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3集 出离观与安隐观(九) 正光老师
各位电视机前面的菩萨们:阿弥陀佛!
欢迎收看正觉教团所推出的电视弘法节目,名为《三乘菩提之阿含正义—-兼论唯识学的最早根据》,是依据 平实导师所著的《阿含正义》来加以说明。今天将继续上一集的子题“出离观与安隐观”。
上一集已归纳出离观与安隐观而得到第一个重点:那就是现在、过去、未来诸佛都会依据众生的根性而有三时说法出现,所以大乘法真的是 佛亲口说的,并不是如喇嘛教应成派中观被尊崇为导师及其门下的法师、居士们,所主张的大乘非佛说。
今天将继续第二个重点:佛在三次转法轮都已说到法界实相,只是在不同的修行阶位使用不同的名称而已。譬如 佛在初转法轮隐说法界实相,在第二、第三转法轮明说法界实相。或许有菩萨们会觉得很奇怪,佛真的在三次转法轮当中,隐说、明说法界实相吗?真的有一个法界实相,与蕴处界同时同处和合运作吗?为了要让大众了知这个道理,有必要说明一下。
佛在初转法轮阿含时经常开示:蕴处界等法不是常住法,所以是虚妄的;二乘人只要现前观察这些法都是虚妄法,并将这些虚妄法消灭掉,就能成就阿罗汉的证境,于舍寿时就能入无余涅槃,处于极寂静的境界中。既然阿罗汉灭尽自己的蕴处界入无余涅槃,总不会是断灭空吧!如果是断灭空,当时人间就已经有断见外道主张一切法都是缘起性空,根本不需要人间至尊的 佛陀辛苦来到人间度化众生。可是 世尊还是来到人间广度众生,显然阿罗汉入涅槃并不是断灭空,还有一个众苦所依止的无余涅槃的本际存在,所以阿罗汉才会“因内无恐怖、因外无恐怖”,而入无余涅槃。也因为这样的缘故,世尊才会在经中开示:【于无始生死,无明所盖,爱结所系,长夜轮回,不知苦之本际。】(《杂阿含经》卷10)佛已经很清楚地为大众开示,众生在于没有开始的生死中,为无明所遮盖,为贪爱的结使所系缚,因此在漫漫长夜当中,不断地轮回生死,都是不知道有一个众苦所依止的本际存在。这个众苦所依止的本际,其实就是阿罗汉入无余涅槃的本际。又因为声闻人不需要证得这个本际,他只要去断除蕴处界的贪爱,就能入无余涅槃,处于本际极寂静的境界中;因为这样的缘故,声闻人相信 世尊的开示,知道无余涅槃并不是断灭空,知道还有一个无余涅槃的本际存在,所以才愿意灭尽自己的蕴处界,而入无余涅槃,从此在三界消失了。
声闻既如是,缘觉亦复如是,观察十因缘知道有一个“齐识而还,不能过彼的识”;也就是蕴处界都是以这个“识”为根本,而有生住异灭的现象出现。所以缘觉知道有个识存在,祂就是无余涅槃的本际,与声闻一样,愿意灭尽自己的蕴处界而入无余涅槃,从此在三界消失了。显然声闻与缘觉都知道有个本际存在,只是祂在哪里?不知道。既然二乘人都没有证得无余涅槃的本际,世尊就不会很详细解说这个本际到底有什么内涵。所以说 世尊在初转法轮阿含时,隐说无余涅槃的本际;到了第二转法轮般若时,世尊观察阿罗汉们证悟的因缘渐渐成熟,于是开始讲解般若诸经,譬如《金刚经》、《心经》等经。讲生灭不已的蕴处界及诸法等法,摄归不生不灭的无住心、非心心,无心相心、无念心等心,蕴处界及诸法也就不生不灭了。并且帮阿罗汉证悟般若,使得阿罗汉不仅成为真实义菩萨,而且还发起了般若智慧,其智慧远远超过阿罗汉所证的十智。由此可知,世尊于第二转法轮明说法界实相,只是这个法界实相改名为无住心、非心心,无心相心、无念心等心。
到了第三转法轮方等时,世尊开示唯识增上慧学,说这个法界实相有种种不同的名称,譬如心、阿陀那识、所知依、种子识、阿赖耶识、异熟识、无垢识等,其实都是同一个心,只是在不同修行阶位所施设不同的名称而已,让菩萨们能够修学无生法忍的道种智,最后得以成就一切种智的究竟佛。由此可知,世尊于三转法轮明说法界实相的种种体性,所以才会在唯识经典中—譬如在《楞伽经》—开示这个法界实相有五法、三自性、七种第一义、七种性自性、两种无我。只是这个法界实相改名为心、阿陀那识、所知依、种子识、阿赖耶识、异熟识、无垢识,其实都是同一个心,只是在不同修行阶位所施设不同的名称而已。如果有佛门的法师、居士不懂得这个道理,将宣说法界实相有种种体性的真善知识诬赖为自性见外道,显然这位法师、这位居士无明很重,已经成就毁谤真善知识的重罪,未来的果报很难以善了。
