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祖庭——嵩山少林寺
禅宗祖庭少林寺座落在河南登封县城西北十三公里的中岳嵩山西麓,对面少室山如翠屏端立,背依五乳峰,锦屏山环绕半边。少林寺为禅宗祖庭。
南北朝时期,天竺高僧佛陀(又称跋陀)到中国,善好禅法,颇得北魏孝文帝礼遇。北魏太和二十年(496),孝文帝为跋陀在嵩山敕建少林寺,供给衣食。寺处少室山林中,故名少林。跋陀在少林寺专心翻译佛经,收徒子数百人,传授小乘佛教。高足弟子有慧光、道房和僧稠等人。
少林寺第二位高僧是具有传奇色彩的菩提达摩。达摩为南天竺(古印度)国秀玉王之子,其师般若多罗是古印度的二十七祖。他得法后,入华以四卷《楞伽经》教授学者,后渡江北上,于寺凝修壁观,面壁九年。达摩主张的坐禅壁观,修佛教"大乘空宗"。达摩被尊为禅宗鼻祖,少林寺也成为禅宗的祖庭。达摩传法于慧可,此后少林禅法师承不绝,传播海内外。
北周建德三年(574)武帝禁佛,寺宇被毁,僧徒流散。大象年间重建,易名陟岵寺,召惠远、洪遵等120人住寺内,名“菩萨僧”。隋朝为巩固王朝统治,大力提倡佛教。敕令恢复“少林寺”旧名,赐柏谷坞良田百倾,使少林寺成为拥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庄园,成为北方一大禅寺。
唐初秦王李世民消灭王世充割据势力时,曾得寺僧授助,少林武僧遂名闻遐迩。高宗及武则天亦常驾临该寺,封赏优厚。唐代少林寺名僧辈出,有善护、志操、昙宗、明禅、法如、同光等。唐会昌年间,武宗禁佛,寺大半被毁,迄唐末五代,寺渐衰颓。宋代略有修葺。
宋代理学兴起,佛、道、儒三教合流。理学家的思想深受禅宗的影响,禅宗及禅宗祖庭少林寺也得到发展。宋雍熙年问少林寺所藏佛经有9500余卷,少林寺被称为“天下第-名刹”。
元皇庆元年(1312),世祖命福裕和尚住持少林,封赠为大司空开府仪同三司,统领嵩山所有寺院。他创建了钟楼、鼓楼,“兴什起废,训徒说法,施者如岳,来者如归市”。一时中外僧众云集,演武礼佛,僧众常有两千人左右。元朝时,日本僧人邵元“久居少林”,担任执事僧、“当山首座”和尚的职务。他为法照和尚撰文并书写了《显教圆通大禅师照公和尚塔铭并序》汉字铭文。这座元塔至今完好耸立在少林寺塔林之中。邵元还为少林寺住持息庵法师写了塔铭,这块《息庵禅师道行之碑》也完好地保存在少林寺碑林中。元末农民起义,红巾军至少林,僧众散逃。
明朝对少林寺也常加整修,使殿宇一新,金碧辉煌。由于少林寺僧人在抗倭和镇压农民起义中为明政府效力,明政府免除粮差,为少林寺新修了千佛殿。明朝的王子先后有八人到少林寺出家,屡次诏令大修,寺院规模有所发展。明末农民起义中,少林寺受到打击,再度冷落萧条。
清代康熙、雍正、乾隆诸帝亦很关心少林寺,或亲书匾额,或巡游寺宇。清朝政府对少林寺进行了大规模的整修重建工作,其中雍正十三年的工程规模最大。雍正皇帝亲览寺图,审定方案,把雍正十二年漕运节省米价和河南省的积存公款全部花光,寺周围成材柏树砍伐殆尽,创建了山门,重修了千佛殿、寮房等。1750年,乾隆皇帝亲临少林寺,夜宿方丈室,并亲笔题诗立碑。现在寺御碑亭内还保存着《乾隆御制诗碑》,碑上录上乾隆书写的唐代诗人沈佳期韵《宿少林寺》五律诗。
1928年,直系军阀与国民党石友三激战少林寺,石友三放火烧毁了法堂、天王殿、大雄宝殿,大火延续几十昼夜,千年古刹许多殿堂化为焦土。寺内现存有山门、客堂、达摩亭、白衣殿、地藏殿及千佛殿等。千佛殿内有明代五百罗汉朝毗卢壁画。寺旁有始建于唐贞元七年(791)的塔林,有塔220余座,还有初祖庵、二祖庵,以及附近的唐法如塔、同光塔、五代法华塔、元代缘公塔等。寺内保存唐以来碑碣石刻甚多,重要的如《唐太宗赐少林教碑》、《武则天诗书碑》、《戒坛铭》、《少林寺碑》、《灵运禅师塔碑铭》、《裕公和尚碑》、《息庵禅师道行碑》和近年建立的《日本大和尚宗道臣纪念碑》等。该寺近年来曾屡加修缮,古刹更为可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少林寺回到人民的怀抱。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务院将少林寺列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交给佛教界自己管理。国家还拨款修复了天王殿、六祖殿、东西禅堂等主要建筑。今天的少林寺以它崭新的面貌迎接国内外游人香客。少林寺山门前是翠柏成荫的广场,山门左右是明朝嘉庆年间建造的石坊,东石坊外额刻有“祖源谛本”(意为禅宗的发源地),内额刻有“跋陀开创”(指印度僧人跋陀开创了禅宗和少林寺),对联是:
心传古洞,严冬曾拥神光膝,
面接高峰,静夜风闻于晋笙。
这个对联描写的是达摩在嵩山山洞里面壁修炼,慧可向他诚心求法的典故。右石坊的外额刻着"嵩少禅林",内额刻的是"大乘胜地",指少林寺是大乘佛教的胜地。对联是:
地在天中,四海名山为第一,
心传言外,十方法教是祖元。
这些对联叙说了少林寺在佛教寺庙中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二祖祖庭——司空山二祖寺
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司空山上的二祖寺,为禅宗二祖道信慧可大师的道场。
二祖寺位于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境内的司空山。司空山海拔1227米,方圆35平方公里,山势奇特。“一峰玉立,丹笔鬼工。南望端岩,如画照海。西瞻卓绝,若峭壁插天。迤东绕北,则移步换形,变幻莫测。”相传战国时期有位淳于氏,官居司空,此人一生为官清正,后隐居此山,故得名“司空山”。
北齐太宁元年(公元561年),佛教禅宗二祖慧可(俗姓姬,初名神光,河南洛阳人),卓锡司空山,以石室为缘地,开阐正宗,弘扬禅宗初祖菩提达摩禅法,使禅宗佛法日盛,唐德宗曾谥之为太祖禅师二祖于司空山传衣钵于三祖僧璨,“传衣石”三个大字仍在石室上方的石头上历历如初。
公元577年,北周武帝灭佛,在禅宗也面临灭宗灭派的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禅宗二祖神光慧可受达摩心法,护经像南下舒州隐居此山,建刹说法,弘扬禅宗初祖菩提达摩学说,并传衣钵于三祖僧粲。“跃过三湘七泽中,两肩担月上司空;禅衣破处裁云补,冷膜饥时嚼雪充”。可见慧可法师上山时,环境相当艰苦。慧可大师初来司空山就住在主峰下“仰天窝”的中石洞里,后在洞前加盖石室。石洞冬温夏凉,龙虎环抱,后依石峰顶。千仞屏藩;前对钵盂山,双峦拱顶,乃天造道场,洞天福地。僧璨住在石室后侧石洞(即三祖洞)。
现在,“二祖禅刹”及当年“祖师洞”、“三祖洞”、“讲经台”、“传衣石”(当年二祖把木棉袈裟传给三祖之处)依然如旧,二祖秘籍珍藏地“葫芦石”至今还是一个谜。二祖慧可之徒僧璨经过长期的流离失所的艰苦生活,最后选择了当时宗教势力较为薄弱的陈晋熙郡境内的司空山为其卓锡之地,是为了避免当时激烈的宗教对抗及尖锐的宗教派别门争。这一举措保存了佛教的实力,为禅宗今后的发扬光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祖慧可在此传衣钵与三祖僧璨,璨于皖公山传四祖道信,道信于黄梅双峰传与五祖弘忍,弘忍又在黄梅传六祖慧能,一百余年禅宗衣钵传五代,皆未出大别山西南麓,这种稳定的地理格局,与北方随宜行化、四处流浪的情况形成强烈对比,使得禅宗能在平静、安宁的环境中发育成熟,成为对世界哲学思想有一定影响力的教派,也应验了达摩祖师“一花开五叶,五叶结正果”的预言。慧可大师圆寂后,隋文帝赐谥“正宗普觉大师”;唐德宗赐谥“大祖禅师”,确定了慧可禅师的历史地位和他对中国禅宗的重大贡献。
到唐代有本净禅师,继居此地。唐玄宗(天宝三年,公元744年)遣中使杨光廷采仙药青藤,制长生不老丹,踏遍名山大川均未获,后来到司空山,得本净禅师指点,才获此药回朝复命。玄宗大喜,召本净入京,赐号“大晓”,拜国师还山,敕建“无相禅寺”,造僧房5048间,下辖九庵四寺,游人接踵,名扬天下,成为佛教禅宗胜地。
