忏悔是佛教中很重要的一个善法
佛教相信忏悔吗?这个答案其实很明确,因为忏悔是佛教中很重要的一个善法,忏悔的功德乃是非常的殊胜,因此,佛教当然相信忏悔。同时,佛教也彻底的实践忏悔这些善法,因为忏悔乃是众生改往修来远离恶业的一个很重要的加行方式,经典上也说忏悔乃是七种最上供养之一;七种最上供养就是所谓的礼拜、供养、忏悔、随喜、劝请、发愿、回向。因此,忏悔这个法乃是修集福德一个很重要的行门,因此,菩萨在广行菩萨道而修集一切善根的同时,也是必须要实践成就忏悔这个善法。而且,忏悔之法是与回向等其他的善净行一起实践的。
并且,忏悔是 佛陀所施设的两个很重要的善法,也就是“忏”和“悔”;这是一切佛弟子应该保持的功德善法,但是我们却要知道忏悔的精神以及忏悔的要领。所谓忏就是发露,而悔就是永不复作、后不复作。如果能够如法地实践忏悔,那这个人的功德就是无量无边。佛陀也在经典当中有开示说:“若人造重罪,作已深自责,忏悔更不造,能拔根本业。”(《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卷一)所以,若要成就忏悔的要领,就是必须要如法的发露,并且自己得要心得决定而永不复作。
然而,众生在过去无量劫以来,曾造作很多不如理的恶业,此世当遇到这些恶业的因缘时,而有会成熟的时候,因此而有许多逆境及不如意事情发生。但是身为菩萨行者,却透过这样的因缘,而现前观察这些恶因缘的造作,因此知道这一切虽然是恶因缘,但是自己的身口意行,却可以透过这个因缘而调整;因为菩萨在观察自己身口意行的过失之时,发现自己不如理的时候,就马上寻求改过,并且誓愿永不复作。不仅如此,菩萨行者还以这样的恶业因缘的现行当作缘起,努力的改往修来,以此因缘当成未来世行菩萨道时度众生的逆增上缘。菩萨就是以这样的智慧方便善巧,来转变这些逆增上缘,成为自己未来世弘法度众佛事的缘起。
因为在菩萨道五十二位的修行过程当中,自己还没有达到二地满心以前,都会因为烦恼习气没有断除,乃至因为自己不小心犯过失,因此会毁犯许多小小戒;这对于还在因地也就是二地未满心的菩萨来说,乃是在所难免的情形;但是一个正修佛道的菩萨,关键在于他是能够于事后如法忏悔,如法的补救自己的过失。这样不停的实践这些善净法,而在无量无数劫的菩萨道当中,就这样透过不停的学戒、不停的忏悔,来圆满惭、愧这两个善法圣财的璎珞庄严,这样就能够生生世世在增进佛道上用心。所以,忏悔这两个法,必须与惭愧心所相应。如果能够知道自己有惭有愧,那就表示于善净法有善根,因为忏悔、惭愧这些都是善法,忏悔是离不开惭愧这两个善心所的。
对于惭愧的部分,我们举一段 佛在《大般涅槃经》中的经文来说明。经文中提到耆婆菩萨对于阿阇世王的劝告,当中有引用 佛的开示,显示出惭愧、忏悔的功德是非常殊胜的。
经文是这样说的:【耆婆答言:“善哉!善哉!王虽作罪心生重悔而怀惭愧。大王!诸佛世尊常说是言:有二白法能救众生:一惭、二愧。惭者自不作罪;愧者不教他作。惭者内自羞耻;愧者发露向人。惭者羞人;愧者羞天,是名惭愧。无惭愧者不名为人,名为畜生。有惭愧故,则能恭敬父母师长,有惭愧故,说有父母兄弟姊妹。善哉!大王具有惭愧。大王且听,臣闻佛说:智者有二:一者不造诸恶,二者作已忏悔。愚者亦二:一者作罪,二者覆藏。虽先作恶,后能发露,悔已惭愧,更不敢作,犹如浊水,置之明珠,以珠威力,水即为清。如烟云除,月则清明,作恶能悔,亦复如是。王若忏悔怀惭愧者,罪即除灭清净如本。”】(《大般涅槃经》卷十七)
