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证言证,都提下堕畜生道
我们来看看在《中阿含经》中,另一个 佛陀所说的故事:有一个时候,佛在舍卫城只树给孤独园安住,有一天黑夜过了,在一清早,世尊就着衣、持钵,然后进入舍卫大城去托钵乞食。这一天,佛陀走向鹦鹉摩纳都提子的家,那一天刚好主人都提外出不在,都提家中养着一只大白狗,大家都很爱护这一只狗,对它就像对人一样的宠爱,以美味的食物、精致的床具来供养这一只狗。当时大白狗正在金盘上吃着饭,看到 佛靠近了家门,就跑下了精床冲出来对 佛狂吠,佛就对大白狗说:“白狗啊!你不应该这样子,过去你对别人嚎叫,现在却作了狗来叫。”自从 佛对白狗说话以后,白狗就生起气来了,闷闷不乐,终日躺在柱子旁边不肯起床。都提从外面回来以后,发现了白狗这种情况,就问家人:“有谁欺负过我的狗啊?”家人就回答:“我们都没有欺负你的狗,刚才佛陀来过了,对狗说了一些话。”于是都提子听了以后就生起了大的瞋恚,想要跟 世尊理论,想要诬赖 世尊、想要毁谤 世尊,于是怒气冲冲地就从舍卫城里面出来,走向只树给孤独园。
那个时候 世尊正在为无量大众说法,远远地看到了都提子过来了,就告诉比丘:“你们有没有见到都提子现在过来啦?”大家就回答:“有!看见了。”世尊就说:“如果这一位都提子现在就命终舍报的话,在一瞬间,他就会生到地狱里面去,为什么呢?因为他对我佛陀生起了极大的瞋恚,如果众生对佛陀生起瞋恚,当他身坏命终就会生到恶处,到地狱里面去。”于是都提子来到了 佛的面前,就质问 世尊:“沙门瞿昙,你今天是不是来我家里乞食过?”世尊就回答:“是!我今天有往你家中去乞食。”然后如此如此,这般这般;世尊都回答:“是!正是如此。”这一位都提子就问 世尊:“那你说这个白狗跟我有缘,请问白狗是我的什么人?”世尊就回答:“止!止!摩纳!不要问了,不要问了,因为你听到了答案,一定会很不高兴。”这一位都提就再三再四地问 佛陀:“你说,白狗到底是我什么人?”世尊也再三地告诉他:“止!止!摩纳!不要再问了,你听到了一定会不高兴。”但是,因为这一位摩纳再三再四一定要得到答案,所以最后 世尊就告诉他:“你现在再三地问我,不肯止息;好吧!摩纳!我告诉你,那一只大白狗它的前世就是你的父亲,也叫作都提。”摩纳听到了这句话以后更加的生气,更想要诬赖 世尊、毁谤 世尊、伤害 世尊,就问 世尊说:“我爸爸都提,他生前大行布施、大作斋供,他身坏命终之后,应该要生到梵天去享福的啊!怎么会生为这种下贱的狗呢?”世尊就告诉他说:“因为你的父亲生前有此增上慢,也就是未证言证、未悟言悟,所以他这一生就出生在下贱的狗当中;如果你不信的话,你的父亲曾经将许多的财宝埋在地底下,现在他死了,没有人知道,你回去叫那一只大白狗告诉你吧!”
都提回到家中就问大白狗:“如果你是我的爸爸,请你起来吃东西,并且告诉我宝藏的所在。”白狗听到以后就站了起来,走到了生前所坐的床座底下,一边吠叫,一边用爪抓地上。都提心中明白了,就从这个地方挖出了大量的宝藏,于是都提得到了宝物,心中生起了大欢喜,马上当场就以右膝着地,叉手向着给孤独园的方向,再三再四地赞叹 世尊、称誉 世尊:“沙门瞿昙所说的话是真实的,不是虚妄的,沙门瞿昙所说的是真实的道理,沙门所说的是如实的啊!”再三地称赞。称赞完以后就从他的家中离开,赶快朝向给孤独园走过来。
这时候 世尊仍然在为无量的大众说法,远远地又看到了这个都提来了,就问比丘:“你们现在有没有看到那位都提又来啦?”大家就回答:“有!看见了。”佛陀就说:“这一位都提如果现在命终的话,在一瞬间他就会往生到善处,为什么呢?因为他对于我非常的生起了善心,如果有众生生起了善心,身坏命终,由于对佛生起善心的缘故,就一定会往生到善处,会生在欲界天当中。”那都提来了之后就再三地又礼敬 佛、供养 佛、赞叹 佛,请 佛为他说法,向 佛忏悔自己的这个愚痴恶业。佛就告诉都提:“前世多杀生的人,后世寿命就会短;前世多护生的人,后世的寿命就会长;贫穷的人是因为他前世悭贪偷盗的缘故;财富多的人,则是因为他前世多行布施;心中多恶念的人,是因为前世喜欢亲近恶人,熏习了恶法;有善智慧的人,是因为前世多亲近善知识。”都提子就说:“世尊!这样子我懂了;善士啊!我懂了;世尊!今天我在世尊的面前,我誓愿归依于佛、归依于法、归依于僧团比丘众;唯愿世尊能够接受我为在家的弟子优婆塞,从今天开始到此生结束,世尊!我都要作您的优婆塞弟子,能够让我的家,长夜得到利益、得到饶益、安隐快乐。”佛说:“善哉!善哉!就应该像这样子啊!”都提子以及无量众生听到 佛陀所说,都欢喜奉行。
好,那么同样的道理,我就来问问各位,请问:“这一只大白狗,到底有没有资格去享受前一世的身分,享受那个金盘与美食呢?这一只大白狗是都提子的爸爸,那到底它跟都提的爸爸是同一个众生,还是不同的众生呢?”说是也对,说不是也对。他们是同一个如来藏前后世的应现;但是你却不能说,都提爸爸跟这一只狗是同一个五阴身。所以最好的答案就是:“即作即受,异作异受。”这样子是否更能了解 世尊所说的意思了呢?
阿弥陀佛!
 
------《三乘菩提之菩萨正行二》    第037集 <作者与受者的关系(五)>     余正伟老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