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集 略述念佛种类(四) 正元老师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
这一个单元为大家介绍:略述念佛种类(四)。
上一个单元我们为大家介绍,在修学无相念佛法门应该注意的事项,还有一般过程。里面有提到要修学这个无相念佛要除掉慢心,然后还要除掉疑心,还要尽量消灭觉观攀缘的心。
接下来我们要介绍,还要有定慧的正知见。也就是说,要知道佛法戒、定、慧的意旨是什么,以及以妄止妄的道理。譬如我们在打坐数呼吸的时候从一数到十,周而复始,每一个数目字的音声,就是一个妄念,数到十,共有十个妄念,以这十个妄念将日常生活中无量无边的妄念统一起来,成为不统一中的统一现象,这个就是在修定。可是仍然要有定的知见,如果有定的知见就会知道:当心里不再有十个数目字以外的妄念、妄想的时候----也就是说你数息,数一到十已经纯熟了,然后心中只有这十个数目字,不会再有其他的杂念妄想的时候----这时候因为有定的知见,你就要连这个十个数目字也要舍掉,你才有办法入定,才有办法证得一心。如果你不把这个十个数目字舍掉而执著,执著要一直数,那这样你的心中就会永远有这十个妄念住在心中,因此就没办法得定,没办法证得一心;这个就是因为定慧的知见不够,会执著一定要去数一到十的数目字,所以有些人就是因为没有这个定慧的知见。当他心中已经没有一些散乱,没有一些妄念,可是他还执著要去数这个数目字,因此过了三年五年,乃至十年甚至一辈子,都还是在数这个数目字,始终没办法得定,这个就是不会修定,没有定慧的知见。
同样念佛也是一样,要有定慧的知见。“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就是有六个念,念佛共修的时候,为了对治我们的散乱心,总是念得很快,所以我们在平时念佛的时候就要放慢速度,放慢速度这个定力才会渐渐出现。而且一边念佛要一边能够忆佛、能够想佛----也就是说,当我们一边念佛的时候,还要能一边想佛一边忆佛----这样才能够渐渐成就念佛的功德。而且要有定慧的知见,也就是说我们从有相的念佛,慢慢要成就一心念佛的功德、成就净心念佛的功德、成就无相念佛的功德。当我们的心不散乱的时候,这时候如果我们想佛忆佛的念已经渐渐纯熟了,这时候就知道要转进,你必须要转进把佛号舍掉,才能够进入一心念佛,才能够进入净心念佛的阶段。
这个就是因为有定慧的知见,知道一边念佛要一边想佛、一边忆佛。然后当心不散乱的时候,想佛忆佛的念已经渐渐纯熟的时候,这时候就是要转进,不要执著这个名号不放;就像刚刚所讲的数息修定,然后执著那个数目字不放,不放就始终没办法得定。如果这里你不放掉这个名号,就始终没办法进入净心念佛、清净念佛、一心念佛的阶段,就是无相念佛。所以这是因为定慧知见够的缘故,才能够成就净念相继,成就无相念佛。所以念佛里面的净念,确实是无相的念,有相绝对不是清净的念,必须是无相才是清净的念。
再来介绍一下,念佛人从有相到无相的念佛过程。大概有四种过程,大家应该了解一下。是哪四种过程呢?从有相到无相的念佛过程大概就是:有口唸耳听,心念心听,心念心忆,不念而忆这四种过程。口唸耳听然后转进为心念心听,然后再转进为心念心忆,最后不念而忆,来成就无相念佛的功德。
如果有定慧的知见和善根的话,通常就是由持名念佛来入手。持名念佛刚开始就是口唸耳听,很专注的口唸耳听。然后渐渐有一点功夫的时候,当这个粗的妄念已经降伏了,这时候就要转成心念心听来降伏这个细的妄心,让心不散乱,为什么要这样呢?这个就是因为有定慧的知见,知道口唸耳听它六根在动转当中比较厉害,六识六根动转比较厉害,没办法都摄六根,慢慢转成心念心听的时候,这时候六根跟六识的动转就比较不会那么强烈。因为我们口唸的时候身根会动,然后身识会动,然后意根意识也都会动,那如果心念心听,身根身识就不会动,所以这时候就比较能够都摄六根,这是因为有定慧正知见的缘故。
