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1集 本识与记忆研究 正礼老师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
上一集我们介绍,有大法师把这个如来藏当成外道的神我,而有一些错误的主张,那我们来看看他的一些说法:
众生是有我的,我就是如来藏,也就是佛性。在众生身(心相续)中有如来藏、我,与神教的神我思想相近。在印度世俗语言中,如来与我是有同样意义的,众生身中是有如来(我)的,只是如人还在胎藏中,没有诞生而已。(《印度佛教思想史》,正闻出版社。页400~401。)
这段内容,显然他对于如来藏的意思是错误的,他认为说如来藏是就像胎藏一样,在母亲的腹中这个胎藏里面,还没有诞生而已。这个说法是错的,因为如来藏本来就具足,祂本来就存在,只是众生不认识祂,所以祂没有诞生的问题;如果祂有诞生的现象,那祂就是有生之法了,显然他这样说法是错误的。那他提到说“在印度语里面,这个如来跟我其实是有同样的意义的”,这是没有错,因为我们在前面的几集里面已经有说了,仙尼外道跟佛陀讨论“五阴非我、不异我、不相在”的时候,这个“我”马上可以转换成“如来”。
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些经文也有作这样的说明:
或以佛名名为如来,或以众生名字名为如来:如先世来,后世亦如是去,是亦名如来,亦名如去。
这个话是《大智度论》卷55里面的话,也就是龙树菩萨他就有说:“这个如来,祂也可以用诸佛的名字来说诸佛如来,那也可以用众生来说如来。”那显然如果就众生来说,祂就叫如来藏;如果就诸佛如来来说,祂就是无垢识。所以显然诸佛跟众生同样都有如来藏,所以经典里面也经常说:“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其实这统统都是相同的道理啊!并没有什么特别。可是他就是用这种方式,要来暗示大家说:“你看在印度话里面,我跟如来是一样的,所以如来藏跟印度教里面的神我,是一样的意思。”他在暗示这件事情。
可是当他暗示这件事情,他本身是有矛盾性的。因为他原来说如来藏是大乘后期在秘密大乘才有的,可是他现在又要主张说,其实不是只有这样子,在还没有佛教之前就有如来这个话了,在印度教里面就有这个话了,所以如来藏是外道神我,那在佛教之前就有了。那请问一下,当他这两个主张都提出来的时候,他本身已经矛盾了。如果印度教本身就有,那你就不应该主张这个如来藏是秘密大乘才发展出来的;如果你主张秘密大乘那个时候才发展出来,你就不应该说,祂是在印度教里面佛教之前就有的,那你同时主张两个,不就你自己就矛盾了吗?因为这两个主张是不兼容的嘛!那既然佛教之前就有如来的这个名称,后来秘密大乘也有如来藏的名称,这两个一前一后你都说可以,那为什么中间不可以?为什么中间可以没有?反而这个大法师要主张佛陀在阿含里面不谈如来藏的。可是佛教之前的印度教、婆罗门教可以有如来藏,后来又有如来藏,偏偏佛陀不可以说如来藏。然后说:“讲如来藏就有外道神我。”那不是很矛盾吗?那不是很奇怪吗?所以显然他一下主张后期秘密大乘才发展出来,一下又主张那是婆罗门教、印度教本来就有的,这两个主张本身就是矛盾。可是从他这样的主张的矛盾里面,就可以知道他就是要否定“佛陀有亲口说如来藏这个法”。
可是我们看看,经文也有这样的说法:
是时,佛作威神,神识?寤:“诸梵志书籍亦有此言:‘如来出世甚为难遇,时时亿劫乃出。彼出世时,不度者令度,不解脱者令得解脱。’彼说灭六见之法。”(《增壹阿含经》卷31)
我们之前就有介绍到,鸯掘魔罗追佛事件里面,鸯掘魔自己就讲出来了,说啊:“梵志的书籍里面都有讲说:‘如来出世祂是怎么样呢?祂是甚为难遇。’”显然鸯掘魔他就有讲,在之前的婆罗门就有讲到这件事情,就有如来了。
所以说,佛陀连在《阿含经》里面早就也说出有这件事情,只是印度教、婆罗门教里面他们讨论如来的时候,没有人可以实证嘛!可是到了佛教可实证,只是这位大法师不相信佛教里可以实证第八识如来藏,可以实证一个将来可以让众生成佛的那个如来藏。因为证得如来藏,就可以让众生相信将来必定可以成佛,因为众生有如来藏。可是他就是要否定这件事情而已,可是明明阿含里面已经讨论到这件事情,而且说过去的婆罗门梵志的书籍有谈到如来出世很难值遇,那现在佛陀 释迦牟尼佛出现于世,祂是真实的如来,可以让人真的证得这个如来,有何不可呢?
