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菩萨:阿弥陀佛!
欢迎大家收看佛教正觉同修会所为您准备的“三乘菩提之系列”电视弘法节目。目前所进行的单元是:三乘菩提之入不二法门——空性中道真实义。
今天探讨题目主题是“何谓大乘宴坐?”副标题“打坐修禅定非禅”。这是第二集节目的探讨,我们延续上一集这个主题,继续为大家介绍大乘宴坐。
维摩诘大士在经中,继续为舍利弗开示说:“不舍道法而现凡夫事,是为宴坐。”(《维摩诘所说经》卷1)这个法义当然还是在谈第八识如来藏所住的法界大定,在这法界大定,菩萨不舍道法安住在法界大定当中、不离开道法继续行种种的凡夫事,这才是大乘宴坐。这样的大乘宴坐,当然跟二乘人修的禅定截然不同,因为二乘要修禅定,一定要离开种种的事相上的事,端身正坐入定去,都离开了道法;所以一位大乘的证悟菩萨,常常都是自住在所证清净道法中,可是依然示现跟你我一样的行持,同样跟你同事利行、吃饭睡觉,继续行种种的世间事;所以菩萨们在与众生同事利行当中,时时不舍道法,因为不落六尘事相境界中,常住法界大定中。但是一位凡夫或是一位阿罗汉,甚者如舍利弗,他们是没有办法实证这样的证境,一定会落在种种凡夫事相中,当这些吃饭、睡觉世俗事相在行持的时候,是没有办法继续修禅定,没有办法打坐入定的,所以世尊在进入二转般若期当中,就开始转而为二乘弟子们来开演大乘佛法。
在这些大乘的经典--般若经典当中,我们常常看到经文一开始会宣演一些看起来好像是凡夫的事相事,常常这个经文一开始会记载说:世尊外出去托钵,乃至回来饭食,饭食之后洗足,然后才开始敷座而坐,演说佛法。在经典一开始还没有正式说法之前,世尊所示现的这些凡夫事相事,其实世尊已经在具足开演大乘佛法,是不舍道法而现凡夫事。维摩诘大士在经中,同样开示这样的法理,告诉舍利弗说:在吃饭、睡觉,示现这些凡夫事相事的时候,大乘的宴坐是不舍道法,都时时在示现、开演大乘的宴坐。
这样的胜妙法,看来好像都跟二乘圣者之所修学方式完全相背离,因为舍利弗这些二乘圣者,他们一心要努力打坐修定,所以想要尽量离开这些凡夫事相事,他们非常担心太去沾染这些凡夫事相事会让自己的烦恼再度出生,而未来无法入涅槃。但是维摩诘大士却告诉舍利弗说:你不用执著想要一直要离开这些凡夫事相事、一直在打坐要入定,因为在这些凡夫事相事当中,大乘的宴坐其实从来不舍道法就住在清净法道当中,是不会妨碍继续示现这些凡夫事相事。这样的开示,对于当年还没有证悟明心的舍利弗来说,完全没有办法思议、理解,也就是这个缘由,才会推辞不去探视维摩诘大士,维摩诘大士当年会这样,不假情面地一一来训示这些二乘圣者,目的就是要让这些二乘圣者,不要再执著二乘小法,能够起惭愧、忏悔心,早日回小向大,不要再执著要离开一切凡夫、一切世俗的种种事,而只想要一心打坐入定;应该要开始学习作个大乘菩萨,来实证真正世尊所教导的大乘宴坐。
所以大士这一段经文的开示,在教导大家说:在一般的凡夫事相事当中,不舍道法,示现大乘宴坐,对舍利弗来说,当然他是无法体会;而这样的误会-对大乘佛法所说的宴坐有误会-并不是只有舍利弗,包括当代的大法师也是有误会,对于维摩诘大士,这样所开演的大乘经典,所说的这些真实的法义,同样也有严重的误解。当代曾经有位大法师,在他说禅的书当中就是对这一段经文也有误会,所以他才会在他的书中有下面这一段错误的论述,他说:
所谓佛法、禅心,都应该不离生活。吃饭吃得合味,禅也,睡觉睡得安然,禅也,……今日修道者,只重生死,不重生活,实离道远矣!(《没时间老》,佛光文化出版,页202。)
