复次,本觉随染,分别生二种差别相:一、净智相,二、不思议用相。净智相者,谓依法熏习,如实修行,功行满足,破和合识,灭转识相,显现法身清净智故。一切心识相即是无明相,与本觉非一非异,非是可坏,非不可坏。】(《大乘起信论》卷1)
论文说本觉随染,什么是本觉?本觉就是我们这个七真如。这个心真如,能够对我们的七转识,对器世间乃至对于五阴世间,对业种等等的这些了别;因为这些了别,其实都不是我们觉知心所能了的。譬如我们为什么会成为人呢?我们不知道,可是心真如知道,第八识知道;所以祂就依于祂所了知的这些业种,然后把我们变现到这个娑婆世界来,我们就出生在这个地球上。我们如果命终之后,去到哪一个世界去呢?我们自己不知道,可是心真如会知道,祂就把我们送到他方世界去,都有可能;乃至在下一世,在这个世界重新为人也有可能;乃至有些人,诽谤正法,无恶不造,堕入三恶道也是可能的。
可是这一些的业种,都是心真如所了知,也是本觉所了知的,可是这个都是我们觉知心所不了知的。所以本觉随染,也就是说本觉虽然祂是清净的,可是祂有一个原则,祂不作主,所以我们的七转识怎么染污,怎样去作,祂都没有意见,所以本觉随染。也就是说,我们的染污心,可能善,也可能恶;我们的本觉这个心真如,会随顺于这个染著的心,你要怎么样,祂都配合,祂不会跟我们抗议;因为祂是个审判者,祂是个客观者,祂随时记录我们,随时提供我们所要的;你七转识要怎样祂都没意见,祂都提供给你,可是一期生命,生死结束了,祂就审判,要升、要堕,就由祂决定,所以称为本觉随染。
这样子会产生两种差别相,什么两种的差别相呢?就是所谓的净智相跟不思议用相。这个是说,如果有一个菩萨他证悟了,知道本觉随染之后,他会产生一种警觉,这就是祂的分别性;然后祂就会产生两种相貌,一种叫净智相,一种叫作不思议用相。什么叫作净智相呢?就是依于法熏习,这个时候他会警觉,原来我们有如来藏存在,随时监督著我们,随时记录我们的身口意行,这个时候我们就依这样的轨则,能够去行善去恶。为什么?因为第八识如来藏,这是最严格的监督者,没有一个刹那不监督我们,没有一个刹那,不记录我们的业行,所以我们就依于法,熏习这样的道理,不敢造恶,而且尽量行善。
所以如果有菩萨住持世间,一切众生都学习菩萨法的话,那这个世界就逐渐清净了,因为都知道有如来藏,监督著我们每一个人。可是不相信如来藏的人,他就可能怎样,以为没有人监督,随意造作,不信因果。如果有菩萨能够依法熏习,如实修行,功行圆满的时候,就可以破和合识,什么叫破和合识呢?破和合识的意思就是说,能够对于我们的觉知心,这是和合的觉知心,能够把祂破除祂的真实性,也就是能够断我见,能够看到原来我的领受其实都是虚妄的,因为祂是和合不实的境界,所以破和合识。
其实一个人在没有证悟之前,即使他知道有真如心存在,其实他那样子的认知,其实还是和合识。为什么?因为他不知道真正心真如的真正的相貌,他也不知道,心真如跟其他五阴生灭法之间,祂的界限分际到底如何,他不能如实知。所以一个人如果说,能够如论文所说的破和合识,其实它说的就是一个人破参了,能够找到第八识如来藏是如何存在的,找到如来藏如何存在之后,他就能够知道这些和合识应该要把祂去除掉,把祂破除掉,所以要破除的是七转识。可是对于《大乘起信论》里面的破和合识的道理,其实有些人对于《大乘起信论》产生了误会,他就会产生误解,这样的话,对于论文的真实义就不能真实的了知。