所以,在实践忏悔的时候,是必须要有惭愧这两个善心所。因此,真正的学佛人应当以忏悔二法来圆满惭愧这两个善法璎珞的,这样才能理事圆融成就佛道。因此,佛教相信忏悔的功德,因为忏悔有无量无边的功德,而且这也是事实。
但是,忏悔的方式是可以从理上以及事上这两种方式来实践,也就是说,有事忏及理忏这两个部分。我们引用一段 佛陀在《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中的开示说明,经中是这么说:“若能如法忏悔者,当依二种观门修:一者观事灭罪门,二者观理灭罪门。”(《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三)因此,佛在经典、律典中所说的方式,要如何实践忏悔时,可分为事忏与理忏。
从事忏上来说,如果是上根重戒的过失,那他必须要在佛前对众忏悔,也就是要对三人以上的四人,来发露忏悔自己的恶行,这样来灭除自己的戒罪;如果所犯的过失乃是中根戒罪的过失,那这位菩萨应该要在佛前面对一人行对首忏;如果犯的是下根小戒的过失,那他只需要在佛前自责其心而忏悔。所以,如法实行这些发露忏悔以后,而如实的遵守后不复作的悔法,也就是可以永不复犯同样的过失,这样才能圆满忏悔的功德。也是佛教对于忏悔,其实是积极进取的。也就是说,除了要忏悔之外,并且 佛陀告诉我们,还要能够转变自己的心念,而且努力的实践护持正法、利益众生的行为;就如同古时候的 世亲菩萨一样,他就是我们行菩萨道当中实践忏悔很好的一个榜样。
有时候我们在实践事相上忏悔的方式,也是可以透过拜佛的方式来灭罪。譬如我们再举《梵网经》中的开示,佛是这样说:“若到礼三世千佛得见好相,若一七日,二、三七日乃至一年,要见好相。”(《梵网经》卷二)所以,有的人他选择的忏悔方式,乃是以拜八十八佛忏、三千佛忏、万佛忏等等拜忏法,来灭除自己种种过失的罪种。因为自己是至诚心的发露忏悔而后不复作,所以就有许多人常常在拜忏的过程当中,与诸佛相应而感应道交。因为至心忆念诸佛菩萨,以为自己忏悔来作证,同时自己心得决定而改往修来,同时勇勐地发起菩萨的菩提大愿,这样能够广行菩萨道,来利益无量无边的众生;如此至诚心的忏悔的人,一定可以感应诸佛菩萨加持而灭罪。
再来,我们来谈谈理忏的部分。理忏就是实相忏悔,也就是说一个证悟的菩萨行者,他可以实践实相忏悔,以自己转依真如体性的方式来忏悔过去的罪业。我们换一个方式来说,什么叫作实相忏悔?简单的说,实相忏悔就是一个真实证悟法界实相心的人,他亲证了法界实相心而得到真实的转依;因为他证悟第八识如来藏以后,得以现前观察第八识如来藏的清净体性,进而可以转依于第八识心体的真如法性,这样忏悔而实践实相忏悔。但是,这样的忏悔,必须是要已经证悟明心的菩萨,他才可以有能力这样如实修习这个实相忏悔法。如果是还没有证悟第八识的人,而他只是以文字的内容去理解第八识心体的真如体性的话,他是没有办法现前观察第八识真心;这样没有证悟的菩萨,他依于正知见而修习实相忏悔,那只是相似的实相忏悔,功德并不成就。如果是错悟的人来实行这个实相忏悔,更不可能成就;因为他根本不能现前观察如来藏的真如法性,因此他也根本没办法来成就实相忏悔的功德。
