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证如来藏就是真见道(二之一)..........正鑫
触证如来藏就是真见道(二之一)
末学去年认识一位对经论及各种佛学著作都广为涉猎的同修道友,他常来新竹讲堂聆听 平实导师讲经说法的DVD,共修结束之后,在多次回家的车上,他先后出示《成唯识论》及一叠从网络上打印下来的资料,向末学提出一些质疑及他个人的看法。末学先将这位同修的看法整理归纳,后面末学会把这些问题加以说明。这位同修认为:“只有在具有‘五地’的禅定,至少是‘未到地定’条件下的见道,才能称为真见道。是用无分别智见道触证如来藏。正觉同修会的学员一念相应慧触证如来藏,知晓如来藏的所在,是用思维整理出来的,只能称为‘开悟、明心’,不能称为真见道。平实导师将‘触证如来藏’定义为‘真见道’,会降低见道的品质,误导后人,有诸多过失。”末学便请教他说:“您认为正觉同修会的学员触证如来藏只能称为开悟明心,不能称为真见道,那么请问您的依据是什么?”这位同修回答说:“于五位(地)中依成论过程见道,五位(地)指的是初禅到四禅及未到地定,因为‘其相等故,总说一心’,各有甚深涵意。多刹那是指一段见道的过程内所现庄严的过程。”(多刹那在定中,在类似黄胜处的情况下,见到如来藏所现庄严)这位同修说:“他蒙 地藏王菩萨的慈悲摄入‘三昧’中,他的誓愿就是‘守护经论’。”他也提供了如下的资料:
1、《成唯识论述记》卷七:“论:未知当知至可当知故。”
2、《瑜伽师地论》卷六九:“复次唯依诸静虑及初静虑近分未至定。能入圣谛现观。”(CBETA, T30, no. 1579, p. 682, b27-28)
3、《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二:“六十九说见道唯五地故”。(所说五地之意指四静虑及初未至定)(CBETA, T45, no. 1861, p. 286, b1-2)
4、《大乘百法明门论开宗义决》卷一:“二相见道。即是后得无分别智。从真见道无间而生。”(CBETA, T85, no. 2812, p. 1083, b23-24)
5、《成唯识论述记》卷七:“义唯菩萨从真见后亦不出观即入相见。”(不出观即是仍在定中)(CBETA, T43, no. 1830, p. 502, c7-8)
6、《显扬圣教论》卷一六:“复次以何现观。颂曰。出世间胜智。能除见所断。无分别证得。唯依止静虑。(此即见道唯五地四静虑及初未至定)论曰。出世间智能为现观非世间智为断见所。断惑唯是见道非修道故。问彼复何行。答无分别证得。谓现前证得无分别行非未现证。问彼何所依。答唯依止静虑不依无色。”(CBETA, T31, no. 1602, p. 560, b11-17)
7、《成唯识论》卷九:“28若时于所缘。智都无所得。尔时住唯识。离二取相故。论曰。若时菩萨于所缘境无分别智都无所得。不取种种戏论相故。尔时乃名实住唯识真胜义性。即证真如智与真如平等平等俱离能取所取相故。能所取相俱是分别。有所得心戏论现故。”(CBETA, T31, no. 1585, p. 49, c16-22)
8、《成唯识论》卷九:“加行无间此智生时体会真如名通达位。初照理故亦名见道。然此见道略说有二。一真见道。谓即所说无分别智。实证二空所显真理。实断二障分别随眠。虽多刹那事方究竟而相等故总说一心。”(CBETA, T31, no. 1585, p. 50, a4-8)
(按:这位同修所提供的以上资料,末学未更改一字。)
