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觉电子报第2期 真假开悟(2) -真如、如来藏与阿赖耶识间之关系
真假开悟(2)-真如、如来藏与阿赖耶识间之关系
平实居士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二十四:“彼有菩萨以胜解力,为诸众生堪受化者,于彼一切诸世界中,现为如来出兴于世,以至一切处智。普遍开示如来无量、自在、神力、法身遍往无有差别,平等普入一切法界;如来藏身不生不灭,善巧方便普现世间。证法实性超一切故,得不退转无碍力故,生于如来无障碍见广大威德种性中故。”
有的天界菩萨,明心之后,进修了一些别相智,以他明心后胜解阿赖耶识的慧力,观察某些世界的众生可以被教化,他就在那一些世界里面,显现如来的八相成道,以因地之身而示现如来的八相成道,这是天界菩萨证悟之后,所有的异熟果。显现如来出现于世,乃至证得一切处智,在那一些世界里面,普遍的为众生开示如来的自性身“无量、自在、有种种的神力”,法身可以遍往诸佛世界没有差别;说如来是可以平等的普入于一切法界,不管是十八界,或者三界九地,或者十方一切法界,都说如来藏身不生不灭。
这是说如来藏的自体不生不灭,不是讲如来藏的种子。如来藏的心体自体,里面含藏著种子;譬如瓶子,瓶子的自体跟里面装的饮料不同,饮料比喻如来藏所含藏的种子,瓶子就是比喻如来藏的自体。如来藏、如来藏身、如来藏的自体,不生不灭,而且有种种的善巧功德。众生如果造恶业,应该要成就恶鬼身,祂就帮众生制造一个恶鬼身出来;成就大恶业,比如说谤佛、谤法,应该要为他造一个地狱身,如来藏就帮他造地狱身;如果他造的十善业,应该生欲界天,祂就帮他造欲界天人之身;……等等、等等。
所以说祂有无量无边的善巧方便,能够普遍的在十方三世的三界六道里面去示现如来藏的功德。这个菩萨能够示现如来的八相成道,就是因为证得法的真实性,法就是讲如来藏:阿赖耶识、异熟识、无垢识心体自身及所出生、所显示的法性。因为证得这个法的真实性,所以能够超出三界六道一切法,因此而得不退转、没有障碍的威德力;因此他产生了如来无障碍的殊胜知见,所以他就能够在这一种具有广大威德的种性当中来出生。既然“如来藏身”不生不灭,能够善巧方便普现世间一切众生种种身,所以说祂是持身识。华严既然说如来藏能变现种种色身,能执持种种色身,而诸经中又说执持色身的心就是阿陀那识,《解深密经》中又说:“阿陀那识亦名阿赖耶识。”显然如来藏就是阿赖耶识。
再来下一段,同样是《华严经》,卷四十四就说:“出生一切‘如来藏色’,不可说音声开示演畅一切法色,具足一切普贤行色。佛子!菩萨摩诃萨深入如是无色法界,能现此等种种色身,令所化者见,令所化者念,为所化者转法轮。”
如来藏出生了一切的色身,名为“如来藏色”。如来藏既然是空性、无形无色,怎么会有色?有啊!诸位每一个人的色身都叫做如来藏色。如果你证得初禅以上的定境,愿意舍报后生天界,那么舍报后,祂就帮你制造一个初禅天身。如果你的初禅善根发是遍身发,祂不等你舍报,就在你身体里面制造一个初禅天身;这个初禅天身与你的色身同时同处,就与色身有所摩触,因为这个初禅天身与欲界色身有所摩触的缘故,所以产生了胸腔中的乐触,所以你才会有初禅的乐触。这两种色身都叫作如来藏色,都是由如来藏藉缘而创造出来的。
你们这个身体哪里来的?你说:“父亲给我的啊!”但是父亲有制造你的身体吗?没有! 那你又说:“妈妈把我制造的啊!”那你回去问问你妈妈:“你怀胎的时候,有没有每天观想来创造我?”她有没有每天捏,在哪里增加个耳朵、增加个眼睛呢?没有!父母亲只是提供你那个因缘,那个环境,让如来藏可以有因缘来制造你的色身。所以,谁来制造你的色身呢?你的如来藏!
