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略辨唯识与真如
第一则
某师云︰《修唯识法门者,第一紧要关头在找到潜伏于阿赖耶识中的无始无明种子,即白净识,将他捣碎,则八识得八解脱,三性变为三无性、变为四智矣。识转成智之后,不再变为识。未转识成智时是阿赖耶作主:既转识成智之后,则是真如佛性作主。真如佛性恒守本性,无有变易,故成佛之后不变为众生,不受轮回。》(月溪法师语录164页)
又云:《修行人切勿用脑筋去揣测佛性,只可用脑筋去找到无始无明。无始无明找到了,一锤捣碎,佛性自然显现也。》(月溪法师讲禅宗修法105页)
又云:《如欲彻底达于大圆觉境界,仍须将无始种子(即无始无明庵摩罗识)打破。》(月溪法师讲楞伽经89页)
辨正总说︰
阿赖耶识中没有无始无明种子。白净识亦非无始无明种子。《解深密经、深密解脱经、大乘显识经、大乘同性经、不增不减经、无上依经、金刚三昧经、如来藏经、楞伽阿跋多罗宝经、瑜伽师地论、成唯识论》及诸唯识了义经皆不曾说有白净识或无始无明种子,请佛子明察经论即可得证。转识成智不是捣碎白净识或哪一个识。庵摩罗识不是无始无明。转识成智之前或之后,阿赖耶识皆不作主;转识成智后,真如佛性亦不作主。
辨正分述︰
一、阿赖耶识中从来不曾有无始无明种子:从无始劫以来,阿赖耶识中只有八识心王烦恼障种子,是第八识中本有及熏习有漏种子。所谓无始无明不是庵摩罗识而是所知障,乃是众生的意识与末那识因不明真如、异熟识(庵摩罗识)阿赖耶识之实相,由此所知障而蒙蔽了智慧,以致烦恼永续不断,不停造业、不停熏习而使本有烦恼种子大量增长,因而永沉生死。阿赖耶识中只有烦恼种子,没有无始无明种子。无始无明就是所知障,只是一个名词,我们找到了阿赖耶识,证知祂的真与非真的实相时,就是破无始无明破所知障,但是不究竟,要修到佛地才究竟断尽。所以无始无明是不明白生命本体的实相,是所知障,是一个名词说明,阿赖耶识中只有八识心王的一切烦恼识种,不可说是无始无明种子。故《成唯识论》卷五云:“如契经说八地以上一切烦恼不复现行,唯有所依所知障在,此所知障是现非种。”故知没有无始无明种子。
二、无始无明种子不是白净识,因为没有无始无明种子之故。亦无白净识,何以故?《胜鬘经》云:“心不相应无始无明住地。”全部唯识学的经典,譬如《大乘显识经、大乘同性经、无上依经、不增不减经、大乘密严经、金刚三昧经、深密解脱经、解深密经、楞伽经、瑜伽师地论、成唯识论》等,都不曾说有白净识这个名词,亦不曾有经论说“无始无明种子就是白净识。”又:庵摩罗识是主体识,主体识能含藏无量种子,是一切种子所依识,故主体识不可能是种子,不应说无始无明种子即是白净识。
三、所谓转识成智并不是捣碎白净识,因为没有白净识之故。若依此师前后所说语意,他所谓白净识是指第九识,是异熟识,或称为庵摩罗识。在他注疏《楞伽经》时也说“九识的境界白净一无所有。”(月溪法师讲楞伽经100页)
又列表云“第九识是庵摩那识”。依其意旨第九识即是庵摩那识,是他所谓的“白净识”。既是“白净识”,应无尘垢,应是真如。但他又说︰“应将此白净识打破,破此识已,得见法界体性智。法界体性智即是佛性,佛性即是真如。”(月溪法师著:禅宗源流与修持法131页)牛头配上马嘴,羊角安在兔头上,将世尊之开示胡乱搭配解释,不伦不类,显然误解。
而转识成智非将第八或第九识找出来捣碎,而是在参学佛法时找到第八识之后,证知色身非我,证知受想行识(即能知能觉能听之心)非真实,而转依阿赖耶识为我。了知阿赖耶识虽然真实存在,驻于身中而体如虚空,无得无失,因此发起智慧,使第六识产生下品妙观察智,第七识产生下品平等性智,而断见所应断无明烦恼,分证解脱。不是消除六七二识而剩下妙观察智与平等性智。此二智不离清净转依的六七二识。二识是体、二智是用,离体即不得其用。故不可说“转识成智之后不再变为识”。故《成唯识论》卷五云:“又诸论言︰转第七识得平等智。彼知余智定有所做相应净识,此识无者彼智应无。非离所依有能依故。”
