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2集 安慧《大乘广五蕴论》错解大乘佛法 正祺老师
视频播放:
 
音频播放:
说明: 播放音频      调整音量     暂停 停止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
欢迎您收看“三乘菩提之识蕴真义”单元。今天我们继续来说明安慧《大乘广五蕴论》错解大乘法所造成对大乘佛法的危害。
在前面已经有亲教师辨正说明过《大乘广五蕴论》当中错将阿赖耶识归类在识蕴,还有后面还会有亲教师辨正安慧师徒妄说阿赖耶识是有漏有记性、妄说阿赖耶识有法执等等,对阿赖耶识的错解等等。凡此种种是安慧师徒对大乘法所说的如来藏阿赖耶识存心加以否定,所以创造出所谓的《大乘广五蕴论》,将能出生识蕴的阿赖耶识颠倒归类在阿赖耶识所出生的识蕴当中,并且以识蕴的性质来形容阿赖耶识,就这样让人家否定阿赖耶识,以为阿赖耶识是生灭法;就这样子否定阿赖耶识以后,大乘法的胜妙与真实道理就消失了,他们这样就可以理直气壮与证悟的大乘法师一较长短了。
安慧的《大乘广五蕴论》当中还有许多的错误,例如说意根是假名施设的存在、灭尽定当中没有意根存在,或者说意识就是意根,或者说根能够生识,或者是说识没有见分、相分;这些错误百出的地方显示出安慧师徒对八个识完全搞不清楚,这样的《大乘广五蕴论》怎么能够称为是大乘佛法的论述呢?可是现在一些佛学院却是将《大乘广五蕴论》这个邪见论述作为教导众生的教材,一些佛学院他们提出原本创建的目标是要住持佛法、续佛慧命,想要净治身心,要弘扬正法、利济有情;可是却是信受了学术研究,不知道真参实悟,更以错误的邪见论著作为教导众生的教材,就这样子误导佛学院的在家、出家二众,以邪论取代正论而教导未来的佛门龙象,这样子难道没有坏法破法的因果吗?难道没有误导佛门四众的因果吗?
误导在家二众,这个过失尚小,也就罢了;误导出家二众,过失极大。为什么?因为在家二众大多不会出世弘法,大多不是以弘法度生作为专责,只有极少数的在家二众才会度众。然而佛学院当中的出家二众,大多是以弘法利生作为职志,他们被误导以后,将来必定辗转又误导更多的众生。又因为出家二众身披福田衣,身现僧宝表相,多被初机学人所共同归依跟学习,如果先被误导,接着又误导了众生,那么广大的在家二众必定跟随着共同落入安慧师徒的邪见当中,久了以后一定共同成为抵制正法、破坏正法的庞大势力,这将让正法难可弘传。如此,这些佛学院虽然标榜着住持佛法、续佛慧命,想要净治身心,想要弘扬正法、利济有情,结果却是在误导众生、破坏佛法,这真是让人难过而且难以理解。
安慧的《大乘广五蕴论》的影响非常的严重,例如民初的圆瑛法师也是受到影响,在他所著作的《楞严经讲义》第13卷,就将阿赖耶识认为是识阴,他更进一步将八个识分属于五阴,这就是受到安慧的影响。这违反了《阿含经》当中所定义的五阴以及 如来所说八个识的内涵,因为五阴与八识是佛法的基本知见,对五阴与八识错误的认知,则会影响后续的一切的修行。
圆瑛法师在《楞严经讲义》解释“解结因次第,六解一亦亡,根选择圆通,入流成正觉”的经文的时候,他说:“第八识本来叫含藏识,即如来藏,因受无明熏染,变成阿赖耶识。故由识阴先起而有行阴,即第七识,末那识又叫传达识,专传达六识之意思到八识处。然后有想阴,即第六识,再有受阴,即前五识;再有色阴,即内之根身,外之世界。”圆瑛法师说:如来藏因为受到无明熏染,变成阿赖耶识,故由识阴先起而有行阴,即第七识,他说末那识又叫传达识。显然他认为识阴就是阿赖耶识,行阴就是第七识意根。然后想阴就是第六识意识,受阴就是前五识,色阴就是内根身及外世界。
现代更有法师把圆瑛法师的说法讲得更清楚,他在所讲述的《楞严经讲记》当中说:
“圆瑛法师认为“受”是偏重在前五识,“想”是偏重在第六意识。当然“想”是通于八识,但是第六意识的功能偏强,这样子也合理,所以我们姑且把它这样子配----前五识是“受阴”,第六意识是“想阴”,“行阴”是第七意识,这个“识阴”就是第八识,这样子更容易了解。”
五阴当中的想阴就是了知六尘境界,阿赖耶识并不了知六尘境界,阿赖耶识不能说有五阴的想,因此许多的经典在叙述阿赖耶识的时候都说“无觉无观,是名心性”,又说“一切诸法无觉无观,无觉观者是名心性。”(《大方等大集经卷11》),又说“法离见闻觉知,若行见闻觉知,是则见闻觉知,非求法也。”(《景德传灯录》卷28)也有说“不会是菩提,诸入不会故。”(《维摩诘所说经》卷3)这个不在六尘上面觉观,如愚如痴的心就是指阿赖耶识,因此五阴中的“想”不能说是通八识。
其实 如来在《增壹阿含经》卷28当中已经将五阴的内容清楚地说明,所谓受阴,也就是痛阴,经文中圣教开示说:【彼云何名为痛阴?所谓苦痛、乐痛、不苦不乐痛,是谓名为痛阴。】受阴是指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这三种觉受会遮覆解脱道以及佛菩提道真实的义理,所以称为受阴,受阴怎么能够说是偏重前五识呢?因为意识本身更有强烈而且清楚的一个苦受、乐受跟不苦不乐受!