如来藏制造了你的色身,当然能够执持你的色身,所以如来藏是持身识,所以你们的色身就叫作“如来藏色”。那有的人也许会想:是我自己制造了色身。可是,你在入胎以后,有没有制造自己的色身?没有!还是由你的如来藏造的。因为你刚入胎的时候,能觉能知的你都还不晓得在哪里?意根也没有办法分别,意识还没有出现,意识要五六个月以后才开始出现,而且那时候的意识什么都不懂,如何能制造你的色身?显然是你的如来藏帮你制造色身,所以你的色身就叫“如来藏色”。因此,如来藏既然能制造色身,当然持身的如来藏心体很显然就是持身识;既然佛说持身识就是阿赖耶识,那么如来藏当然就是阿赖耶识了。
这里说,这样的天界菩萨证悟之后,可以受生于十方任何一个他想要去的世界,然后在那边出生了“如来藏色”,用种种不可说的音声来开示、来演畅一切法色。一切法色是说由一切法而显现出来的“如来藏色”,让众生了解这叫作一切法色。他能够具足的实现“普贤行”。
很多人读《华严经》,知道有善财童子的五十三参;可是这五十三参,其实全部都是在普贤菩萨的身中参访。 普贤身那么广大,那是什么意思呢?普贤身就是说:从初信位开始到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这一切行都是普贤行,等你这五十二个阶位完成,成究竟佛,才算游尽普贤身。这一切的“普贤行”的过程当中,你需要有很多的色身,这就叫作普贤身,就是“普贤行色”。
你要行普贤行,要有种种的色身;这些色身,是谁所执持的呢? 如来藏色,讲的就是如来藏所持的色身,就是这个“普贤行身”。菩萨摩诃萨深入无色的法界;就是说如来藏的自体,叫作无色法界。能够深入这个无色法界,才能够示现种种的色身啊!使得应当受化的人,都能够看得见你;使得被度化的人,因此而能够心心念念回向佛道。菩萨就是这样行无量的“普贤行色”,也就是以种种的“如来藏色”,来为所化度的众生转法轮。这段华严经文的意思也是讲得很清楚:如来藏就是持身识;而持身识就是阿赖耶识!因此,如来藏就是阿赖耶识。
《大宝积经》卷一百一十也说持身识就是如来藏:【大药白佛言:“云何‘识’取天身、乃至取地狱身?”佛言:“大药!‘识’与法界持微妙视,非肉眼所依以为见因。此微妙识与福境合,见于天宫欲乐嬉戏,见已欢喜,‘识’便系著。……‘识’者是身之主,遍行诸体,身有所为莫不由‘识’。不迁者谓身语意净,证获道果;此人死已,‘识’弃有阴,不重受有,不流诸趣;极乐而迁,不复重迁,是名不迁。”于是贤护与大药王子礼佛双足,白言:“世尊!佛一切智,说此法聚,当于未来作大利益,安乐众生。”佛言:“如来法聚常住非断,一切智者知而不为。我经无量勤苦,积集智光,今说此经;此正法日,为诸众生作大明照,德誉普流一切智海,为能调心流注者说。此经所在之处,读诵解说,诸天、鬼神、阿修罗、摩?罗伽,咸悉拥护,皆来拜礼;水火王贼等怖,皆不能害。诸比丘从今已往,于不信前勿说此经,求经过者慎勿示之;于尼干子、尼干部众诸外道中,亦勿说之;不恭敬渴请,亦勿为说。若违我教,亏损法事,此人则为亏损如来。诸比丘!若有礼拜供养此经典者,应当恭敬供养是人,斯人则为持如来藏。”】
