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神山过水
第九十三则 神山过水
潭州神山 僧密禅师 师在南泉打罗次,南泉问:“作什么?”师曰:“打罗。”曰:“汝以手打?脚打?”师曰:“却请和尚道。”南泉曰:“分明记取。向后遇明眼作家,但恁么举似。”后云岩闻云:“无手脚者始解打。”
师与洞山渡水,洞山曰:“莫错下脚。”师曰:“错即过不得也。”洞山曰:“不错底事,作么生?”师曰:“共长老过水。”
星云法师说禅云:《有一位无果禅师深居幽谷一心参禅,二十余年来都由一对母女护法供养,由于一直未能明心,深怕信施难消,故想出山寻师访道,以明生死大事。护法的母女要求禅师能多留几日,要做一件衲衣送给禅师。母女二人回家后,马上著手剪裁缝制,并一针念一句弥陀圣号。做毕,再包了四锭马蹄银,送给无果禅师做路费。禅师接受了母女二人的好意,准备明日动身下山;是夜仍坐禅养息,忽至半夜,有一青衣童子手执一旗,后随数人鼓吹而来,扛一朵很大的莲花到禅师面前,童子说:“请禅师上莲华台!”禅师心中暗想:我自修禅定功夫,未修净土法门,就算修净土法门的行者,此境亦不可得,恐是魔境。无果禅师就不理他,童子又再三地劝请,说勿错过;无果禅师就随手拿了一把引罄,插在莲花台上。不久,童子和诸乐人便鼓吹而去。第二天早上,禅师正要动身时,母女二人手中拿了一把引罄,问无果禅师道:“这是禅师遗失的东西吗?昨晚家中母马生了死胎,马夫用刀破开,见此引罄,知是禅师之物,故特送回,只是不知为什么会从马腹中生出来呢?”无果禅师听后,汗流浃背,乃作偈曰:“一袭衲衣一张皮,四锭元宝四个蹄;若非老僧定力深,几与汝家作马儿。”说后,乃将衣银还给母女二人,一别而去!
佛教的因果业缘,实在是难以思议的真理,即使悟道,若无修证,生死轮回,仍难免除;观夫无果禅师,可不慎哉!》(佛光《活得快乐》页198、199)
平实云:尔星云法师如是之语,正应以之自勉,然后勉众:“佛教的因果业缘,实在是难以思议的真理,即使悟道,若无修证,生死轮回,仍难免除;观夫无果禅师,可不慎哉!”如今尔星云法师,自身实无般若证量,如来藏--阿赖耶识--至今未证,未曾悟道;亦无禅定证量,初禅迄今未得;岂不正应以此自勉?当知“因果业缘,实在是难以思议……观夫无果禅师,可不慎哉!”而汝星云法师数十年来广受供养,建得全球金碧辉煌之寺院数十座,生活优裕无比,复受数万四众弟子尊敬推崇、恭敬奉侍,而自身并无丝毫修证,信施已自难消;加以推广“印顺法师否定如来藏正法之人间佛教”之谤法行为,及与无根诽谤平实所弘阿赖耶识正法之谤法行为,舍寿后当如何自处?夜深之时颇曾思之?
复又极力推广藏密邪淫法教,至今不肯远离邪淫之藏密之邪教,使得护持尔星云之在家二众所造善行,翻成与尔共业之破法恶业;又支持印顺法师否定极乐世界、琉璃世界、天界等佛教弘传之事实,使得护持尔星云之弟子四众,已经与尔共成破法之恶业,翻使四众弟子之护持尔佛光山之善心,变成破法之恶业,尔若夜里扪心之时,颇曾为诸弟子之未来而思之?受供之时颇曾为佛光山广大徒众思之?
收受弟子红包供养时可曾为供养尔之弟子福利思之? 夜眠高广大床时颇曾为广大信徒思之? 彼诸广大信徒护持汝之身口意行以后,已经与汝共同成就谤佛坏法之大恶业故;彼等以善心护持供养汝之后,却成为帮助汝星云大师破法之重业故。如是,以善心而造善行之结果,却是未来世多劫之极不可爱果报,岂非世间最大之冤枉乎!尔星云法师对得起这些尽心尽力护持尔之四众弟子乎!