经上又说:“彼云何名想阴?所谓三世共会,是谓名为想阴。”(《增壹阿含经》卷28)也就是说,能够思索三世诸法,能够把三世诸法合会起来共同思惟的,就是想阴。经上又说:【云何名为想?所谓想者,想亦是知。知青、黄、白、黑,知苦乐,故名为知。】(《增壹阿含经》卷28)所谓想就是知。经上又说:“若有想,是想阴。”(《中阿含经》卷7)眼识能够了知青、黄、赤、白等显色,意识配合了知形色、表色乃至无表色,显然经上是说前六识都有了知,都有想阴。想阴不能说是意识,也不能说意识想阴的功能偏强。
经上又说:【彼云何名为行阴?所谓身行、口行、意行,此名行阴。】(《增壹阿含经》卷28)行阴是指身口意的变化过程。经上又说:【云何名为行?所谓行者,能有所成,故名为行。为成何等?或成恶行,或成善行,故名为行。】(《增壹阿含经》卷28)所谓的行,是指能够有所成就,成就恶行、善行等等,例如我们曾经作过的丰功伟业、英雄事迹等等善恶的身口意行就是行阴。行阴是身口意在时间与空间的变化过程,第七识则是八识心王之一,所以行阴不能说是第七识,而应该说行阴是意根思量造作的结果。而如来藏以第七识意根跟法尘为缘之后,可以出生意识,所以意根不能以意识来命名称为第七意识,就像父亲不会以儿子来取姓氏一般,说第七意识是颠倒了诸法的出生因缘。
经上又说:【彼云何名为识阴?所谓眼、耳、鼻、口、身、意,此名识阴。】【云何名为识?所谓识,识别是非,亦识诸味,此名为识也。】(《增壹阿含经》卷28)所以识阴就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以及意识,因为这六个识可以识别各种滋味、味道,可以识别是非,因此称为识阴。在《持世经》卷2当中 如来说:【是识阴从众因缘生,无自性,次第相续生,念念生灭。】识阴是众多因缘和合次第生起的,因此识阴没有常住不坏的自性,而识阴的出生必须先有色阴,然后才能够出生,所以识阴不可能是能出生万法的第八识,识阴只是第八识众多体性当中的一个体性而已。
现代这位法师在说明“唯识学里第八识的相貌”的文中,他将第八识称为第八意识,将能出生意识的第八识,以及意识生起后所依根第八识,都判定为意识的部分体性,所以他说阿赖耶识为第八意识,这种说法是以儿子为父亲取姓氏的作法,倒果为因了,这都是受到安慧、真谛三藏错误观念的影响。《持世经》当中说识阴是“从众因缘生,无自性”,可是阿赖耶识却是从无始以来就一直存在,祂的本体是本来无生、永远不灭的,而且祂有自性的——祂有七种自性,这七种自性是:集性自性、性自性、相性自性、大种性自性、因性自性、缘性自性,还有成性自性。将阿赖耶识归类在识阴,甚至直接说明识阴就是阿赖耶识或者说第八意识,这种说法就是延续自安慧的《大乘广五蕴论》以及真谛三藏的主张,认为意识含摄阿赖耶识,认为意识与阿赖耶识体性相同,是同类的,意识是识阴,所以就将阿赖耶识归类到识阴当中了。
他们否定于意识以外另外有阿赖耶识存在的主张,窥基菩萨在《辩中边论述记》当中就将这种主张称为一意识师,这种一意识师的主张是被 玄奘与窥基菩萨所破斥的。其实对佛法有所认识与实证的修行人,都能够很清楚地分辨意识、末那识与阿赖耶识的差别,因为这三者的体性,可以很清楚地分辨出来。然而,从安慧、真谛一直到圆瑛法师,甚至到现在的某些佛学院的法师在宣讲经论的时候,对八识与五阴的体性混淆不清,其始作俑者就是安慧师徒。这种错误的主张,不只让自己修学佛法无法得力,更因为身为出家人的身分而弘传错误的佛法,更是对受学的佛教人士造成严重的伤害。