我们来解释这一段经文的意思:【大药菩萨问佛:“我们的真相识,就是我们的第八识如来藏,是怎么样去摄取未来世的天身?乃至摄取未来世的地狱身呢?” 佛开示说:这个第八识、如来藏,祂具有所持法界中的微妙视;也就是说,如来藏之所以称之为藏识(识就是了别,不过那个了别,不是见闻觉知的了别,这后面会说到),祂的这种微妙见、微妙视,不是肉眼所见的、所依的那一种六尘中的“见”。这一个微妙的如来藏,如果是跟福业相应的境界符契的话,舍报之后,就会看见天宫有种种的欲乐嬉戏,这是欲界天。见到欲界天的境界,就会心生欢喜,因为看见天宫有五百天女等著你,心里想要生天的时候,你生到天宫去,就是当天子;这样出生到欲界天时,一见就欢喜,欢喜就被束缚了,所以就生到欲界六天去,这个识就帮你变现出一个欲界天身。
这个如来藏,祂是一切色身真实的主人,但是却被见闻觉知的意识、处处作主的意根所掌控。其实,意识、意根不是真的主;因为祂不遍一切处,祂不遍身;意识、意根、眼耳鼻舌身五识,其实都在你的脑袋里面,不是遍身的。乃至身识,你以为是遍身,其实不是;身识在你脑袋,只是生理上的机制,让你觉得你手痛就是手痛,脚痛就是脚痛;其实不是,痛觉是在头脑胜义根,不在色身的扶尘根。因此,见闻觉知的前六识,以及作主的意根,只在你的脑袋—胜义根,不遍全身;只有如来藏识才能够遍全身,因为如来藏才是身之主宰。祂遍行诸体,我们色身的一切运作莫非是如来藏。
“不迁”,就是说:从此以后不再改变。那是什么呢?讲的是二乘定性圣人。二乘的定性圣人,他们身业清净、语业清净、意业清净,烦恼障不再现行了,所以获得道果,也就是声闻道、缘觉道的果报;这些人死了以后,他的真实识、第八异熟识,丢弃了这个三界有的色身。“不重受有”:不重新再去接受任何的三界有,因此不再流转于五趣六道之中,这样叫作极乐而迁。可以出离三界的生死苦,所以叫作极乐而迁;不再重新迁居到任何一个地方再受生,叫作不还果。
贤护菩萨跟大药王子两个人就顶礼佛足,禀白说:“世尊!佛是一切智者,说这个一团一聚的深妙法(就是某一个部份的深妙法),将会在未来世,为众生造作很大的利益,能够安乐众生。
佛说:“如来的法,不论是哪一聚、哪一团,都是常住法,都不是断灭法。不可以说涅槃是断灭,不可以说无我是断灭,因此说常住非断。一切智者可以知道一切的法,但是却不住于有为之中。” 佛说:“我经过无量世的辛勤劳苦,累积聚集了一切智慧的光明,所以如今才能够说这部经。这个正法日,为诸众生大明照,这一种功德,以及无上正法的声名,普遍的流入一切智的大海里面;但是这个法,却只是为那一些能够调柔心性的,而且能够流注圣性的那一些佛弟子们说。因此这一部经,也就是《大宝积经》所在之处,去读诵、去解说的时候,诸天鬼神、阿修罗、摩?罗伽全部都会来拥护,水火王贼…等等的恐怖都不能够危害。”】
但是这一部经里面的密意却不可以广说,所以【 佛又交代说:“诸比丘啊!从今天以后,不信受大乘深妙法的人,不应该跟他说这一部经;如果是一天到晚在找寻经典的过失的人,你也不应该把这一部经拿给他们读。或如在外道那一些人之中,也不应该为他们说。乃至对于佛子们,如果不是很恭敬,而且很渴求大乘菩提的法,也不应该为他们说。”】这意思就是说,“如来藏心体在哪里?”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密意,甚至于有的阿罗汉,他是定性声闻的种性,是不回心的阿罗汉, 佛都不让他们开悟的;所以他们只能证悟二乘菩提所说的缘起性空,却是没办法悟知无余涅槃的实际理地,没办法证悟大乘菩提;所以,如来藏在哪里呢?他们悟不到。连一切天主都应供养的二乘不回心圣人, 佛都不让他们知道这个密意,怎可为那些因缘不具足的凡夫与外道明说呢?因此 佛说这个是甚深密意。 佛交代说:“如果有人违背我前面所说的交代,为那些人明说,这个人就是亏损法事、亏损如来。”如果是亏损如来,罪就大了,所以不应该为别人明说如来藏的所在,以免亏损如来,成就大罪。
