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慧宗杲禅师是径山中兴之主
大慧宗杲禅师在天宁分座接众,常举竹蓖问僧曰: “唤作竹蓖则触,不唤作竹蓖则背。不得下语,不得无语,速道!速道!”话头逼得很紧,几乎很难有人出他这一圈套。这是大慧宗杲拜圆悟克勤禅师得到他专著《临济正宗记》以后的事了。
大慧宗杲禅师(1089—1163年),俗姓奚,宣州(安徽)宁国人,讳宗杲,字昙晦,号妙喜,又号云门,宋代临济宗杨岐派僧。十二岁入学,又只身前往东山慧云院,从慧齐禅师出家,十七岁落发得度,受具足戒。
大慧宗杲勤奋好学,遍阅诸家语录,尤其喜欢云门、睦州之语。且边学边问边访,带着这个疑问——“元(原)初只是一个达摩,何以有许多门庭耶?”——前往宣州,投广教绍珵禅师(兴教坦禅师之法嗣,琅邪慧觉禅师之法孙)座下请益,很快便洞达了先德微旨。他先后参礼过大阳山元首座、洞山微和尚、大沩慕喆禅师、开先智珣禅师等大德,尽得曹洞宗旨趣;政和二年(1112年),又展转来到宝峰湛堂文准禅师(真净禅师之法嗣)座下充当其侍者,参学六年。大慧宗杲禅师悟根好,但嘴刁,好辩。就连文准禅师指示入道捷径,大慧宗杲禅师也横机竞辩,口若悬河,不肯相让。文准禅师呵斥他:“汝曾未悟,病在意识领解,则为所知障!”喜欢争辩的人们可要听好咯。
很显然,大慧宗杲在文准禅师处过不了关。政和五年,文准禅师圆寂。次年,大慧宗杲受托请张商英为文准禅师作塔铭,相谈甚欢,张商英赐其号“妙喜”,字“昙晦”,后欣然向圆悟克勤禅师做了推荐。
大慧宗杲禅师遂谨遵文准禅师所嘱及张商英的推荐,宣和七年(1125年)前往东京天宁寺参礼圆悟克勤禅师。经圆悟克勤禅师的锤炼,成为圆悟克勤座下第一大弟子。靖康元年(1126年),大慧宗杲禅师在天宁寺“分座训徒”,很快名重丛林,声振京师,为僧俗所敬仰,并得宋钦宗赐紫衣与“佛日禅师”称号。
当圆悟克勤禅师奉诏住江西云居山。大慧宗杲追随而去。圆悟克勤禅师请他任首座和尚,他的才识令圆悟克勤禅师座下龙象辈出不得不服。时丛林中乱象环生,弊病日现,鱼目混珠,印可随许。圆悟克勤与大慧宗杲两位大师却铁面无私,绝不拿佛法做人情,决不轻许印可。而且,许多衲僧在别的禅师那儿得到印证,到他们这儿却过不了关。可见他要求之严格。圆悟克勤回川后,大慧宗杲留居,一时学者云集。绍兴元年(1131年),大慧宗杲登仰山,邂逅东林珪禅师,两人合编《禅林宝训》。绍兴四年,宗杲禅师前往福建,于福州长乐洋屿卓庵接众开导。其时,默照禅(“缄默之妙,本光自照”,以打坐为主的修习方式)已流传七闽,大慧宗杲禅师作《辨正邪说》,以针锋相对,图救时弊。在闽三年多,布教于灵严天宫庵、小溪新庵、泉州云门庵、小溪云门庵等地,声名大振,并创立形成了“大慧派”,也即后来的“径山派”。
圆悟克勤禅师与右丞相张浚友善,在四川他曾告张浚曰:“杲首座真得法髓。苟不出,则无支临济宗者!”张浚回朝时,于高宗绍兴七年(1137年),邀大慧宗杲禅师住持安径山能仁禅院。
大慧宗杲禅师到径山三年,道法大盛,冠绝天下。“众将一千,皆诸方角立之士”,“坐夏者一千七百,山寺无处容纳”,“由是宗风大振,号临济再兴”。绍兴十年,特创千僧大阁以安众。史称“径山中兴”。
