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同修会中某师迷信窥基这个说法,也是因为这个说法很迷人:一悟即入初地。却是全然违背《成唯识论》、根本论,也是违背般若诸经、律部的《菩萨璎珞本业经》……等佛陀圣教的谬说。某师陷在此一泥淖中无法自拔,因为未能通达四加行、真见道(证真如)、相见道非安立谛三品心以及入地前安立谛十六品心的观行内容,心中又不信善知识上师的教导所致,应该也有迷信古人窥基而轻视今人之意。殊不知今人都是古人再来,历经多世进修后的证量应该不比古人差,方属正见。平实认为窥基不太了解《成唯识论》所说“无间、刹那”二词背后的意涵,误以为是“极短时间”之意,不懂得《成唯识论》中“无间、刹那”二词是指悟后多年、多世、多劫,都是心心无间、刹那刹那间都无所疑而说为多刹那无间之意;由于不解二词之真正意思才会有此荒唐判教的产生,违背了经、论中的圣教,把真见道、相见道、通达位都汇集在初地入地心之中,认为可在极短时间内完成三种见道的极广大内涵。如是过失,后文将会再三加以深入论析,以明大乘法中的三种见道义。
窥基原文(窥基法师著《瑜伽师地论略纂》卷5):
“何故此中先说空性等”者,第三段,释三次第。此意问言:“苦四行中,先说无常苦,后说空无我。今于此中,先说空行,后无愿行,方说无常等,岂不相违?”此意答言:十六行中先无常者,见道已前,先观无常乃至无我。入真见道,依此前观,故先无常后说无我。入
见道后,初证无我;后于三界,方不愿求;无常苦观,方得清净。故此等持先说于空,次明无愿,故此次第两义不同。
又问:“何故此中,先陈无愿,次说无相?显扬第二先说无相,后陈无愿耶?”
答:此说要于三界先不愿求,方于无相圆证清净,故先无愿,后说无相。初证二空无,即达无我有,故于空后即说无相,方令无愿圆证清净。此依后时无相圆满,彼依初时无愿圆满,故不相违。。1
窥基说:“十六行中先无常者,见道已前,先观无常乃至无我。入真见道,依此前观,故先无常后说无我。”
辨析:窥基此说,已显示他主张安立谛的大乘四圣谛十六品心,应该在真见道前观修之,因为他认定见道二字已含摄真见、相见、通达三位的见道内涵。然窥基此处文字所说是声闻法之见道,并非大乘见道,所观结果只是证得声闻法中的初果向,当然他这里说的修十六品心,不是(或不应是)《般若经》、《成唯识论》所说于大乘真见道、相见道后所修之大乘四圣谛十六品心,而是小乘见道前所修的声闻四圣谛,不得引来大乘见道中作为佐证。
假使窥基说此十六品心的观行系指大乘见道,仍属有过:既然窥基主张十信到十回向位等四十心都是资粮位,尚未到他所定义的入地前的加行位,当知尚未证得第八识真如,连真见道位都还不是;这显然不是《成唯识论》所说相见道位后,依真如观安立谛四圣谛十六品心的观行,必然只能假立真如实有而作断我见的观行,本质即是四加行位而只能获得煖、顶、忍、世第一法的现观,最多只能断我见,伏断能取所取见而不能伏断能取所取相;亦未曾涉及大乘真见道位证真如的现观,自然不许指为《成唯识论》相见道位三品心圆满后依真如作十六品心证阿罗汉果的观行,否则即违背相见道位三品心圆满后所作依真如观十六品心证阿罗汉果的观行次第。再从窥基此文的注解乃属声闻解脱道之加行道释义,会中某师若引为大乘通达位前的四加行中应修的十六品心证阿罗汉果,仍然不能符契窥基注释的原意,何况误引为大乘见道入地的佐证?
