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信箱
问一、经上说诸佛菩萨无所不在,虚空法界与外星人或者各宇宙星球的关系为何呢?
------------------------------
答:
“虚空”以无法无物而名“虚空”,又依于色法之边际而施设,经论中称之为“色边色”。从表相来看,虚空法界乃是色法动转之所依,一切有情色身及宇宙星球若无虚空法界,非但不能动转,乃至连存在都不可能。无知者迷于表相,不知宇宙星球之存在与运转乃是有情之共业所成,便认为虚空能持器世间及一切有情,以为“虚空法界”乃是出生一切有情与器世间之根本,持此看法者即是“虚空胜论外道”,其过失甚多,如您有兴趣,烦请参阅 平实导师著作之《真实如来藏》。而您所提的问题在《楞伽经详解》第三辑里面亦有详细说明,欢迎您请阅。另 平实导师于《楞严经讲记》中亦开示甚多器世间形成之成因及相貌,全书十五辑,已于2012 年3 月全部出版完毕,请至各大实体书局或网络书局请购拜读。
==================================================
问二、末学为了在当地合法的随缘弘扬平实导师的正法,也去受了当地寺庙的六重二十八轻居士戒。可是,授戒法师在戒堂公开说:居士授六重二十八轻戒;出家师授梵网经菩萨戒。意思是说在家人不能授梵网经菩萨戒。末学深信导师为我们授梵网经菩萨戒是绝对的上品戒,可是如何驳斥他们的不如法说呢?并且是在传戒时对大众说的呀!恳求菩萨为我开智慧!
-------------------------------------------------------------------------------------
答:若有授戒法师在传戒时公开说“居士授六重二十八轻戒;出家师授梵网经菩萨戒”者,表示此人是薄闻寡慧,根本不懂菩萨戒的内涵,因为 佛于《菩萨璎珞本业经》卷2中明明开示:【其师者,夫妇、六亲得互为师授。】就表示夫妇、六亲之中,若有人先受菩萨戒者,可以“互为师授”;若他不是不懂戒律内容,那他就是声闻心态的凡夫僧,为了怕自己的名闻利养受到损害,欲遮止现在家相的上位菩萨传戒—如 平实导师所传的上品菩萨戒,因此以自己的戒禁取见,故意来施设此一说法。其实这个问题在《正觉电子报》二十三期的〈般若信箱〉问十当中已经回答过了,只是当时提出这种讲法的乃是台湾某寺院的声闻相出家人,而您所遇到的乃是在大陆的声闻相出家人。从这样的现象也可以证明,海峡两岸许多的出家人已经被声闻种性凡夫僧的邪见误导的。但是这些假冒受菩萨戒的声闻凡夫僧,他们都不知道自己的知见与心性本质是声闻凡夫僧,也不知道这样误导众生的说法,乃是声闻凡夫僧的荒唐语;这些现象在中国佛教界近百年来已经非常普遍,许多佛弟子都被声闻凡夫僧的邪见所误导。因为声闻凡夫僧没有实证,又怕在家菩萨的实证超过他们,因此施设这个邪见。
此乃断人慧命的作为─让实证佛法现在家相的菩萨无法推广梵网戒─乃是不善的行为,障人受戒者自障其道,他已经造下魔事之业,今举《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24〈8 忍辱波罗蜜多品〉的开示:【云何魔事?所谓耽著自分饮食是为魔事;耽著三衣是为魔事;分别教化是为魔事;为利养故使人赞叹是为魔事;乐自利行是为魔事;断灭多种洁白之法是为魔事;乃至断人静住、障修福慧、障人亲近诸轨范师、断人修习菩提行法是为魔事。】
今再次节录《正觉电子报》二十三期的〈般若信箱〉问十当中与您的提问有关的要点,再次供养大家,促使大家对于戒律精神的增上:【关于居士可不可以传菩萨戒?这有佛陀的开示和当来下生弥勒尊佛的开示可以参考,这里只举示佛的教示,以供养大众。佛陀在律部《菩萨璎珞本业经》卷2 说过:“佛子!受戒有三种受:一者诸佛菩萨现在前受,得真实上品戒。二者诸佛菩萨灭度后,千里内有‘先受戒菩萨’者,‘请为法师’教授我戒;我先礼足,应如是语:‘请大尊者为师,授与我戒。’其弟子得正法戒,是中品戒。三者佛灭度后,千里内无法师之时,应在诸佛菩萨形像前,胡跪合掌自誓受戒;应如是言:‘我某甲白十方佛及大地菩萨等,我学一切菩萨戒。’是下品戒。”也就是说:只要是先前已受过菩萨戒的人,都可以请来作传戒的法师而传戒法,不一定是出家的僧宝才可以传菩萨戒。
又如《菩萨璎珞本业经》卷2,佛陀开示说:“又复法师能于一切国土中,教化一人出家受菩萨戒者,是法师,其福胜造八万四千塔,况复二人、三人乃至百千?福果不可称量。其师者:夫妇、六亲,得互为师授。其受戒者,入诸佛界菩萨数中,超过三劫生死之苦,是故应受。有而犯者胜无不犯,有犯名菩萨,无犯名外道。”也就是说夫妇、六亲之间,都可以互相请为传戒之法师而传菩萨戒。在根本论中,当来下生弥勒尊佛也是这样说的,所以承天禅寺那位法师主张只有出家人才可当菩萨戒的传法师,是违背佛陀教诫、违背等觉菩萨教诫的错误说法,可见他根本就不懂戒法。