普安郡王与大慧宗杲禅师相友善。大慧宗杲禅师曾献偈云:“大根大器大力量,荷担大事不寻常。一毛头上通消息,遍界明明不覆藏。”以期后来。而朝廷士大夫中,不少人与大慧宗杲禅师关系甚密,执弟子礼,均得以悟明心性,如右丞相汤思退、参政李炳、礼部侍郎张九成、内翰汪藻、给事中冯楫等人。其中,张九成几次上径山与大慧宗杲禅师探格物、谈禅理、议朝政,成莫逆之交。为此,大慧宗杲禅师曾作偈云:“神臂弓一发,透过于重甲,衲僧门下看,当甚臭皮袜!”显然,大慧宗杲禅师是主战派,与张浚、张九成一致,遂遭牵连。绍兴十一年(1141年)五月,大慧宗杲禅师被秦桧以“谤讪朝廷”的罪名革除僧籍,责令屏居衡州。开始十六年的流放生活。
在衡州,大慧宗杲禅师一呆就是十年,尽管苦屈,他依然弘法不止,他的弟子冲密、慧然等辑录其点评诸方语录公案之法语而撰成《正法眼藏》。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大慧宗杲禅师又迁居瘴疠寂寞之地梅州,住五年。他曾说:“今坐此得罪,事体昭明,岂偶然哉?皆前报世中,因缘会遇,一切欢喜顺受,偿足自定义。”绍兴二十三年,其《禅宗杂毒海》成书。
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大慧宗杲禅师恢复僧籍;二十七年,应诏住持宁波阿育王山广利禅院,盛况空前,聚众多食,无以为继,因而开荒垦田,创建农禅庄园,皇帝赐其庄园名“般若”。
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大慧宗杲禅师七十岁时重新回到径山,很快旧事重振,恢复了往昔的盛况。三十一年,因年事已高而退居明月堂。但仍诲人不倦,说法于千僧阁,并嘱咐后人“宜各随所缘,以佛法为念,莫忘初志”。该年八月初二,宗杲禅师示疾,次日应侍僧了贤之请,书遗偈云:“生也只恁么,死也只恁么。有偈与无偈,是什么热大。”便执笔而化,春秋七十五岁。嗣法弟子九十四人(注一),以拙庵德光最为有名;有契证的士大夫也有十几人;居士群体则不计其数。大慧宗杲门人特地建塔,将他的全身安置于明月堂之侧。
隆兴元年(1163年),普安郡王即位后,赐大慧宗杲禅师“大慧禅师”之号。孝宗皇帝曾叹息作偈赞曰:“生灭不灭,常住不住。圆觉空明,随物现处。”又特诏改“明月堂”为“妙喜庵”,塔名“宝光”,谥号“普觉”;《大慧普觉禅师语录》,凡三十卷,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年)奉旨刊行,并于淳熙初年(1174年),刻其全录八十卷,入藏流行。
宗杲禅师圆寂后所得到的礼遇之重,在中国佛教史上也是很少见的。从后来大慧宗杲禅师成为两宋以来影响最大最深远的禅师看,无疑是正确的,应该的。说明古人比我们有眼光长远。
大慧宗杲禅师世系:慧能——南岳怀让—常浩—智达—坦然—神照—马祖道一——临济义玄——石霜楚圆——杨岐方会—白云守端—五祖法演——圆悟克勤——大慧宗杲。
大慧宗杲禅师曾两度住持径山,对径山贡献至伟(注二):
1、大慧宗杲禅师是径山第一个著书立说的住持禅师。大慧宗杲禅师毕生致力于禅学,从开悟到传法也长达39年,他的禅宗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著作之中:《正法眼藏》、《大慧普觉禅师语录》、《大慧普觉禅师宗门武库》、《大慧普觉禅师年谱》、《禅林宝训》、《辨正邪说》、《禅宗杂毒海》等。