窥基原文(《瑜伽师地论略纂》卷5):
当知此在能发天眼前方便道所有修定者。此第二修定,唯以四根本地修天眼通。前加行道及无间道所有修定,此通有漏无漏。能知诸天如是名字等者,依胜趣说,实通见诸趣有,乃至广说言故,谓得谛现观预流果向方便道中所有修定等者。预流果向,谓真见道及相见道;前十五心皆名分别慧,为得此故;煖顶忍世第一法加行道中所有修定为此修体,唯是有漏为性。或为修习诸无碍解者,其无碍解名分别慧。依四静虑等修此方便定,是此修定体,通有漏及无漏。谓阿罗汉果方便道中所有修定者,阿罗汉果诸漏已尽;金刚喻定及加行道,为此修定体。2
窥基说:“预流果向,谓真见道及相见道;……”
辨析:假设窥基此处所说是指大乘见道(其实他这些文字是在注释小乘见道,不该引作大乘见道的注释),但真见道位不可能是初果向,因为声闻法中四加行完成时必然已证初果向乃至初果。若有未到地定者,四加行完成而且心得决定时,必然已经全面否定五阴十八界等我为真实,此时必得初果,这是根本论中所说;何况大乘法中断我见后证真如者已入真见道位,更不可能逗留于初果向中;更何况第七住位真见道后的相见道位中之十行、十回向位?何有可能仍是初果向?此谓大乘四加行完成时已成初果人故,并且是依假立真如实有而成为初果人,已成就能取所取皆是空性心如来藏之见解故。由此可见质疑者对此正见显然仍无所知。
窥基说:“前十五心皆名分别慧,……”
辨析:窥基此说乃声闻法而非大乘法,并无错误,因为他是在注解根本论中的〈声闻地〉小乘见道义理。所以他若主张真见道前的四加行中亦修十六品心观行,应定位为小乘安立谛之四圣谛观行,目的是在断我见、取初果;不得定位于大乘法中证真如之后再依真如非安立谛所作三品心相见道位观行后始修之大乘十六品心安立谛观行。是故窥基此说并非《成唯识论》所说真见道、相见道位末后依真如所作的十六品心证大乘阿罗汉果的安立谛加行。又,窥基将声闻法的见道也建立真见、相见、通达等三位,明显违背四阿含诸经中的佛说,天竺古德极少有人将声闻见道如同大乘法的证真如一样建立三种阶次;或有如是建立者,都因尚未如实了知二乘菩提的见道义涵,误将大乘法与二乘法的见道混同为一所致。这种建立,在唐朝时由于当时佛门四众不能区分大乘与小乘法义差别,容或已成众家之说,导致窥基同作此说;
而当时玄奘菩萨辨析之时,有时容或不得不随俗而说,属于当时佛教学人之共业,积累至今则已成为现代佛教的历史共业,却是混淆大乘佛法之说,其实不宜。是故,小乘见道仍应回归四阿含诸经所说的断三缚结为宜,不该再将大乘见道的真见、相见、通达三位的区分用于小乘见道中。窥基说:“煖、顶、忍、世第一法加行道中所有修定,为此修体,唯是有漏为性,……”
辨析:由此句,证明窥基此文所说前十五心之观行只能获得煖等四法,故说“前十五心”“为此修体,唯是有漏为性”;谓至十六心时应得初果,已非有漏。又,窥基此处就声闻道中证初果前所修的煖等四加行,乃是依声闻法四圣谛十六品心而修,故说未到第十六心之前的十五品心都仍属有漏性;如是义理若在第六住位中,依心中假立真如而作四圣谛十六品心的观行,即属合理、合法。但窥基把大乘法中的真见、相见、通达三位,拿来二乘法中说,混淆了大小乘之法,仍非合宜。这是因为小乘见道所修的四圣谛等安立谛,应该是三转十二行法轮的观行,应该是十二品心而非十六品心,读者对此也应有所理解,所以窥基将大乘见道中说的大乘四圣谛十六品心,套在小乘见道中说,是有过失的。
