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观金鉴》(连载三十七)——孙正德老师
——详述应成派中观的起源与其破法本质——
由于应成派中观师徒千年来积非成是,邪毒入心,已难救转,必须一再举例辨正之,方有机会拯救彼等之法身慧命。以下针对“烦恼障所断者为人我执、断烦恼障尚未成就佛道、所知障净智非烦恼障净智所摄”等三目,再分别论述,以兹辨正。
一、烦恼障所断者为人我执
烦恼障所称之烦恼,乃是指颠倒计著非常、是苦、无我、不净之五阴为常乐我净,产生了贪瞋痴(无明)慢疑,以及我见为首之恶见(含摄萨迦耶见、见取见、戒禁取见、边见、邪见)等六根本烦恼。随著贪等六根本烦恼而增长之忿、恨、恼、害、悭、嫉、无惭、无愧、放逸……等随烦恼,亦是烦恼障所摄之烦恼,不属于所知障所摄之烦恼(断此等六根本烦恼时,并不能打破所知障,更无法断除所知障)。由于不知五阴无有真实常住之体性而颠倒计著,贪爱执取五阴为我与我所,乃至贪爱执取与五阴相系属而有之世间资财、眷属、名闻利养为我所;若生于欲界,则于五欲境界中贪瞋痴我见等种种烦恼数数相应现行,除了此等于欲界六尘境界中现行之烦恼以外,尚有已经成就而未能脱离系缚之烦恼—欲界爱所系烦恼、色界爱所系烦恼、无色界爱所系烦恼—随著有情之异熟果报而眠藏著,此等眠藏之烦恼则称为烦恼随眠。此等在三界现行之烦恼与眠藏之烦恼皆是有记、有漏业种,也就是只要此等烦恼种子存在,必能引生后有名色五阴相续出生,乃是十二有支无明缘行所产生之烦恼所含摄的缘故。因此,二乘圣者除了致力于断除欲界烦恼之现行以外,尚需身证初禅离欲界生断除欲界爱所系之烦恼随眠,断除五下分结成为三果阿那含;或者身证八解脱而次第断除色界爱所系之烦恼随眠、无色界爱所系之烦恼随眠,以欲界身断除缘于五阴之我执与我所执以及微细之我慢,断除三界爱之烦恼现行与烦恼随眠而证得灭尽定,成为世尊所授记所作已作、梵行已立、自知不受后有、自觉涅槃之阿罗汉。而阿罗汉所断之三界爱烦恼,即称为烦恼障,也就是障碍出离三界之烦恼;其中之极微细我慢,即是意根所执取意识之微细了知性为我,若以此我而领受“我已离贪爱、我已离所取、我已寂静、我已涅槃”,则为不能觉知此微细我慢之现行,尚有一分不寂静、不离我取之烦恼障未断除,并非已离爱、已离取、已寂静、已涅槃,即属未得而起得想之增上慢者。
微细我慢之所以不能断除,乃是对于诸所有受皆与名色俱之道理不能如实了知;或是计著一切受外别有实我是能受者,以此为受者而领受离爱、寂静等境界;或是不能如实了知,一切境界中之领受皆有分别而产生之我见存在,以为一切受都非受者;或者于无色定中之寂静境界计著“我”应无觉受,“我”已寂静、“我”已涅槃,由此而发起我慢。此微细我慢对于未能离欲界爱所系,以及未能离色界爱所系、无色界爱所系者,皆属于未害、未断、不能觉察之烦恼随眠;此烦恼随眠眠藏而随逐著有情,待未来缘熟,于境界中现行时,由意识所获得蕴处界无我之真实智慧予以对治断除。此中最重要者,莫过于如实了知意识见闻觉知性之缘生法相:“见闻觉知之领受缘于六入之触而有,六入又是缘于名色而有,名色乃众缘聚集所生者;名色无常生灭有为,故六入、触等生起见闻觉知诸缘,亦是无常生灭有为;更何况名色中识蕴所含摄能领受六尘之见闻觉知意识心,如何能别于名色而成为常住法?”如实闻、思、修蕴处界所摄每一法之无常无我性,未遗漏每一法者,方能断除缘于蕴处界之我执与我所执所有烦恼现行与烦恼随眠,安住于蕴处界灭后并非断灭,仍有真实、法、如之涅槃本际不生不灭之如理作意中,最微细之三界有—意识明了分、觉知分,方得以灭除而取证出离三界之解脱果,成为阿罗汉。