说了这么多以后, 佛接著说:“如果你把这个识─持身识─或者叫做“去入胎的识”,把专门讲这个‘识’的经典拿来读诵、礼拜、供养、为人解说,如果有人这样做的话,大家都应该来供养这个人,应该来恭敬这个人。”如果你将这一部讲第八识—阿赖耶识的经典,详细的读诵、受持、解说、……等等,那你就是“持如来藏”。
这里讲的‘识’,就是如来藏,可是这个‘识’在讲什么?讲持身识啊!意思就是说:持身识就是如来藏。所有的经典都说:持身识就是阿赖耶识。阿赖耶识又名阿陀那、阿陀那的意思就是“持身”;所以,从执持身根的缘故,我们说:如来藏既然能持身,当然如来藏就是阿赖耶识!因为每个人的持身识,都不可能有两个,所以持身识就是如来藏,就是阿赖耶识。
但如来藏为什么是持身识?接下来《楞伽经》还有说明。《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佛告大慧:“如来之藏是善、不善因,能遍兴造一切趣生,譬如伎儿变现诸趣,离我我所;不觉彼故,三缘和合方便而生;外道不觉,计著作者。为无始虚伪恶习所熏,名为识藏,生无明住地,与七识俱,如海浪身常生不断;离无常过,离于我论,自性无垢,毕竟清净。”】〈一切佛语心品第一之一〉
解释:佛告诉大慧菩萨:如来之藏─就是如来藏─祂是一切善法的根本因,也是一切恶法的根本因,所以说是“善、不善因”。如来藏能够普遍的出生或者增长一切五趣六道的众生。“兴”就是增长,“造”就是创造出来,就是出生。如来藏就像一个魔术师一样,一下子变这个,一下子变那个;有时候,变一个人身给我们;有时候,变一个天身给我们;有时候变个饿鬼身给我们,每一世都不一定。因此,说“变现诸趣”。
可是,如来藏的自体虽然能够变现我们这些色身,也变现了七转识的我们,有见闻觉知,能够作主;可是祂在这些境界里面,祂就是没有“我”,无我,而且祂也不落到“我所”里面。“我所”就是指相对于我们的见闻觉知心的色身与六尘,那叫作我所。见闻觉知心所贪著的是什么呢?六尘里面的种种法,好看的、好听的、好吃的,乃至难看的、难听的、难吃的,这个就是我所。难看、难听、难吃的,众生也是执著啊!难道你们不执著难看、难听、难吃的吗?有执著啊!怎么会不执著?什么叫不执著?看到难看的色相,心里不知道难看,那就是不执著;听到难听的声相,心里不知道难听,那就是不执著。那请问你们知不知道?知啊!知就是执著。难道你愿意“每天遇到难看的色相时都不知道难看吗”?你不愿意!这就是我们对讨厌境界的执著,其实就是对于觉知心所面对的“我所触知外境”的执著。
这个“名相计著相”,是执著内法与外法;内法是说六根、六尘、六识;外法是说,对内六尘所映现的六尘根源─外六尘─加以执著,也就是说,对外法的错误的判断,以为自己确实接触到外六尘,而对外六尘及内六尘加以执著。在这种事相上面,以及遍计、错误的认知上产生了事相上的计著相;有了这一种内外自共相的计著,以及事相上面的计著,这就是两种妄想的自性。
因此,如果某一个法是依他法而出生的,或者说要依某一个因缘,它才能出生的,这个就是缘起;就是说见闻觉知心要依处处作主的意根,要依我们的色身的五根和六尘接触,我们的见闻觉知心才能出生,这个就是“缘生”的真理─知道这个缘生的真实道理,就叫作“懂得缘起法”的贤圣。