尔星云法师若有良善之心者,即应广思、深思,然后起而作诸补救之正行,正应猛力精进作诸弥补正行也!否则如何对得起广大信众之鼎力护持?莫使广大信众于汝身上修持善行之后,却获得帮助汝破
佛坏法之恶果也!否则焉有资格身任人天福田之职?
然而星云法师有一段话说得极好,正可以之自勉:《“谦受益,满招损”,自以为满了,实在就是自己最不足的时候。活到老,学到老,世间永远学不满。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禅师用石子、砂、灰、水为喻,自满自大者,不知可否以此为诫乎?》(佛光《活得快乐》页210)
如是正语,汝星云--佛光禅师--正应取来自勉,戮力求悟;莫再以世俗法上数十年营造所得之大名声,笼罩尔座下四众弟子,同堕谤佛坏法之大恶业中;弘传印顺所说之人间佛教邪思者,即是谤
佛坏法之大恶业故;否定平实所弘如来藏正法为邪魔外道法者,即是破佛坏法之大恶业故,皆是否定如来藏阿赖耶识之破法大恶业故;四阿含诸经中说:造作此等谤法之大恶业者即是谤佛故;如来藏阿赖耶识是三乘佛法之根本故,谤阿赖耶识实相心体者即是成就谤法根本重罪者故。尔星云大法师对于自己严重谤法之事实,不可效法鸵鸟埋首沙中、故作不闻不见之状,应当火速为尔自己及四众弟子所共同造作之破法大恶业,速谋补救之道。平实此语至诚,大师莫因平实此语而起大瞋!
观乎无果禅师,唯受母女二人供养衣食,便难消得信施,几乎沦堕畜生道中;更何况星云大师数十年来已经受纳广大信众数百亿台币之信施,然而自身却于三乘菩提之任何一种,俱皆未悟、未修,如何消得数百亿之信施?更支持印顺之邪说而造下诽谤正法之大恶业,未来世中如何还得?
尔星云若道数百亿元信施,非是尔星云一人独受,则尔星云大师正应为彼等追随于尔之众多法师顾念:当如何消得广大信众数十年来数百亿元之信施?当如何为诸出家二众弟子寻求弭补之道?彼等亦是为了护持汝星云大师而作彼彼诸业故。
当知未来世时,彼等布施于尔星云及座下众法师之居士等人,或者因是布施而谨言慎行,不造谤法之大恶业,可能来世生于欲界天中,受诸福报;尔星云及座下出家二众,却须忍受更甚于无果禅师几乎亲受之果报;未来多世之后,恐将犹如阿含诸经中所说者:彼等居士天福享尽之后下堕人间为人,尔等将如佛所说,身任牛马之职,酬偿彼等居士之信施。此是经中
佛语亲说者,尔星云法师岂能不知、不思? 纵使不为自己思之,亦当为座下出家二众思之也! 为令尔星云法师及座下二众出家法师能消众人信施,且举神山过水公案,共尔等说禅;若得悟入,便可消得信施也:
潭州神山僧密禅师悟前在南泉,一日打锣集众时,南泉禅师来问曰:“你在作什么?”神山禅师答曰:“打锣。”南泉又问曰:“你是以手打锣?还是以脚打锣?”神山禅师当时会不得,却向南泉请求道:“还是请和尚为弟子说了吧。”南泉开示曰:“你可得清楚地记住这个公案。以后遇见了已经开眼的行家时,便像这样提出来说吧。”后来云岩昙成禅师闻得此一当代公案,便代神山禅师答伊南泉:“没有手脚的人才懂得打锣。”
只如打锣者,分明得要有手有脚者,方能打得锣响,此是世所共知之见解也!不料南泉却问神山禅师道:“以手打?以脚打?”岂非废话一句?然而禅门之中正该如是,一切烦恼事中皆有证悟佛菩提之因缘;此个打锣看似平常事,然而平常事中却大有不平常事,却非星云法师所说以觉知心保持平常心态去作便可也!那南泉也是奇怪,明明得要手打,既非襁褓中无知小儿,云何却作如是问?岂非颠倒?