最初末学因这位同修的质疑,同于公元2003年的退转者所提的问题,便建议他阅读平实导师在2003年为了响应那些退转者所提的问题而撰写的《灯影》一书,并希望他去找 平实导师小参。后来这位同修出示一叠从网络上打印下来的资料,其中一张有《成唯识论述记》第七卷的文字,并指著上面的“五位”,表明这里的“五位”指的就是“初禅到四禅及未到地定”,末学回家后便利用中华电子佛典(CBETA)搜寻资料,并将这些资料译成白话,发现《成唯识论述记》第七卷中的“五位”并不是这位同修所指的“初禅到四禅及未到地定”。有一回共修时末学便把结果告诉他。如今末学也将这份资料打印如后供大家参考。
《成唯识论述记》卷七:【论:未知当知至可当知故。述曰:“体谓体性,位谓五位,体性居位故名体位。根本位者,五十七云:‘几不系?’。答:‘后三.九少分。三者即三无漏根也,不取前位故。见道中如对法第九有十六心,此除末后心’。问:‘何故见道通十六心,此根唯在十五心时?’‘见道据见观谛行故,即十六心皆是。此根有所未知而当知根,唯前十五心,以第十六无所未知可当知故。此中类忍皆缘前心,其第十五心已缘前心遍成讫。第十六心泛观类忍,不同小乘证无为故,唯取十五心为此根也’。问:‘此相见道在真见道后,真见道中已有无间、及解脱道;解脱道中已得初果,何故相见至十五心犹此根摄,岂预流果亦此根耶?’答:‘此不然!其预流果至相见道第十六心,见相谛圆方始建立,非真解脱可名初果。故十五心犹此根摄,而非初果得有初根。义唯菩萨从真见后亦不出观即入相见,至第二心犹此根摄,至第三心相,见既圆,方极见满,乃非此根,第二根摄’。”】
白话解释如下:
窥基大师的《成唯识论述记》解释说:【体指体性,位指五位,体性安住其位的缘故,所以称为体位。“见道位”便是根本位,《瑜伽师地论》第五十七卷中说:“有几根不会成为根本位的系缚,可以增上成就见道位的功德?”,我的回答是:“有后面的三根、及少分的九根(信等五根及意、喜、乐、舍根)”,三根指的就是三个无漏根(未知当知、已知、具知根),因为这三个无漏根不含摄前面加行、资粮位的缘故。有关见道的文献中如对法论第九卷里所说见道有十六心,这里是把最后一心(道类智)除去,因为(道类智)属于修道位所含摄”。有人问说:“什么缘故见道时已到达第十六心,而这一根(未知当知)却只摄属在第十五心时?”我的回答是:“见道如果是依据对四谛行相观行思维的话,那么十六心都是。因为这一根(有所未知而当知根)的意思就是未能完全普遍了知四真谛,所以只含摄前面的十五心,因为到了第十六心(道类智)时已完全了知四真谛,就是无所未知可当知的缘故。这里的类智忍都是以之前的心为缘而生,因此第十五心时已将前心遍缘完毕成就。第十六心是深入微细而全面的再观察思维所有的类忍法,因为不同于小乘的证无为法的缘故(大乘是以真见道触证如来藏的根本无分别智为基础,去做四圣谛的观行,与小乘只观四圣谛、蕴处界无我不相同),所以只摄取前面十五心做为这一根的根性”。有人问说:“相见道在真见道之后,真见道中已有无间道、及解脱道的证得;而在解脱道中也已证得初果,是什么缘故相见道位中,到了第十五心时还是属于这一根(未知当知)所含摄,难道预流果也是属于这一根(未知当知)所含摄吗?”我的回答是:“这个问题不能这样说!因为预流果到了相见道的第十六心,对如来藏变现的见相分谛理圆满的了知才开始生起,所以并不可以说证初果时就是真解脱,证初果时只得少分的解脱而已,尚非真解脱。所以十五心还是属于这一根所含摄,因而并不是证初果时就能够拥有初根(未知当知)。这个意思就是:菩萨在证得真见道之后,也可以在不离开对真如的思维观察,进入相见道的修习(《心经》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到了第二心(解脱道)时还是这一根(未知当知)所含摄,到了第三心(胜进道)时,相、见二分的观行已经圆满,如果相见道的观行修证到达真正圆满时,才不属于这一根(未知当知)所含摄,而是属于第二根(已知根)含摄了”。】