从上面说明可知,“出离观与安隐观”当中有一个很大的差异,那就是二乘人没有实证法界实相,菩萨则亲证法界实相;这说明了二乘人仅有解脱三界生死的解脱德,菩萨不仅有二乘人的解脱德,还有二乘人所不能证的法界实相的法身德,以及亲证法身德以后所发起的般若智慧的般若德。不仅如此,只要亲证法界实相的菩萨们,都会知道 世尊在初转法轮为何隐说法界实相的缘由;也知道 世尊在第二、第三转法轮明说法界实相的道理。而且证悟的菩萨们还会以所发起的甚深般若智慧,来教导后来修学的菩萨们建立正知见,未来他们就有因缘可以实证法界实相。当后来修学的菩萨们建立如是正知见以后,就可以简择大法师、大居士、喇嘛们的说法是否正确。
譬如被喇嘛教应成派中观徒众们称为至尊的宗喀巴,竟然会否定世尊三次转法轮的法界实相。你一定很清楚知道,宗喀巴的说法不仅违背 世尊的开示,成为经中所开示的断见外道,而且还被徒众们称呼为至尊的佛陀,那都是名不符实的大妄语。又譬如喇嘛教应成派中观的达赖喇嘛跟随著宗喀巴断见外道的想法,不承认有法界实相的存在,而且还用意识极细心来取代法界实相,所以达赖喇嘛具足了断常二见,也是当今所有外道当中最大的外道。
又譬如跟随宗喀巴、达赖喇嘛之后,而被学术界尊崇为导师的这一派人,认为不需要证悟,只要在人间广度众生,经过很久的时间以后,就可以成就佛道,因此提出“人菩萨行”的主张。然而众生要成就名符其实的菩萨,最先、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要实证法界实相。有不证法界实相的菩萨吗?有不证法界实相而能成就佛道的菩萨吗?根本没有嘛!显然这一派人所说的法非常荒唐,而且非常离谱。为什么他们会有这样荒唐离谱的说法出现呢?最主要的原因,他们不承认有一个法界实相存在,所以才会提出不证法界实相,而能成就佛道的人菩萨行的主张出现。然而这样的主张乃是非分的主张,都还在漫漫长夜当中不断地轮回生死,又如何能够实证法界实相,乃至最后能够成就佛道呢?所以说,他们的主张乃是误导众生的说法,心地非常不善啊!
第三个重点:二乘人仅断除了分段生死的烦恼现行,菩萨不仅断除了分段生死的烦恼现行,而且还断除了二乘人所不能断除的烦恼习气以及所知障。众所周知,二乘人仅断除了烦恼的现行(也就是二乘人断除了见惑及思惑),可是还有烦恼的习气种子随眠,以及所知障尚未断除,却不妨碍二乘人入无余涅槃。然而菩萨如果仅断除了烦恼现行,他还是无法成就佛道,所以必须依照 世尊的开示,于第二、第三个无量数劫去断除烦恼习气及所知障。所谓的习气就是惯性,科学家称之为本能。如 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卷27的开示:【“烦恼习”名烦恼残气,若身业、口业不随智慧,似从烦恼起。不知他心者,见其所起,生不净心,是非实烦恼,久习烦恼故,起如是业。】
也就是说,习气就是烦恼的残留之气,是经过多时的熏习以后所产生的,好像是烦恼,其实不是烦恼。在佛门中最有名的习气未断的例子,就是“毕陵尚慢”。恒河神往昔曾为毕陵尊者的婢女,毕陵尊者因为憍慢而使唤惯了,就不经意脱口而出,因而称呼恒河神为小婢。后来恒河神向 佛陀告状,佛陀就将毕陵尊者找来问清楚以后,并且要毕陵尊者向恒河神忏悔。毕陵尊者实时合手向恒河神说:“小婢!小婢!不要生气,我向你忏悔。”大众听了都笑了而说,怎么还会有人在忏悔时骂人呢!佛随后就开示:【此人五百世来常生婆罗门家,常自憍贵,轻贱余人,本来所习,口言而已,心无憍也。】这告诉大众:毕陵尊者虽然已经断除了烦恼的现行,可是他的烦恼习气-也就是烦恼残留之气-还未断除,所以才会继续称呼恒河神为小婢。然而菩萨断除习气,并非从第一大阿僧祇劫就开始断除,而是于第一大阿僧祇劫最后将烦恼的现行断除了以后,为了修学无生法忍的道种智,故意留一分思惑润未来生;因而转进第二大阿僧祇劫的地上阶位,开始断除烦恼习气,一直到七地满心为止,才将烦恼习气断除。所以说,烦恼习气比烦恼现行更微细、更随眠,如果心不仔细、不细腻,根本无法了知什么是习气,更不用说能断除习气了。
