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门实修
如何止息打坐、修定时的妄想恶念?
我们学佛了,对佛法有信心,所以发了菩提愿、受了菩萨戒。在前面听了诸位亲教师用心地教授、殷勤地嘱咐,在聆听学习时都能信受无疑;也决定自己要依之而行来清净自己的身口意行,正向三乘菩提,发利乐众生永无止尽的成佛大愿,这个是相当要自我肯定和赞叹的...
2023-09-24 浏览: 169
如何才能够不起散乱的心行?
前面我们略谈了会造成心无法安止于定的妄念散乱种类,那么就有同修会问:如何才能够不起散乱的心行?为什么我们会说:持戒是修定的资粮?因为弥勒菩萨祂开示:持戒有十种功德。哪十种功德呢?弥勒菩萨说:应知有十种功德胜利,何等为十?谓诸所有具戒士夫补...
2023-09-24 浏览: 97
何谓一心不乱?
一心这个词在中文中本来就常被使用,像说万众一心、上下一心以及团结一心,都是在说大家团结一致、同心协力共同的完成一项艰巨的任务。那如果说是各怀一心呢?那就各自怀着不同的想法,不能够同心齐心,那就会像《三国演义》里面所说的:英雄聚会,各怀一心...
2023-09-24 浏览: 65
众生无量世以来都曾修习过定力
欢迎大家继续收看《菩萨正行》,我们今天继续来跟大家讲,菩萨《优婆塞戒经讲记》第八辑。我们上一次是讲到第八辑的第151页的地方,我们现在这个部分讲的是,从三世定戒二因缘舍这个部分。 我们先把经文先念一次: 【三世定戒二因缘舍:一者退时、二者断善根...
2023-09-24 浏览: 93
磨砖成镜----般若禅不是禅定
我们从禅宗的一则公案来说明:般若禅不是禅定。 《景德传灯录》卷五有一段公案: 【开元中有沙门道一,住传法院,常日坐禅。师知是法器,往问曰:大德坐禅图什么?一曰:图作佛。师乃取一砖,于彼庵前石上磨。一曰:师作什么?师曰:磨作镜。一曰:磨砖岂得...
2023-09-24 浏览: 132
定力在日常生活中的诸多好处!
所谓:菩萨常寂,赞寂功德。菩萨为什么会常寂呢?其实这个道理非常简单,我们说菩萨在修学的时候,当你越修学佛法的时候,对世间许多的事情会看得越透。除了说在理上面看得越透的时候,在事上面,也因为菩萨在修学的过程中,烦恼会一一的减轻乃至于消除;所...
2023-09-24 浏览: 163
修定者需守持的基本生活作息
要能够安住定心修学,首先要能够无悔,要心中能够没有悔恼的事,那么就是得知守分际;知守分际最好的方法,就是学戒。在此,我们可以对初学的学人,讲一个依着 无着菩萨所教示比较简单的方法就是:善护诸根等,四净因应知。(《六门教授习定论》)也就是守持...
2023-09-24 浏览: 116
菩萨如何修学禅定?
在从布施到持戒、到忍辱,这样来精进修学以后呢,心性调柔了,就能够让心静下来,来进行禅定的修学,所谓的禅定又叫作静虑。静虑的意思就是静中思虑,静中思虑的内容包含:如何饶益有情,如何在饶益有情中来对治自己的烦恼,如何观照五蕴的虚妄,如何从五蕴...
2023-09-24 浏览: 179
什么是真正的三昧?----世间三昧,出世间三昧,世出世间三昧
三摩地又称为三昧、三摩提、三摩帝,中文的意思是正定、正受、等持。一般将意识心安住于一境,安定专注不散乱的定的状态,通称为三摩地。但是这样的说法很容易令人以为三摩地和奢摩他、止是一样的;然而,三摩地和奢摩他是有所差异的,这个差异在哪里呢?圣...
2023-09-24 浏览: 103
定力、定相、定境的差別
我们一般人只要听说修定,直接想到就是要把腿盘起来坐在上,就好像老僧入定一样。大家总以为说用七支坐法,有模有样的正襟危坐着,不许别人来打扰,以为这样就是在修定,其实这样叫作定相,是修定的一种表相。透过这样的定相,我们应用一些方法,譬如说数息...
2023-09-24 浏览: 132
- 热门标签
- 最新发布
- 半年热点
-
-
布施之定义及种类
浏览: 264
-
五逆(七逆)罪的轻重
浏览: 216
-
一切众生无量劫来皆曾互为父母、兄弟、姊妹
浏览: 214
-
亲子教育:家长应知道的心理学规律(一)
浏览: 212
-
佛教对神通和异能的看法
浏览: 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