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集 观佛身(上) 正益老师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
我们今天要讲的是《维摩诘经讲记》的“观佛身”,继续从前面来说起。既然维摩诘菩萨他来礼见佛,所以他所观的佛身是什么呢?那我们都知道,真正的佛身就不是世间人所见的佛身。这个经文我们延续之前所说,这个阿赖耶识“非大非小,”(《维摩诘所说经》卷3)所谓的“非大非小”就不代表祂是一个物质,不代表祂是个色质,不代表祂有“广狭方圆”种种这些,因为有这些法就代表祂是属于色的系缚,就局限在色里面。那“如来”祂并不是受到这个色的系缚,如来是解脱色,而且不是世间所以为的证得二乘的解脱,祂是真正大乘的解脱;所以“如来”是真正的解脱法的色,所以这样的色也是非色。因为我们不能够理解“如来”的这个境界,所以这样来看“非大非小”。
如果是以色这样子来看,那如来有现出这样的金色身,这样的金色身就应该是“如来”;那如果是以金色身是“如来”,那这样我们在居家供奉,乃至于说在道场供奉的这金色身如来,就是“如来”啊!那显然也不是。因为不论那雕像、塑像是怎样,都不是真正的“如来”啊!所以佛身不是在色相上。乃至于如来说“不可以色见我”,因为你用色相来见我、来观我如来身的话,这样就是错观了!这样的话你会把自己的色蕴、色阴,然后一起来当作是常住不坏我,这样你就没有办法真正来证得菩提了。
佛菩提道的这个法,是要很清楚知道说要有个真如,这真如祂可以出生万法,所以真如心就是我们说的如来藏心,这如来藏就是我们第八识,这个地方要亲证;亲证以后就是明白自己的真心,所以叫作明心。这样明心之后再眼见佛性,然后再参究禅宗的第三关牢关,知解这一个牢关的境界,最后再证验这个牢关,这样依次而走。对于不能理解这个道理,他们就在想说:“那非大非小是不是就是我的意识觉知心?应该是谈我意识觉知心的境界,因为非大非小就是在说不是身相嘛!不是色质嘛!那应该就是我的意识觉知心。”
下段经文就说“非见,非闻,非觉,非知,”(《维摩诘所说经》卷3)这代表说不是见闻觉知心。比如说,不论如来生在哪里,如来可以到天界,到欲界天,突然变得很大身,非常的庄严,然后让欲界天人都可以看得见;在上面为母说法,讲经说法,然后劝导这一些修行佛道的继续在大乘佛法上前进。可那个身也不是佛身,不是真正的佛身。应该来看说真正的佛身是什么?结果目前连这个见闻觉知心这个心也不是佛身,那到底是什么?
世间人都会认为见闻觉知心就是最真实的,因为就是透过这个心能够了知一切法,你能够看见这个山河大地、能够听到虫鸣鸟叫,难道这样的身不是真实身吗?不是我某某应该有的这种真实法吗?难道真实法要舍弃这些身吗?如果舍弃这些身,那我不是变成眼睛看不见,然后耳朵听不到了吗?也不是如此,但是这些只是一个工具。所谓工具就是说,应用在什么地方它就在什么地方,等到运用不需要了,时节因缘不需要,它们就舍弃了。
就像是我们本身这个吃东西,它看起来很自然,这很自然这样的觉知心“你知道你在吃,你也正在吃”,你用到了那个鼻识、还有舌识,鼻识能闻到食物的香味,然后舌识可以品尝食物本身的味道,最后把它消化,那因此用到这两个识。它这两个工具的话,在哪一个地方就没有了呢?它到了色界就不存在了,因为色界的人以禅定为食,所以他不需要吃东西,所以他就没有这个食了。没有需要这工具,就是说不需要鼻识和舌识;就是鼻子还是存在的,但是鼻子本身不是用来闻食物的香气,所以鼻子的这一个扶尘根,它看起来还是在外观的扶尘根,可是它已经不扶、不帮助这个食物香气的这个尘来进入了。那舌头还在啊!舌头在是为了说话,所以它还在,可是舌头上面的这些味蕾已经不存在了,因为不需要。所以我们有味蕾,色界天人就没有味蕾。所以我们可以确定,如果我们相信有三界法,这样的话自然就应该相信有色界,所以那时候的这两个识(这工具)不存在,是因为用不着了。
那同样的,继续要往无色界前进的话,无色界没有身、没有物质了,所以你这些物质都不存在的话,你其他的一些识就开始要灭了。那我们就可以知道,这样识的本身,祂本身是来自于因应了别这样所有,了别什么?了别三界法。既然是了别三界法,祂本身就是一个工具;就是说你目前看不见,那这样就拿一个放大镜来帮你看,然后如果再看不见,再把放大镜的倍率增加种种,所以祂是一个工具。那这里面在第一义谛法谈到“非见非闻,非觉非知”,显然这工具是直接就舍弃掉了,因为觉知心不是真实的。
