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人无法证得初果的最大原因是什么?
如上集所说,识阴之苦的灭除就是灭除识阴的存在,若不肯灭除识阴的存在,绝对无法获得二乘圣果的亲证智慧境界,特别是亲证二乘极果----阿罗汉的解脱境界。但是如何是确实了知真的识阴内涵呢?难道前面所说的还不够吗?要回答您,确实是不够的!
 
《中阿含经》卷7言:【云何知识如真?谓有六识,眼识、耳、鼻、舌、身、意识,是谓知识如真。】(《中阿含经》卷7)
 
这意思是说,对于识阴如实的了知,是必须了知识阴详细的内容,如前所举经文,识阴不但是指六识心而已,还包括六识身在内,举凡识阴六识的功能差别,都要一一了知,然后观察这六识中某一识的自性,与其他五识的自性有何差别;一一了知以后,才算是知道识阴六识身意涵的人,才算是“知识如真”的人。
 
当前许多修行人无法证得初果的最大原因,就是对识阴的内容不如实知,往往把识阴中的某些境界,特别是意识心的变相境界,当作已经不是识阴、不是意识的境界了,当作是已经亲证实相心如来藏,或名真如的开悟境界了;也有人错将六识心的自性----见性、闻性乃至知觉性----误认为佛性,就自称已经开悟了;也以这种错误的认知,而为别人印证为开悟,如此师徒共同堕入了大妄语业中,其实正是坠入自性见外道的邪见中。换句话说,必须认清楚识阴的全部内容,了知识阴六识所有的自性,特别是要知道意识的全部变相境界,才不会坠入意识心的变相境界中,误将意识心排除在识阴之外,才不会严重误会识阴,严重误会三乘佛法以后,反而诬蔑真善知识是邪魔外道。
 
除了认知六识是有生之法,是二法为缘而出生的生灭法,还得要确认六识心的无常性,其相应一法的无常性,所以《杂阿含经》卷8有云:
【云何一切无常?谓眼无常:若色,眼识,眼触;若眼触因缘生受:苦觉、乐觉、不苦不乐觉,彼亦无常。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多闻圣弟子如是观者,于眼生厌;若色、眼识、眼触,眼触因缘生受;苦觉、乐觉、不苦不乐觉,于彼生厌。耳、鼻、舌、身、意,声、香、味、触、法、意识、意触;意触因缘生受:苦觉、乐觉、不苦不乐觉,彼亦生厌。厌故不乐,不乐故解脱。解脱知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杂阿含经》卷8)
 
由上面一段经文,所以对于六根、六尘、六识,及我所觉受等法的虚妄性,是要一并了知的,不是只了知识阴六识的虚妄性就够了,解脱道的修行者,必须同时了知识阴外的六根以及六尘的虚妄性。因为它们都是无常的,不能久住的,还必须了知识阴所生的受阴虚妄,必须了知识阴及身口共同出现的行阴也都虚妄,再观这些法,仔细地去思惟,经过思惟以后,仔细地去观行,经过观行以后,彻底的解脱,这样才能够取证无余涅槃。所以努力灭除对于五阴自己的执着,灭除对于五阴中一切阴所有的执着,当自己确定完全没有自我及我所执着的贪爱,确实愿意在舍报后断灭,只剩下自己未证知的识离见闻觉知而独存时,才能够确认自己确实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知如真的声闻阿罗汉。
 
如《杂阿含经》卷8言:
【尔时世尊告彼比丘:“当正观无常。何等法无常?谓眼无常,若色、眼识、眼触,眼触因缘生受,若苦、若乐、不苦不乐,当观无常。耳、鼻、舌、身、意当观无常,若法、意识、意触、意触因缘生受,若苦、若乐、不苦不乐,彼亦无常,比丘!如是知,如是见,次第尽有漏。”】(《杂阿含经》卷8)
 
所以必须将十八界、五阴及识阴的心所法,都确实一一观行其无常以后,才有可能断除我执的;并不是了知自己确实虚妄以后,断了我见就是断除我执的境界,我执的断除必须要先超过欲界爱,是必须要已经有初禅的发起,才有资格说已证三果或四果的圣者,这个见地要有,才不会成为大妄语。
 
------《三乘菩提之阿含正义(一)》  <第083集 识阴苦灭之道>  正珍老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