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恶修善以意业为根本
《优婆塞戒经》这边又说:【从贪生者是名为妬,从瞋生者是名为瞋,从痴生者是名邪见。】(《优婆塞戒经》卷6)这边意思是说:身有三业,也就是杀、盗、淫;口四业,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这四业。不论是身或口所作的各种恶业道,如果是从贪所引生的就称为嫉妒的恶业道,如果是从瞋所引生的就称为瞋心的恶业道,如果是从愚痴而引生的就叫作邪见的恶业道。这十恶业道综归来说,无非就是从贪、瞋、痴所引生的。如果有贪、瞋、痴而只在心里面,没有付诸于实行,没有在口业、身业上面实现,那这样子的话,仅只是贪、瞋、痴的业,就只有业而没有道,仍然没有恶业的道出生,死后就不会落入恶道当中了。如果是落实到口业、身业,那就成就了十恶业道中的业还有道了,就无法免除堕落三恶道的果报了。所以从意业贪而生的口业、身业,若是因为嫉妒别人有钱,就想出不正当的办法把自己变成比别人更有钱,这就是因为嫉妒而生贪,因意的贪业而引生恶道法。所以有人是纯粹因为瞋心所以造作了身业、口业;有人根本不是因为贪或是瞋,他就只是愚痴而引生恶业道。可是从痴而生的邪见,在世间法上当然有,但是佛门之中更多!至于一切外道就全部都是因为痴所引生的,他们都是因为邪见业而产生邪见业道。我们如果确实知道十恶的业与道的差别,也知道十恶业道无非就是从意业的贪、瞋、痴而转生的:也就是由于意业的贪、瞋、痴,而产生了口的四业,产生了妄语、恶口、两舌、绮语这个口的四业;产生了身的三业----杀生、偷盗、邪淫----这样子的恶业道。知道了以后,就能够避免误犯,就能够从十恶业道的根本意业下手来修身,就能成就十善业道而具足福德资粮,就能帮助我们迅速地得到断除我见乃至开悟见道。
  
如果在一般相似佛法的道场犯了这些恶业道,那还情有可原;但是像正觉这里是菩萨的实修道场,可就不许再犯了!因为我们施设的 世尊所传的佛道次第,如果诸位读过我们的书就可以了解了这个次第----从外门六度万行而断我见,甚至于明心,进入七住位,开始了内门广修六度万行;而内门广修之后,更期待大家一世之中能够修到初地,不但如此,还有三地的修证内容也都安排好了,也都确实可以到达,就看我们怎么修了。所以来到这里断三缚结、明心了、见性了,修三贤行,要完成初地心,有多少事情要做呢?我们必须要想想看!这个是很多事情要做,是有得我们忙的。即使是退休在家专修都够我们忙了,更何况大部分人都还是有职业在身,朝九晚五;下了班回家后还要照顾家庭、奉养父母,剩下的才是自己的时间,这么多的时间到底够不够我们用来修行呢?那一定有人会说:“这个时间太少了,你怎么说这么多呢?”但是我们要说:“时间其实是很多的。”那怎么叫作多呢?譬如说,我们在办公的时候,或是说居家的时候,在一切身口意行当中专在法上用功,当你专在法上用功的时候,请问:“戒法与你相干不相干呢?”这个已经跟你无关了!你就根本不用去担心戒律了!当你专心在法上用功而专心修集福德、专心除性障,这时戒法跟我们有什么关系呢?根本不可能去犯到的,这样修行就容易得力了。
  
所以古时有些禅师出家以后,师父为他传戒,他说:“我才不要受戒,出家乃大丈夫事,应该弄清楚佛道是什么,要先求证道,何须屑屑于细行?”他说受戒、持戒这个都是细行,不是大行,所以不想受戒,不想在戒法上用心。他们就直接去学禅,悟了以后还被称为大禅师,才去补受戒法,也能为人传戒。
 
------《三乘菩提之菩萨正行(二)》  <第092集 十恶业道之轻重差别、引生原因、报果余果(二)>  余正文老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