原文(《瑜伽师地论略纂》卷9):
论解见道中,云从此无间,于先所观诸圣谛理起内作意,作意无间,随前次第所观诸谛,若是现见、若非现见诸圣谛中,如其次第有无分别决定智现见智生者,从前世第一法无间、从前世第一法所观诸圣谛理,今于真见道门起内作意;此真见道作意无间,于相见道中随前第一法时所观诸谛。若此二现见,他方不同分界等不现见;诸圣谛中如苦集等之次第有无漏无分别决定,不由他引自生疑智现前,以现量证智生,非如见道前即有分别疑可比度而生,是此中意。又证从世第一法无间,名从此无间;今意欲解真见道难知,越说相见道,却解所从无间处,即世第一法;今却成前,谓前所观诸圣谛理起内作意,即乃世第一法时此作意无间,随前次第所观诸谛。于相见道中若现见、不现见,决定智现见智生,亦是此中意。3
窥基说:“论解见道中,云从此无间,于先所观诸圣谛理起内作意,作意无间,随前次第所观诸谛,若是现见、若非现见诸圣谛中,如其次第有无分别决定智现见智生者,从前世第一法无间、从前世第一法所观诸圣谛理,今于真见道门起内作意;此真见道作意无间,于相见道中随前第一法时所观诸谛。若此二现见,他方不同分界等不现见;诸圣谛中如苦集等之次第有无漏无分别决定,不由他引自生疑智现前,以现量证智生,非如见道前即有分别疑可比度而生,是此中意。”
辨析:窥基此处所注释之根本论文字仍属声闻地所说,并非大乘法中之见道内涵;他将大乘真见道、相见道的说法引入此中来讲,并写入可以流传极久的论述中,极易令人引生误会。
又,若将此文字引来大乘法中真见道者之现观智慧而作比照,则对此世界可见有情之真如皆属于现量见,对他方世界一切有情,及此世界中不同分界(鬼道、地狱、天、修罗等)有情之真如,都属于比量见。
窥基说:“又证从世第一法无间,名从此无间;今意欲解真见道难知,越说相见道,却解所从无间处,即世第一法;今却成前,谓前所观诸圣谛理起内作意,即乃世第一法时此作意无间,随前次第所观诸谛。于相见道中若现见、不现见,决定智现见智生,亦是此中意。”
辨析:比量而知者若无错谬,仍属现量见的决定智。
又:窥基此段文字所说内容,依根本论本文及窥基此处所说,皆是声闻果的观行,并非菩萨果的观行,但他将声闻果的观行也安立相见道位,即有过失;谓声闻解脱道依四谛十二行观而修四加行,是十二品心而非十六品心;若如钝根者必须到最后再修小乘四圣谛,纵使依大乘法而修十六品心的加行,所得亦只是初果向,但若具有未到地定及心得决定者,必得初果;实不必比照大乘见道而别立声闻法中的相见道位修十六行观混淆视听,令人误会为大乘的相见道。如是援引大乘菩提的见道而自创声闻菩提的见道等三阶段,自有过失。
又,声闻法中的修道位必属二果以上,故二果已属修道位,不必于初果位中别立声闻法的相见道位,因为初果的智慧境界并无声闻法中的通达位及相见道位可言,但得断除三缚结即已圆证声闻见道果位及智慧;即便以七生人天往返定义为相见道位,实亦无须,因为初果见道内涵全部都属有为相,从始证初果至即将进入二果时莫非如是;然大乘相见道位之智慧与观行内涵,都属非安立谛故皆是无相,必须先证真如方始能观行故,当知并非声闻法中所能观修者故。如是,窥基以大乘相见道的真见、相见、通达等名相注解声闻道果证,实非所宜。
窥基原文(《瑜伽师地论略纂》卷15):