修学佛法就是要具足解脱道与佛菩提道的修证,修学解脱道与佛菩提道最重要的就是要见道,就是要能够清楚地看见真理之道。解脱道的见道就是断三缚结,要能够断除我见、疑见跟戒禁取见;佛菩提道的见道就是要能够明心,也就是要触证阿赖耶识。如果不能够见道,那就都一直在外门当中修行,所以五祖告诉六祖慧能大师说:“不识本心,学法无益。”然而佛菩提道的见道,必须以解脱道的见道,也就是断我见作为基础;断我见也就是确认五阴的无常、无有真实的体性,确认五阴之中没有真实的我,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修学佛法必须能够对五阴作详细的观察,这观察当然就会牵涉到五阴与八个识的关系,如果对于五阴与八识无法清楚地观行,智慧就无法生起,烦恼就不可能断除,当然也就不可能断我见,甚至于明心证真如了。
断除三缚结是沙门果的初果须陀洹,也是解脱道的见道位,能证得初果才能够称为是佛门当中的沙门,才算是佛门当中的出家人。三缚结当中的我见,又称为萨迦耶见,安慧在《大乘广五蕴论》当中也说:“云何萨迦耶见?谓于五取蕴,随执为我,或为我所;染慧为性。”五取蕴就是染污的五蕴,是有漏的五蕴,也就是五阴。将五取蕴执著为是真实的我或是我所,就是萨迦耶见,因为它是染污性的,所以是必须断除的。也就是必须努力地去观行,确认有漏的五取蕴不是真实的我。可是当安慧的《大乘广五蕴论》当中说:“如是六转识及染污意、阿赖耶识,此八名识蕴。”安慧定义的识蕴是八个识,包括意根末那识以及阿赖耶识,那么当他观行八个识都是虚妄不真实的时候,是不是就否定了一切法的存在,那不就落入了断灭空呢?或者当他要观行识蕴是虚妄的时候,是不是要先把八个识给找出来?可是当安慧把阿赖耶识归类为识蕴的时候,他如何能够正确地完成应有的观行呢?
安慧在《大乘广五蕴论》当中说:“阿赖耶识者,谓能摄藏一切种子,又能摄藏我慢相故,又复缘身为境界故。又此亦名阿陀那识,执持身故。”我们在前面曾经提过,在《持世经》卷2当中 如来说:【是识阴从众因缘生,无自性,次第相续生,念念生灭。】识阴也就是识蕴,是从众因缘所生的,祂没有自性,是跟随着根与尘次第而产生的,是念念生灭的,这是 如来所定义的。如果就这样来看阿赖耶识,阿赖耶识能摄藏一切的种子,若把阿赖耶识归类为识阴所含摄,那么识阴念念生灭的过程当中,阿赖耶识所摄藏的种子不就全部漏失掉了呢?安慧又说阿赖耶识又名阿陀那识,能够执持身。如果阿陀那识也是跟识阴一样念念生灭,那众生不就一下子有,一下子又没有了呢?这许多的问题不可以说是安慧与玄奘菩萨是不同的唯识学派,所以主张不同,不要互相批判。这种想法是乡愿而且对自己以及其他受学的佛弟子是不负责任的。因为古德说:离经一字即同魔说,依文解义三世佛怨。
真正负责任而且正确的作法,是应该让今时后世一切的佛弟子们都能够了知正量部安慧师徒他们所造《大乘广五蕴论》、《破大乘论》等等这些邪谬错误的所在,能够这样子确实地举证说明,让广大佛门四众弟子都能够了知这一个事实,让一切的佛弟子以后都可以避免这种破法的罪过,这样子才是真正护持正法的人,这样子才是真正修集真实的功德跟福德的人。这样子才是真正地住持佛法、续佛慧命、净治身心、弘扬正法,真正地在利济有情。
在此呼吁各佛学院,能够正视安慧《大乘广五蕴论》所造成对大乘佛法的危害,不可将《大乘广五蕴论》作为佛学院的教材,否则将对佛弟子们造成严重的危害。
今天就为各位菩萨说明到这边。欢迎各位菩萨继续收看!
阿弥陀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