如前所说,既然是工具,祂怎么可能是真实有?祂怎么可能是诸法的本母、诸法的本体、诸法的根本、诸法的究竟?所以既然不是见闻觉知心,也不是前面非大非小、非广非狭,然后非长短方圆种种这样的色质、物质,也就是说不是名、不是色,那到底是什么?因为名色就是众生所以为的,所以他看到如来,就知道是以身相来看“如来”,因为他认为如来有色界身、如来有清净色、如来有这种的物质,这样种种显示出来;那如来祂有觉知心,所以这样觉知心是跟我一样啊!我的觉知心如来也有,所以这样来看“如来”,然而“如来”却不是!所以众生不能以自己的名色五蕴来观待“如来”,尤其众生并不了解这个五蕴的一个真实义,总是以为五蕴它是一个真实有。
那我们再来说,佛身不是属于这样的五蕴,因为佛身不是积聚和合、积聚和合而有的。所谓积聚和合而有,就是比如一片一片,或是一法一法,然后堆积在一起,堆积在一起然后来成就的。可是佛不是,佛的法不是堆砌而有,因为如果是堆砌而有,将来会有个时节因缘,然后就灭掉了,灭掉了就分解了,然后最后就不存在了。然而佛身是常住法,因为真正的佛身,不是像众生所以为的这样的名色之法,所以在这里维摩诘菩萨就说明这个佛身不是见闻觉知,不能以见闻觉知来当作“佛”,所以意识觉知心本身不是“佛”。
也就是说众生以为的意识觉知心这么好,甚至可以在禅定中,乃至于说得到一个这样的心体确认自己反观——确认自己知道自己存在,然后对于五尘不再分别,这样的种种确认这样的心体,而认为祂也没有见闻觉知;可是当你有觉察到定中的法尘,即使这个法尘是一法皆无,它还是法尘。也就是说你只要能了别的当下就有境界,这境界里面是不是有清楚的一尘,乃至无尘,乃至什么尘,这个尘只是一个定义,这个定义只是你对于名词的定义,但是你了别的当下,它就是法尘。所以定中法尘只要存在,就是代表这个觉知心是存在的,这样的话就不是这里所说的“非觉非知”。
也就是说,当你定中无论修到多么好,那一样是妄心,一样不是自性如来,不能说这个东西就是你本来的面目,因为那只是你禅定中觉知的这个法。所以在《楞严经》有说“纵灭见闻觉知,内守幽闲,犹为法尘分别影事。”(《大佛顶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1)就是说你修到你所以为的见闻觉知都消除了,可是这样的法是实际吗?不是!而“内守幽闲”,就是你以为对于外界的一切所有的见闻觉知都断了,可是你内守幽闲,你还是“分别影事”,你还是在这个分别中过日子。因为你有定中的法尘,你这影像还是在啊!所以你还是落在这法尘里面,你不可能脱离这个定中的法尘所有,因为意识觉知心本来就是工具。
对于末那(就是意根),意识觉知心不需要的时候,就是把祂断掉,什么时候我们会断呢?比如被人家打晕了就会断了,正死位也会断,然后入无想定的时候也会断,然后入灭尽定也是会断,然后睡觉无梦的时候也会断,这五种时间、因缘凑合任何一种,这意识觉知心就不在了。为什么?因为不需要。因为不需要祂的存在,睡眠无梦中祂已经不需要了,然后睡眠无梦的时候就不存在了。如果睡眠中,你说:“有时候我作梦,说我有意识觉知心。”没有错!那时候身体可能有恢复了一些体力,这时候末那就让意识心来观察,观察末那所缘的这些境界(这境界就是法尘)。睡觉中甚至是如此,何况是没有睡觉的时候在定中,所以这些影像它的存在,就代表意识觉知心还是有觉知的,只是说世间人不喜欢这样来称为有觉知。
所以《楞严经》才要特别地说明,纵然你可以灭掉见闻觉知“内守幽闲”,可是这样还不是实际法。你要能够对这个法尘,就是跟定中法尘一起的心体都把祂灭尽了;就是因为跟能够了别定中一念不生,然后完全离念不了别外境的这一个心体,因为祂是在了别这个嘛!你把祂了别的这个事情都把它灭了,那自然连这个心体也要灭呀!心体灭了以后,如果你还有剩下来,那个才是真心。也就是说,这样的真心就是非了别性、就是非分别性,祂就非见闻觉知性,祂不是因为见闻觉知而有的。那能够出生见闻觉知是真正六识祂本身的自性吗?也不是呀!因为意识觉知心的这个见闻觉知,实际上呢,都是由如来藏的这个种子所流注的,真心如来藏所流注的;可是真心如来藏没有见闻觉知,祂没有六识的见闻觉知,所以不在六尘上来作了别。
所以我们应当了解,如来所说的这个真心、真如,这个法界、如来藏、第八识、阿赖耶识,这个是真实而有的,不会因为时间的变异、现在科技发达,然后这个心就变化了,佛法就被改革掉了,不是这样的。如来有说过,不论佛出世、不出世,这缘起法的究竟义,成佛之法究竟义,都一样存在。所以每一位有情都有自心如来,我们的自性本体就是如来的体性,这两者是无二分别。心与佛与众生、众生心是没有差别的,是在说因为众生都有这个如来藏,不然应该怎么去解释呢?因为众生实际上还是众生,众生并不会因为你说他也有佛的这种体性,然后有种种的这个体性,然后直接就可以成佛,你现下观察众生还是继续轮回啊!跟佛还是不一样啊!所以到底是哪个一样的?哪个不一样?名色一样?名色不一样?所以应该细细分明啊!