论云“尔时圣智虽缘于苦,然于苦事不起分别”等者,此通明三乘见道前方便。大乘前方便,或作安立谛观,或作非安立谛观,不同小乘,如前第五十五已说。论云依初建立增上力故,说法智品有四种心、种类智品亦有四心,随尔所时八种心转,即尔所时总说名一无间所入纯奢摩他所显之心,如是总说有九种心见道究竟者,此明相见道也。略有三说:一云、法智品等者,品者品类。品类言,即并摄忍,即四法忍、法智,一品类合名四心,类智亦尔。此是智品有八种,能有断惑之功。此说次后入如智品时节,八定品能寂静故,住心故,总名为一奢摩他之心故。言九心,前智品八心,后定品一心;以定品无断惑之功,不为智故,但总名一心。虽智时有定,定时有智,功能别故,智时隐定,定时隐智不论。
问曰“初四法忍、法智,为四心,类智亦尔”者,应随顺小乘解,以断上下界惑别故。又解,大乘别者,如对法,初无间、后无间别故,云各为一类。二说,今言品者,是品类义。4
窥基此文中说:“论云依初建立增上力故,说法智品有四种心、种类智品亦有四心,随尔所时八种心转,即尔所时总说名一无间所入纯奢摩他所显之心,如是总说有九种心见道究竟者,此明相见道也。”
辨析:十六品心总说为九品心者,详《成唯识论》卷9:二者依观下上谛境别立法类十六种心,谓观现前不现前界苦等四谛各有二心:一、现观忍;二、现观智。如其所应,法真见道无间解脱见分观谛,断见所断百一十二分别随眠,名相见道。若依广布圣教道理,说相见道有九种心。5
此九品心者,只是将十六品心另作分位观察而立,仍不外于十六品心的观行,于后针对窥基所说错谬之辨析中将有解说,此处容略。窥基既说入地前的四谛十六品心总说为九种心时,是相见道位所摄,并指明是相见道位的究竟位,当然已把十六品心及九品心的加行定位在相见道位最后阶段,而非真见道证真如之前,如是应知窥基前文将这十六品心、九品心的观行定位为真见道前的加行位,已经自语相违。是故不应说此依真如修安立谛的四谛十六品心观行是在真见道前的加行位中,证知窥基上来所说十六品心观行在真见道前的说法错谬。
窥基说:“论云‘尔时圣智虽缘于苦,然于苦事不起分别’等者,此通明三乘见道前方便。大乘前方便,或作安立谛观,或作非安立谛观,不同小乘,如前第五十五已说。”
辨析:《瑜伽师地论》卷55 是否诚如窥基所说的道理呢?
先引论中的文字证据如下:
云何名为第四现观?谓于加行道中先集资粮极圆满故,又善方便磨莹心故,从世间顺决择分边际善根无间(辨正1),有初内遣有情假法缘心生,能除软品见道所断烦恼粗重;从此无间,第二内遣诸法假法缘心生,能除中品见道所断烦恼粗重;从此无间,第三遍遣一切有情诸法假法缘心生,能除一切见道所断烦恼粗重。又此现观即是见道,亦名双运道(辨正2)。此中虽有毘鉢舍那品三心及奢摩他品三心,然由双运合立三心,以于一刹那中止、观俱可得故,当知此诸心唯缘非安立谛境(辨正3)。又前二心法智相应,第三心类智相应。又即由此(三品)心势力故,于苦等安立谛中有第二现观位清净无碍苦等智生,当知依此智故,苦集灭道智得成立(辨正4)。即前三心并止观品,能证见断烦恼寂灭,能得永灭一切烦恼及所依事出世间道,是名现观智谛现观(辨正5)。
云何名为现观边智谛现观?谓此现观后所得智,名现观边智;当知此智第三心无间,从见道起方现在前(辨正6)。缘先世智曾所观察下上二地及二增上安立谛境(辨正7),似法类智世俗智摄、通世出世,是出世间智后所得(辨正8)。如其次第于一一谛二种智生,谓忍可欲乐智及现观决定智。如是依前现观起已,于下上诸谛中二二智生,是名现观边智谛现观。此中前智遣假法缘故,是无分别;后智随逐假法缘故,是有分别。又前智于依止中,能断见断烦恼随眠;后智思惟所缘故,令彼所断更不复起。又前智能进趣修道中出世断道,第二智能进趣世出世断道。无有纯世间道能永害随眠,由世间道是曾习故,相执所引故;如相执所引,如是亦不能泯伏诸相;如不能泯伏诸相,如是亦不能永害粗重,是故彼道无有永害诸随眠义。6