末学告诉这位同修:他所出示的《成唯识论述记》第七卷,窥基大师解释“未知当知根、已知根、具知根”的文中的“五位”,指的并不是“初禅到四禅及未到地定”。末学初看这段文字时,确实看不懂它的意思,因为里面的名相不少,因此末学又赶紧找出《成唯识论》卷七的本文,再查阅相关的资料,互相对照之后,才看懂这段文字是说二十二根中的三无漏根各有什么体位。原来未知当知根的体位有三种:见道位(根本位)、加行位、资粮位;已知根有一个体位——修道位;具知根有一个体位——究竟位。见道位(根本位)的根性除了未知当知根之外,另外还有信及意喜乐舍等四根。从这里就可以确定文中的“五位”说的是“唯识五位——资粮位、加行位、见道位、修道位、究竟位”,并不是这位同修所指的“初禅到四禅及未到地定”的五位。这位同修随便将网络上一些质疑平实导师法义(会外人士为了证明质疑有理,援引经论中的文字)的文字打印下来,自己也没有事先研究、了解清楚这些资料的内容,就拿给末学看,想让末学相信他的说法,末学从第一次与他见面谈话时,就已经心里有数了,怎会如此就轻易相信,何况那些资料又多是对经论错误解读后所写成的文章。
后来有一回共修时,这位同修又提供末学新的资料(即前面2—6项)。说实在话,这位同修提供末学的知见虽是错误的,但末学却因此获益不少。他否定 平实导师及多数同修见道的行为是错误的,但末学还是衷心期望他能迷途知返,改往修来,一起摄受正法。末学再把《成唯识论述记》卷七解释“论:未知当知至可当知故。”的文字译成语体文之后,也大略了解这位同修知见错误的症结了。末学将个人的一些心得浅见叙述于后,尚请同修们大家不吝指教。
一、“定”的误解
这位同修由于个人“特殊三昧”的经验,因此非常坚持禅定在见道上的地位,认为只有在具有五地禅定,至少是有未到地定的情况下的见道才可以定义为真见道,如果没有未到地定以上的禅定的见道,只能称为明心开悟,如果定义为真见道,会有损见道的品质。这是以“守护经论”为誓愿的他所不能接受的。他认为四加行(明得定、明增定、印顺定、无间定),都要透过禅定来观行,与禅定有关,所以他认为四加行中的“定”不能解释为“心得决定”。末学以为法义辨正最好的方法,就是比对经典,用经典让事实真相呈现出来。我们来看《成唯识论》怎么说,《成唯识论》卷五:“云何为定?于所观境令心专注不散为性,智依为业。谓观得失俱非境中,由定令心专注不散,依斯便有决择智生。心专注言显所欲住即便能住,非唯一境。不尔,见道历观诸谛前后境别应无等持。若不系心专注境位便无定起,故非遍行。”
白话解释如下:
玄奘菩萨开示说:“什么是定呢?定的体性就是能够使心对于所观察思维的境界专注不散,依赖心的专注不散而出生智能,就是定的功用。意思是说心在观察得、失、亦得亦失、非得非失的情境时,由于定使心专注不散的缘故,依赖这个特性,心便出生了对所观察思维专注的境界如何决定选择的智能。心专注的意思是显示‘心要安住在那里就能安住在那里’,不是只安住在固定的一个境界中。不然的话,为了见道而遍观四圣谛、十二因缘法……等种种谛理,前后有各种不同的境界,就不应有平等维持的定出现。如果心不维系专注在一个所观境界地位时,便不可能有定的生起,所以定不是遍行心所法。”
由 玄奘菩萨的《成唯识论》对“定”的开示,可以了知修定的目的是在使心对所思维观察的境界对象能专注不散,进而生起决择的智能,不是在定中爱味“类似黄胜处”的境界,也不是枯坐一念不生,冷水泡石头。而是在“五地”禅定中思维观察四圣谛、十二因缘法……等种种法时,由于心的专注不散的定力,而对思维观察的境界对象可以出生抉择的智能,进而见道、断烦恼、得解脱。这个才是学佛修习禅定的主要目的,怎可将手段工具变成目的,反客为主,舍本逐末?