这个就是对这段经文示现的凡夫事相事有了误会,而误会说:只要吃饭吃得好吃,睡觉睡得安然、睡得好,那就是实证中国禅宗的禅,就是实证般若,简单说就是开悟明心了。如果真的开悟明心,实证大乘的宴坐是这么容易,如同这位大法师之所说,那么刚出生的小婴儿,是不是他们每天一定是要吃得好、睡得好,吃了、喝奶之后就睡,睡完之后起来再吃,那这些小婴儿刚出生,是不是每一位都成为开悟的圣者?有时候,哪一天妈妈忘记喂奶,或是喂奶的时间超过了,小婴儿在那边大哭大闹,因此就吃不好、也不愿意睡觉,是不是小婴儿那一天又变成退回成为一个凡夫?所以这样的一个开悟圣者,有时候是圣者,有时又变成凡夫,当然这样的说法,是全然误会维摩诘大士经中开示的:“不舍道法而现凡夫事,是为宴坐。”因为大法师全然落入经文的文字的戏论当中,去依文解义来思惟、来比量、来推,想要了解说大乘的宴坐应该就是这样子。如果大乘的宴坐这么容易就能够悟入,甚至小婴儿就可以悟入,那么舍利弗这样尊贵的二乘圣者,应该老早每一位都也是开悟的圣者,为什么舍利弗当年完全不能够了解维摩诘大士的开示呢?所以证悟祖师常常有种种的作略,他们的所说都有为人处,只是不能够为缘还没有成熟的人来说,要由学人自己去亲自实证,才能够以心印心,心领神会大士这一段经文所开示的真正法义。
下一段大士继续开示说:“心不住内,亦不在外,是为宴坐。”(《维摩诘所说经》卷1)当然还是在谈这个心--第八识如来藏、真实本识、真实妙心,是不住内也不在外,所安住的法界大定才是大乘宴坐。意思在说我们的第八识--真心如来藏,祂从无所住,因为第八识如来藏心,心体无形无相、体如虚空,你如何说祂是住于何处?所以说这第八识心不住内--不住在众生色身之内,但是也不要误会不在内,是不是就在外呢?当然也不是。因为你也不能说祂在虚空,或者是说祂会被外六尘等诸外法所迷惑而有所住--也就是对外六尘法会起计著而有所住;那么这个心不住内也不住外,那到底是在何处?
有关于这一部分法义的探讨,世尊在《阿含》经典曾经就有开示说:这第八识真心如来藏,与所出生的五蕴十八界诸法,彼此是非一非异,是不相在。因为既然说第八识真心如来藏,不住众生色身中、也不住虚空中,到底在何处?世尊在《杂阿含经》卷3,就有这一段开示说:
色无我,无我者则无常,无常者则是苦。若苦者,彼一切非我、不异我、不相在,当作是观。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这个经文的义理,世尊在开示说:色乃至受、想、行、识这五蕴的我,乃至五蕴我所衍生的一切法,是无我法;无我法的缘故,缘生、缘灭是无常法;无常会坏灭,是苦法,若苦法者,就这些都是生灭的、会坏灭的苦法。所以说,彼一切在说这一切的五蕴,乃至五蕴所衍生的一切法,这五蕴的我以及所生的一切法非我,也就是:不是我释迦如来这个地方所讲的真实我,可是又不异于我所说的这个真实我--也就是所谓的第八识如来藏;说这第八识如来藏与所出生的五蕴我等一切法,彼此之间是非我、不异我而且不相在。不相在的意思是说:这真心如来藏不在五阴十八界诸法当中,祂并不是五阴十八界诸法当中任何一法,但是又说真心是来出生五阴十八界诸法,而这些五阴十八界诸法,也不在第八识真心如来藏之中,因为第八识如来藏自身当中无一法可得的缘故。
所以阿含经典在说到,这个能出生的法与所出生的法,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只能说是非一非异、不相在。因为一个是能生万法的真心如来藏,一个是被这真心所出生的万法,能出生的心是真实法,被出生的这五蕴一切诸法是虚妄法,真妄和合似一,虽然同在一处却又不相在,彼此间你不能说祂是互相融合在一起。所以世尊在阿含期,为二乘弟子们讲解解脱道的时候,其实就已经把大乘佛法--大乘菩萨才能够实证的真心如来藏,已经先隐说、也略说;已经有开示说:有一个心就是本识入胎识,祂是能出生五阴十八界等万法的心,而这个心与所出生的诸法之间的关系,彼此是非一非异、不相在。这样的法义,在初转阿含期,当时阿罗汉们都只能信受这个法理,但是都还无法实证,一直要到达进入二转般若期,开始宣演大乘佛法,佛世尊要开始教导这些二乘弟子们实证这法界实相心,所以就开始宣演大乘佛法,所以就会有维摩诘大士为智慧第一的舍利弗,来宣演什么才是大乘宴座,来说这真心如来藏-心不住内,也不在外-是为宴坐。
