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正行
佛陀曾在《妙法莲华经》当中,以羊车、鹿车、大白牛车作为譬喻,来说明三乘佛法的差别。世尊说:有些众生具有出世间的智慧,跟随佛陀听闻解脱道法之后,能够真实信受;他厌腻了生死轮转的痛苦,急于想要解脱、出离三界,进入寂灭、清凉、清净、真实的涅槃之中;像这样的人就叫作「声闻乘」,就像是小小的「羊车」,只能载他自己一个人出离三界火宅。另外有一些众生,信受 佛陀的教诲之后,很努力地精进;但是他想要求得自然慧,想要在无佛之世自己开悟因缘法,而成为「辟支佛」,这样的人就属于「缘觉乘」。辟支佛的智慧比声闻高一些,在他入涅槃以前,也会随缘以神通度化一些人,所以就以「鹿车」来作譬喻。另外还有一些众生,听 佛陀说法之后能够发起大心,愿意长久地精勤修学。除了声闻乘的一切智,缘觉辟支佛乘的自然智之外,他还想要求取佛陀的佛智、无师智、如来知见、十力、四无所畏……并且因为愍念无量的众生,所以想要利益人天,度脱一切的有情,像这样求取无上菩提的众生,就称为求取大乘佛法的菩萨。也就是说,菩萨除了为自己求得解脱之外,还想要求得无上的佛菩萨智,并且利益无量的有情众生,这就像是「大白牛车」一般,有大能力,能够乘载许多的众生共同出离三界火宅。
其实梵文中的「萨埵」,除了有情众生的意思之外,另外还有勇健、勇勐的意思。所以我们可以说,所谓的「菩萨」,就是能够不畏惧在三大无量数劫当中,于三界之中难行能行,为了悲愍无量的有情众生都能够共同出离三界火宅,而志愿坚定、勇勐地追求无上正等正觉;像这样具有菩萨种性,勇于发大菩提心,乐于在三界火宅之中以三大无量数劫的久远修行来自度度他,共同求得究竟圆满无上佛果的有情,我们就可以称他为菩萨。
所以,当我们自称为菩萨的时候,可得要先检查看看:我们是不是真的愿意为了度化无量的众生,共同求取无上正等正觉,而愿意努力在生生世世当中修学菩萨道呢?
接下来,我们要再来简单谈谈,菩萨有哪些类别。既然菩萨要经过三大无量数劫那么长远的时间才能够成佛,那么在这么长久的修学期间当中,各个阶位的菩萨之间,证量的差异当然也是非常的大;所以我们应当要瞭解一下,才知道自己目前的定位,以及之后所努力的方向。
佛菩提道的修学,大多是依照《华严经》以及《菩萨璎珞本业经》当中所说的,把菩萨道分为十信位、十住位、十行位、十迴向位、十地以及等觉位、妙觉位等五十二个阶位。
在《菩萨璎珞本业经》当中,世尊开示说:一切有情在还没有接触佛教三宝、听闻正法之前,可以说都称为具足各种缠缚的凡夫,对于什么是善恶完全不瞭解,对于因果也没有正确的知见;如果努力培植了足够的福德因缘,有机缘值遇佛教三宝,听闻了正法,生起了一念净信,乐于归依三宝,修学佛道,那么这就称为「初发意的新学菩萨」。如果十信位满足,愿意发起菩提心,修学六度万行直至成佛,那么这就称为「初发心的菩萨」。十住、十行、十迴向等三十个阶位,我们可以称为「贤位菩萨」。而初地以上,则称为「圣位菩萨」,或者是「菩萨摩诃萨」。而在一直到初住位——发心住之前的十信位中,也就是对佛教三宝的清净信心还没有具足圆满之前,则都称为是「凡夫菩萨」、「假名菩萨」,或者是「名字菩萨」。
另外还有所谓的「实义菩萨」,则是指已经实证甚深佛法的真实义——第一义谛的菩萨;也就是指已经明心证真,证得第八识如来藏的七住位以上的菩萨。例如《菩萨璎珞本业经》当中,世尊曾开示说:
【若修第六般若波罗蜜,正观现在前,復值诸佛菩萨知识所护故,出到第七住常住不退。自此七住以前名为退分。】(《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一)
这段经文的意思是说:当六住位的菩萨,在前五住位已经修学了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等五波罗蜜之后,进入到六住位,主修般若波罗蜜,再加上蕴处界的观行之后,当因缘成熟忽然之间一念相应,找到自心如来第八识真如实相,所以正观现在前;再加上诸佛菩萨以及善知识的护念加持之下,能够如实地转依真实心,这时就能够升进到第七住位;因为是亲证而能够时时现观的缘故,所以这个证境智慧能够常住不退。而在七住位之前,因为没有亲证的缘故,则总是会进进退退的。
若欲了解更多有关“菩萨正行”的知见,敬请点击阅读全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