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化众生当观根器与因缘
因为这个法特别难以成就,因为波罗蜜多贯串整个菩萨地,菩萨从三贤位开始就知道有如来藏心应可追求、有第一谛实相应可追求,可是在这过程中,却对于这个诸法的体性不知道,所以就要缘善知识的说法而能够安住。然而初业的菩萨对于这些诸法并不那么容易能够理解,容易滋生妄义、滋生议论、容易滋生诽谤,所以必须要能够自己心性调伏,所以菩萨摄受众生的时候,也是如此。如果有人有骄慢心,就不应当先为他说大乘法,应当勉励他亲近如来,亲近如来的话,所以可以为他说归依之法;而他对于自心的信受力量又比较薄弱,然而却可以方便跟他讲:“诸佛都是跟我们一样,都是曾经作过凡夫,既然他可以亲证般若波罗蜜、亲证一切种智,我们是不是也应当效法呢?”如是的话,不与他说甚深的大乘之法,而能够方便来翦除众人学佛的慢心,又能够述说这 佛的不可思议的威德之力;所以要当简明来说 佛有哪些威德之力,让他知道说:“佛非常的殊胜,可以带我离开这些痛苦的尘世之间,可以让我可以得到无比的功德。”所以来作种种方便的教导。又能够说种种殊胜的法门,譬如说净土法门,来方便摄受一切的根机的学人,能够往生净土亲近诸佛。
 
所以菩萨可以观察众生因缘来依次教化,不会因为大乘法这么殊胜,就不择众生随意说法,因为有的众生,他就是无法能够心得安止。虽然菩提道的庄严必须要知道众生的根器来方便予以调伏,所以众生他有种种根,譬如说有二十二根,就要能够了解他的二十二根他的胜劣,殊胜在哪里、他的下劣是在哪里,这样来方便调伏。也要知道众生他是不是在六度波罗蜜上,他是亲近于哪一个法,或是说他是不是属于声闻种性的、还是缘觉种性、还是大乘种性。也就是说,菩萨在亲证如来藏之后,虽然证得般若波罗蜜之法,可是要圆满般若波罗蜜却是一个非常长远的路程,菩萨在这个当头会继续地亲近善知识,永远没有懈怠;知道善知识的法不是他这一生所能够完全亲证的,但是却愿意继续的努力。
 
就像是善财童子,他要努力,努力到非常地不可思议,足以为我们的典范。他当时候经过五十三参,参见所有的这样的善知识,所以即使是说示现为外道,他一样知道人家真的是有修证的,而且即使示现为在家人,他也知道对方是真正有所修证的,他从来不会以这一位善知识是不是身上披上袈裟来看待,所以他才能够圆满这样的证境。
 
就如同玄奘菩萨一样,玄奘菩萨那时候去修学佛法,他一样去礼拜这些印度的许许多多修学这些老师们,其中有人他是属于婆罗门外道;可是即使是婆罗门外道,他一样能够演说佛法,玄奘菩萨不因为他的外道的身分就摒弃他,菩萨一样地来跟这位婆罗门来学法,因为当时候这婆罗门说他是从龙树菩萨来学法的,所以他也能够说法;而且菩萨也没有简择出家、在家,为什么呢?当时候玄奘菩萨遇到一位胜军居士,这居士是在家人,但是他很能够说法,他说的法也有很多人来听,其中当初也有很多出家众,然后玄奘菩萨也是跟大家一样拜胜军菩萨为师,胜军菩萨虽然示现居士身没有穿上袈裟,但他的智慧德行就值得大家礼敬,就应当如是礼敬而修学。
 
同样今天平实导师,他虽然没有穿上袈裟,可是他对于般若种种法有亲证,这世界上难得的老师,所以大家应当亲近修学。
 
------《三乘菩提之菩萨正行(二)》  <第129集 般若波罗蜜(二)>  正益老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