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箭呓语:破斥藏密外道多识喇嘛《破魔金刚箭雨论》之邪说
——陆正元老师
(连载十八)
第三目 六识如何而有?
六识即是指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那这六识─特别是指意识─是因何而有的呢?经中世尊多处开示:全部都是“根、尘”因缘相触所生之法。尤其是意识有各种的变相境界,但不管是什么样的意识,不论是极粗或极细意识,全部都是“意根、法尘”相触为缘而后才能由如来藏中出生。如《杂阿含经》卷9(238 经):
佛告比丘:“眼因缘色,眼识生。所以者何?若眼识生,一切眼色因缘故。耳声因缘、鼻香因缘、舌味因缘;意法因缘意识生,所以者何?诸所有意识,彼一切皆意法因缘生故。是名比丘:眼识因缘生,乃至意识因缘生。”1
注1、正藏》册2,《杂阿含经》卷9,页57,下17-22。
另有《杂阿含经》卷3(68 经)、卷8(213 经)、卷9(248 经)、卷11(273 经)、卷13(306 经)、《中阿含经》卷28(115 经)皆同作是说。显然世尊不断耳提面命:所有一切意识都是意根、法尘之因缘方能生起,是有生有灭之法。
而说“根、尘因缘而生识”,但在开示大乘第一义谛法时,则有完整之说明。如《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1:【菩萨摩诃萨欲知诸法因缘、次第缘、缘缘、增上缘,当学般若波罗蜜。】2
弥勒菩萨在《瑜伽师地论》中有如下开示,卷1:【识,谓现前了别所缘境界;彼所依者:等无间依,谓意。种子依,谓如前说一切种子阿赖耶识。】3 卷3:【四缘:一、因缘,二、等无间缘,三、所缘缘,四、增上缘。因缘者,谓种子;等无间缘者,谓若此识4无间,诸识5决定生,此6是彼7等无间缘;所缘缘者,谓诸心、心所所缘境界;增上缘者,谓除种子,余所依,如眼及助伴法望眼识,所余识亦尔。】8
龙树菩萨于《大智度论》卷32 中说:【心、心数法从四缘生;无想、灭尽定从三缘生,除缘缘;诸余心不相应诸行及色从二缘生,除次第缘、缘缘;有为法性羸故,无有从一缘生。9……无有法从一因生,若六因生,是名四缘10。】
2 《大正藏》册8,《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1,页219,下12-14。
3 《大正藏》册30,《瑜伽师地论》卷1,页280,中9-11。
4 “此识”谓第七意根末那。
5 “诸识”谓眼识乃至意识等六识。
6 “此”谓第七意根末那。
7 “彼”是指意识等前六识。
8 《大正藏》册30,《瑜伽师地论》卷3,页292,上1-6。
9 《大正藏》册25,《大智度论》卷32,页296,下26-29。
10《大正藏》册25,《大智度论》卷32,页297,上16。
由上所举佛陀、弥勒菩萨及龙树菩萨之圣教可知:次第缘又名等无间缘,缘缘又名所缘缘;除了无想定、灭尽定不须所缘缘,以及心不相应行法及色法不须等无间缘及所缘缘;其余一切有为法,尤其是六识皆要从因缘、等无间缘、所缘缘、增上缘等四缘而生。重要的是:一切有为法,无有仅从一缘生者,意识正是识阴所摄的有为法。
多识喇嘛等藏传佛教外道既然高推中观,又如此信受龙树菩萨,当不可能将如此重要之法义漏失,但他们却从来都不引用;很显然的是因为心虚,且深执常见外道的邪见不肯弃舍,故意不说最重要的因缘,将经论掐头去尾以朋比己意,而说仅须三缘即可成就感觉、认知。如多识喇嘛言:佛教认识论认为感觉和认识的产生必须具备三缘:
一、等无间缘,即引起此刹那的前一刹那意识的存在,意识属于流注生,前面的意识若断流,
此刻的意识也将无法产生;
二、所缘缘,即引起感觉、意识的客观对象,如色、声等;
三、增上缘,即主观感觉和知觉,如眼识、耳识等当前意识。
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如无所缘缘,如无色,眼晴便看不到色11。
11 多识仁波切著,《破魔金刚箭雨论》,圣地文化出版社,2005 年11 月初版一刷,页194。
四缘中的因缘最重要,若没有因缘的作用,其余三缘就不可能存在及作用,但多识喇嘛却舍弃最重要的因缘而只说其余三缘;多识喇嘛如此作为完全背离佛陀及龙树菩萨之教示,故意舍弃最重要的因缘,唯说三缘,可见这些不信佛法根源于如来藏之藏传佛教外道诸师,完全不畏破谤三宝之长劫纯苦重罪,确实是不信因果的外道。
《瑜伽师地论》卷 1〈本地分意地〉:
云何意自性?谓心、意、识。心,谓一切种子所随依止性,所随依附依止性,体能执受异熟所摄阿赖耶识。意,谓恒行意及六识身无间灭意。识,谓现前了别所缘境界。彼所依者等无间依,谓意;种子依,谓如前说一切种子阿赖耶识。12
12 《大正藏》册30,《瑜伽师地论》卷1,页280,中6-11。
由即将下生成佛之 弥勒菩萨之开示中,应知意识之出生要有两种俱有依,即一、种子依──第八识阿赖耶识,二、等无间依——意根(恒行意及六识身所依无间灭意)。并依于四种缘:一、因缘:阿赖耶识中所含藏之意识种子。二、等无间缘:谓若有无间灭之第七识意根之作意,方有其余六识之出生,可见等无间缘是包括意根、诸心及诸心所之相等无间,并非多识喇嘛所说只是意识本身。三、所缘缘:若在欲界、色界中,诸心、心所所缘之法尘以及前五尘(一乃至五不等)。四、增上缘:色身诸根等等。所以在欲界及色界,意识至少要有第八识如来藏、第七识意根、意根之作意、意识以及意识之诸心所法种子、色身、法尘等等法为因缘,才有办法出生;并且还要有意根作为等无间缘,意识才能出生。即使无色界众生虽无色身,亦必定要有第八识、第七识、意根之作意、意识以及意识之心所法种子、法尘等因缘法,方能有意识之出生;而且无色界众生的意识定心,也都同样要有意根作为等无间缘才能出生及存在。绝非如多识之错解:只要有意识本身及外在色、声等即可出生者。
由此更可证明多识等藏传佛教外道诸师根本是认为:“因外在四大所成之五尘永不灭故,所以意识是永远不会灭的。”这分明就是常见外道论者,却以各种言语巧辩想要鱼目混珠,让人误以为喇嘛教也是佛教;但是,外道喇嘛教的六识论邪说就象是玻璃珠欲以假乱真,然而摆在佛教正法之摩尼宝珠前,永远是经不起比对和检验的。
第四目 五蕴皆是生灭法
蕴是积聚的意思,五蕴就是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有时也称五阴,阴是障蔽的意思,以能阴覆真如法性,起诸烦恼故称。色蕴包括眼耳鼻舌身等五色根及色声香味触等五尘境,再加上法处所摄色;识蕴即是眼等六识,是因根尘相触而由如来藏出生了眼识乃至意识等六识;受蕴就是觉受,即前六识所感知的苦、乐、舍三受;想蕴即是六识对六尘的了知,以及意识对五识所触五尘之了知,乃至末那识意根对一切法的了知,六识对随后生起苦、乐、舍受的了知,以及所生起语言文字前后之想法;行蕴谓六识对六尘时之思心所继续存在不断,以及对六尘决定取或舍之身口意行,乃至一切法之生住异灭的所有过程皆不离行由上可知色蕴是指十八界法中的五色根与六尘,都是入胎后才渐渐出生的缘生法,有生则未来必灭,其性虚妄不实;由色蕴为缘才会有识蕴六识的生起,六识既因虚妄性之色蕴为缘而生起,故识蕴六识亦皆是虚妄之法;受、想、行蕴都是由缘起虚妄之色蕴与识蕴而辗转出生,当然亦是虚妄不实,是名五蕴虚妄不实。
如《中阿含经》卷 34(136 经)中世尊云:
有比丘作如是念:色阴是我,我有色阴,觉、想、行、识阴是我,我有识阴者,彼比丘必被害,犹如商人为罗刹所食13。……若有比丘作如是念:色阴非是我,我无有色阴;觉、想、行、识阴非是我,我无有识阴者,彼比丘得安隐去14。
13 《大正藏》册1,《中阿含经》卷34,页645,上7-10。
14 《大正藏》册1,《中阿含经》卷34,页645,上13-16。
又如《杂阿含经》卷3(88 经):
云何色灭?受、想、行、识灭?多闻圣弟子如实观察色集、色灭、色味、色患、色离,如实知,如实知故,不乐于色,不赞叹色,不乐著色,亦不生未来色;受、想、行、识亦如是广说。色不生,受、想、行、识不生故,于色得解脱,于受、想、行、识得解脱。我说彼解脱生、老、病、死、忧、悲、恼苦聚,是名色灭,受、想、行、识灭15。
15 《大正藏》册2,《中阿含经》卷3,页17,中27-下5。
已经明白开示:识阴六识已经全部灭除,才能入涅槃而解脱生死。意识正是识阴所摄的生灭法,是入涅槃、解脱生死时应该灭除的;而平常生活中的意识,也是夜夜断灭,闷绝时、死亡时、入无想定、入灭尽定时都会断灭的生灭心,被世尊归摄在有生有灭的识阴中,多识喇嘛等所有藏传佛教上师竟都公然违背佛说,坚持说意识心是常住法,以这种常见外道法取代真正佛法,公然否定出生意识的第八识正法;多识等藏传佛教喇嘛就如同世间贼人大喊抓贼一般,要求大众将屋主赶出屋外,有智之人必然会看穿他们的虚伪。
第五目 蕴处界法皆是无常变异、虚妄无实之法
由上一目的解说可知,无论是五蕴或是六入、十二处、十八界法,皆是由第八识如来藏为根本因与无明烦恼、四大等等诸缘所生的生灭、无常、有为之法,无论是外六尘或内六入,皆当灭除对其之贪著,如上节之中已举世尊之开示“当求方便,灭内外六事”,在二转法轮之经典中,世尊亦有详尽之说明。
