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觉电子报第44期 随 缘(连载一)
─2005年10月 讲于正觉新竹讲堂成立时
(连载一)
南无本师 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 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 释迦牟尼佛
微妙甚深无上法,百千万劫难值遇;
我今见闻得证悟,愿解如来究竟义。
“向导师一问讯!”(大众问讯,同称):阿弥陀佛!
新竹讲堂助教林伟仁老师的引言:
各位菩萨!首先非常感谢 导师,还有诸位亲教师、法师们今天莅临正觉同修会的新竹讲堂共同来聆听 导师的开示。非常谢谢导师给我们这个机会,他亲自从台北下来为我们开示;也非常谢谢我们新竹地区的所有菩萨们,大家在两个多月时间很快的把新竹道场设立起来!
接著介绍今天来的几位贵宾:首先介绍的是正觉同修会理事长——释悟圆师父。悟圆师父一早就赶过来帮我们主持佛像的安座、洒净法会,非常谢谢他!
接著介绍我们的教学组组长——蔡礼政老师。蔡礼政老师也是新竹人,而且还是新竹交通大学毕业的,所以跟新竹有非常深的渊源,他是企管硕士,不论在世间法或是在出世间法上面,都是非常有素养的一位亲教师,他即将为我们新竹共修处新开课的禅净班担任亲教师。
接著介绍的是陆正元老师,陆老师在我们讲堂是非常资深的一位亲教师。
接著介绍的这一位是我们台中共修处的杨正旭老师。
再下来介绍我们这里的环境设施和一些规定:当演讲完毕,大家要离开的时候,从大门口出去时,正面跟左边都有楼梯,两个楼梯都可以使用;因为电梯很小,没办法搭乘很多人,所以请大家离开时尽量走楼梯下去。洗手间的位置在柜台后面,靠近前面的这间是女厕,再过去那一间是男厕。在演讲的过程中,如果有哪位菩萨需要上洗手间,请向上问讯以后就直接离席,不必请示。接著请各位菩萨注意二件事情:第一、请不要录音或是录像,第二件事情是请您把手机确实关掉,以免妨碍别人听讲。时间非常宝贵,现在就把时间交给导师。
谢谢各位!
阿弥陀佛!
导师的开示内容如下:
我们在说法的过程中,诸位随时可以离席去洗手间,不用征求同意;因为原则上我将会连续三个钟头讲完,中途不休息,所以请直接自行去洗手。今天我们的新竹共修处成立了,既然新成立安座开光而被邀请来了,当然不可无“法”而说,所以针对新竹讲堂的助教与义工菩萨们提出来的几个题目,我选了一个看来是很随俗的题目,叫作“随缘”。不过这个“随缘”,题目虽然蛮随顺世俗的,但其实我讲的随缘跟诸位想象的随缘,可能会有很大的差距,以下就请诸位指教:
第一章   前言
这个“随缘”,本来是世间的善法,但不是大乘佛法中的善法。可是在大乘佛法中,另外有深妙的随缘深意,诸位刚才已拿到我们发的影印数据,大概已经稍微知道有些什么随缘的内容要说了。大乘佛法的本质,是积极进取的善法,所以菩萨的道,本来就不是消极的,假使菩萨所修的道是消极的法,就无法长时间历经三大阿僧只劫的精进修行而成佛,所以大乘佛法本来就是积极进取的法。在很早期——在还没有破参之前,我对菩萨道的概念就与一般人不一样;我当时曾经对许多人提出我的观点,我认为菩萨道是积极的、是进取的、是奋发的、是慈悲的、是精进的,而不是消极与悲观的;当时似乎有许多人不能接受,但是现在已证明菩萨道确实是如此。所以大乘佛法本来就不是消极的法,与声闻解脱道的消极心态不同,所以本来就是积极进取的法;但是大乘法也有消极而随缘的一面,就是对“五欲”随缘,在世间法上并不积极争取;不过,在布施财物、修证佛法及法布施上面,一定是积极进取而没有懈怠的。