辨正1:无间者,心心无疑故名无间。设使十大劫中都不生疑,但因其他应修之法都未实修,以致停滞于真见道位的功德中,亦是心心无间,不得解释为短短几分钟、几刹那。
辨正2:根本论这些文字中,已经说明真见道后的三品心也属于见道位,并且都具足止与观故,已说是“止观双运道”故,是故在此三品心后所观行的安立谛十六品心,当知必在真见道后,乃至在相见道的后位中,焉能像窥基一样指称入地前加行的安立谛十六品心是在真见道前?证知窥基的教判是错误的。
辨正3:此三品心全都缘于真如非安立谛,不缘四圣谛安立谛;又这三品心都必须依于所证的真如方能观行,因为论中已经明说为“非安立谛”,只有证真如后依真如而观行者才是“非安立谛”故。又根本论此段文字中也说:“当知此智第三心无间,从见道起方现在前。”意谓“现观智谛现观”的这三品心,都要先有真见道的证真如智慧以后,才能够生起作观的。由此三理,亦已证明未证真如的煖等四加行,位在真见道之前,而非相见道位最后阶段的入地之前,当知窥基判五十二位阶的前四十心,都属资粮位而无加行位、亦无真见与相见等见道位,确实妄判。
辨正4:由此证明依真如而作安立谛大乘四圣谛十六品心的观行,必在证真如后再依真如观“非安立谛”三品心的观行之后。“非安立谛”三品心的观行伊始,是第七住位证真如时般若“正观现在前”;“非安立谛”三品心观行的圆满,则是从第七住位进修到第十回向位。然后才依所证真如而继续观行所获得之三品心的“非安立谛”智慧,来作四圣谛安立谛十六品心的观行,这时是依真如观十六品心证得大乘阿罗汉果而入地。意谓必须具足三品心“非安立谛”的观行智慧以后,方有能力从事大乘安立谛四圣谛十六品心的观行;所以根本论中说:“又即由此(三品)心势力故,于苦等安立谛中有第二现观位清净无碍苦等智生,当知依此智故,苦集灭道智得成立。”意思是说,若无“非安立谛”这三品心的观行所得智慧,即无后面安立谛依真如观四圣谛十六品心的成立,显然四加行必须位在真见道前,而非四圣谛十六心的观行之时。又,必须在非安立谛三品心观行完成后,再加上安立谛四圣谛十六品心的观行,才能永灭后世五蕴成大乘阿罗汉,然后才能起惑润生而得入地。“依事”是指后有。但这三品心非安立谛及十六品心安立谛,都是在入地前的三贤位真见道后二十四心中就得要完成的,并不是临入地前才有真见道,也不是临入地前藉真见道智慧在几刹那或几天就能完成的,这也证明五十二位中的前四十心不该全都判为资粮位,更不该再把真见道、相见道也判归通达位的入地心中,由此证明窥基的教判确有大过。
辨正5:此现观只到三品心的观行圆满,十六品心的观行已是下一个现观了:现观边智谛现观。因为根本论卷55 中已说,见道位的三品心是第四现观“现观智谛现观”,在这三品心后才能建立的第五现观“现观边智谛现观”则是依这三品心所证真如而作的安立谛十六品心、九品心的观行;显然这些都不是煖等四加行位之未证真如者所能作的,因为加行位只是心中建立似有真如而未实证,无法依所未证的真如而作这三品心及十六品心的观行;但证真如时已是见道位,不是资粮位,由此亦可证明窥基判五十二心中的前四十心为资粮位,连加行位都排除掉,确实错得很严重。