至于第八识及前五识,要在上述六七二识明心见性转识成智以后,悟后起修,断尽一念无明,成为庵摩罗识。(庵摩罗是主体识,不可说祂是无始无明。)再修行到佛地满足时,第九识(即以前的第八识)中的识种已经完全清净,流注生灭已尽,才能称为真如,此时第十识真如(亦即原本的第八阿赖耶识改名第九庵摩罗,再改名为真如,名异体同)顿时出现大圆镜智,前五识顿时出现成所作智。这两种智慧在我们初次明心见性时尚 未发起,须等究竟成佛时顿得。
第八识修行到第七地满足,断尽一念无明而得尽智,进入第八地,改名为异熟识或庵摩那识,阿罗汉的本体亦是此异熟识,也就是第九识。名为第九识,仍然是第八识同体,只改其名,不改其体。不是在阿赖耶识中另有一个白净识或异熟识、庵摩那识。如果要在阿赖耶识中去找另一个“白净识”,永远也找不到,因为“白净识”就是断尽一念无明的阿赖耶识,是同一个识。
若打破或捣碎第九“白净识”,就永远找不到真如了,因为真如就是第九“白净识”,是同一个本体,只是经过一段很长时间的修行以后,“白净识”(庵摩罗)的内容变化,无始无明的过恒沙数修道上烦恼断尽,而成为真如--大圆觉境界。这是必须从八地境界经过一大阿僧只劫的修行才能成为真如。若想在八地境界寻觅 未来佛地真如,永不可得。若想从现在凡夫地阿赖耶境界中寻觅未来八地的庵摩罗识,永不可得。若依此师说法而修,永不见佛性,因为在凡夫地永远找不到将来第八地的庵摩罗识。既找不到,依他的说法便不能见性。
因为第八识的本体就是第九识的本体,就是第十无垢识的本体,只因内容与时间的变化,安立不同名称,方便为佛子宣说而已。第九庵摩罗识虽已断尽一念无明--断我执。但仍有法执--无始无明的过恒沙数修道上烦恼 未断尽,故过恒沙数所应证法 未证。须至佛地才究竟断尽、修证圆满,证得道种智、一切种智、一切智智,称为一切智者,方才改名真如。而真如不是佛性,我们第一章中已经辨明。
故真如即是第八识阿赖耶之体,即是第九识庵摩罗、异熟识(白净识)之体,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内容和不同的智慧,为方便开示而假立不同的名称。如果把庵摩罗(白净识)捣碎,那就变成断灭了,如何能见佛性?
若依此师的说法是认为阿赖耶识里面,隐藏著各别的独立的白净识,叫做庵摩罗识。在庵摩罗识里面又隐藏著另一个独立的真如,所以他说要将阿赖耶识里面隐藏的庵摩罗识找出来一锤捣碎,就像是破除外壳一般,壳破了里面的真如便出现了。
但是阿赖耶识里面,其实并未含藏另一个独立的个体庵摩罗识,庵摩罗识里面也 未含藏另一个独立个体真如,而是阿赖耶识就是第九庵摩罗识(异熟识、白净识)的前身,第九庵摩罗识是第十无垢识--真如的前身。
比如一个人十年前当乡长,现在当县长,十年后当省长;并不是十年前的乡长身体里面含有另一个独立的现在的县长,也不是现在的县长身体里面含藏另一个十年后独立的省长。如果把十年前的乡长的身体剥开,你找不到现在的县长;把县长的身体打碎了,更找不到十年后的省长。因为乡长、县长、省长是同一个人当,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身份名称。
故《入楞伽经》卷七,佛云:“大慧,如来藏识不在阿梨耶识中,是故七种识有生有灭,如来藏识不生不灭。”是故佛云︰“大慧,阿梨耶识者名如来藏,而与无明七识共俱。”又云:“是故大慧,诸菩萨摩诃萨欲证胜法如来藏阿梨耶识者,应当修行令清净故。”又云:“大慧,此如来心阿梨耶识如来藏诸境界,一切声闻辟支佛诸外道等不能分别。”
所以八、九、十识是同一个本体,不同时间有不同的名称;并不是第八阿赖耶识同时含藏第九白净识,再由第九白净识(庵摩罗识、异熟识)同时含藏第十无垢识真如,而是不同阶段有不同名称而已。所以转识成智,并非将那一个识找出来一锤捣碎。捣碎了便没有真如,没有真如就没有佛性,就没有三身四智,成为断灭,哪来的解脱呢?
是故《楞伽经》卷一佛云:“若自真相识灭者,藏识则灭。大慧,藏识灭者,不异外道断见论义。”那就是说︰如果阿赖耶识或者异熟识(庵摩罗识)这个真相识灭掉的话,那么藏识(如来藏)就消灭了。如果如来藏这个识消灭的话,那就和外道的断见论说法没有差别了,可见此师不懂佛法,不懂唯识经典。此师以破外道而闻名,但是他所说的法却跟外道见解一样,真不可思议呀!