因此,月称、宗喀巴等应成派中观门徒,欲以证得细意识我之存在,认取细意识之领受了知性为离于领受粗糙五尘外而别有之实我,以此细意识我为常住法,声称如是证得细意识实我无自性,就是成佛之一切种智;此种违背圣教所叙述之邪说言论背景,即是来自于我慢烦恼随眠所系缚,而以我见现行烦恼所呈现之作用。彼等正是因为不能如实了知意识分别我见之所缘正是五蕴虚妄法,颠倒执取意识心之细分作为外于五蕴而别有之实我。而彼等所执意识心之细分也仅止于受用欲界五尘中之男女交合所受细滑触之范围,未曾触及初禅中离欲界爱系缚之清净意识,更何况离色界爱系缚之四空定中意识?为什么是这样呢?因为藏密应成派中观冠冕堂皇假借佛法名相所立主张之行门,就是男女双身于两两交合中实修,以获得领受身触之乐中,无有余暇分别身外五尘境时专心了别乐受之意识,认定此时乐受境界中之意识为空性心,声称证此专心领受邪淫乐触之意识心时,就是证得细意识我;若当时之受乐者,因为练就宝瓶气而能使精液不泄,则称已证得如所有性及尽所有性,自认为已经“即身成佛”。这正是以被三界爱烦恼随眠所系缚之凡夫身,不觉欲界烦恼现行相貌与过失,而妄想将有漏诸受中之意识见闻觉知性视为常住之本体空性。如是执著意识之能取与所取之交合中触尘、法尘作为真实法之人我执者,尚且不能害、不能断欲界烦恼之现行,更何况发起初禅触及欲界烦恼随眠之存在?遑论触及三界顶—非想非非想境界中微细意识所相应之极微细我慢?
因此,应成派中观所有门徒皆是师心自用,而以男女交合淫行中强烈乐受的意识极粗心作为极细心,以此管窥之见任意曲解佛教中阿罗汉所断之极微细我慢,妄认为等同于成佛时所断所知障随眠,及烦恼障所含摄之微细习气随眠;实际上,此微细我慢虽然是无色界爱之烦恼随眠,但仍然系属于遮障出离三界生死之烦恼障所摄,仍属于烦恼障所摄的现行法,仍与习气随眠无关。而阿罗汉所断之烦恼从来未曾及于烦恼障习气随眠,更未涉及所知障随眠之见断、修断内容。如是法界中存在之事实,非唯理证上必然如此,亦乃诸佛菩萨所明确教导与宣说者,兹恭录经文、论文如下作为证明:
《解深密经》:
若回向菩提声闻种性补特伽罗,我亦异门说为菩萨。何以故?彼既解脱烦恼障已,若蒙诸佛等觉悟时,于所知障,其心亦可当得解脱。由彼最初为自利益,修行加行脱烦恼障,是故如来施设彼为声闻种性。(注 1)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
又阿罗汉虽尽诸漏脱烦恼障,应知尚有所知障摄无明随缚。如是无明,应知极远随逐有情,唯除诸佛,余皆随缚,是名无明随缚殊胜。(注 2)
《瑜伽师地论》:
若诸菩萨成就种姓,尚过一切声闻独觉,何况其余一切有情?当知种姓无上最胜,何以故?略有二种净:一、烦恼障净,二、所知障净。一切声闻独觉种姓,唯能当证烦恼障净,不能当证所知障净;菩萨种姓亦能当证烦恼障净,亦能当证所知障净,是故说言望彼一切,无上最胜。(注 3)
注 1 《大正藏》册16,《解深密经》卷2,页695,中3-8。
注 2 《大正藏》册16,《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卷下,页842,下11-14。
注 3 《大正藏》册30,《瑜伽师地论》卷35,页478,下20-27。