那如何是圆成实的自性呢?也就是说,离开“名”的“相”以及“事”的“相”上面的那种错误的想法─虚妄想,而获得什么呢?获得圣智所得的那个境界,以及“自觉圣智趣”所行的境界,叫作圆成实性的如来藏性。圆成实性就是如来藏自体的自性,可是我们要注意:《楞伽经》所说的如来藏是什么呢?就是讲阿赖耶识啊!从卷一开始到最后结束,讲的都是阿赖耶识。既然如来藏是圆成实性,阿赖耶识心体自身也是圆成实性,由这个缘故,就可以证实阿赖耶识就是如来藏。
什么样的心可以叫作圆成实性呢?也就是说这一个心,祂的自体─不是指祂所含藏的种子─祂的自体一定是真如性。“真”与“如”的两个意思要先弄清楚;“真”就是说,祂是体恒常住,恒而不坏,性如金刚,无法毁坏的,而且不是虚妄想像的法,祂是真实存在的一个心体,这叫作“真”;“如”就是说,对于六尘“我所”也好,对于“七识心的我”也好,祂通通如如不动,这叫作“如”。阿赖耶识心体同时具有“真”与“如”的两个体性,才能够说祂是圆成实性,因为具有“真”与“如”的体性时,祂才能够含藏一切的染污种子。这个心体如果没有“真”的体性,当祂毁坏的时候,就无法继续含藏种子;这个心体如果没有“如”的体性,祂就一定不肯执藏恶业种子;这样一来,就不可能出生世间万法而使得因果昭昭不爽,就不可能出生一切的世间,那就不是圆成实性了,就是有所欠缺而不能出生世间万法的心体了。所以,如果没有如的体性,祂会说:“恶业种子我不要,染污种子我也不要”,那就应该一切众生一出生就是阿罗汉,都成佛、都清净,但在众生的现量上观察,这显然不是事实。
也就是说,这一个具有真如性的阿赖耶识心体,才能够是圆成实性,如果不是像阿赖耶、异熟、无垢识一样具有真如性的心体,那就一定不是圆成实性,因为祂将只能在无余涅槃里面住,不能在三界中出现,不能在三界中运作;换句话说,祂将会只剩下真如─阿赖耶识─而没有世间的无漏有为法的功德,那就是有缺陷的心体;有缺陷的心,怎么可以叫作圆成实性呢?
经中所说的如来藏,与阿赖耶识的体性完全一样,祂也具有这一种体性,本性正是真如性,但可以含藏七转识所熏染的种种的无明,以及种种的业种;祂从来都不拣择一切的业种,因为祂如如不动,所以祂不拣择;不拣择的缘故,所以含藏了这些能够导致众生流转生死的业种,所以说这个如来藏叫作圆成实性。我们大家都来观察:在八识心王里面,哪一个心有圆成实性? 只有阿赖耶识有,其余的七个识都没有;而“真如”又是阿赖耶识心体所显示出来的真实性,不能把祂从阿赖耶识心体上分割出来独立为另一个法;这个留到后面再来说。
所以《楞伽经》说:什么叫作圆成实的自性呢?也就是说有一个法─这个法就是指如来藏─祂离开“名”的相、和“事”的相。“名”相就是指我们们的眼、耳、鼻、舌、身、意六识,这就是“名”的相;广义的说,包括意根在里头,都是“名”的相;狭义的说,意根摄在六根中,所以在声闻法中,通常不将意根摄在“名”中。“名”就是指“名”与“色”,“名色”就是我们的五阴,“名”就是这前六识或者前七识;“名”运作的那一些心行,所显示出来的“心”的法相,就是“名相”;“名相”在三界中运作的时候,就有种种“事相”出现。如果有一个心体,祂能够配合著名相与事相,在这里面运作,但对于“名相”和“事相”都没有任何的执著;这个心,祂同时也是离一切六尘上的分别;如果你证得了这一种心─第八识阿赖耶─又名如来藏识,就叫作“亲证自证圣智所行真如”。换句话说,“真如”是什么呢?就是这个圆成实性心,也就是能出生世间法与出世间法的阿赖耶、异熟、无垢识。
那证得这样的“真如”,是证得什么心呢? 佛说:“大慧!此是圆成自性如来藏心。”《大乘入楞伽经(大正藏16卷0598a04)》里面说,如来藏即是圆成实性心;楞伽经的三种译本中,又处处说圆成实性是阿赖耶识,不胜枚举;此处经文中又说圆成实性是如来藏心的体性,所以很显然的:阿赖耶识就是如来藏。
