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论之平议(连载78)----正雄居士
——宗喀巴《菩提道次第论》之平议
  第五节 《广论》于相续中生见之法
  第一目 宗喀巴以七相推求一切法无自性
  《广论》501 页说:入中论释引经说云:“言我是魔心,汝昔起是见,此行蕴皆空,此中无有情,如依诸支聚,假名说曰车,如是依诸蕴,说世俗有情。”此如依自车轮等支假名为车,依于诸蕴假名为我或曰有情。
  宗喀巴所说的经文,应是出自《杂阿含经》卷45,经中以众材和合成车为譬喻,说明五阴等众缘和合假名为我或称为补特伽罗。经云:【汝谓有众生,此则恶魔见,唯有空阴聚,无是众生者。如和合众材,世名之为车,诸阴因缘合,假名为众生。】1 譬如汽车,是由引擎、底盘、油电系统、车轮、车厢等等零件组成,由众多零件组合而成的汽车,必定有坏灭之时,所以说车不能常住是生灭无常的,故说为无自性;同样的,引擎、底盘等等零件本身亦不能常住是生灭法,也是无自性。同样的道理,说众生身心是色、受、想、行、识五蕴所组成,一一蕴皆不能常住是生灭法,所组成的这个五蕴我亦不能常住是生灭无常的,故说为无自性;无自性故空,无真实性故空无我,所以五蕴是因缘的聚合,假名为我或称为有情,这就是《杂阿含经》中所讲的道理。宗喀巴当然也会学著说“诸蕴假名为我或曰有情”,因此似乎也是符合《阿含经》的说法,既然是因诸蕴聚合而假名为我,因此识蕴中的意识当然也是假我之法,这是不会错的;但是,先前见他所论述的内容根本却一贯的主张说意识是生死流转的主体识,说意识可以结生相续而来去前中后三世,说意识是常恒不灭的法。所以,依宗喀巴一贯的立场来说,分明就是主张意识为常住的真实我,而现在却又鹦鹉学舌地说五蕴是假我,如是只知其一而不知其二导致自语相违前后颠倒,真是让人不知所云。
  我们先撇开宗喀巴一贯主张的意识是主体识不谈,且看宗喀巴如何以车作譬喻,来解说五蕴与假名我。《广论》501 页说:入中论云“如车非许离自支,亦非非异非具支,非依他支非支依,非聚非形此亦尔。”如车与自支,于一异等七支中皆无故唯假有。我与取蕴说亦如是。此中若车有自体性,则以正理观性有无,于一异等七相之中,定有所得,然于彼七皆非有故,定无自性。
  宗喀巴以车譬喻为我,以车的零件譬喻为五蕴,将我与五蕴以七相推求而都不可得,证明都是无自性。七相是:非一、非异、非支依、非依他支、非具支、非聚、非形。由此即可了知宗喀巴的意思,兹略述如下:
  一、非一:宗喀巴说:【若性一者,如支众多车当亦多,如车是一支亦当一,作者作业皆当成一。】(《广论》502 页)如果车与车支(零件)是自性相同的实有法,则一部车等于一个零件,五个零件必定有五部车,零件就是车,车就是零件。同理,一个蕴有一个我,五个蕴就有五个我,蕴就是我,我就是蕴。如是,假名我变成与五蕴自性相同,则所作的五蕴与作者的我自性相同,这是有过失的,所以假名我无自体性。
  二、非异:宗喀巴说:【又与自支体性非异,异如瓶衣各别可得,不可得故。亦当无有施设因故。】(《广论》502 页)车与车支自性非异,因为车与车支如果自性相异应该如同瓶、衣一样,瓶是瓶,衣是衣,两者并无关联,因为不相系属的缘故。换言之,若说五蕴与我自性不相同,则五蕴是五蕴、我是我,应当不是从五蕴假名施设为我,这也是与现实相违背的,所以五蕴与我自性非异,都无自性故。
  三、非支依:宗喀巴说:【能依所依二品自非支依,如酪在盘。】(《广论》502 页)盘本来有能依自性,酪也有所依自性,所以能见酪置于盘中;如果说车(假名我)是车支(五蕴)之所依,也就是说五蕴是依于假名我而存在,则应该就像酪在盘中一样,可以见到蕴在假名我之中,但事实上却找不到,因此五蕴本来没有能依的自性,假名我也没有所依的自性,因此假名我并非五蕴的所依,二者皆无自性故。
  四、不依支:宗喀巴说:【亦非依支,如天授在帐。】(《广论》502页)意思是说:车(假名我)若依于零件(五蕴)而存在,则应该如同人在帐棚中,但事实上并不能找到有实我在五蕴中。
  五、非具支:宗喀巴说:【车与自支各异应可取,然不可取故无具义。】(《广论》502 页)如果说车子具有车的支分,二者有相异的自体性,则应该车与零件各自分开,各自可取,但现见离了车支并没有车的存在,所以车有自性不能成立。
  六、非唯积聚:宗喀巴说:【一违正理,谓轮等支分离散布,完聚一处亦应有车,以为支聚即是车故。二违自许,谓自部实事诸师,许无有支唯许支集。若尔,支亦应无,无有支故,是则亦无唯支合集,是故支聚亦不成车。】(《广论》502 页)不是只有零件随便堆积一处,便生车体,譬喻不是五蕴聚积,便生实我。自续派不承认有零件,却承认有零件的聚集,事实上没有零件就没有零件的聚集,没有零件的聚集当然不能成车。意谓:没有五蕴,如何有我?
  七、非形:此部分宗喀巴根据月称的《入中论》,有很多文字的说明,简述其意乃谓:“非唯轮轴积聚有如是形,便为实车;喻非五蕴和合形相,便为实我。”2 以上是宗喀巴以七相推求车与车支皆非实有唯是名言假施设安立,意即五蕴与我都是无自性,无自性故无我。
  综观宗喀巴以七相推求,而说五蕴与我皆无自性,都有一个共同现象,就是只在世间法上推求。如果依于世间法而来推求说世间法无自性,那岂不是白忙一场!因为世间法是因缘所生法,本来就是无自性何需再推求?不论是以七相推求乃至十百千相的推求,还不都是一样的无自性,那不是白忙一场吗?不但如此,而且以这样的方式来推求,还会堕于无因论的断灭见中,因为没有第一义谛—如来藏—作为所依,故五蕴我灭后就成为空无,既然空无一法如何能让生命相续?再者,二乘人所入的无余涅槃,若是没有第一义谛为所依,当蕴处界诸法全部都灭了,那么说世俗无我不也是成为断灭空了。所以,宗喀巴依于世间法而说世间法无自性,而认定这样的无自性是第一义谛真实空,就是无因论的断灭见,证明了宗喀巴说五蕴无我、世俗无我,正是落于无因论的断灭见中。其实,当众生一期的生命结束了,这一世的五阴身心都坏灭了,然而尚有二法不灭,此二法即是宗喀巴所否认的末那识及阿赖耶识,此二识会去到未来世出生下一期的五蕴身心;所以,虽然五蕴身心只有一期的生死,但有情的生命依此相续的二识而得以延续,所以有情死了并不是断灭空。即使是二乘人入了无余涅槃,包括末那识在内的十八界法全部都灭除了,但仍然有第八识异熟识独存不灭,所以无余涅槃也不是断灭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