再来经典说“离众结缚;”(《维摩诘所说经》)卷3也就是说,离众结缚就是离开所有的结缚,这个法是本自解脱的,不可思议解脱,不是有任何一个法可以束缚祂。那要什么法?也就是说,佛身这个法。可是佛身这个法就等于是说“心、佛、众生无二差别”,那既然是这样三无差别、无二差别、种种无差别,那我们应该有一个本自解脱的法;也就是说如来藏,祂是每一位有情众生自己本有的,祂从来就是没有一个绳索、没有一个结缚、没有一个缠缚可以束缚住祂。因为所有的缠缚,不论是因为业报而有、烦恼而有或种种而有,这些缠缚都是可灭的,它都是虚妄分别而有,或是不牢固的、不是真实的,因此既然不是真实的一个结缚,就没有真实,就没有结缚可说。
也就是说种种的缠缚,这种都是虚妄不实,既然是虚妄不实,就没有更要从虚妄不实来说有脱离可说,当你了解这就是虚妄不实的本身,你实际上就可以去找自己的自心如来藏,你的自心如来藏祂本来就不会被虚妄法所束缚,任何虚妄之法它本身就没有办法束缚住真实而有自性的法,所以无缚无脱、本自解脱、自然解脱。不必任何的修行,不必像我们这样修行这么辛苦,三大阿僧祇劫来修行,这个第八识祂一样自己在自己的解脱法里面,而且祂离开见闻觉知了,当我们认为见闻觉知祂也能够见的时候,实际上不是的,第八识祂的法界----祂的见分和祂的相分,所见与我们不同啦!所以不应当把六识的这种觉知当作第八识。既然是六识就不是第八识,第八识就不是六识嘛!所以我们应该要“离众结缚”。
再来看“等诸智,”(《维摩诘所说经》)卷3等诸智就是圆满、平等一切的这样一切智智。这个等诸智呢,就是说当我们证得一切智,乃至于说一切证悟明心的时候根本无差别这样的智慧,这第八识祂一样不开显这个智慧来与这个法相应,可是我们能够知道这样的法的智慧是全然由于第八识,你找到第八识,然后你清楚这第八识的内涵,所以才有这样的智慧,所以你不能说这个智慧不是来自于第八识而有。而且智慧它本身是属于意识心流露出来的法,意识心了知、胜解、证解这个法,祂本身这些心所法的流注,全然都是第八识流注这个种子,然后依这样的种子而实现了这样的智慧,所以你不能说“智慧的所得不是来自于第八识”;所以这就是一个等诸智,等同我们所了别的种种智慧,因为一切能够出生种种法,都是来自于这个第八识。
然后“同众生,于诸法无分别;”(《维摩诘所说经》)卷3每一个众生都有这个究竟的这个如来藏法,没有差别啊!对于诸法祂没有见闻觉知,所以没有更多的分别。一切众生,在《华严经》上说:“因为众生是受于妄想这样种种的系缚,所以不能够亲证如我如来这样的智慧,所以如来要开启大家的智慧。”所以应该要了解这如来藏是不可思议的法,这样的如来藏身、这样的佛身无垢识身才是真正的佛身,“一切无失,无浊无恼,”(《维摩诘所说经》)卷3所以一切“无得”,也没有什么可以说有失去,因为一切法都是从如来藏所流注的。你没办法说一切法它是真实存在于外界的,因为外界一切都是有为法、都是虚妄的法,它们都是会坏失的,没有一个法可以既然是有为又可以一直完全完整,然后不坏不失去的、不坏失的。如来藏处于众生的这个有情世界,祂一样不会受到五浊恶世的这种纷扰,祂一样不会受到五浊恶世种种烦恼的侵扰,所以祂一切自在、自然解脱、不可思议,所以我们应当这样来观佛身,这就是如来藏身,就是成佛称为无垢识的佛身。
阿弥陀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