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2集 大乘愿(二) 刘正莉老师
视频播放:
 
音频播放:
说明: 播放音频      调整音量     暂停 停止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
欢迎收看“三乘菩提之胜鬘经讲记”。今天我们仍然是延续上一集的主题:〈大乘愿〉。
在上一集里面,我们讲到说菩萨以大乘愿为戒,所以又称为大乘愿戒。这个大乘愿戒,属于菩萨三聚净戒所含摄,也就是说,不外于三聚净戒的内涵。譬如,大乘愿的十大愿当中,从第一个大愿到第五个大愿,就属于摄律仪戒所含摄;而第六个大愿到第九个大愿,则是属于摄有情戒所含摄;至于最后一个大愿,则是属于摄善法戒所含摄。
首先第一个大愿戒说:“我从今日乃至菩提,于所受戒不起犯心。”这意思就是说,我从今天开始,乃至将来成就究竟菩提的时候,也就是将来成佛的时候,对于所受的戒法,也不会生起违犯之心。当然,如果还有丝毫违犯之心,也不可能成佛。其实这第一个大愿,就是一个总相,它总括一切戒,意思就是要以“摄心为戒”,随时随地注意自己的起心动念,不会动一个心念要去违犯戒法。这对于一个修行人来说,是最困难作到的,但也是最重要的心地戒,因为身、口、意三行,通常是先有意行—也就是心中先起一个念—然后才有后续的口行与身行出现。也就是说,心念在决定口行与身行,怎么样的心念,就会导致怎么样的口行与身行出现,除非口是心非的人,所以说修行最重要的就是在于修心。
各位菩萨!想想看这个所谓的修心,是要修哪个心呢?是不是修第八识如来藏心?不是喔!因为如来藏无始以来本自清净,不需要我们去修祂。所谓修心,是修意识与意根,也就是透过意识不断地串串熏习,不断地反复熏习善净法,让意根接受之后,才有可能改变我们的行为。因为意识有分析与判断的能力,而意根的功能体性则是在作最后的决定,接着才有口行与身行的行为表现。
有关八识心王的体性,以及祂们之间是如何密切地和合运作,菩萨您若有兴趣想要进一步了解,欢迎您来正觉讲堂参加共修,一起来修学 佛世尊的究竟了义正法。正觉讲堂每年四月与十月开新班,一切费用全免,欢迎您加入大乘菩萨僧团的行列。
我们再话说回来,第一个大愿戒是总相,总括一切戒,就是摄心为戒。事实上,世尊刚开始建立僧团时,并没有取相制戒,而是依过去、现在诸佛的四句偈为戒,也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世尊刚开始建立僧团时,是以这个诸佛通偈为戒,后来因为僧众越来越多,于是才因事制戒,才有取相戒法,而且渐制渐广。所谓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其实是一个总结;如果略说就有八万戒,广说则有尘沙戒。因为众生无量,心行也就无量,那么戒法也就无量了。
对于修行人来说,最困难作到的,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摄心为戒”:时时刻刻自我觉照,一旦察觉到自己有不好的心念,马上就要转个念。这样久而久之,心地自然渐渐清净,也就渐渐能够生起定力,这就是“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的初步道理。这个摄心为戒,就比方说“故瞋戒”,虽然在戒相上来说,嘴巴开口骂出来了,这样才是犯戒了。可如果依胜鬘夫人的大愿戒来说,只要心中动了念头生起瞋恚心,虽然嘴巴还没有骂出来,可就已经违犯这个“摄心为戒”。这就是胜鬘夫人所发的第一个大愿。