越五代至宋,又有正德、真际、圆迪、清晓等高僧相继拜为国师。后遭受战火,所有琅宫琳宇,化为断壁残垣。至明天启元年(1662年),司空山的佛事又开始复兴。太空如浩禅师为恢复“二祖寺”四处奔波,得到明太守阮自华和柱史颜远大力相助,建造了祖师殿、大雄宝殿等,并建立了一石坊。至清康熙二十五年,禅宗法嗣目唐戒可禅师,来此中兴石室,复建“二祖寺”,并造“大雄殿”、“观音楼”、“大士阁”、“祖师殿”及两廊横楼僧舍、香橱静室、金容玉像、重光祖刹。在晚清和民国动乱的岁月里,殿宇年久失修佛事萧条,香火冷落。到了“文革”后期,司空山仅存的近六十尊佛像和一座大雄宝殿也被破坏。
1989年9月,国内外享有盛誉的高僧在九华山召开佛教禅宗二祖道场论证会,确认二祖道场在司空山,并决定尽快修复。特别是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为“司空山”、“二祖寺”题词并捐资,且莅临司空山,对兴复司空山、二祖道场予以亲临指导。
三祖祖庭——天柱山三祖禅寺
三祖禅寺位于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县境内天柱山上,南朝时属庐江郡。魏晋南北朝是佛教在中国的一个大发展时期,尤以梁武帝时期为最盛。三祖禅寺即在此时开山建刹。禅宗三祖寺又名乾元禅寺,始建于公元505年,为南朝国师宝志禅师开创,梁武帝赐名山谷寺。隋初,禅宗三祖僧璨来此弘法教学,并传衣钵给四祖道信,于公元606年在此立化,故称三祖寺。
禅宗三祖驻锡山谷寺
齐梁之交,达摩法师渡海将禅法带到中国,被誉为中国禅宗初祖。达摩与梁武帝萧衍应对不契,于是一苇渡江,来到北魏少室山五乳峰石洞面壁9年,参禅打坐、伺机传法。后遇慧可“断臂求法”,达摩将“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的禅法、衣钵传给慧可,慧可因此被尊为中国禅宗二祖。北齐天保初年(公元550年)有一居士,不言姓氏,年逾四十,到二祖慧可处请开示佛法,二祖赐名僧璨。是年的3月18日,僧璨在光福寺受足具戒。后北周武帝宇文邕“灭佛”,僧璨随二祖慧可南遁隐居,往来于司空山和皖公山(今天柱山)之间长达15年之久,后接衣钵,是为禅宗三祖。隋开皇十年(公元590年)僧璨正式驻锡山谷寺(今三祖禅寺),公开弘扬禅法。
在禅宗发展历史上,僧璨是一个重要的坐标。禅宗初祖达摩在南朝时将禅法带到了中国,当时人们是遇而未信,至二祖慧可时,人们是信而未修,在三祖僧璨时是有信有修。他对禅宗的汉化改造发展,有几个明显的表现。其一,变面向达官显贵为面向下层群众。佛教初入中国,信仰接触者多为贵族,僧璨改变靠上层弘法的方略,变为在村夫野老中随缘化众;其二,变在都市城廓建寺院为在深山僻壤布道场;其三,变居住无常的“头陀行”为公开设坛传法;其四,变“不立文字”为著经传教。禅法初传,有“不立文字”之说,主张静坐安心渐悟法门。僧璨在公开弘法的同时,精心著述《信心铭》。《信心铭》以诗体写成,一百四十六句,四字一句,五百四十八个字,从历史与现实,祖师与信徒、教义与修持的结合上,阐明义理,大开方便,应机施教。僧璨大师《信心铭》是禅宗祖师的第一部经典,字字有声,句句铿锵。宋代大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在《璨公信心铭》一诗中赞曰:“沔被有流,载浮载沉。为文以济,一壶千全。法譬则水,穷之弥深。璨公所传,等观初心。”这是对《信心铭》的肯定与颂扬。有人称《信心铭》是中国禅宗史上第一部经典,为禅宗以文字总结其修习经验开创了理论先河。
禅宗作为佛教的一个支派,自达摩西土东来,二祖慧可断臂求法,传至僧璨,方使之中国化,畅行于世,成为汉传佛教中最具中国特色的宗派之一。
因三祖而得名“三祖禅寺”
在山谷寺的历史上,还流传着一个三祖僧璨为四祖道信解缚的“公案”。
佛教典籍记载,隋开皇十二年(公元592年),沙弥道信来到皖公山山谷寺,礼谒三祖僧璨,求曰:“愿和尚慈悲,为我解缚。”三祖问:“是谁将你缚住了?”道信答:“无人缚我。”三祖僧璨大师又问:“既无人缚你,那你又求何解缚?”道信闻言大悟,后又随三祖修学九载,接法是为禅宗四祖。
隋炀帝大业二年(公元606年),三祖大师说法时合掌立化。唐天宝四年(公元745年),舒州别驾李常取僧璨的遗骨火化,得到五色舍利300粒,用其中100粒塑造三祖像,又拿出自己的俸禄,为其建造一座三祖舍利塔,把三祖的塑像放置于塔的底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