见道、断烦恼、得解脱主要还是靠智能的,不是靠禅定的。“禅定”若是真能让人证悟、断烦恼、得解脱, 佛陀的最后一个弟子“须跋”,禅定已修到非想非非想处的层次,又何须赶在佛陀即将入灭之前,求见 佛陀请教,得蒙 佛陀开示,立即证得须陀洹果,继续思维,而在入夜之后,终于漏尽成为阿罗汉。这位年高一百二十岁才悟道的“须跋”尊者,因不忍三界之尊、人天眼目的佛陀入灭,请求 佛陀继续住世,但未蒙 佛陀应允,伤心痛哭而昏迷倒地。因而请求 佛陀允许他先于 佛陀入灭。得到 佛陀应允,便先 佛陀入灭了。由此可以知道一个事实:没有佛法正知见的禅定只能伏烦恼,不能断烦恼、得解脱,不能证悟成圣;禅定的证量即使高到非想非非想处定的层次,如果不遇“真”善知识的教导、传授四圣谛、十二因缘法、深般若……等的正知见,求证声闻的解脱果都已难如登天,何况是求证佛菩提道的如来藏深妙法!因此今生得遇佛菩提道的如来藏深妙法,实应该作希有难遇想,善自珍惜!
这位同修认为自己是有真见道的人,而他的真见道是:“多刹那在定中在类似黄胜处的情况下见到如来藏所现庄严”;这位同修的“在定中的类似黄胜处”是因修定而有,是法处所摄色的自在所生色,是与意识相应的境界法。即使因胜定力入火光定时能有火光发现,或入定时能见一切色像境界,或入定时能作青黄赤白等观所变青黄赤白等色相分,这些都还是法处所摄色的自在所生色,与意识相应的境界法。那么!什么是法处所摄色的自在所生色?首先说明法处所摄色,法处就是十二处中的法处,十二处指的是内六处(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及外六处(色处、声处,香处、味处、触处、法处)。第八阿赖耶识藉五扶尘根触外五尘,在五胜义根中变现内五尘相分上之法尘,意根触法尘,作意如来藏流注六识的种子,了别此内五尘相分上之法尘,前五识只能了别色法中的显色(如眼识只能了别青黄赤白),而色法中的形色(如大小长短高低)、表色(屈伸俯仰)、无表色(气质韵味)只能依靠意识来了别。这个由意根所触,只有意识能全部了别的法尘,就是十二处中的法处,而为法处所摄属的色法,就称为法处所摄色。“法处所摄色”有五种:一、极略色,就是将有质的五根五尘实色,用意识思维分析到极微细部分,这个极微的色,古名邻虚尘。二、极迥色,就是将无质的虚空显色青黄赤白,用意识思维分析到极微细部分。另有一种解释:就是遥望视野辽阔的远处的虚空显色青黄赤白,用意识思维在视力不及的远处时,这个青黄赤白,逐渐稀释淡薄后之极微之色。三、受所引色,即是无表色。如受戒所得的戒体,便是因领受戒法而在身中发起的色;又如人的气质神韵也是。四、遍计所起色,乃因不明了意识,单独缘于阿赖耶识所变现的内五尘相分上法尘时,虚妄计度,而执著实有我法之色。五、自在所生色,是说自在菩萨、大声闻等,因于殊胜的禅定力,能以定力自在变现色声香味等境色,如将第八识所变现的五尘相分改变为金银酥酪等相色,此从自在力新生之色,即名为自在所生色。末学如此详细说明,各位菩萨便可以知道“在定中的类似黄胜处”是由如来藏藉缘出生的名色六入所生之法,是因缘和合所生之法,是有出有入之法,入定时便有,出定时便灭,是有生有灭之法,不是真实常住不坏之法。而如来藏——阿赖耶识心体,无形无色、非青黄赤白、非长短方圆、离六尘见闻觉知;如来藏——阿赖耶识心体的体性是本来自在清净涅槃,无有所得。般若的见道,主要是触证如来藏,知晓如来藏的所在,因而出生无分别的实相智能。因此如来藏的触证与是否在类似黄胜处的情况下没有关系。正觉同修会的学员是以净念相继的“无相念佛、礼佛”的动中定力来参禅,一念相应触证如来藏。这位同修只是为了想要凸显个人的“特殊三昧”,高抬自己“在定中在类似黄胜处的情况下见到如来藏所现庄严”的见道更超胜于同修会,便不惜做出否定同修会导师平实菩萨所主张“触证如来藏就是真见道”的定义、及多数同修的见道事实的行为,实在是很荒谬,让人难以思议。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