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集 缘觉菩提概说(下)+十二因缘之内涵 正礼老师开示
各位菩萨:
阿弥陀佛!
上一节我们概略地说明,二乘的缘觉人他悟得因缘法而产生了解脱的智慧,所以可以了脱生死而入无余涅槃。
有一个问题就是说,因缘法为什么会出现在这个法界里面呢?而让有情可以去发觉它的律则呢?因缘法有所谓的“此有故彼有,此灭故彼灭”的这样一个律则,这样的律则,它是什么样的人去把它创造出来的呢,才会有这样的律则呢?
在《杂阿含经》佛陀有对这个问题有一个开示:【时,有异比丘来诣佛所,稽首礼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谓缘起法为世尊作,为余人作耶?”佛告比丘:“缘起法者,非我所作,亦非余人作。然彼如来出世及未出世,法界常住,彼如来自觉此法,成等正觉,为诸众生分别演说,开发显示。所谓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谓缘无明行,乃至纯大苦聚集,无明灭故行灭,乃至纯大苦聚灭。”】(《杂阿含经》卷十二)
这个是说有一个不同的出家人,他来向 佛陀礼拜,然后请问 佛陀:“佛陀说这个缘起法,这个缘起法到底是世尊您所作的呢?还是什么人来创造缘起法呢?”这个时候,佛陀就回答这个异比丘说:“缘起法不是世尊所作的,也不是其他人所作的;而是不管如来有没有出现在这个世间,或者是说有没有不出现在这个世间,这个因缘法、这个缘起法它一直是存在的,也就是说法界常住。”这个“法界常住”的意思就是说,这个法的功能差别它是一直存在的,它是一直如此地运作的;而这样的运作并不是有任何人去创造它,并不是说,有什么一神教的上帝来创造了世界、创造了生命。也就是说,世界跟生命并不是由任何人所创造的,而是这些现象、这些法,它是本来就一直存在的。
而为什么这些法会一直存在呢?就是因为这些法的功能一直存在。可是法为什么会有功能而一直存在呢?因为因缘法说“此有故彼有”,也就是这个法出生了之后,另外一个法会出生,这个法灭的时候,别的法会灭;每一个法都是出生了之后都会灭,那灭了之后为什么还能够再出生呢?所以,佛陀说法界常住的意思就是说,这些功能都能够一直存在,特别是这些生灭法,它出生之后都会灭尽;可是灭尽之后,为什么还能够再出生呢?那就是因为背后有一个法,这个法出生了所有的生灭法。所以说,不管有如来出世,或者是说如来没有出现在这个世间,不管有没有人来说这个因缘法,这个因缘法本来就存在。而这个存在就是因为背后有一个法,这个法使得一切的众生,都能够在三界里面生生死死而流转不停;这个法就是每一个有情的,每个人独有的第八识如来藏。
所以 佛陀说:“如来就是因为悟得这样子的法,悟得这样的法性,所以说祂能够成就佛道;所以祂就跟一切的众生开发显示,告诉一切众生这个道理。然后跟大家说此有故彼有,此灭故彼灭,然后因为这样子,所以说无明缘行,然后会导致到最后众生流转生死;可是如果无明灭了,行就灭了,这样的话,这个纯大苦聚,众生的种种苦也就最后能够灭除。”
所以,佛陀就是在说明,这个因缘法并不是由任何人所创造的,而是法界中本来就有这样子的法存在;而这个法能够存在,就是因为有如来藏的存在。所以这个就是因缘法跟法界实相所连结的部分。可是,缘觉人虽然知道说有本识存在,有第八识存在,每一个有情都有他的本识,都有他的根源,可是缘觉人他并不实证祂。因为他推寻了这些道理之后,他如果还要去实证什么是如来藏呢,对他来说是太过遥远了,也不是他的智慧能够去了知的;因为缘觉人的智慧虽然比声闻人好,可是还是不如菩萨,所以说缘觉人不能悟得如来藏。因为他们的福德也太狭小了,因为他们是心量狭小的二乘人,所以他们只求自己最后的解脱,并没有广大的悲心来度化一切有情,所以他们不能实证第八识如来藏。所以缘觉人他所证的缘觉菩提,是没有实证如来藏的。