如《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 56:
以色非真如、是虚妄、是颠倒、是假设,非谛非实、无常无恒、有变有易,都无实性故,此大乘是尊是妙。超胜一切世间天人阿素洛等16。……以受、想、行、识非真如、是虚妄、是颠倒、是假设、非谛非实、无常无恒、有变有易、都无实性故,此大乘是尊是妙。超胜一切世间天人阿素洛等17。……以法界、意识界及意触,意触为缘所生诸受非真如、是虚妄、是颠倒、是假设、非谛非实、无常无恒、有变有易、都无实性故18,……
16 《大正藏》册5,《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56,页319,中2-5。
17 《大正藏》册5,《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56,页319,中8-11。
18《大正藏》册5,《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56,页320,下2-4。
世尊于此段经文中,不断说明包括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因缘所生之法,都是虚妄无实、无常变易的,不是真如法故。以现代科技来说,也就象是看电影或电视荧幕,无智众生因无始以来的虚妄熏习,对荧光幕上仅是红、黄、蓝三色光点所显现的如幻影像,生起了贪爱、瞋恨、趋避等心行,不知能见的六识与所见的六尘皆是虚妄无实的,因而深生执著、无法解脱。
兹再举 马鸣菩萨之开示,大家则更易明了其中之真实义。《大乘起信论》卷1:
依于一心有二种门:所谓心真如门、心生灭门。此二种门各摄一切法,以此展转不相离故。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总相法门体,以心本性不生不灭相,一切诸法皆由妄念而有差别,若离妄念则无境界差别之相,是故诸法从本已来性离语言,一切文字不能显说,离心攀缘无有诸相,究竟平等、永无变异、不可破坏,唯是一心说名真如19。……心生灭门者,谓依如来藏有生灭心转。不生灭与生灭和合、非一非异,名阿赖耶识。此识有二种义:谓能摄一切法、能生一切法20。
19正藏》册32,《大乘起信论》卷1,页584,下5-12。
20《大正藏》册32,《大乘起信论》卷1,页585,上4-6。
马鸣菩萨此处说明法界本体阿赖耶识一心有二门:心真如门是指胜义谛阿赖耶识心是不生不灭,能摄一切法、能生一切法;心生灭门则是指依于阿赖耶识所生的蕴处界法无常生灭,是为世俗谛。
而藏传佛教外道等人坚持六识论,否定阿赖耶识的存在,虽举一些佛法名相诳惑他人,但对于由阿赖耶识所生,本就虚妄无实、苦、空、无常、无我,而应灭除对内外六事的虚妄想,也不如实知“外六尘、内六入”,皆同于愚痴凡夫执以为实,反而否定能出生蕴处界诸法的阿赖耶识,真是颠倒至极。
中观应成派于否定了阿赖耶识之后,对于经典中的世俗颠倒见及二乘人所证的世俗谛,以及大乘菩萨所证知的胜义谛,就只能胡乱解释,完全违背经论之圣教。如多识喇嘛就干脆将凡夫世人的颠倒见妄说为是“世俗谛”,扭曲世尊对世俗谛的定义。多识喇嘛如是说:
“ 世俗谛 ”即是智力正常的世人共认的事实。什么是有?什么是无?都是凭眼识等五识的无分别现观识和以五官现识为依据的心识分辨抉择所认定的事实为依据的。如日月星辰、山河大地等,都是不依人们的意识所转移的独立存在,而且它们的性质也不是意识所显现的梦境似的精神现象,而是极微物质的集合体,是精神现象的对立面。认识客观物质世界固然离不开人们的主观认识,但它的存在不依赖主观认识…… 21
21 多识仁波切著,《破魔金刚箭雨论》,圣地文化出版社,2005 年11 月初版一刷,页107。
多识喇嘛之说法完全与圣教不符,如龙树菩萨于《大智度论》卷89 中举《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中佛陀开示之经文云:
佛告须菩提:“于汝意云何,凡夫人为知是世谛法、是第一义谛不?若知,是凡夫人应是须陀洹果乃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以凡夫人实不知世谛、不知第一义谛、不知道、不知分别道果,云何当有诸果?”22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