而证悟的菩萨是可以现前观察,第八识如来藏心体乃是离于三界万法,没有一切相,祂是如如不动的清净体性;既然没有一切相,当然没有所谓的持戒、犯戒问题,同时也没有所谓忏悔的人可说;能够这样现前观察通达这个道理,就叫作实相忏悔。所以,这个实相忏悔能够灭罪的原理,是因为第八识真心如来藏本身无罪可言。我们的五阴七转识会犯戒会有罪,而第八识如来藏无罪,因为证悟了这个真心以后,可以真实转依第八识如来藏而行,那就可以依于如来藏的无罪性来说清净;这样证悟的菩萨,不是以我们的五阴身相应的罪性来当作他的依止,他乃是依止于如来藏的真如法性。所以,证悟菩萨他知道,这样实相忏悔得以清净以后,可是于未来世他还是会与这些恶业因缘来遇到现行;自己因为此世已经实践实相忏悔,依止于如来藏成功转依的功德力显发,藉着这个缘来成就佛道自利利他的增上行。因为这个恶业种子在未来世现行的时候,也是一个逆增上缘的缘起;菩萨藉这个现行的机会,能够转变染恶种子成为善净种子,对于一切的顺逆境界,都可以成就佛事。因为转依如来藏这样的一分功德,一定远远超胜于原来所造恶业的势力;因此,菩萨于悟后能够这样随缘度众而使得过去无量恶业种子现行,这个就叫作发露;并且能够因为转依而心得决定,不再回熏恶业种子回到如来藏当中,这样我们可以叫作永不复作。如此这两种统统能够具足,我们就叫作忏悔。所以,亲证第八识而能够实践实相忏悔,他能够现量的境界当中观察、安住于如来藏的真如法性当中,让七转识能够依止于清净实相的第八识而行;能够这样亲见、能够这样证得的人,我们古时候 大慧祖师有说,这样叫作真实的忏悔者。这个就是实相忏悔的总相义理、总相真义。
因此,对于菩萨行者来说,第八识如来藏当中的业种的消除,就在这样接近两大无量数劫,也就是三十分之二十三的内门广修六度万行的过程当中,证悟菩萨靠这些因缘来摄受众生。因此说,实相忏悔灭罪的要领,自己能够转依无罪性的如来藏才是重点。如果证悟之后,还是依于过去的恶见,依于自己所造恶业的习气性障而行,那就不是真实的转依、真实的证悟,因为他的转依并没有成功;既然转依没有成功,那就没有实相忏悔的功德。如果他不是真实参究,而是打探密意而知如来藏密意,那他更没有现前观察如来藏的功德,这样的人不具有真实证悟的德行,那要实践实相忏悔更不可能。所以,实践实相忏悔的关键,在于能够如实地参究证悟,这才是根本的问题。如果自己所证不真,或者是打探密意而知,那这样的人,他所实证的三德必定不会生起,而会继续执取了我见而没有断我见的功德;这样的人他连解脱德——解脱恶见的功德都没有,更何况能够具足对三界恶习、无明而有的解脱功德呢?所以这样的人,他的解脱德一定不会生起。因为这个道理,所以我们要实践实相忏悔的人,必须要如实亲证第八识如来藏而得以转依,才能对于恶业习气种子的解脱有少分的功德。这个乃是大乘证悟菩萨应当修也应当行的要点。
所以,这样的实相忏悔必须是要证悟的菩萨,他能够现前观察如来藏清净无为的体性乃至无量无边,因此而转依如来藏,转变自己七转识的行为,转而依止于如来藏的无贪性、无瞋性、无私性、中道性、菩萨性等种种的无漏法性。所以我们换一个层面来说,证悟的菩萨他在悟后努力的护持正法,其实也是实相忏悔的一分功德;如果悟后他努力的破邪显正救护众生,也是实相忏悔的功德之一;悟后于内门中广修六度万行,也是实相忏悔的功德之一。所以我们可以说,一个真实行菩萨道的行者,他就是真实行实相忏悔的人。菩萨就是这样努力的在三大无量数劫的普贤行当中,一直努力到佛地的究竟果位,才能如实圆满的成就实相忏悔的究竟。但是,证悟的菩萨得以实相忏悔,这个人他可以现观罪性本空,是因为他有实证实相心的基础以及转依的功德。
可是我们也要注意的是,这个实相忏悔的修法,很容易被人拿来误用,作为其犯戒的藉口。其实这个犯戒的人,他根本没有实证第八识,却自己以为实证第八识,然后他一直犯戒不断,根本没有转依的功德。那这样的人,其实他是恶取空的人,这个人他对于经文是断章取义,只会挑自己有利的。譬如他说五阴,他认为五阴根本没有持戒,他把如来藏无罪性拿到五阴来用,所以他认为没有犯戒的问题,因此他也没有什么犯戒的人,他以为这样反正什么都无。实际上这样的人,他其实是贪着我、我所的人,因为这样的人他是邪见不断,因此他有所造作而有所取舍,所以这样的人根本不是真实的忏悔。那这样恶取空的人,他在未来际还是必须要面对严厉而不可爱的异熟果报,因为他的业行就是如此,而又没有实相忏悔的功德。