所以转进来心念心听以后,当心慢慢不太散乱的时候,这时候会有两种情形;如果已经心念心听,心也不会有妄想妄念的时候,这时候会有两个演变过程,大家要来注意一下。第一种,就是因为心太专注,听心里面的佛号,所以就会入定去了,最后佛号就不会在心中现起,就会进入定中。这时候心不想佛,也没有佛号,外面是什么也都不知道,犹如睁眼瞎子一般,这个就是因为心念心听太专注了进入定中,进入未到地定当中;这时候你即使用手在他眼前挥动,他也没办法有所觉知,这时候是入定不是念佛。我们有正知见的话,就要舍掉这个情形,因为我们是要念佛,我们不是要入定,入定当中就已经没有念到佛了,这时候就跟佛不相应了,这很重要大家要记得。当心念心听专注的时候,你不要走进入定的方向。
第二种方向就是我们要学的,也就是有慧的知见够、智慧的知见够。当心念心听专注的时候,这时候他会检讨“我有没有在念佛?我还有没有在想佛,还是只是在声音里面专注?如果只是在声音里面专注,那就是偏定比较多,念佛比较少,只是没有妄念而已,这时候我要赶快转变。”也就是说要把心念心听转成心念心忆;也就是说你一直专注在心听佛号,这时候会渐渐的变成没有妄念,修定、偏定多,没有念到佛,这个就是因为有慧的知见,所以就会慢慢的转成心念心忆。心里面不再专注去听佛号,而是专注的去想佛、忆佛,这个就是忆佛、想佛、念佛,这个就是心念心忆。
那这时候呢,心念心忆也就是心中同时有两种念:一个是佛号的念,一个是想佛忆佛的念;佛号的念是有形有相的,想佛忆佛的念是无形无相的。这个就好像刚刚所讲的母亲在想念儿女,儿女在想念母亲,也许刚开始还有声音,一方面想儿女,一方面还有儿女的名字、或是形像,可是渐渐的当她想得入神的时候,这时候她就会觉得,心里面的那个声音是有一点干扰,对她想的这个对方会有一点干扰。同样的我们在心念心忆,念佛的时候心念心忆也是会有这个情形:当我们心里面想佛忆佛越来越专注的时候,我们会觉得那个声音,心里面那个心念佛号的声音会干扰到我的忆佛的念、想佛的念,就是使我忆佛想佛的念会有一点不清晰,会有一点干扰。这时候呢,他会觉得这个佛号是多余的,有慧的知见他就知道要转进,就是要把这个佛号舍掉。就是刚刚所讲的这个心念是有相的佛号,那个心忆是无相的念佛。我们要舍掉有相,才能够成就无相的功德;要舍掉有相,才能够成就清净心、清净念的功德。所以这时候因为有智慧,就把心中的佛号舍掉,这时候就是不念而忆,从心念心忆转成不念而忆。
也就是说舍掉这个心中的佛号,然后很专注的忆佛想佛;虽然没有声音没有形像,可是想佛的念都是清楚分明的,这时候就是清净的念,就是净念相继。以这个念来想佛来念佛,这就是无相念佛,这个就是净念相继。然后这个功夫渐渐纯熟了就成为念佛三昧。
因此呢,修学这一个法门就是大概有这四种过程,口唸耳听,心念心听,慢慢转成心念心忆,再慢慢转成不念而忆。所以修学这个法门就是要有定慧的知见,知道要能够转进,知道前面这一些过程都是以妄止妄的道理。
接下来我们跟大家介绍,如果修学佛法要有所成就,应该要有一些转折,要有一些转折的过程,才能够使我们的道业能够增上,有所成就,这个也是跟刚刚相通的,就是还是要有这些定慧的知见。
我们修学佛法通常有四种过程,大家要了知一下。第一、从散乱到专一。第二、从专一中进入清净的状态,从有相入无相。第三、从清净进入真实的状态,从无相入真相。第四、从真实中观照一切法的实相,从真相入实相。要有这个四种过程,道业才能够迅速增上,道业才能够有所成就。