这个心当然当年舍利弗还没有实证,听完大士这一段开示仍然是一脸迷惑,完全不能够了解这当中的法义。一般学法的人,也常常被错误教导以定为禅,把禅定当中某种意识心暂时离念、无分别,也就是所谓的离念灵知心,这跟意识心相应某种定境当作是大乘的证悟;也就是说透过修定,进入离念灵知的状态,说这个意识心相应暂时不分别的离念灵知,说这样就是证悟。可是这样的离念灵知意识心,仍然在十八界之内,是无法离开十八界,因为祂就是十八界当中,意识这一界之所含摄。所以修定,误会以为说证到这真实本心,其实所证仍然是意识心,仍然在十八界内,因为这个心是有所住——住于内,仍然住于内,这当然不是大乘宴坐所说的“心不住内、也不在外”,所以修禅定的人、乃至二乘圣人舍利弗,对大乘的宴坐是无法实证,也有很多的误会。
大士下一段经文,继续为舍利弗开示说:“于诸见不动而修行三十七道品,是为宴坐。”(《维摩诘所说经》卷1)维摩诘大士由二乘人所证的三十七道品,来为他们讲解大乘宴坐,因为舍利弗当年还没有证大乘宴坐,所以大士就善巧方便,依二乘人所修三十七道品来为他说什么才是大乘宴坐,当中有何差别。我们先为大家复习一下,二乘人所修的三十七道品的内涵,他们要从四念处、四正勤、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与十二因缘法观行,来修这三十七道品。当修这三十七道品的时候,二乘人一定是需要透过意识心来思惟,乃至生起种种正知见,依止所生起的正知见来修正自己,所以必定动其心来转易染污末那的遍计执,所以必然会对这三十七道品的正知见有思惟,而且要令心安住这样的正知见当中。所以二乘人,包括舍利弗修三十七道品的当下,于所有这些正知见,意识心必有所动--因为要深入思惟的缘故,如此才能够出生解脱道的智慧。而大乘菩萨所修三十七道品,却是于诸见不动而修行,因为大乘法所说的:是说当意识、意根在三十七道品上思惟生起种种正知见,动其心了,但是在依三十七道品修正自己身、口、意行的当下,却同时有另外一个如如不动的第八识如来藏妙心,从来不动其心,于诸见是不动,不起诸见;转依这第八识如来藏妙心,来圆满渐次修学三乘菩提的解脱道与佛菩提道。所以大乘菩萨,依自己亲证的第八识真心如来藏来转易意识、意根心,依止所证第八识如来藏妙心,以祂的真如法性为依归。
“于诸见不动”的这个道理在说:七识心是于诸见会产生种种的见解,可是大乘菩萨在这个当下,能够现观自己的第八识真心如来藏是于诸见不动,是不动心的,虽如是,第八识如来藏心却时时支持配合七转识心之所思、所计。大乘菩萨依如是来修学佛法,来修大乘所谓的大乘的宴坐,而这样的宴坐才是佛法所说的宴坐。这样的宴坐,当然对舍利弗来说,他无法思议、无法理解,因此舍利弗当年会去推辞,不愿意去探视维摩诘大士,这当然有它其中的缘故;因为怕再见到维摩诘大士的时候,大士又为他宣演种种的大乘法义,而无法回应维摩诘大士之所询问,怕被遮难的缘故,所以他就推辞不愿意前去探视。
今天因为时间的关系,“何谓大乘宴坐?”这六种法相,我们还有最后一项法相还没有宣演,也就是“不断烦恼而入涅槃,是为宴坐”。二乘人是要去断烦恼才能够入涅槃,可是大乘菩萨却是不断烦恼而入涅槃,这才是佛法所说的宴坐。世尊所要教导的大乘宴坐,这样的胜妙法理非常地殊胜,欢迎大家在下一集节目当中继续收看,才能够了解胜妙法义之所在。
最后祝愿所有的菩萨:色身康泰,学法无碍,道业增上,早证菩提。
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