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藏密观想、明点、甘露、持明的真相─概说密宗系列(二)
藏密观想、明点、甘露、持明的真相─概说密宗系列(二)
───────────────────────
目 录
一、观想及天瑜伽…………………………01
二、密宗之明点与脉气……………………41
三、甘露……………………………………68
四、持明、手印及梦瑜伽…………………73
───────────────────────
一、观想及天瑜伽
观想之法,乃是密宗行者必修之法门;若观想不能成就者,则其后之一切修行皆不能进行,故观想一法,在密宗之中,地位极为重要;能否修学密宗之法,首先须观察此点,故说观想之法为密宗修法之起分。
起分之修习乃正分之预备也,犹如登楼必由梯上,无梯不能登楼;起分修好,正分始能修。起分修法,经中不详,非由上师口传不可。今简单的讲与尔等听:修者先安静坐下,将心定下,一心想自己变成本尊。天天如此修观,久自习惯。心既寂定,即使室内有人在旁叫嚣,亦能充耳不闻、心不微动,方称寂定。(62-50)
是故观想本尊之法,乃是密宗修行入门之基本功夫。
要而言之,密宗内之一切修行法门,悉与观想之法息息相关——观想淫乐所生五欲之法而供养“佛菩萨”为始,观想明点等为次;若不能观想者,一切修行悉皆唐捐其功,亦不能次第向上进修;是故密宗之修行法门,以观想之法为基础。(摘录自平实导师著,《狂密与真密》,第一辑,正智出版社。)
观想法之修行目的,大约有四:一者欲藉观想天身而成就天身——欲藉所观成之广大天身作为将来成佛之佛身;二者为藉观想法门之成就而即身成佛——以为观想自己本尊成就佛之大人相,与佛身无异时即是成佛;三者乃是藉观想法门练成明点,四者藉观想及明点而加修气功,作为接受密灌之后修学及修证双身修法之基础。由此四者之成就,密宗行者便能进修男女双身修法,即可于一生中修成“佛果”,具足“法身、报身、化身”及“法界体性智”等五智。
密宗一向以为观想自身为何人,则自己便可变成何人:若于打坐时观想自己心中出现广大之天人色身,则是已成就天人之广大色身,将来舍寿时便可以出现广大庄严之天身。譬如宗喀巴云:
《修我方便论》中,说广大天瑜伽方便,为波罗密多乘与密咒乘之别(唯有密咒乘方有此法),引《摄真实》证菩提中“生天之教”而善成立。并明显说:彼瑜伽中具金刚界诸尊之规。故非但与无上瑜伽,亦是与瑜伽续二者方便之差别也。诸余论师所说于无上时已宣说讫。凡许自修为天相之续部一切皆然。以须如是而修,理皆同故。瑜伽续中亦多宣说。如摄真实经(注:密宗上师所引之经,大多系密宗古时上师之集体创作经典,非显教佛说之经。以下所引用者皆同)初品云:“身语心,自身诸微尘,若修为佛身。即当成正觉。”释论憍萨罗庄严云:“修诸微尘为金刚等调伏作意之瑜伽师,应于每日四次修为佛身。由修佛身得何成就当成正觉?义即得相好庄严之佛身也。”(21-29)
若未于此善获定解,弃天瑜伽,仅修密咒一分之道,当知定非获得道体。(21-33)
此中须于明显天身生三摩地,心久安住。良以风是心马,能摄持风、则于一境心易摄持。……此修几久?如《金刚手灌顶经》说:“乃至获得一切威仪,能以明显天身及天慢心遮庸俗慢。”是故唯于天身明显持心,犹非具足。须天慢坚固于彼心。(21-80)