2、大慧宗杲禅师是径山第一个临济宗大师,他第一次把义玄禅师开创的临济宗引入径山,继承并发扬了临济宗的正义立场、进取精神与为真理而献身的精神,他信奉“大丈夫”精神——“直须是不取人处分,不受人罗笼,不听人系缀,脱略窠臼,独一无侣,巍巍堂堂,独步三界,通明透脱,无欲无依,得大自在”,提倡“立大丈夫言,行大丈夫事”,以及后来形成的“要做狮子儿,敢做狮子吼”的理念,都被后人所继承发扬,尤其是在日本,有如樱花遍地开放。
3、大慧宗杲禅师是径山第一个系统而完整的提出了以“参话禅”为主的悟道方法,让禅与日常生活结合,达到知与行的统一,用以吸引更多的士大夫、居士群体参与到禅宗的实践中来,以专事修理混乱的禅林,解决文字禅、默照禅带来的弊端。他认为“参话禅”是“盲人手中底杖子”、“破生死疑心底刀子”、“摧许多恶知恶觉底器仗”。
4、大慧宗杲禅师是径山第一个把禅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而提出“忠君爱国”的人。他认为:“菩提心即忠义心也,名异而体同,但此心与义相遇,则世出世间一网打就,无少无剩矣。”他说:“为君上尽诚,而下安百姓,自有闻弦赏音者;愿公凡事坚韧,当逆顺境,政好着力,所谓将此深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
5、大慧宗杲禅师是径山第一个把禅宗与儒学相结合而明确“辨证思想”的人。他认为:“儒即释,释即儒;僧即俗,俗即僧;凡即圣,圣即凡。”他说:“若知径山落处,禅状元即是儒状元,儒状元即是禅状元。”
 
(注一:九十四嗣法弟子、居士名单:
教忠弥光禅师  东林道颜禅师  西禅鼎需禅师  东禅思岳禅师  西禅守净禅师   开善道谦禅师  育王德光禅师
华藏宗演禅师  天童净全禅师  大沩法宝禅师  玉泉昙懿禅师  荐福悟本禅师   育王遵璞禅师  能仁祖元禅师
灵岩了性禅师  蒋山善直禅师  万寿自护禅师  大沩景晕禅师  灵隐了演禅师   光孝致远禅师  雪峰蕴闻禅师
连云道能禅师  灵隐道印禅师  竺原宗元庵主  近礼侍者     净居尼妙道禅师    资寿尼妙总禅师 侍郎张九成居士
参政李邴居士 宝学刘彦修居士 提刑吴伟明居士门司黄彦节居士  秦国夫人计氏  径山了明禅师  祖麟道者
清凉珠禅师    花药继明禅师  大云颖禅师    昭觉子文禅师  龙王自隐禅师   岳麓梵禅师    南华因禅师
超宗道人      大沩惠仰禅师  洛浦相禅师    径山祖庆禅师  伊山冲密禅师   祥符如本禅师  象田德禅师
象田信禅师    龙牙信禅师    岳侍者        光孝林禅师    云卧晓莹禅师   九鼎法生禅师  黄文昌编修
郑昂居士      径山有卞禅师  大悲间禅师    雪峰慧然禅师  华严觉印禅师   福严了贤禅师  庆成冲禅师
报恩崇海禅师  光孝祖彦禅师  荐福妙熙禅师  博山能禅师    石门仁禅师     龙翔宗常禅师  蒋山恩禅师
蒋山等诠禅师  光孝圆禅师    黑水昙振禅师  秀峰南禅师    法济僧鹗禅师   报恩行禅师    舟峰庆老禅师
荐福普仁禅师  水陆野庵和尚  大沩如晦禅师  玉泉道成禅师  明招观禅师     兴王如沼禅师  从庆庆禅师    
法宏首座      石泉咏禅师    光孝立禅师    明昭微禅师    大明广容禅师   昭觉祖明禅师  正法秀禅师      
仰山圆禅师    正焕首座      关西尼真如
(注二:参考了李芹先生的《大慧宗杲生平思想新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