在这里我们来解释一下,什么是“从散乱到专一”呢?就是说一般学佛人,刚开始都是妄想纷飞、妄念纷飞,心都是散乱的杂乱的,我们要想办法让祂制心一处。所以有人在数息,有人在念佛,有人在诵经,有人在持咒,都能够使我们从散乱到专一,要制心一处。再来当心已经慢慢不会有妄想,不会有妄念的时候,我们要知道,要成就无相的功德、要成就清净的功德,这时候就必须要都摄六根。要都摄六根就是要离一切相,这时候就是因为有定慧的知见,知道要从有相进入无相。也就是说“从专一中进入到清净的状态”,这个就是因为你有那个智慧,知道要成就无相的功德,知道要成就清净的功德,要离一切相,就是要都摄六根,才有办法从专一中进入到清净的状态。这时候就要把前面的这一些方便法:譬如说口唸耳听,你要把它舍掉要转进;然后心念心听,也要把它舍掉还要转进;然后心念心忆,虽然是心念心忆,你还是要把它舍掉,因为还要心念,你心中还有佛号的念,你还是要把这个心念心忆把它舍掉,转进变成不念而忆、变成无相念佛、变成清净念佛的无相功德、净念相继的功德,这个就是从专一中进入到清净的状态。
再来第三“从清净中进入真实的状态”。就是从无相进入真相。前面第二那个是因地无相念佛,这里就是果地无相念佛,这里如果功德成就了,就是真正的念法身佛。可是这里不容易,你必须要去寻觅善知识,因为你要从无相进入真相,必须要证悟法身,证悟我们的真心如来藏,才有办法从清净进入真实。所以你这时候要去找善知识,这个善知识相信大家都知道,现在正觉同修会,正觉讲堂就是有善知识,能够教导你,能够有一些正知见教导你,让你从清净进入真实,也就是让你去证悟法身,证悟如来藏。要寻觅善知识,请善知识教导我们什么呢?教导参禅的正知见,教导我们第一义的知见,教导我们断我见的方法,教导我们怎么样修集见道的福德资粮,教导我们要怎么样发起菩萨的种性。因为这个如来藏、这个法身,是菩萨的根本大法,如果你不发起菩萨种性,即使你证悟了以后,也很快会退转,所以你要请善知识教导你这一些证悟法身的因缘。找到了善知识然后慢慢修学,具足这一些证悟法身的因缘,然后当因缘成熟的时候,你能够一念相应----触证法身如来藏,这时候你就能够从无相进入真相。这时候你就能够成就果地无相念佛的功德,就是真正的念到法身佛,这个也是从清净进入真实的状态。
再来第四,什么是“从真实中观照一切法的实相”。这个就是从真相当中进入实相;其实这是悟后起修,就是果地的体究念佛。也就是证悟以后,要转依真如的法性,悟后起修,才有办法从真入实,这也是一种体究念佛。在前面第三个阶段,从无入真的阶段,这也是体究念佛,这是在参禅的体究念佛。可是这里从真入实,也就是悟后在体究念佛,也就是要安住在这个法身真如的境界,这样的一个体究念佛,这个是属于实相念佛。
这里我们稍微讲解一下,也就是说证悟法身以后呢,我们想要从真实中来观照一切法的实相,必须要能够去观行。观行蕴、处、界、世间一切法,都是真如所变现的,也都是这个法身真如藉由因缘、无量的因缘,直接出生、间接出生、辗转出生,能够观行这样的一个智慧,要能够成就。再来要能够观行真如法身虽然随缘出生这一切法,出生这蕴处界一切法,可是却从来不分别这一切法,也从来不贪爱这一切法,从来不执著这一切法,从来不攀缘这一切法。因此能够这样的观行,慢慢的要求转依;也就是说我们的妄想心,我们的这一些见闻觉知心,因为观行到真心的清净法性,在一切境界当中,没有贪爱、执著、攀缘,所以我们的见闻觉知心,这一个妄想心也要慢慢的转依真如的清净法性,也要跟真如一样,远离对一切法的贪爱、执著、攀缘,远离对一切法的虚妄想、颠倒想;这时候就是从真入实,这个也就是实相念佛。所以念佛有智慧的话,就知道要从无相念佛,就是从有入无的阶段;从无入真的阶段,就是证悟前的体究念佛;从真入实的阶段,就是体究念佛;也就是从真实当中,去观照一切法的实相。然后这样才能够安住在这个真如法身的境界里面,这样离开世间一切的忧苦烦恼、离开世间一切的颠倒妄想,然后能够慢慢自在的发起真如的不可思议功德,来度化众生利乐有情,这个就是念佛真实的道理。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为大家介绍到这里。
阿弥陀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