我们了解了缘起法的基本内容,我们接下来要来跟各位介绍一下十二因缘它的内容。十二因缘的内容就是说,有十二支的缘生法,也就是说: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就总共有十二支。
这个十二支就称为缘生法,也就是说一一支,无明支、行支,乃至生支、老死支,这十二支就叫作缘生法。缘生法之间彼此能够相缘,这就叫缘起法。所以说,缘起法所说的就是说,彼此之间能够互相缘起的一个现象,所以称为缘起法;因为它所要说的是,探寻这些法它会出生彼此相关的这些关系。那缘生法所说的是说,这些法因为在现象界里面已经出生了,这些缘已经在世间里面已经出生,而且一直在运作;所以,这个缘生法指的就是十二支因缘的每一支,所以缘生法也叫作缘已生法,也就是这些缘,指这十二支的每一支的这些缘,在法界中早就已经存在。所以,缘起是比较偏向因上来说的,缘生法是比较偏向它已经成就的这个现象、这个果来说的。
我们了知了这个道理之后,我们要来稍微来看一下十二支因缘它的一些内容。这个内容因为我们时间有限,所以我们不能很详细地进行解说,我们只是简略地介绍每一支的内涵。如果各位菩萨跟各位观众希望了解更详细的内容,应该寻觅真正的善知识或者是大乘的道场去了解它深入的内容。好,那我们来一一介绍一下这十二支因缘的内容。
首先,第一支就是无明支。无明支它的内容在经典里面说:“彼云何无明?若不知前际、不知后际、不知前后际。”(《杂阿含经》卷十二)当然这无明不是只是不知前际、不知后际、不知前后际,还有种种的内容都不知道,所以称为无明。所以什么是无明呢?无明就是说,对于我们法界里面的法,不能产生智慧,所以是愚痴的、不觉的、迷惑的;因为这个缘故,所以称为无明。所以,无明支所要说明的就是,我们法界的有情,每一个人对于法界的真实相是不了知的;所以不能了知前际——前面的一个际限是什么,还有不知道后际——未来的界限是什么,乃至不知道前后际——前后的际限是什么。也就是说,我们有情彼此之间的界限,我们是不了知的。为什么不了知呢?因为每一个人之间的界限,如果我们从五阴来看,它是不容易去分彼此的。
譬如说这个色法,我们每个人都有,身上都有地水火风,可是我们身上的地水火风是彼此相通的。譬如说,我喝了水,喝了水之后,我经过排泄的作用之后,又流出去了。可是当时我喝进去的水,在我身中的时候,我身上的水大——我身上的水,我可以说这个就是我吗?显然不行;因为这个水虽然暂时在我身上,说这是我身上的水,可是这个水毕竟它会流失;可是流失之后,就跑到我们的器世间去了,可是这个水又会到别人的身上去,那时候又是变成别人的。所以,我们就现在的地球的现象来说,从古代到现在,我们的水就是这么多;所以古人喝的水我们一直喝,来到我们的身上。所以我们彼此之间能够用水来分出我们彼此之间的不同吗?显然不行。所以,我们没有办法用物质的色法来说,这个色法是我,或那个色法是你,是不能用这样来分的;如果要用色法来作界限,是没办法完成的。
那受、想、行、识呢?也都是同样的道理。譬如说,我可以领受到苦,可是这个苦是我所领受的;可是你也领受你的苦,可是这个苦是彼此相通的。譬如说,我领受到痛苦,你也领受到这个痛苦;譬如说,如果一场火灾来,我被烧伤了,你也烧伤了,我们都同样领受了同样的痛,所以我们不能去分彼此。从这现象界的种种法之间,我们没有办法来分彼此。所以,这个际限是没有办法从五阴的内容去区隔出来你跟我的。