及至神山问起,却不答伊神山所问,只是教伊分明记取,要伊后时遇著明眼作家时举似。 且道:南泉为伊神山说了未说?有请已“悟”之星云法师断与座下四众弟子看!
那云岩禅师闻举,却明白指示曰:“无手脚者始解打锣。”却也奇怪。 然而真悟之人观之,丝毫奇怪之处亦无,一切人间法界中,悉皆本来如是故。只如尔星云日日应斋受供,过堂时,莫道是尔手脚解得吃饭,却是无手脚者方解得吃饭也!
后来神山僧密禅师往依洞山禅师,一日与洞山共同渡水时,洞山老人无风起浪,忽然开口道:“你可别错下脚。”神山此回却已非当年之吴下阿蒙也,闻言便答曰:“假使错下脚的话,那就过不了河水了。”洞山禅师却又问曰:“那么不会错下脚底事,又是怎么回事儿?”神山禅师答曰:“那就和长老一起渡过河水。”
二十年来底台湾,多有海内外出家在家禅师谈禅说道,乃至大胆解释公案者,其数众多;往往教人:“吃饭时专心吃饭,做事时专心做事;一切都不为自己,只是将本分事做好,利益大众,没有一分为了自己的私心,这便是禅。”如是与星云法师一般开示者,多如过江之鲫,不可胜数。平实数年来老婆心切,不顾骂名,对于误导众生严重而又抵制平实者,往往加以拈提,冀望彼等错悟大师能有改进乃至悟入,颇有按牛吃草之势;只是牛无吃草意,平实虽强按之,终究不能令其吞咽;无可如何,只得继续拈提,冀望有朝一日撞著几头饿牛,肯吃雪山肥腻,便不枉平实屡挨诸方大法师毁辱怒骂。
然而观察中外一切学禅宗者,每以专心做事、专心打坐、专心课诵之觉知心作为真如本心者,却与常见外道所说五现涅槃无二无别;彼常见外道作如是言:“此灵知心是常,生生世世常住不坏;色身坏时,换个色身再来人间。色身会坏,此灵知心不坏。”此即是外道断常二见中之常见,乃是我见、身见也!君岂不见一切未离胎昧之人出生时,一切俱皆不知?悉皆不忆往世任何事?
岂不见世人住胎六月时已有意识觉知心现起,却完全不知胎外世界?却能安住当时母胎狭窄境界中,而无心闷之状。由此可见意识灵知心绝非由前世转生至此世者,云何可以谓之为真实之常?故名常见外道所说之常,绝非佛门所说之佛地常乐我净之常也!一是第六意识故,另一则是第八阿赖耶、无垢识故。
尔星云大法师若不信平实所言,向神山禅师主张离念灵知心即是真如心体,道此为悟,莫怪神山禅师一棒打汝头破。 只如神山共洞山老人渡水,洞山云:“莫错下脚。”一切人渡过浅流河水时,总不错下脚,本是平常事,洞山老人何须如是唠叨?那神山答云:“错下脚便过不得水。”洞山老人却问云:“不错下脚底事又如何?”不料神山却只是平常答话:“共长老一起过水。”
且道:神山合吃洞山棒?不合吃洞山棒? 若道合吃棒,洞山老人因甚却不打伊一拄杖?若道合吃棒,尔星云亦合吃棒!我平实亦合吃棒!普天下一切人皆合吃棒!若道不合吃棒,是什么道理说伊神山不合吃棒?
尔星云--佛光禅师--还会么?
只如现代学禅之人,每日里骑车、开车、走路,过水过桥,还有人错下脚么? 且道:这个不错下脚一句,究竟有什么玄妙意思?值得记录下来留传千古?
如今尔星云--佛光禅师--既以诸书道是证悟之人,平实且要问尔:共洞山老人过水者,是神山?不是神山?
(由公案拈提第一辑《宗门正眼》录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