可是,如果一个真实实证而转依真如体性的修行人,他就不会有所造作而取舍,当他有过失的时候,该忏悔的时候忏悔,该改过的时候改过;他的心虽然远离世间的戒律相,但是他的五阴身口意行,仍然是中规中矩而不犯戒,而成就无作戒的功德。这样的行者才是真正理事圆融的实相忏悔者。
因此,还没有证悟的人,实际上应该要实行取相忏悔;并且要多多熏习文字般若的正理,而且以熏习文字般若正理的这些功德,闻慧、思慧,成为对于真实正理的闻慧、思慧的功德力;来熏修正理的功德为正因,回向早日圆成明心证真的正果;这样进入到内门广修六度万行以后,而能够真正的实践真实如法的实相忏悔,才能够一步一步的往成佛之路前进。所以,一切的佛弟子应该是要这样如法的去实践,而不是只有在表面上去参加拜忏,什么大悲忏、梁皇宝忏、水忏等等的法会而已,可是心却没有在忏悔这上面用心,而这样成就的忏悔功德是有限的。
真正的佛弟子是能够如理、如实、如教的实践忏悔这两个法,同时也不追悔于过去而成就悔箭入心的过失。因为菩萨在因地学戒的阶段,多多少少会有造作恶业的因缘;然而却透过实践忏悔的方式的改过,进而努力的在反方向来补救,而能够在尽形寿努力的护持正法利乐有情上面用心,并且能够努力的回向成就佛道,这样积极进取的作法,才是积极正向的忏悔功德显发。佛弟子应该要有这样的正见,不要追恋过去所造的恶业,该忏悔如法的忏悔;如果追悔过去,就会停滞不前。所以,忏悔之法乃是要转变染恶的身口意行,成为善净的身口意行;也就是说,忏悔的目的,就是要让自己染污的种子,回熏到如来藏当中成为清净的种子。所以,菩萨行者本身的如理作意,以及有过失忏悔后改往修来的身口意行,这才是修行成就一分清净功德很重要的要领。但是,很多的学佛人,却是对于忏悔以及改过回向的真实义理有所误会。而真正的忏悔功德是要能够善净意乐,却犯已还净,后无违犯。菩萨行者实践忏悔这些善法的时候,还要以这个忏悔的功德来回向给对方,祈愿双方能够解冤释结,同样趣向佛道。
所以,佛教乃是相信忏悔的,而且在大乘佛菩提道的菩萨们,是更应该修集这样的善根福德。所以,要实践成就忏悔这个善法,是菩萨所必须的;而且一切的佛弟子,是应该保持这样子的功德,要来实践忏悔,乃是积极进取的勇勐。也就是说,菩萨在改往修来的过程当中,除了实践忏悔之外,还要努力转变自己的心念,成就清净无恶的善净心行。菩萨还要反方向的努力去作,来改变这个染恶的势力。譬如毁谤正法的人,当他忏悔以后,要积极的护持正法、利益众生;透过护持正法的功德力,因为他的功德力是相反于原来毁谤正法的功能,这样的相违功能熏习,就可以加速转易这个恶业的势力消灭。这样的例子,我们看古时候的 世亲菩萨就是最好的例子。因为他当初毁谤大乘,但是他却在后来努力的忏悔之后,而且又很努力的护持大乘法,因此造作了很多非常胜妙的大乘论典;以这样护持大乘正法的功德,来转易当初毁谤大乘的恶业种子。所以,这个现前的例子,能够透过忏悔而成就道业进步的例子,是我们值得学习的榜样。
所以,佛教乃是实践忏悔、相信忏悔,因为忏悔的功德无量无边。
 
-----《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一 第12集 佛教相信忏悔吗?》 正伟法师开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