四、此师云:“未转识成智前阿赖耶识作主,既转识成智之后则是真如佛性作主。”而其实是不论有没有转识成智,阿赖耶识一向都不作主,因祂恒而不审的缘故,祂对一切见闻觉知境界及善恶、美丑、净垢、苦乐都无分别。悟前如是,悟后亦如是:凡夫地如是,圣贤地亦如是,乃至佛地亦复如是不作主。在凡夫地的阿赖耶识如是,悟后因地的阿赖耶识、异熟识如是,乃至果地的无垢识真如亦复如是,一向都不作主。作主者乃染污末那,悟后是清净转依末那,所以转识成智以后真如佛性也不作主。
声闻罗汉畏惧生死,不愿世世常在三界度人,故舍报时灭七转识而入涅槃,在涅槃中一无所住,亦无觉知受想,永远不起净念妄念,寂灭安稳,此时第八识改名为庵摩罗识或异熟识,并未破除掉。诸佛及断尽一念无明的菩萨,虽已证涅槃而世世不入涅槃,故智不灭七转识,世世常在三界度化有情。所以诸佛成佛之后第一识到第八识并没有破除而消失掉,而是将识的种子转变为绝对的清净。绝对清净的缘故,三身四智成就,由清净末那识所生之上品平等性智作主。真如佛性不论悟前悟后都不作主。真如佛性成佛后亦不作主,因为恒守本性的缘故,因为不再受熏染的缘故。如果成佛以后由真如佛性作主的话,那就意味这一个成佛后的真如佛性仍然有熏染而不守本性,那就不是成佛了。所以真如佛性不论悟前与悟后,乃至成佛,一向都不作主。
…………………………………………
第二则
某师云︰《简括言之,唯识宗乃以八识所构成之体为相对之心,一切见闻觉知作用,皆归之识,故名唯识;此识乃内外因缘和合而成立,非单属人,亦非单属物。可说是宇宙全体合股组成之一大托辣斯。大家皆参加,皆有股份,皆是股东,皆为权利与义务,不能说是某人所独有。而主持者乃八识尔。》(月溪法师著:大乘绝对论48页)
辨正︰
一、此师说“此(阿赖耶)识乃内外因缘和合而成立”,不符佛说。佛于全部唯识经典皆开示见闻觉知作用是了别识,乃指一至七识,不是指阿赖耶识。佛说阿赖耶识远离见闻觉知能所分别,本性清净,无始劫来为一切法所依,祂生七转识,具五十一心所有法作用而能生吾人色身等十一种色法,再演生二十四种心不相应行法,由此四法而显示六种无为法。归结到一切法的根本,莫不是由阿赖耶识而来,祂是本来就有,是一切法的根本,故名法相唯识。此师竟然说阿赖耶识是内外因缘和合而成立,与佛开示诸多了义经典相反。此师“悟后”开示,认为阿赖耶识能作主,有见闻觉知,也与佛说相反。佛子由此即可判定此师之“开悟见性”究竟是真是假,无须末学饶舌了。
二、若依此师意旨,认为一切众生都属于同一个第八识,每一个有情众生都属于同一主体,就像是许多公司同受一个联合垄断市场的托辣斯组织所管辖一样,就像每一个职员同属于一家公司所管辖一样,而这个托辣斯或是一家公司就是第八阿赖耶识,这样的说法倒与一贯道的说法一样。
一贯道认为一切人是由无极老母(或者叫做老母娘)放出来的原人,将来还要由老母娘收回天堂。一神教则认为一切人是由造物主所创造,将来还要因为行善而回到造物主的天堂。此师如此说法符合一贯道及一神教的说法,却完全违背佛法。
世尊降生人间时,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每一个有情众生的生命本体都是天上天下唯我独尊的。曹山本寂禅师云:“头角混泥尘,分明露此身;绿杨芳草岸,何处不称尊。”每一个牲畜,乃至每一只蚂蚁的生命本体第八识,尚且是唯我独尊,何况是一切人?
三、若依此师所言,一切有情众生都属于同一个第八阿赖耶识,而不是每一众生各自有自己独立的阿赖耶识,就会有许多矛盾,不能自圆其说。若众生是同一个阿赖耶识,则一切众生之聪明才智、品行、习气、思想、语言、福德乃至佛道的修持,一切世出世间法的修持,都应该完全相同,可是为什么事实上会有种种的不同呢?
若众生皆是同一个阿赖耶识分出来,那么业种相同,就应该是一个人造业受报的时候,一切人都同时造业受报;应该一个人明心见性时,一切人同时明心见性;应该一个人成佛时,一切人同时成佛;应该在此师舍报的时候,一切人同时舍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