接着第二个大愿就是“于诸尊长不起慢心”,第三个大愿就是“于诸众生不起恚心”,第四个大愿就是“于他身色及外众具不起嫉心”。第五个大愿就是“于内外法不起悭心”。这五个大愿戒,全部都属于摄律仪戒,但是不属于身行与口行的律仪,而是心地的律仪;可是,心地的律仪其实是最难受持的,因为这是要从烦恼的习气种子去断除,所以这是最困难作到的。更何况,胜鬘夫人说要尽未来际正受,也就是从这一世开始,一直到成佛,永远都要这样。所以说,如果修行人能够受持这五个律仪戒,道业的增长将会非常迅速。总而言之,以上所说的这五个大愿戒,统统都摄归于一法,叫作“摄心为戒”,这属于心地戒。
接下来还有四个大愿戒,这是属于摄受有情的戒律。譬如,第六个大愿就是“不自为己受畜财物;凡有所受,悉为成熟贫苦众生。”;第七个大愿就是“以不爱染心、无厌足心、无罣碍心、摄受众生。”。也就是要以无爱染心来行四摄法,所谓布施、爱语、利行、同事,这样以无爱染心来摄受众生,才不至于产生情执而坏了道业。同样的道理,如果能够以无厌足心、无罣碍心来行四摄法,也才不会逐渐产生厌倦而懈怠下来,那么成佛的道业将会非常迅速。
接着第八个大愿就是:“若见孤独幽系疾病种种厄难困苦众生,终不暂舍,必欲安隐;以义饶益令脱众苦,然后乃舍。”这就像《优婆塞戒经》所说的,当我们布施财物给众生时,必须同时施设种种善巧方便,将众生安住于佛法之中,这样才是如法的布施;而不单只是在世间的物资上面去利乐众生,同时也要以正法的义理来饶益众生。这就是胜鬘夫人所说的第八个大愿。
以上八个大愿戒,我们这样概略地总括。接下来的第九个大愿以及第十个大愿,我们底下就一一加以解说。胜鬘夫人所发的第九个大愿,经文开示说:
【世尊!我从今日乃至菩提,若见捕养众恶律仪及诸犯戒,终不弃舍;我得力时,于彼彼处见此众生应折伏者而折伏之,应摄受者而摄受之;何以故?以折伏摄受故,令法久住;法久住者,天人充满、恶道减少,能于如来所转法轮而得随转,见是利故救摄不舍。】
这一段经文比较长,我们先看第一句:“世尊!我从今日乃至菩提,若见捕养众恶律仪及诸犯戒,终不弃舍。”这一句经文的大意是说:“世尊!我从今天开始一直到成佛,如果看见有人作了捕养众生的恶律仪,或者看见有人造作了犯戒的恶律仪,终究还是不会弃舍他们,仍然还会摄受他们。”
各位菩萨!为什么胜鬘夫人这么说呢?因为菩萨永远不能厌恶众生;即使众生作了不如法的事情,菩萨都不能弃舍他们,都要想尽办法施设善巧方便,来教化众生能够远离种种恶律仪,并且远离犯戒的事情。这意思就是说,菩萨不能舍弃一切众生,菩萨必须摄受众生来成就自己的佛土,就像《华严经》所说的:“菩提属于众生,若无众生,一切菩萨终不能成无上正觉。”(《大方广佛华严经》卷40)这意思就是说,菩提属于众生,如果没有众生,一切菩萨终究不能成佛。
接着我们继续再来探讨:什么是捕养?为什么说捕养是恶律仪?这就譬如说,到野外猎捕动物,然后带回家养育,这就是捕养;又譬如说,设下种种陷阱来猎捕大象,然后加以调伏养育,以便日后用来作工,这也是捕养;又譬如说,为了取得众生肉,于是把众生圈禁起来豢养,可是养大之后,就杀牠的命、取牠的肉来吃,这也是捕养。以上所说的这些行为,都属于恶律仪。