声闻、独觉唯断烦恼障之现行,不能断烦恼障之习气种子随眠,更不能断所知障,唯有菩萨能断尽烦恼障习气种子随眠,乃至进而断尽所知障而成佛。倘若声闻、独觉蒙诸佛菩萨之摄受回小向大而觉悟涅槃之本际入胎识自心如来,则能缘于亲证入胎识而现观入胎识之本来清净自性、本来涅槃体性之真如无我法性,生起大乘无生忍之智慧,以此大乘无生忍进而修学种智,当能解脱于所知障所障之变易生死,最后使如来藏中一切种子不再需要有所变异而成就佛道。应成派中观月称、宗喀巴等,竟然以凡夫之知见,月旦诸佛菩萨之圣教量,认为显教所说之阿罗汉尚有如猿猴跃、呼他为婢之身语粗重习气,唯于成佛时以一切种智乃能灭除,而称显教之成佛需无量数劫,旷日废时;忝然主张彼等应成派中观行者,只需依照其所创立理论与行门而实践者,只须遣除五阴人我之名言文字“我”,认取此名言之“我”仅有言说而无有自性,妄取所受用见闻觉知即是空性本体,而于欲界男女和合之大贪中,证知受乐时意识明了分微细我之存在,再妄想此微细我之我亦是假名施设而无自性,则称此藏密行者已证微细我而断尽法我执、已破贪等习气随眠、已证乐空双运、已经出离三界而证阿罗汉果、已经成佛,狂言修学其密法者在六个月内即可成佛(注 4)。然彼等所说皆是虚妄想所成,安住于意识坚固难坏之我见烦恼中而捕风捉影、幻想为实证佛地境界。应成派中观之月称、宗喀巴、达赖、印顺、索达吉等人,如是堕于我见中而不肯断除,坚持意识是不生灭的常住法,粗浅如意识分别我见之内容,彼等都无法如实了知而破除,如是愚于五蕴之内涵而不能脱离五蕴苦聚之出生者,如是否定法界之实相、涅槃之本际入胎识如来藏者,如何能够解脱于三界?如何能够证得入胎识?如何能现观入胎识如来藏恒时显示之真实与如如法性?如何能因实证真如法性而发起般若智慧?如何能入菩萨数修学佛道乃至成佛?自身不能断我见、不能得解脱、不能实证般若智慧、不能成为实义菩萨,更不能成佛,又如何教导他人解脱于三界?如何教他人亲证菩萨藏而修佛道?如今西藏密宗却一向主张彼等密法之即身成佛法胜于显教,妄称彼等欲界贪淫法门中之“阿罗汉”乃是证得人我与法我之无自性,方得出离三界;于其密法中,更以证得意识微细“我”之无自性,妄称为已得一切种智,妄称为已断除烦恼障之细分所知障而成佛;更于毫无拣择能力之社会大众中,以其成佛之名相为糖衣,包裹著陷众生堕入三恶道之邪淫铁钩而蛊惑、勾引大众,冠冕堂皇的推广其男女双身欲界大贪之邪淫境界,这是最令一切正信之佛弟子所不忍者。为挽救被彼等藏密之毒所害而陷于邪见深坑、邪淫、乱伦、贪欲钩锁、破戒之众人,实是一切正信佛弟子应有之责!眼见后世无量苦痛之果报必将降临彼等众生,而能无动于衷,即非悲心菩萨。
注 4 参见 释智诚、邱吉彭措著,《般若锋兮金刚焰》─探悉显密佛法真义兼破萧平实师徒邪说。(新浪网可下载上、中、下共3 册,书中未列出版信息)。PDF 档下载网址如下: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2935037.html 上册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2935038.html 中册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2935039.html 下册 2012/9/20