《苏悉地现观》中亦云:“莫作是念:谓事续中未说修天次第。虽薄伽梵多未宣说,然于《金刚手灌顶》及《十种真实》等专重而说。又诸成就皆仗咒天及修真实。此若失坏,则消灾等皆不得成。故以师教及观经义便能了知。”此说事部有起天法,引《金刚手灌顶》为据,显然是许事行部中之天瑜伽,与前说同。由欲成办消灾等法无量事业,须仗修“天及空瑜伽”,故说事部亦须修天(瑜伽),理由极善。(21-55)
观想之第二目的,乃为藉观想而成佛道:若于打坐时观想自己心中出现本尊,再将本尊身逐渐修改,使之越来越庄严;若观想自本尊身成为金刚萨埵时,自身便是金刚萨埵;若观想自身本尊,使之越来越广大、越来越庄严,逮至观成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成功时,自己便是究竟成佛,与佛无二。由是之故,密宗行者必修观想之法。
譬如《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三昧大教王经》中,彼密宗之“佛”如是开示:
微妙金刚相应故,即当观想于自身,自身现月影像中,净菩提心应观想。复于净妙月轮中,如应观想于自身,自身即是金刚像,萨埵金刚想无异。微妙金刚法相应,如应观想于自身,自身萨埵金刚心,萨埵金刚想无异。如应观想于自身,所有诸相皆具足,自身即是佛影像,诸佛菩提应观想。……微妙金刚法相应,观想金刚住心中,自身即是佛影像,由是观故即成佛。(卷七)
当知佛菩提之修证,要由触证第八识如来藏方得发起,非由观想所能成功也,佛菩提智即是证得如来藏所发起之智慧故;而密经竟不教人参禅触证如来藏,而言观想佛菩提,欲如何观之耶?荒唐无比。如是成佛之密宗行者,若问彼般若之意,则必谓“一切法空”,于真正之般若——如来藏之中道观——一无所知;若问其自身之真如为何时,则以能观想本尊之觉知心为真如,同于常见外道无二,如是而谓为同于诸佛、而谓为即身成佛,真是妄想也。
观想法修行之第三目的,乃是欲藉观想明点之成就,以证得菩提心,密宗行者皆以明点为菩提心故;然而发菩提心只是凡夫发起修学佛道之意乐,至于胜义菩提心,则是指第八识阿赖耶识——众生皆本来具有之如来藏,非如密宗之以明点为胜义菩提心也。是故观想明点成就者,实非证得真菩提心也。如是明点之观想法门,非可说为佛法也;是故一切密宗行者,于此皆应深思再三,以免浪费金钱时间,又犯大妄语业,来世复得严峻果报,冤枉已极。
观想法门修行之第四目的,乃是希望观想成就之后,再加修宝瓶气,藉宝瓶气及明点之修练,以成就迁识法而往生佛净土;或藉明点及宝瓶气之功夫,将来受秘密灌顶之后,方可与异性合修双身法而成“究竟佛”、成为“正遍知觉”。此是修学观想之四种目的。由密宗之理论与行门观之,可知观想天身及明体法门,乃是密宗即生即身成佛之根本,故观想法门在密宗道中,极为重要,是密宗道之入门根本故。
黄教宗喀巴如是说,白教陈健民上师亦作是说:p.8
大手印除已先破人法二无我离心离识外,又当离明体之执著,自然顿备五智、证三身,所离既多既细,取道甚近甚速,故得即身成佛。如以显教之离心,作为离戏瑜伽之所当离,则与愿教无异,何能即身成佛耶?(34-802)
复次,如是观想而可自谓成佛者,则诸鬼神更可自称为究竟佛也;彼诸鬼神有其鬼神五通,多能将其色身变化出三十二相等,非仅如密宗上师观想所成之内相分而已,则更应是佛也;如是,应言彼诸鬼神之成“佛”者更究竟于密宗上师之成佛者。然而诸佛终不授记彼等鬼神将来可以成佛,何况密宗现在观想所得之内相分影像而可成佛?故说密宗观想成佛之法,名为虚妄想也。(摘录自平实导师著,《狂密与真密》,第一辑,正智出版社。)