接着我们再来探讨看看:这种恶律仪会有什么样的过失?第一、就是跟众生结下了恶缘。因为捕养之后,再杀牠的命、取牠的肉;这对于众生来说,这是众生最怨恨的,因为一切所有的怨恨,都是以夺命最为重大。虽然说把畜生养大之前,是有供给牠许多食物,可是等到杀害牠的时候,那个恩情就一笔勾销了。因为牠将带着怨恨心去到中阴境界,这个恶种子将会永远收藏在牠的如来藏中;于未来世,当彼此再遇见了,如来藏中所收藏的恶种子就会流注出来,就会莫名的不喜欢对方。如果往世那位捕养者学佛了,也成为善知识了;往世被他捕养而杀害的众生,也投胎为人、也学佛了,虽然他会跟其他学佛人一样,愿意供养这位善知识,可就是有一股莫名的不喜欢,甚至有股怨气,连他自己也不知道原因在哪里。那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那位弟子于往世吃了善知识所提供的许多食物,可是最后却又被善知识杀害了。
各位菩萨!法界中的因缘果报,是非常错综复杂的,这只有到达佛地时才有办法究竟了知。所以,如果我们把旁生捕养之后,又把牠杀害了;那么于未来世,当我们想要度他时就会有困难,他将没来由的就是不喜欢。所以说,菩萨尽量不要跟众生结下恶缘,这样我们在佛菩提道上的遮障才能够减少,菩萨道才能行得顺畅。一般说来,杀害众生往往是从捕养开始,可是这样将会断了众生的慧命;因为于未来世,即使我们成为善知识了,虽然他也会来供养我们,可是却度不了他,这就是捕养的第一个过失。
接着第二个过失,就是作了捕养的事情,众生看见了,就会生起不好的观感,这样就会断了众生跟我们学法的慧命。所以,菩萨不可捕养众生的另一个原因就在这里。当众生看见某甲菩萨专门在捕杀旁生,众生的心里也许会觉得纳闷说:“哎呀!这是哪门子的菩萨呢?”因此将导致众生不愿意修菩萨道,这就是第二个过失。所以,菩萨不可开设牧场来养鸡、养鸭等等,原因就在这里,因为捕养是恶律仪。但是,当菩萨看见捕养的人,虽然知道他的所作不如法,却仍然不会舍弃他,仍然会摄受他;因为菩萨不舍一切众生,即使是犯戒的人,菩萨也不会舍弃他,也会善巧方便教导他,远离犯戒的恶律仪。
接着经文第二句说:“我得力时,于彼彼处见此众生应折伏者而折伏之,应摄受者而摄受之。”胜鬘夫人的意思是说,将来她得力的时候,对于种种众生,只要看见了,应该折伏的就一定会折伏,应该摄受的也一定会摄受。这里说到未来得力的时候,这个得力是在说什么呢?是说当未来修到三地满心了,就叫作得力。为什么说三地满心就是得力的时候?因为如果修到三地满心了,就会发起三昧乐意生身;有了意生身之后,对于所有应该折伏、应该摄受的众生,就有能力确实加以折伏以及摄受,这就是所谓的得力。
一般说来,众生的恶律仪往往是根深柢固的,很难去扭转过来;而邪见坚固的众生也多半是非常顽强,不容易得度。所以,当菩萨修到三地满心时,就可以用意生身去运作,在这种情况下,是没有不可度的,除非对方进入佛门的因缘还未成熟,或者证悟的因缘还未成熟。这就是度众的大愿得力或不得力的原因,也就是三地满心的功德具足与否的问题。
因此胜鬘夫人说,将来得力的时候,对于种种众生,只要看见了,应该折伏的一定会折伏他,应该摄受的也一定会摄受他。也许有人就说:“三地满心的大菩萨,怎么可能花时间去度劣根性的众生呢?”可有一个典故说了,释迦佛在因地时,曾经为了度一个女人,发愿下辈子要跟她作夫妻;果真到了下辈子,就用一辈子的时间陪她,终于才把她度了。所以说,世间没有所谓值不值得度的人,就看菩萨您是怎么去看待,以及时间上够不够用的考虑。也就是说,得力的时候,所发的愿才能够有那种威德力;不得力的时候,所能够度的人终究只是少数,不可能是多数。
时间的关系,今天讲到这里。
阿弥陀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