……(中略)……
我们另外有一些看法,一并提出来,也许对会员大众的道业都可以有一些帮助:
一、凡所作事,都应考虑到:会不会因此使人产生悔退菩萨戒之心?若所作事,会使人悔退菩萨戒的话,其罪很重,都不应作。所以,在尚未真正了解菩萨戒精神以前,万勿轻易表示对于菩萨戒的负面看法或评论。
二、持菩萨戒有大利益,所以不应因为一点小障碍就想舍戒:《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3:“超越生死深大海,菩萨净戒为船筏。永断贪瞋痴系缚,菩萨净戒为利剑。生死嶮道诸怖畏,菩萨净戒为舍宅。息除贫贱诸苦因,净戒能为如意宝。鬼魅所著诸疾病,菩萨净戒为良药。人天为王得自在,三聚净戒作良缘;及余四趣诸王身,净戒为缘获胜果;是故能修自在因,当得为王受尊贵。应先礼敬十方佛,日夜增修清净戒;诸佛护念常受持,戒等金刚无破坏;三界诸天诸善神,卫护王身及眷属;一切怨敌皆归伏,万姓欢娱感王化。是故受持菩萨戒,感世出世无为果。”持戒利益很大,所以千万不要轻易的就想舍戒。
三、持菩萨戒的人,应以大乘胜法及大乘胜义菩萨僧为归依的对象,不应该以声闻僧为归依的对象,否则就成为违犯菩萨戒的人。《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584 佛开示说:“若诸菩萨修行布施受持净戒,回向声闻或独觉地执取净戒,是诸菩萨失菩萨戒,应知名为犯戒菩萨。”所以修学大乘法而归依声闻僧、声闻戒,不以菩萨戒为主,这是违犯大乘戒的。
四、关于菩萨戒的受持,应依善知识的教导,千万不要依文解义而自作聪明。《大方广佛华严经》卷77 有云:“善男子!菩萨由善知识任持,不堕恶趣;由善知识摄受,不退大乘;由善知识护念,不毁犯菩萨戒;由善知识守护,不随逐恶知识;由善知识养育,不缺减菩萨法;由善知识摄取,超越凡夫地;由善知识教诲,超越二乘地;由善知识示导,得出离世间;由善知识长养,能不染世法;由承事善知识,修一切菩萨行;由供养善知识,具一切助道法;由亲近善知识,不为业惑之所摧伏;由恃怙善知识,势力坚固不怖诸魔;由依止善知识,增长一切菩提分法。”我们正觉同修会的所有人,不都是这样的吗?大家可以用这一段经文来自我检查看看。
五、大乘行者归依僧宝的真义,我们都应该如实理解。《大宝积经》卷82,佛有开示说:“长者!在家菩萨成就四法,归依于僧:若有未定入声闻乘,劝令发于一切智心;若以财摄、若以法摄,依于不退菩萨之僧,不依声闻僧求声闻德,心不住中,长者!是名在家菩萨成就四法、归依于僧。”所以大乘行者应归依于大乘菩萨僧,不应归依于声闻僧;至于大乘菩萨僧,是纯依五十二位阶的证量来看的,不是看表相的僧衣。所以文殊、普贤、观音、势至、维摩、弥勒,都是现在家相的,但也都是菩萨“僧”。
六、要归依菩萨戒的精神,才能见性;而菩萨戒的精神就是归依大乘法,不归依声闻法;是归依证得大乘果的菩萨僧,不是归依证得声闻果的声闻僧。如果是归依证声闻果的声闻僧,就很难眼见佛性了,也是违犯菩萨戒的。《大般涅槃经》卷26 佛开示说:“戒复有二:一、声闻戒,二、菩萨戒。从初发心,乃至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名菩萨戒。若观白骨乃至证得阿罗汉果,是名声闻戒。若有受持声闻戒者,当知是人不见佛性及以如来;若有受持菩萨戒者,当知是人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能见佛性、如来、涅槃。”
七、真心受持菩萨戒而无所怀疑,确实受持,才是真正的菩萨,才能获得菩萨戒的功德。《菩萨善戒经》卷7 云:“若有人言‘我是菩萨’,不能至心受持菩萨戒,心不生信,是名名字菩萨,久久乃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若有人言‘我是菩萨’,受持菩萨戒,至心修行,信菩萨戒,是名入十种菩萨中,不久定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若有人言‘我是菩萨’,受菩萨戒,不能至心护持禁戒,毁破所受,心不生信,是名菩萨旃陀罗,不名名字菩萨,不名义菩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