辨正6:如《成唯识论》卷9 所言:【前真见道证唯识性,后相见道证唯识相;二中初胜,故颂偏说。前真见道,根本智摄;后相见道,后得智摄。】必须先有真见道的根本智,后面三品心相见道智慧的后得智方得生起,故说后得无分别智是“从见道起方现在前”,也就是要从真见道获得根本无分别智以后,才会有后时的后得无分别智现前;除非要把真见道从见道位中排除,否则这句“从见道起方现在前”当然必须解读为“从真见道生起根本智开始,非安立谛这三品心才会次第现前”;然而,后得智的相见道位智慧,却是必须先有第七住真见道位的证真如,再历经十住、十行、十回向等位以后才能完成这三品心的智慧,才算是完成相见道位的智慧功德,这些却都是已证真如的贤位菩萨了,所以相见道位的证唯识相等后得无分别智,一定是在真见道位以后的事,当然已是证真如之后的事了,窥基当然不该判这地前二十四心(第七住位到第十回向位)与十信位及初住位到第六住位等十六心同样都是资粮位;因为,资粮位是还没实修四加行的凡夫菩萨,更不该是三贤位中第七住位起已证真如而使般若“正观现在前”的贤位菩萨,更不该说已修得非安立谛三品心的菩萨们仍是资粮位中的凡夫。
辨正7:除非是三地满心以下的地上菩萨乘愿再来,否则此世真见道后转入相见道位中依真如而修非安立谛这三品心,所需的观行时劫必然很久远,不是几天、几个月或几年就能完成的,是故根本论卷55 中特地说是“缘先世智……”等,意谓:即使是未离胎昧的地上菩萨乘愿再来,此世初悟以后仍得“缘先世智”而作思惟,才能在很多年后渐渐通达往世的所悟;何况往世未入初地的十行、十回向位菩萨再来时,焉得不“缘先世智”继续进修而渐渐入地?可以证明真见道后的三品心(内遣有情假缘智、内遣诸法假缘智、遍遣一切有情诸法假缘智)非安立谛,必须历经极久远时劫而走完三贤位以后才能完成,不是在几天、几个月或几年之中就能完成这个历程的;所以窥基把真见、相见、通达判为几天、几个月或几年就能一起完成,将见道中的真见、相见、通达等三位合在一起完成而判在初地的入地心中,又判三贤位全都还在资粮位中,是不正确的教判;会中某师把这种错谬的教判,误认为符合《成唯识论》及诸经中的佛说与根本论中的菩萨说,不是真实理解见道义涵的人,则他所谓的证悟真如显然只是解悟而非真悟。
辨正8:缘真如非安立谛所观行者(三品心的观行),并非以世俗法蕴处界等为观行的中心内涵,而是以真如为中心来作这三品心的观行,故非二乘法中依蕴处界等世间法观行所得的智慧,所以根本论及《成唯识论》中都说这三品心的观行不是安立谛,都说为“非安立谛”;因为《成唯识论》中也已说这非安立谛三品心后的十六品心观行,也是依所证真如而作大乘四圣谛安立谛的观行。如今此根本论中既说十六品心的观行也是“缘先世智”的三品心而作的观行,又说是缘于真如出世间智后的所得智慧,这必然是缘于真见道的根本智而生起的后得智,不属于真见道所得的根本智;由此当知十六品心的观行必在已证真如后所作非安立谛三品心的观行之后,不该说真见道证真如前的四加行位尚未证真如之时,就能依真如而观修这大乘十六品心了,所以会中某师与窥基主张三贤位都属于资粮位的说法同有大过。