世尊为了重新说明这个真实义,又说了一首颂:“名相觉想,自性二相;正智如如,是则成相。”这一段在《大乘入楞伽经》〈集一切法品第二之二〉别译为:“名相分别,二自性相;正智真如,是圆成性。”颂文中既说真如也和阿赖耶识一样都是圆成实性,由此也可以证明阿赖耶识就是真如。
第三节 如来藏是七识之俱有依,故说如来藏是阿赖耶识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一切佛语心品第一之一〉:【佛言:“是故大慧!菩萨摩诃萨欲求胜进者,当净如来藏及识藏名。大慧!若无识藏名如来藏者,则无生灭。大慧!然诸凡圣悉有生灭,修行者自觉圣趣,现法乐住,不舍方便。大慧!此如来藏识藏,一切声闻缘觉心想所见;虽自性净,客尘所覆故犹见不净,非诸如来。大慧!如来者现前境界犹如掌中视阿摩勒果。大慧!我于此义,以神力建立,令胜鬘夫人及利智满足诸菩萨等,宣扬演说如来藏及识藏名,与七识俱生。声闻计著,见人法无我,故胜鬘夫人承佛威神,说如来境界,非声闻缘觉及外道境界。如来藏识藏,唯佛及余利智依义菩萨智慧境界,是故汝及余菩萨摩诃萨,于如来藏识藏当勤修学,莫但闻觉,作知足想。”】
《楞伽经》里面说, 佛这么开示:菩萨摩诃萨,也就是说,如果你已经证悟了,而想要往前追求更殊胜的进修的话,应该要把自己的如来藏所含藏的种子加以清净,应该要清净“识藏”这个名称。因为“识藏”的意思就表示:凡夫的如来藏里面含藏有不清净的种子。所以证悟之后,要做的事就是把如来藏所含藏的不净种子,把祂清净化,把这个“识藏”的名称舍弃,也就是把阿赖耶识的名称舍弃,改名异熟识乃至无垢识,这样才能成就佛道。
如果没有“识藏”这个名称的话,如来藏就不会有生灭。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如来藏是非断与非常,非断是说体如金刚,性如金刚,体恒常住,从来不曾断过,未来也将永无灭时。可是为什么又叫非常?因为祂所含藏的种子不断的流注,所以使得如来藏不断的在三界中变现种种的色身,一世又一世这样变现下去,那这个就叫作“识藏”,如果把这个识藏的名称换了,那就是说我执断尽了,我执断尽了以后,舍报入了无余涅槃,那如来藏就没有分段生死种子的生灭流注变异现象,就不再称为“识藏”了。
但是,诸圣人通通都有生灭,也就是说,不管你是几地菩萨乃至等觉位,都照样有生灭,因为你既然要修佛道,想要成佛,就得在三界里面修行;在三界里修行时,一定就会有如来藏里面的有漏有为法及无漏有为法的种子不断的流注。所以说:诸凡圣悉有生灭─凡夫有生灭,圣人也有生灭。如果如来藏的一切种子都不生灭流注,圣人还能叫圣人吗?不能称为圣人了,而是叫作死人了!所以说,凡夫有生灭,圣人也有生灭;但是如来藏心体却绝不生灭,只有种子有生灭。如果了解这个道理,并且亲证如来藏的所在,能够亲自现观祂的运作,而能证实 佛所说的这个事实真相;这样修行的菩萨,自己觉悟到这一种圣人所住的意趣,所以能在现法上乐住;表示说这个开悟,这个无生法忍,或者明心见性的大乘无生忍,这都不是想象的,都是“现行法”,都是“证量、现量”亲证。这样就称为现法乐住,因为自己亲证了嘛!自己确实这样的安住下来了嘛!
证了以后还得要不舍方便,要以种种的方便法来利乐有情,来利益众生。因此 佛接著说:如来藏、识藏,一切声闻、缘觉都只是在心里面想象祂,他们没有办法亲自去证得这个“如来藏、识藏”在哪里?