大乘法中的学人,是指北传佛法的佛弟子;我们都属于北传佛法,而北传佛法正是大乘佛法。既然我们修学的佛法,不是南传的二乘解脱道,那么我们对于大乘的佛法,自然就应该先有正确的认知。大乘佛法是函盖二乘解脱道的,一般人总是以为佛法的修证不外乎求解脱、出三界生死;但若是单只求出三界生死,不必用到大乘佛法,只要二乘菩提就够了:只要把我见、我执以及我所执断除了,就可以出三界了,不必亲证实相。可是大乘佛法就不同了,因为大乘佛法的修学,目的是在成佛,以及成佛之后、成佛之前的恒常利乐众生而永无终止;要利乐一切众生,就必须具足不同根性众生的摄受能力,所以必须修证二乘菩提的解脱道,才能利乐求出生死的自了汉;也必须修证大乘菩提的成佛之道,才能利乐菩萨根性的有情。所以大乘佛法的内涵是极为广泛的,因此大乘佛法必然就包括了二乘菩提,也包括了法界实相的修证,以及实相心所含藏一切种子的修证。正由于有一切种子的修证,所以大乘佛法的修行可以使人成就究竟的佛道。但是在成佛的过程中,必然也无可避免的必须兼摄二乘解脱道的修证,所以大乘佛法本来就函盖了二乘菩提的解脱道,所以大乘佛法是具足三乘菩提的。
因此,大乘学人对于成佛的久远之道,于三大阿僧只劫当中的难行能行、难忍能忍,而能持续不断精进的修持,达到最后的福慧圆满究竟成就佛道,那必然是进取之法而不是消极之法;所以大乘法中的学人,在佛法的解脱道及佛菩提道上面,都是积极而精进修行的,所以在人间寻找真实佛法作依止的时候,一定是积极努力去寻求,不会随顺于懈怠的恶缘,也不会随顺于误导众生的恶法缘;所以大乘佛法修行者的随缘心态,必然与世俗人的随缘心态有所不同。换句话说,大乘学人对于佛法的修学,必然有其随缘的一面,也必有其不随缘的一面;因此并不是凡事都随缘的,而是在简择之后才决定随缘或者不随缘;所以大乘佛子的心态一定是经过如理作意的思惟之后,做了抉择,然后对善法随缘、对恶法不随缘。
第二章  理随缘与事随缘
第一节 理随缘与事随缘绪论
既然如此,当然我们就要谈到“随缘”的真义了!随缘——我们的说法与一般人的说法当然有所不同,在这里分为“理随缘”和“事随缘”二个部分来加以说明。关于“理随缘”的部分,先做一个大略的说明:大乘法中所谓的开悟、所谓的明心、所谓的见道,就是禅宗讲的参禅有结果而破参了。大乘见道其实就是证得实相心的随缘性,这叫作“理”上的随缘。“理”是指法界的实相正理,离开法界的实相、实际,就不可能有一切法,不可能有二乘的解脱道,也不可能有成佛时的一切种智。但是法界实相是什么?是说万法的本源,是说依这个本源而使万法可以生而又灭,灭了又生,永续不断的出生万法的生灭现象,永续的存在著万法的缘起性空。所以万法的实相──缘起性空的根源,就是能生万法、也能显示万法缘起性空的心,祂就是实相心。这个实相心,“祂”究竟是什么?“祂”其实就是大家所常听到的一个名相:叫作“如来藏”。而这个如来藏又名为阿赖耶识、阿陀那识、心、所知依……。祂有许多的名字,譬如在《阿含》里面说祂叫做心,或说是如、真如、本际、实际,甚至在《杂阿含》里面还有一部经直接说祂就是如来藏;这个如来藏在禅宗里面又名为本地风光、真如、本来面目……等。而这个如来藏心是万法的根源,祂的体性是随缘的,祂的随缘是如何的随缘呢?我们随后会分成五点来说。但是这里要先说明:菩萨精进修学佛法,这是在意识心上来讲的,不是从如来藏自身来讲的;所以积极进取的心,只是意识心的行为,而不是第八识如来藏本身的行为,这是从一般修学佛法的人来说的。不过,假使是证悟之后,你将会改为另一个说法:精进修行其实是八识心王和合运作才能成就,不是单一的意识心所能成就的。但是我们把八识心王分开来说,其实精进用功的心正好是意识心,所以说意识努力精进修行才能够速成佛道;可是意识精进实修而开悟时所证的如来藏心,祂却是一向没有欲求的随缘者。祂是随顺众生因缘的,也随顺于种种业种和无漏有为法、无漏无为法的状况而随缘任运的。所以,精进实修的意识心,悟后了知自己的虚妄而断了我见,因此祂把我执和我所的执著降低乃至断除了!为什么能这样?因为意识了知自己虚妄了!