初期密宗本以观想为正修之法门,若能观成本尊之佛形具足者,即名已成究竟佛;后来则因婆罗门教、印度教中之性力派男女双身修法被纳入密宗之内,便以双身修法为无上瑜伽,观想之法便渐渐退居起分之地位,而成为密宗修法之基础部分。
此后即改为须先修起分,并鼓励改为观想空行母 (为将来修双身法而作准备故),如《那洛六法》中说:
行者如修卡觉佛母(原注:卡觉佛母即那洛空行母之别名,空行母不只卡觉一尊,有无量无数,此世界上到处皆有。惟卡觉乃空行母之主尔)。修时自观为卡觉,决无弊病;若不修此起分,径修正分,不但致病,且有大罪。(62-51)
除此而外,观想之法又因观想中脉及坛城等,而有许多之演变及衍生之法。兹举其一为证:【人身有七万二千脉,一脉一坛城;七万二千毫毛孔,一孔有一罗汉 (原注:罗汉系统称,有大小乘之别。大乘罗汉即是佛与菩萨,小乘罗汉乃缘觉声闻也)。】(62-51)以上所说观想之法,于无上瑜伽双身修法引入密宗之后,即降为生起次第之修法,已非密宗之究竟法门也。此是密宗从“真言密”而引入外道之性力派修法后,所生之演变:将本来之正分降为起分,而以双身法之乐空不二、乐空双运为正分。如是改变之后,方有《大日经、一切如来摄大乘现证三昧大教王经、……》等密经之出现而统合之。(摘录自平实导师著,《狂密与真密》,第一辑,正智出版社。)
以观想之法消除罪障及供养诸佛,实乃密宗独有之妄想也。有师云:
行者应在生前修法之时,以咒之力将身内魔障驱除,魔变成黑气由毛孔外出,黑气至外后,复变成无量数之自己,任冤家殴杀辱骂;一之不足,则十之;十之不足则百之,终使其冤气全消,满意而去;此种还债之观想异常重要。夫人孰无过,有过即有冤孽;有冤孽即须偿还。倘不观想还债,则任修何法万难成就。此系口诀,尔等须严守秘密,不可随意告人;余等每日至少观想还债二三次,即系此故。(62-169)
复次,若观想还债即可真正还债,则一切人造恶业已,如是观想之后,债即可还清,如是简易消除业障之法门,释迦世尊绝无可能吝惜而不宣说,然终末见 世尊曾说此法。若观想之事即是真实,可以成真,则观想能力较强者,亦可藉观想之法,将他人之福德据为己有;则诸佛亦可观想其一切弟子皆成究竟佛,则诸弟子不须勤苦修行,只须多多供养于佛,讨佛喜欢,由佛观想弟子已成究竟佛道即可。
则佛大悲之心,亦应每日观想其遗法弟子皆成究竟佛道,不须吾人之勤苦修集福德资粮及勤修三昧也。亦应密宗弟子众等,不须勤观明点、苦练气功、观修中脉、建坛观行、双身合修……等种种勤苦修行也。是故观想还债之说,不可轻信,唯是浪费行者之宝贵光阴尔。此师又云:
还债观毕,乃观想用咒力变出无数珍宝以及其他佛菩萨所喜欲之供品,用以供养前面虚空中之本尊及佛会。供毕,本尊与佛等皆大喜悦,于是佛菩萨等化光融入本尊身内,本尊复化光融入行者身内,行者即变成本尊无二无别。(62-169、170)
如是“供佛”若真实能供佛者,则八地菩萨之二大无量数劫勤苦修诸三昧,即属多余;亦应佛与诸菩萨皆常传授如是大利行者之法,不应吝惜,而竟未见世尊教授此一胜法,要待密宗诸未见道之古今祖师传授此法;是耶?非耶?此师又云:
行者变成本尊后,乃(观想)为一切众生宣讲佛经,使众生亦悟道而成佛。同时观想变出无数珍宝及其他一切众生所喜欲之物品,作广大之布施,普结善缘。并将本人所有之一切功德善业等,均回向与众生,求其得早登彼岸,共证佛泉焉。以上所述还债供养及变成本尊说法利生之三种观想,皆系口诀,千万不可随意与外人宣说。除金刚弟兄之外,不得泄漏一语、自招罪愆。切记!切记!(62-170)