那什么是我们每一个人真正的界限呢?那就是如来藏。因为祂不是五阴之法,祂不是色法,也不是生灭的心法;祂是不生不灭的法。因为这样子,所以说每一个人都有他自己的本际,也就是涅槃的本际。所以,“不知前际、不知后际、不知前后际”这个“际”呢,事实上指的就是本际,也就是每一个人、众生本来的界限;然而这个界限就是如来藏,就是第八识,就是阿赖耶识。因为众生对于这个前际,对于后际,对于前后际是不了知的,所以产生了无明;因为这个缘故,所以就会导致了后面的另外一支,所谓的行支的出现。
行支指的就是种种的行。譬如说,有善行跟恶行。这个善行跟恶行,这个行支所说的就是一种造作——善恶的造作,因为善恶的造作会导致轮回生死;所以从缘觉法来说,行支所行的、所含摄的善行跟恶行,都是缘觉人他所要灭除的。所以缘觉人他不只不愿意行恶,乃至善行他也不愿意行;因为善行会导致生天,可是生天对于解脱来说并不是有益的,因为生天也是轮回。所以,缘觉人不只是厌恶这些恶行,因为恶行会导致沦落于三恶道中;可是缘觉人他也不想行种种的善行,因为善行会导致生天的轮回;所以善恶行都是他要灭除的。所以行支所说的内涵就是指的善恶行,而缘觉人对于所有的善恶行,都想要把它全部灭除掉,因为这样才跟解脱相应。
有了行支之后,就有所谓的识支。也就是说,我们有情因为无明的关系,造作了种种的善恶诸行。这个善恶的诸行为什么能够作?就因为有六识的了知。因为有六识的了知,所以作了种种的行,而且让我们对于法界中的种种现象产生了了知;而且这种了知,这种识的了知,我们是不愿意把祂舍弃的;所以有了行支之后,就会有所谓的识支的出生。因为过去有无明,有行支,有种种的善恶行,就必然导致有六识的业种存在,使得我们继续想要在三界六道里面去了知种种法,特别是六识的了知。所以识支所说的,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六识,有这个六识的业种的存在。因为我们众生为什么会有造作种种的善恶行?就是因为对于六识所了知的境界有所贪着,所以就有六识的业种存在,而不愿意放舍六个识的业种。既然不愿意放弃,所以就会继续有六识的业种存在,而导致未来世的名色出生。
未来世的名色,就是十二支因缘里面的第四支,就是名色支。这个名色支的名色,这个名,指的就是五阴里面的受、想、行、识的四支。这四个支呢,五阴里面的受、想、行、识这四蕴,它是跟我们的名言相应的,所以它就被归属在名色里面的名的部分。那色呢?就指的物质之法,也就是我们的色阴,也就是五阴里面的色阴。所以说名色支,它有含摄两个法:一个是所谓色阴的部分,另外有一个就是属于受、想、行、识的这个四阴的部分。用我们现在的语言来说,就叫作“身心”,就是我们的身体还有我们的心灵,这就是身心的两个法。
因为有过去世的六识的业种,我们执着于过去六识的功能而不愿意放舍,所以有了六识的业种,而导致我们还会再重新入胎;重新入胎的时候,我们就又重新获得了名跟色。也就是说,我们因为有过去世的业种,这个业种由如来藏所含藏,再加上意根跟祂一起配合之后,我们又重新入胎;重新入胎之后,我们又获得新的名色。譬如说,在受精卵的时候,本来只有物质之法;可因为它是受精卵,所以它能够让如来藏运作,所以说如来藏跟意根就一起入胎。入胎之后,这个意根就是这个受精卵中的一个名,受精卵本身就是色,所以一个可以生长发育的受精卵就是名色。因为有了名色之法,有情就可以继续地生长发育,而最后能够生长成为一个人。所以名色之法,它指的是我们有情从刚入胎受精卵的阶段,一直到成长成人,乃至到老死前的一个状态,都是有名跟色的存在。所以名跟色的存在,指的就是我们有情的身心;所以有情在三界里面的身心,合起来就叫作名色。所以名色之法,就是我们有情一生的一个状态。
有了名色之后,还会有六入的产生。这个部分因为我们时间已经到了,所以说我们在下一节再跟各位来继续解说。
谢谢各位收看!
阿弥陀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