意识知道自己虚妄以后,不再对自我、我所产生贪爱的执著,或者减低了自我的执著,祂已经转依于真实法如来藏了。而如来藏实相心,祂在三界一切法中并无所得,也是从来无所失的。不论这一世身为高官或者身为卑贱的有情,从意识相应的事相上来看,似乎是有所得、也似乎是有所失的;但是若从万法实际的如来藏自身看来,其实是从来都无所得,从来也无所失;既然如此,意识觉知心现观如是无所得、无所失的境界以后,又现观意识心自己有所得或有所失的种种法,都是无常故空,没有常存的自性,最后都归于无常空,仍然是无所得也无所失;意识心由这二种现观的缘故,从此不再看重世间法的所得或所失,因此能够转依于如来藏的清净自性,从此以后息灭贪、瞋、痴,不再于世间法生起严重的执著;从此以后可以随顺于世间法,但是不会像二乘圣人一样死后入灭,并且开始世世精进的利乐众生,尽未来际而无止息。菩萨这种智慧现观,是双具“理随缘”以及“事随缘”的,可是不会改变他精进修行和利乐众生的行为与心态。这就是大乘佛法的基本修证。
第二节 理随缘
关于理随缘,我们把它归纳为五类,分为五目来说明:
第一目 随众生心之缘
这个理随缘又分为二个部分来说:第一部分是说实相心如来藏,祂会随众生之缘而运作。这是说,如来藏这个实相心,祂永远会随顺众生心行的因缘来运作,这也就是《维摩诘经》所说“知是菩提,了众生心行故”的意思啦!那么众生在世间,由意识与意根在运作,总是会有所欲,也会有所厌恶;然而如来藏这个实相心,祂都能随顺众生意识、意根的心想而运作,从来不会自己决定要作或不作,所以祂是随缘的,不会自作主张。假使如来藏不是随缘的恒顺众生,而是自己会有所主张的,那么所有的有情在人间都将无法生活。想想看,我们觉知心以及作主的意根,时常有喜怒哀乐,也会喜欢、也会厌恶,所以会做许多的决定:决定要继续享受、或决定要赶快远离;可是如果你的如来藏祂也跟你一样有喜怒哀乐,也会做种种思量决定,那么每一个人都将会成为精神病患,成为双重人格者。所以真实心是恒时随缘、随顺众生的,就像普贤十大愿王讲的恒顺众生一般;祂自己从来都没有意见,永远随顺众生的心想而运行,这叫作了众生心行。众生心在想什么?想要什么?祂都知道,众生想瞒也瞒不过祂的。
这个了众生心行,不是证悟之前的佛弟子们所能了知的,所以悟前就无法真的证解般若了!只有证悟如来藏以后才能生起真正的般若智慧,因此证悟如来藏就显得非常重要了!“了众生心行”是很多人在《维摩诘经》中曾经读过的,不过,一般法师都会解释说:“如果你把觉知心修行到很清净以后,众生在想什么,你就会知道了。”那就叫作依文解义啊!可就免不了三世佛怨哪!也就是说,这样的解释是误导了学佛人;你们学佛人都是未来佛,未来佛被误导了,后来也知道是被误导了,难道心中不怨吗?(大众答道:会怨!)当然会怨。所以才说“依文解义,三世佛怨”哪!但“了众生心行”其实不是他们讲的那种意思,而是说如来藏于一切随缘之中,却能了知你意识与意根在想什么?你决定要做什么?祂完全了知,你绝对无法欺骗祂,这才叫作“了众生心行”。所以,“了众生心行”所说的“众生”,是指自己五阴中的觉知心众生,不是指别人那个众生啦!所以对“知是菩提,了众生心行”的“知、了”的定义,得要稍微了解,否则就会误解佛法了!既然能了众生心行,这个菩提心是有知的,当然是有知有觉而不是无知无觉的纯属名言施设。可是这个知是第八识菩提心的知,所讲的知并不是六尘中的见闻觉知的知,而是指祂能了知你的心行,了知你觉知心与意根在想什么事情?决定要做什么?但完全不是六尘中的知觉。
可是这个知觉,毕竟不是一般人所能了解的,得要证得如来藏之后才能现前观察、现前领受祂的这个知觉,所以说祂的知觉性极为微细而完全不在六尘中运作,因此,真实唯识门中就把专在六尘外起知觉的祂,定名为细心。这个细心是说第八识,祂的知觉性是极微细而专在六尘外运作的;一般人及错悟者所说的细心,则是意识觉知心,都是在六尘中有知有觉的第六识;所以这二心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心,不可以混为一谭。因为祂是知觉上极细的第八识心,所以证知祂的这个知觉以后,就有了般若实相智慧,就是证得本觉智的菩萨;祂的这个知觉有很大的功德,无边广大;但是众生每日受用而无所知,因此禅宗就有一句很有名的话说:“日用而不知。”
这个日用而不知,一般众生都不能了解;乃至学禅十几年之后成为老参了,仍然不能真的了解,所以就有一个古时很有名的禅宗公案,就是玄沙师备禅师的公案。有一天,有个当官的人去拜访,接待就坐之后,他问玄沙禅师:“如何是日用而不知?”玄沙禅师随口就说:“吃果子吧!”就把果子端给他,他就拿了个枣子吃啰!可是他吃果子时一直在想:“为什么我在吃果子的时间这么长,禅师都没有为我回答?”好不容易三口并两口把果子吃完了,玄沙还是没有回答,他就赶快再问:“禅师啊!如何是日用而不知?”那玄沙禅师就说:“这就是日用而不知!”玄沙禅师慢条斯理、漫不经心的回答完了!可是他还是只能继续保持原来的迷惑,终究不能了知。这公案似乎很深,可是这个看来很深的公案,对于在座某些从台北讲堂赶来参与这个法会的已明心者来讲,其实就讲得太分明了!怎么会不知呢?可是,毕竟能知道众生的如来藏在什么处日用,也知道众生始终不知这个日用的人,毕竟永远都是少数人——智者永远都是少数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