于男女身触之乐生起希望追求,乃是欲界有情受到欲界爱系缚而相应现行之贪欲烦恼钩锁,此亦是欲界有情汲汲营营追求、受用之大贪,于此数数现行之烦恼缠中,无知于自身已受到欲界爱种子现行所系缚,正是藏密应成派中观古今所有传承者与随行者之写照。自身不能脱离欲界爱种子现行之系缚者,数数被男女淫触极重贪爱所缠者,已完全被三界爱之烦恼现行所系缚,又如何能以此受系缚之身心而声称自身已出离三界?或能教导他人修学出离三界烦恼障之法要?同样的,自身被烦恼障之我见、我执、我所执、我慢所系缚及数数现行不断,并执取贪爱五欲六尘外我所为自心内法者,尚不能远离外我所的执著,又如何可以声称自身已断人我执,乃至断法我执而成就解脱果及佛果?古今应成派中观师,对于烦恼障现行之内涵懵然无知、对烦恼障习气种子之随眠系缚亦无所知、对所知障之现行更是无力察觉,连所知障的闻所得慧都付之阙如,所思、所知、所说全都属于常见外道法,连正学佛法的初机学人知见都不具备,又如何能度众生?竟敢大胆宣称已经即身成佛,如同愚痴贫民无势无财而自立为王,岂非是自取诛灭之愚行!兹举弥勒菩萨之开示,以利益诸多受到应成派中观恶见所误导者能如理思考:云何建立烦恼杂染染净差别?谓如所说本随二惑,略二缘故染恼有情,一、由缠故,二、随眠故。现行现起烦恼名缠,即此种子未断未害,名曰随眠,亦名麁重;又不觉位名曰随眠,若在觉位说名为缠。若诸具缚补特伽罗生在欲界,成就三界烦恼随眠;若生色界所有异生,成就欲界被奢摩他之所损伏烦恼随眠,成就色界及无色界所未损伏烦恼随眠;若生无色所有异生,成就欲界及与色界被奢摩他之所损伏烦恼随眠,成就无色所未损伏烦恼随眠。如界道理,随地亦尔,诸烦恼缠未离自地烦恼欲者,自地现起;已离欲者,即不现起;若在下地,上地诸缠亦得成就,非在上地得说成就下地诸缠。(注 5)
注 5 《大正藏》册30,《瑜伽师地论》卷58,页623,上20-中5。
略释上举论文如下:
“如何建立烦恼杂染之对治前染污与对治后清净之差别?就像先前所说根本烦恼与随烦恼二种,略说有二种缘而说烦恼染污恼害有情,一者、由于在缠的缘故,二者、由于随眠的缘故。于境界中与心相应而现行的烦恼称为缠缚,依这些能起现行作用之烦恼种子,在未经修断、未予损害而潜伏在心中的状态下,称为烦恼种子随眠,又因为这些随眠不易断除的缘故而称为粗重。此外,此等烦恼若是仍然未曾现起而未被自己察觉时即称为随眠,若是已经现起而被自己所知觉,但是仍然无法加以断除时,就称其为缠缚。若是种种具足三界爱系缚之有情出生在欲界中时,则表示他们都已成就了被三界爱所系缚之烦恼与随眠;若是生于色界中所有未断我见、未得圣法之有情,则是已经成就被禅定所损伏之欲界烦恼随眠,不再有欲界法的现行;此时成就色界及无色界有情所未能损伏的烦恼随眠等现行。若是生于无色界之未证圣法之有情,则是已成就了欲界有情及色界有情中由禅定损伏之烦恼随眠等现行,也成就了无色界诸有情仍未被损伏之烦恼随眠之现行。如同三界凡夫有情中各各未被禅定降伏的烦恼随眠常有现行的道理一般,烦恼随眠随逐于欲界地、初禅地,乃至非想非非想地之道理也是一样,被种种现行之烦恼所缠缚者而未能离于自地境界之欲爱者,这些烦恼必定会于自己所住的三界境界中现起;已经证得禅定而远离自地烦恼欲爱者,那一类的烦恼不会在他所住的三界境界中现起了;若是住在下地境界中,则上地所有烦恼缠也可以成就,而不是在上地境界者也能成就下地境界相应诸烦恼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