如是观想已成佛之本尊能为众生说法,而令众生得度者,其实皆是个人之妄想尔,实未曾有一众生能闻其法故,所观想之本尊及度众生之事业,皆只是自己之内相分故。若如是观想即可度化众生得度者,诸佛不须示现于三界之中勤苦度众,但只于成佛之后,每日观想度化无量无数众生,即可令诸众生得度也。然佛终不如是度化众生,不唯于人间有情须要应身来度,天界有情亦须化身方能度之,乃至地上菩萨之修证,尚须佛以庄严报身而度之,密宗行者所观想之相唯是自身之内相分故,与他人无涉故。
又:观想变化无数供品,以之供养自己所观想而成之本尊,其实仍是供养自己;若如是供养能生功德,此理不通也,观想而成之本尊乃是自己之内相分所成就故。
又所观想之本尊佛,化光融入自身之中,其实仍是行者自身之所观相分消失而已,所谓化光融入自己,只是自己之想像尔。犹如彼喜乐幻想之人,幻想自己成为皇帝,然后将所想皇帝化光融入自身,而自称为皇帝,便以皇帝自居者,终将不免被人送入精神病院治疗其妄想症也。密宗之观想法亦复如是虚妄,同出此理;故说如是观想之法,不可谓为佛法也。(摘录自平实导师著,《狂密与真密》,第一辑,正智出版社。)
密宗中人每谓人曰:“密宗对于死亡之超度最有经验,超度之法最为胜妙,超度之效果最好,是显宗所不能及者。”然而依道种智观之,密宗超度亡者之法,其实荒诞不经,皆是俗人之虚妄想,必致亡者之讪笑,所言不符实情故。譬如某上师云:
夫人之将死,四大必先离散;当其离散之时,各有一种境界,常人至此必心慌意乱、痛苦万分,因之中心无主,随业流转矣。修法之人为避免临时慌乱起见,故于生前修法之时即常练习临死之八法,以便届时不致手足无措、神志昏昧也。当地入水时,似有高山下压立将压毙者然;水入火时,此身如在海上,波浪滔天立将溺毙者然;火入风时,如森林失火毒焰冲天,身在林中立将焚毙者然;风入识时,如狂风飙发飞沙走石,身被卷上雪端摇摇似欲下堕,立将跌毙者然(原注:此时心中大起恐慌,恐慌之心一起,八十种风气始入内去,由八十种再成为二十五种正分,成就之后一识即是一佛、一毛孔即为一罗汉,五体即是五佛);再地入水时,心中如见阳焰,犹如无云之天;水入火时,心中如见烟然;火入风时,心中如见萤火;风入识时(原注:识、风、气,同指一物也)心中如见大平原上点一灯,四下无风,灯中之焰甚明然。如此种种境界来时,行者自知死将立至,于是想“我死无常、一切法空”,观空中现一种子字,此字旋即旋变成本尊,如有明母(意谓此本尊如果有抱著明妃)则明母亦观之;自己之身口意与本尊之身口意无二无别,此时死去、立地成佛矣!常人临死之时往往畏冷怕热,死后多堕地狱;畏冷者堕火牢,怕热者落寒狱,痛苦无比。是以修法之人死时应专心一意观想自己变成平日所修之本尊,然后心间放光奉请自性净处(所观想下体处)之智慧佛(之双身佛);迨佛光降临融入己身,己身即成佛矣!此乃中阴身替代成佛之法也。行者临死之时倘感冷热,切莫“自慰勿怕”,因“自慰勿怕”即属怕之表现;此时应一心念咒,自观为佛,置冷热于不顾,视其为佛所赐给之死的预告可也。为免临死慌乱起见,故平日修法之时,即须将上述四大离散之状,以及观想“我死无常、一切法空”、自己变为本尊、身体感觉冷热等等,多多修习也。(62-179、180)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