所谓的所知障,名为过恒河沙修所断烦恼,又名为上烦恼;也就是对法界实相一无所知,因而障碍自己的成佛之道。它所含摄的范围非常广,包括了心上烦恼、止上烦恼、观上烦恼、禅上烦恼等等的上烦恼。这些上烦恼从无始劫来与众生不相应,也不会障碍二乘人入无余涅槃,直到菩萨开始参究到底什么是法界实相时,才开始相应;并于亲证法界实相的时候,才打破所知障极小的一部分,才会知道所知障所函盖的部分无量无边,而且非常广泛,并且还要穷尽将近三大无量数劫的修行,才能断除。显然所知障所含摄的范围非常广大、非常微细,不是二乘人仅能断除的烦恼现行所能比拟了。既然二乘人尚且不知、不断所知障,更何况是一般的凡夫众生所能知、所能断。然而佛门中就有法师不懂佛法而胡乱说法,认为所知障就是所知太多而障碍成佛之道;乃至喇嘛教的多识仁波切,与这位法师相呼应而说,“所知障就是诸如文化之类的各种世俗见解形成的妨碍真实见解的障碍。”(《中观—奥义详解》,圣地文化出版社,页194。)这位法师、这位仁波切就是不懂佛法所说的胡言乱语,误导众生非常严重。
不仅如此,被学术界尊崇为导师的出家人还秉持著宗喀巴的说法,主张烦恼习气就是所知障如下:
中观者说:我执、法执,都是烦恼障,是大小二乘所共断的。差别是:声闻直观无我无我所,断惑证真,不一定深观法空,所以不能断除习气──所知障。而菩萨是:初学就胜解法空性,深细抉择,后观无我无我所而证入法空性,所以也断三结,而且能渐断习气,习气净尽就成佛了。(《成佛之道》正闻出版社,页392。)
然而有智慧的佛弟子们都知道,烦恼习气不就是所知障,因为这二者的本质根本不一样,怎么可以主张习气就是所知障呢?显然是这位比丘在胡乱说法,为什么他会有这样荒唐离谱的主张呢?最主要的原因,他否定了一切有情的真心,不承认蕴处界及诸法等法都是从法界实相来的。他明明知道菩萨要成就佛道,一定要断除烦恼现行、烦恼习气以及所知障;也知道二乘人仅断除了烦恼现行而入无余涅槃,但没有断除烦恼习气与所知障。但是这位比丘为了圆满 世尊的开示,而昧著良心将佛菩提道浅化为解脱道,将二乘人所不能断除的烦恼习气与所知障说是同一个,因而主张烦恼习气就是所知障。他的用意如下:
一者、故意要将佛菩提道浅化成解脱道,好为他的成佛之路铺设。这可以从他的传记里看出来,因为在他的传记里已经公开而且明白告诉大众,他就是人天至尊的佛陀了。然而让人好奇的是,有不断我见的佛吗?有不断烦恼习气与所知障的佛吗?显然没有嘛!所以说,这位比丘主张习气就是所知障,那是不如理的说法,而且也成为大妄语人。
二者、由于这位比丘主张习气就是所知障,他就可以顺理成章提出人间佛教及人菩萨行的说法。这位比丘主张人间佛教的说法,就是主张人间才有佛法,其他的地方没有佛法,正如前面几集所说的,那是不正确,而且是非分的说法,误导众生非常严重。又这位比丘的人菩萨行,就是主张菩萨不必明心见性,也不需要断烦恼障及所知障,只要在人间好好地度众生,未来就可以成佛。然而从来没有不证悟明心与断二障的佛。由此可知,这位比丘主张习气就是所知障,那是不正确的说法。
同上面说法可知,这位比丘为了圆满喇嘛教应成派中观六识论的说法,不惜将佛菩提道浅化为解脱道,不惜将 佛陀矮化成阿罗汉,这样就可以圆满他的主张而不坠。可是他万万都没有想到,从他最先开始否定一切有情真心以来,就已经成为断见外道了;他又为了避免被他人说是断见外道,将生灭不已的意识心反执为真实心,又成为常见外道。纵使他再怎么努力解释,他不是断见外道、常见外道,也无补于他就是断见外道与常见外道的本质了。所以说,佛弟子们从一开始修行的时候,要好好简择善知识说法,千万不要走错路,一旦走错路就算用十头牛也拉不回来,再回头那已经是很多劫很多劫以后的事了。限于时间的关系,其他的出离观与安隐观的种种差异,无法一一详细为大众说明,只好留待未来有因缘的时候,再为大众详细说明。
今天就讲到这里,下一集将由另外一位亲教师主讲,敬请各位菩萨继续收看。
阿弥陀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