虽然如来藏自体的体性是清净的,但是由于如来藏所现起的七转识,在客尘上面─也就是外六尘─的熏习上面有所遮覆,所以使得祂不断的熏习许多的有漏法的种子;因此,自性清净心体里面却显现出、流注出七转识的不清净的现象出来,这种境界,等觉地以下都多多少少会有,不是诸如来还有这个现象。
如来现前的境界,就好像在观看手里面所拿的阿摩勒果一样的清净分明。阿摩勒果在天竺,又叫白净果,有点像日本的那个水梨,白白净净的不沾灰尘。也就是说诸如来的如来藏已经是绝对清净了,就像阿摩勒果一样没有任何的尘污,如来看自己的如来藏时,就是这样的究竟清净。
基于这个真实的义理,所以 释迦世尊以祂的威神之力建立,使得胜鬘夫人以及利智满足的诸多菩萨等人─,包括文殊、普贤、观音、势至等等─这一些大菩萨们来宣扬演说如来藏及“识藏名与七识俱生”,也就是说,如来藏是与七转识同时在三界中出现的。与七转识同时在三界中出现的是什么心呢?就是阿赖耶识嘛! 声闻人因为错误的判断和执著,所以他只看见二乘法里面的人无我、法无我。因此胜鬘夫人承蒙 佛的威神之力,来宣说 如来所住的境界,这不是声闻所知道的,不是缘觉所知道的,更不是外道们所能知道的。那么这个如来藏、“识藏”的法义, 佛教导大慧菩萨说:“你们都应当要殷勤努力的去修学,千万不要听了、知道了以后,就算数了,就知足了。”
那么这一段经文中就已经说明,因为前后面都有谈到说:阿赖耶识出生前七识,而与前七识一起和合运作:“如海因风起浪,恒生不断”;又说:“藏识海浪法身境界(《大乘入楞伽经》0594b09)”,“藏识海常住,境界风所动,种种诸识浪,腾跃而转生。(《楞伽阿跋多罗宝经》0484b11)”这个出生七识的心,在楞伽经的经文中,前后都说是阿赖耶识,又在同一经中处处称为如来藏,那如来藏当然就是阿赖耶识了嘛!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一切佛语心品第一之一〉:【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甚深如来藏,而与七识俱;二种摄受生,智者则远离。如镜像现心,无始习所熏;如实观察者,诸事悉无事。如愚见指月,观指不观月;计著名字者,不见‘我’真实。心为工伎儿,意如和伎者,五识为伴侣,妄想观伎众。”】
在前面的经文接下来之后,还有 世尊以偈来重复说明:非常深奥的这个如来藏,祂跟七识心同在一起;但是有两种的摄受产生,就是对缘起自性不了解,产生误计执著,对事相上的自性不了解,产生误计执著,因此跟七识同时并行运作,产生了这两种摄受─能取与所取─就会轮转生死,所以证得如来藏而发起了智慧的人,就远离了这种境界;如来藏的清净自性就好像明镜一样显示出来,这就是心的境界;可是因为无始劫以来的虚妄的熏习,因此产生了轮转生死的现象;如果有人能够如实的去观察的话,什么事情都了知它的虚妄,也就没事了。譬如愚痴的人,他们只看人家的手指头,而不去看人家手指头所指示的明月;计著名字─也就是说对佛法和“名相”产生计著的人─也是一样;他没有办法看见那一个真实的“我”,因为十八界的每一界都是无我。那什么才叫作“我”?“我”,就是恒不生灭的法体,才可以叫作“我”,那就是如来藏。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一切佛语心品第一之一〉又说:【“大慧!善不善者谓八识。何等为八?谓如来藏名‘识藏’:‘心’、意、意识及五识身。……大慧!刹那者名识藏、如来藏,意俱,生识习气刹那。无漏习气非刹那,非凡愚所觉。计著刹那论故,不觉一切法刹那非刹那,以断见坏无为法。大慧!七识不流转,不受苦乐,非涅槃因。”】