我们来看看佛门里面,也有人在对《大乘起信论》进行讲说,在他讲说的内容里面,我们可以发现他对于《大乘起信论》产生严重的误会,我们看这样的例子:“要得纯净的智慧,须破和合识相,灭相续心相。和合识相,即阿赖耶识。前面说:不生不灭与生灭和合,非一非异,名阿黎耶识,总约阿赖耶识说,不能说灭不灭,祗能称之为破。”(《大乘起信论讲记》,正闻出版社,页131。)这是一位比丘他的一种解释。他认为要破和合识,其实是破阿赖耶识。可是我们知道阿赖耶识祂是不生不灭。他举说,前面论文说阿赖耶识是不生不灭与生灭和合,是不生不灭与生灭合在一起,称为阿赖耶识,既然祂是不生不灭与生灭合,既然祂是这样合,就要破阿赖耶识。这样的话,就把阿赖耶识当作是生灭的,就要把这个生灭的阿赖耶识把祂灭掉,他变成是这样的解释。
可是这样的解释,其实误会了不生不灭与生灭和合的真正意思。譬如说有一面镜子,这个镜子有镜体,这个叫作不生不灭,这个镜子上面有影像,汉来汉现,胡来胡现;因为它有影像,这个影像是怎么样变动不拘,所以这个镜子就有不生不灭的镜体跟它镜子上面的影像,这影像就叫生灭;有这个不生不灭跟这个生灭和合,所以整个就叫镜子。所以镜子本来就是不生不灭与生灭合。我们不能说,那我们把这个和合的部分去除掉,我们干脆把镜子摔破好了。不可能摔破,因为这个镜子是不生不灭的,因为生灭的部分要依附在不生不灭的镜子上面,因为那个影像要依于镜子。所以我们要破的不是破镜子,而是要破可以破的那个影像,这样才是不生不灭与生灭和合,称为阿赖耶识的真正意思。
其实《大乘起信论》的后面也会提到,其实镜子的譬喻是一种譬喻;另外还有著一种譬喻,叫作海浪的譬喻。也就是说,不生不灭是大海,浪是生灭的,我们看到大海起了海浪,起了波浪;我们说,我们应该把海浪灭掉,这样才能够风平浪静,那难道我们要把海水全部舀干吗?显然不是。因为海水不可能舀干,我们只要怎样把浪去除掉就好了,能够去除的是浪,不是海水,所以海水跟浪就是不生不灭的海跟生灭的浪和合。所谓的浪,其实也是海水的一部分,所以这个就称为不生不灭与生灭和合,所以要去除和合的部分,不是去除海水,也不是去除镜子的本体,而是要去除浪,也就是去除镜子上面的影像,因为影像才可以灭。譬如我们把镜子不让它照映任何事情,那这样子,它上面就没有影像;我们把海面的风平静下来,浪就不波荡了,这样的话,海水就平静宁静了。这样子才是《大乘起信论》它真实的意涵。
如果认为因为阿赖耶识是不生不灭与生灭合,所以称为阿赖耶识,就要把阿赖耶识破掉,就误以为阿赖耶识就是生灭的部分,这样的话就误会大了。所以说,这样子就是众生的妄念之相。我们看看,其实会产生这样的问题,就是因为他对于阿赖耶识的认知,对心真如门跟心生灭门产生很严重的误会。譬如说,在《大乘起信论》里面说一心有二门,有心真如门跟心生灭门,显然这个一心是两个门。什么叫作一心二门呢?其实所指的就是说,同样一个心,可是用两个角度去看祂,所以叫作一心二门,分成心真如门跟心生灭门,所以心真如门跟心生灭门,说的其实都同样是一个心,都同样是第八识阿赖耶识,也是称为如来藏。可是要用两个角度来看:第一个角度是清净的心真如,可是这个心真如,不能说祂没有生灭,祂是含摄著生灭,可是在生灭里面,能够依于他的慧眼,观察到祂的不生不灭,这样才是心真如门与心生灭门两个门,就是一心有二门的真实的意思。
如果误会心真如门与心生灭门是不同的意思,这样子就没有真正理解《大乘起信论》马鸣菩萨所造论的真实意涵,那这样的话,他对大乘就不是真正的起信。
阿弥陀佛!
-----《三乘菩提之入门起信1第038集  破和合识》 蔡正礼老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