所以从这里就可以知道,他故意用这个方式来说:你有提到如来,那就是证明你是神我----外道神我。如果用这个理论来看看,那这样的话,希腊的哲学里面也谈到不生不灭法,那这样的话,难道佛教也成为希腊神教吗?我们来看看希腊哲学怎么说:
巴门尼德又通过思辨规定了是者的性质,这些性质包括:不生不灭、连续性和圆满性。……巴门尼德接着从是者的不生推导出它的不灭。证明如下:“是者既不是过去又不是将来,因为它全部是现在。”……是者的东西不可分割。它是完全相同的是者;……因而是整个连续的;。……当他说是者是不变的时,其意义也包括两个方面:不生不灭和静止不动。总的来说,是者是不动的一。(《西方哲学简史》,五南图书出版公司,页27。)
其实我们可以看到,在希腊早期这个自然哲学里面,其实他们也讨论到法界的本源的问题,那是公元前五百年的时候,巴门尼德就已经用他的逻辑去推论说,如果祂是作为生命的本源、宇宙的本源,那祂一定要具有不生不灭的特性,祂要具有连续性跟圆满性。“不生不灭”他就证明了,他说如果说:“所谓的是者就是谈到这个本源,因为祂具有普遍性,所以叫做Being,叫做Being。这个是者祂如果说要成为真正的生命宇宙的本源的话,祂一定要具有不生不灭的特性。”因为如果是者是被是者出生,那是奇怪了,不合理的;如果是者是由不是是者、不是永恒存在的来出生,那更荒唐。所以显然这个是者一定是不生的,而且祂一定是怎么样?不灭的。因为祂不可能是过去,祂也不可能是未来,祂一定是现在。
所以说从这个就可以知道,如来藏一定是个正住者,《阿含经》里面就有说到这个,祂是个本住法,逻辑是一样的。而且祂还具有连续性,什么叫连续性?也就是这个东西一定不可以分割。如果祂可以分割,祂怎么可以称为永恒?祂就可以被毁坏了嘛!所以祂具有连续性,也就是说祂是不可以分割的,你用什么方法都不可能分割祂。你看他逻辑非常正确,当然他也提到祂的圆满性,祂具有圆满性,祂显然一定要具有不生不灭,而且祂还必须要能够怎么样呢?静止不动。因为只要有变动,那祂就怎么样呢?在时间空间里面有移动,那祂就不是所谓的是者了,不是永恒者了,祂就具有时间空间的特性,就已经是变异了嘛!可是他有一个错误,他认为说这是一;就是说这样子的是者,这样的永恒的东西只能一个,因为如果有很多个,祂怎么可以一致呢?这是他的疑问。所以他们猜测这种东西一定只能一个,所以祂是不动的一。可是这就错了!因为他们认为说这个如果要具有普遍性、永恒性,祂只能是一个;所以大梵思想也是跟这个非常类似。可是我们可以说他的推论里面有些是正确的、有些是错的。然后我们说,那佛教里面也谈到不生不灭,所以说佛教其实也是希腊神教,可以这样说吗?不可以吧!因为探讨生命的本源跟宇宙的本源,本来就是一切世间的智者想探讨的内容,只是没有人能够探讨出来,而佛陀把这个生命的奥秘—宇宙的奥秘—把祂揭示给众生知道,所以佛陀的伟大,能够对于一切众生有重大的贡献就在于此啊!可是如果有人不相信如来有这样子的智慧跟功德,他就要用种种的方便来推翻,这就是这位大法师最主要的心态,因为他就不信佛陀有这样的智慧跟功德。
那我们看看,在《阿含经》也已经谈到不生不灭法,在《杂阿含经》卷12:
【如此二法,谓有为、无为,有为者,若生、若住、若异、若灭;无为者,不生、不住、不异、不灭。是名比丘“诸行苦寂灭涅槃”:……。】
换言之,《阿含经》也讨论到不生不灭。难道《阿含经》谈到这个不生不灭,就是希腊的自然哲学吗?就是从希腊的自然哲学里面引申出来的东西吗?显然不是嘛!因为世间有一定的法理,而这个法理统统是要去探寻法界的本源,所以印度教、婆罗门教有它探讨的名相,佛陀跟它同一个世代,当然就会引用它的语言,不必重新创造,不过是如此。可是外道不可实证如来,佛陀本身就是如来,而且可以实证如来藏,这才是事实。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这位大法师还有很奇怪的说法,我们来看看:
不可说的真我,与外道所说的如来是神我的异名,是身心活动中的统一体,实在所差不多,容易与外道说合流。(《中观论颂讲记》,正闻出版社,页395。)
他意思是说,你说这个如来、如来藏,跟外道的神我讲的好像差不多,我们很容易合流的,因为很容易混淆的。错了!其实第八识如来藏跟外道的如来、神我其实截然不同;因为第八识的如来藏,祂有祂具体的功能,所以说,因为有这具体的功能,所以祂跟外道的神我、梵我是截然不同的。我们看看他有一个主张,我们马上可以来区别这件事情:
“无我”说是佛法的特色所在,为佛教界所共信共行,“初期大乘”也还是这样。部派佛教中立“我”的,只是为了解说记忆、业报等问题,而不是以“我”为体证的谛理。(《印度佛教思想史》,正闻出版社。页400。)
他这里主张就太奇怪了。他主张说,在部派佛教里面是有立一个我,然后作为众生的本体,为了要解说记忆跟业报的问题而已,可是不是以这个我作为体证的谛理。也就是说这个我不是要拿来证的,它只为了解说。
可是我们想想看,我们佛教徒有那么愚蠢吗?有那么愚痴吗?要立一个东西来假说,来解释得圆满一下,然后那个能不能证?无所谓。那个不是拿来证的,那个只是拿来解说而已,不是要证的,我们的佛教徒是这样的愚蠢吗?可是在这位大法师的言语之下,佛教徒就是这么样的愚痴啊!这个我只是拿来解释一下,不是要证明的,也不是要来证----来体证的,可是我们说真我,祂确实是可以作为记忆储存的处所。可是这位大法师是说,这个真我—这个如来藏—作为记忆的储存处,那只是解释好玩的,拿来解释一下而已的,不是作什么用的。可是我们可以知道,在《阿含经》里面,早就已经在谈论记忆储存的问题,讨论记忆研究的命题啊!
我们可以重新再来看看,甚深微妙大光明法这个内容:
【唯无上尊为最奇特;神通远达,威力宏大;乃知过去无数诸佛入于涅槃,断诸结使,消灭戏论。又知彼佛劫数多少,名号姓字,所生种族;其所饮食,寿命修短,所更苦乐;又知彼佛有如是戒,有如是法,有如是慧,有如是解,有如是住。】(《长阿含经》卷1)
这里就说,佛陀祂能够知道很多诸佛的姓名,祂的种族如何,甚至有如是法、如是戒、如是慧等等,祂都知道。那显然佛陀是有宿命明的,可是我们看看那外道呢?外道就不是宿命明。
【世尊告诸比丘:“有五受阴。云何为五?色、受、想、行、识受阴。若沙门、婆罗门以宿命智自识种种宿命,已识、当识、今识,皆于此五受阴。】这是《杂阿含经》卷46。
换言之,在《阿含经》里面佛陀就说:“沙门、婆罗门他们所证的宿命,其实都是五受阴而已,都落到五阴去。”也就是他们在解释记忆这件事情他们有宿命通,在解释宿命通之所以能够成就,全部落入到五阴里面,所以他们就有种种的常论,甚至种种的奇怪的有想、无想等等,这一些都是错误的论述。
所以《阿含经》有区别了宿命智----宿命通跟宿命明,这个宿命通跟宿命明的差别,其实就在宣说有第八识如来藏的存在,而且以此差别来区分宿命明跟宿命通。也就是说,当一个修行者他能够成为阿罗汉,具有三明六通的大阿罗汉的功德,就是因为他知道有第八识如来藏,因为这样子他才间接证得了第八识如来藏的存在。可是外道之所以会不能证得宿命明而只能成就宿命通,就是因为他否定了第八识,他只有五阴,只认为众生只有五阴,没有第八识,所以他就不能因为这样而发起智慧去证得第八识;所以他的宿命的智慧,就只能叫做宿命通,因为他否定第八识存在,他不可能证得。所以宿命明跟宿命通的差别,就在于他对于第八识如来藏有没有信受的差异。
换言之,《阿含经》里面有宿命明、有宿命通的差异,其实也在说明,一定要有第八识如来藏的存在,因为只有第八识如来藏的存在,才能够解释记忆储存的问题,才能够解释业报之所以成立的问题,而且也因为这样子才可能去实证啊!所以说,所谓的真我----第八识如来藏----祂绝对不是只是为了要解释记忆存在、业报如何成就的一个理论而已,祂不是说只是拿来解释,而不是体证的理体。相反的,因为理上祂一定要这样子,才能够成就记忆的存在,作为记忆的储存处,所以祂就必然成为三乘的贤圣所证的内容。只是二乘人在这个法上面,他只能间接证得,以宿命明的方式间接证得;而大乘菩萨对于二乘人、小乘人的巨大差别,就在于菩萨可以亲自证得这个第八识的存在,而清楚地宣示如来藏的真实存在。也因为这样子,所以声闻人、小乘人(不管声闻或缘觉)来到菩萨的面前无法开口说话,就是因为他们只能间接证得如来藏,而不能如实而真实地证得如来藏,所以在菩萨面前,他们都没有办法去谈论第八识,而显现出大小乘的重大差异。
好!今天我们就跟各位介绍到这边,谢谢各位收看!
阿弥陀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