又根本论卷55 中说“缘先世智曾所观察下上二地及二增上安立谛境”,也证明安立谛十六品心的观行是依所证真如“非安立谛”三品心后所作的观行,所以这个即将入地的安立谛十六品心的观行,并非一世即能完成的,所以才说要“缘先世智曾所观察”的欲界、色界、无色界“增上安立谛境”,继续作这十六品心安立谛的观行,直到证得大乘阿罗汉果而得入地方止。这已经证明根本论中不但主张“非安立谛”三品心的观行得要历经很长的时劫,而且要依“非安立谛”三品心而作的“安立谛”十六品心的观行,也不是一世就能完成的,否则又何需“缘先世智”而继续作观行?这也证明安立谛十六品心的观行,不可能是在真见道位前的四加行位中;而是在真见道后完成相见道位三品心“非安立谛”的观行之后,方始依“非安立谛”三品心而作安立谛十六品心的观行;这也同样证明会中某师及窥基主张安立谛十六品心的加行在真见道前的说法,都是荒诞不经的谬见。
窥基原文(《成唯识论述记》卷5):
论:“后通一切”至“现在前位”(辨正)。述曰:即平等智相应心也。后胜全论,即一切如来全,无有漏故;一切菩萨见道全,通顿、渐悟,一切菩萨必法空观入见道故。此非三心真见道义,及一切菩萨修道位中法空智及果现在前位,皆起平等智故。人观不然,如前已说。然果中有远果、有近果。如何等者,佛地论说:后得智若是法观等流者,即是法观。若定尔者,八地已去不出无漏观,彼位何时非法观果?由此应说,隣近果者,如佛地论说法观后得现前。若远果者,即人观后得现前。或八地以去无分别智自入人观,彼果起人观后得智亦无妨。然此中据初解隣近果说,若约后义即果全论。又此果有缘虑、不缘虑,不缘虑者即灭定,缘虑者可知。7
辨正:《成唯识论》卷5 中该句原文及前后文如下:【次通一切异生声闻独觉相续,一切菩萨法空智果不现前位。彼缘异熟识起法我见,后通一切如来相续。菩萨见道及修道中法空智果现在前位,彼缘无垢异熟识等起平等性智。】8 这段论文说的是与法我执相应的染污意根,有三种层面的有情相应中的第二种。
窥基说:“述曰:即平等智相应心也。后胜全论,即一切如来全,无有漏故;一切菩萨见道全,通顿、渐悟,一切菩萨必法空观入见道故。此非三心真见道义,及一切菩萨修道位中法空智及果现在前位,皆起平等智故。”
辨析:虽然窥基这段文字中所说不是在讲见道位的意涵,但他同样把真见道之后,在相见道位中应修的三品心,全都指为真见道位所修;而这三品心本来就不许指称为真见道位,也就是说,这三心所缘的乃真如种种别相,以及缘于真如而细观有情假、诸法假等别相,已非真见道位之单缘真如总谛而不别缘,是进而缘于真如别相及有情假、诸法假的现观了。这已分明指出:真见道位证真如而缘于真如总相以后,才会有后续的“非安立谛”这三品心的观行;此三心既缘于真如别相及诸法假相,当知不得谓此三心为真见道位,则已证明窥基指称这三品心都属于真见道位,所说大谬。(待续)
---------------------------------------------------------------
注1《大正藏》册43,页80,上10-24。
注2《大正藏》册43,页82,中17-下1。
注3《大正藏》册43,页126,上22-中9。
注4《大正藏》册43,页216,中4-23。
注5《大正藏》册31,页50,中2-7。
注6《大正藏》册30,页605,下17-页606,上22。
注7《大正藏》册43,页407,上21-中7。
注8《大正藏》册31,页24,中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