这一段经文说:善与不善者,谓八识心王。说这八识心王里面有善法,也有不善法,总共就是八识心王;也就是讲如来藏“识藏”。什么叫作“识藏”?识藏就是讲心、意和意识及前五识。为什么叫作“识藏”?因为有阿赖耶性,有执藏分段生死的那种染污性,所以说出现种子刹那生灭的那个心,叫作识藏、如来藏;这个识藏如来藏,是和意根一直同时在一起,又不断的出生种种的识种流注,产生出来刹那变异的现象。可是无漏的习气,不是刹那、刹那变异的,无漏习气讲的就是如来藏心体的自体性,祂不是刹那变异的,不是生灭法。但是,这个道理,得要明心以后─证得阿赖耶识以后─才能够了解,所以不是凡夫所能知道的,也不是愚人(二乘圣人)所能知道的。
佛又说:如果是错误的认知,而执著常见外道所说的神我或者梵我,或者离念灵知我的话,那么这个都是刹那生灭的法,由于他们不能够觉察到这离念灵知,或者有念灵知,或者外道所说常住不坏的神我……等等,都是刹那刹那变异的,所以他们就认为:“这离念灵知死了就不见了,死了就断灭了”,变成断见外道,所以就怕死,这就是以断见来毁坏无为法。这就像是现在的印顺法师等人一样,妄说般若是性空唯名,妄说一切佛法都是说一切法空,妄说实无如来藏、阿赖耶识,堕于断灭见、恶取空中。
佛又说:七识不是流转的主体,七识也不是受苦乐的主体,如来藏才是流转的主体,才是受苦乐的主体。因为如来藏虽然离见闻觉知,没有苦乐受,可是会导致我们在三界六道中不得不接受所有的苦乐受;而我们见闻觉知的心,只有一世,一世过了就永远断灭了,只有意根和如来藏能去到未来世,所以既然是这样的话,我们的觉知心其实不是真正受苦乐的主体;而意根也不会分别苦乐,是意识才能分别;所以前七识都不是受苦乐的主体,如来藏才是受苦乐的主体,根本还是在祂啊! 而且,如来藏才是涅槃因,七识心不是涅槃因,因为七识心没有办法入无余涅槃(编案:详见《邪见与佛法》及护法菩萨之《广百论》),如来藏才能入无余涅槃,所以如来藏才是涅槃因。
也是因为这个道理,所以依胜鬘夫人及其余的大菩萨等智慧深利的人,  佛才宣说:如来藏、阿赖耶识的深妙法。好!这里有明说“识藏阿赖耶识就是如来藏”了,对不对?如来藏─阿赖耶识─和七种识,就是和前七识同时出现在三界中,这个叫作“转、灭”相;你如果知道这个道理,把七识心的执著消灭,那就是转灭;转变而灭除分段生死种子以后,不可以取证无余涅槃,得要留惑润生才可以。
也是为了这个道理,为诸声闻、辟支佛开示二乘法中的法无我,所以对胜鬘夫人开示说:“如来藏是如来的境界。”因此 佛又跟大慧菩萨开示说:如来藏、如来藏识、阿赖耶识(这里翻作阿梨耶识),这个境界,你跟这一些有深妙智能的菩萨才能够分别这两种法,其它的声闻、辟支佛、外道,他们执著“名”的相,以及执著“事”的相,是没有办法了知这生灭与不生灭和合的道理的。所以 佛交代说:“大慧啊!你和这一些大菩萨们都应当修学这个法啊!”所以, 佛又说偈:“甚深如来藏,与七识俱生;取二法则生,如实知不生。”那就很清楚啦!说如来藏就是阿梨耶识的境界。那意思就是说:如来藏就是阿赖耶识了嘛!为什么可以把如来藏跟阿赖耶识建立成两个呢?那样虚妄的建立,是印顺法师从外国人那里所学到的思想,从藏密应成派中观的邪见中所学到的思想,不是正法的思想。印顺这样把祂分开建立的思想,是根据什么?根据一小部份日本人的佛学研究而来的思想。现在我们从这些经文里已经证明,那是错误的。
《楞伽经》既然说:持身识就是如来藏;而且说:如来藏出生了七转识。那么在其余诸经里面 佛也都说:出生七转识的心也就是阿赖耶识;所以阿赖耶识就是如来藏啊!那么,既然前面我们所说的、引证的《楞伽经》,不断的宣说“如来藏是善不善因,能遍兴造一切趣生”,而且又说,如来藏因为无始虚伪恶习所熏,所以名为“识藏”,出生了无明住地,跟七识心同时并行运作。这样意思就很清楚了:如来藏其实就是阿赖耶识。所以,不应把阿赖耶识和如来藏分割成两个,不然佛法就会变成支离破碎了。把佛法弄成支离破碎的人,就是破坏正法的人,就会成为断善根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