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布施才能成就殊胜美妙的果报?
布施就应该要具足一切净施,而不是不净之施。
所以世尊接下来就继续教导我们:【善男子!菩萨布施远离四恶:一者破戒、二者疑网、三者邪见、四者悭悋。复有五法:一者施时不选有德无德、二者施时不说善恶、三者施时不择种姓、四者施时不轻求者、五者施时不恶口骂。复有三事,施已不得胜妙果报:一者先多发心、后则少与,二者择选恶物持以施人,三者既行施已心生悔恨。善男子!复有八事,施已不得成就上果:一者施已、见受者过,二者施时、心不平施,三者施已、求受者作,四者施已喜自赞叹,五者说无、后乃与之,六者施已恶口骂詈,七者施已求还二倍,八者施已、生于疑心;如是施主,则不能得亲近诸佛贤圣之人。】“《优婆塞戒经》卷五”
佛说:“善男子啊!菩萨行布施的时候,要远离四种过失罪恶之法:第一种,用破戒的手段所获取的财物拿来布施,这是不对的。第二种,心中存着种种的怀疑之心而行布施;怀疑自己、怀疑别人,怀疑布施这一件事,种种怀疑的心交错在一起,这就叫作疑网。三者,心有邪见而布施。例如为了生天享福,为了获得大势力,为了来报仇等等而行布施。第四种,心有悭悋而行布施,生起了悭贪的烦恼。菩萨的布施还要离开五种法:第一、布施的时候,不去选择有德之人。因为他有德,所以我布施;因为他是无德之人,我就不布施。这是不对的。第二、布施的时候,不应该去说他人的善事与恶事。第三、布施的时候,不应该去选择对方的身分地位或者是出身种姓,来决定我是否要布施。第四、布施的时候,不应该轻慢来求布施的人。第五、布施的时候,不应该恶口骂辱他人。”
布施本来是累积福德的善行,但是如果布施的时候,同时犯下了不好的事相,那么在未来的善果报中,就会引发附加的恶业。有那个善果报,但是善果报中,却隐含着恶业在里面。例如世尊在《分别业报经》里面说到:修行人行大布施,可是这个人个性着急,心中多瞋,不能够依止正念来修持,那么他死后就会是龙身报——变成龙族;能够修大布施,但是却喜欢轻慢于别人,死后就会变成大只的金翅鸟;个性像狼一样的人,贪求不知足;像狮子一样,代表他愚痴。所以持戒却没有清净的智慧,虽然自身持守戒律严谨,可是却轻慢于别人,所以他就会堕落到兽中,却为兽王。也就是说一个修行人,能够懂得作大布施,但是个性急躁多瞋恚,不能够依止正念而修行,这样子的话,他未来就会投生为龙族,虽然有着世间的财宝、眷属,受用丰饶这样的一个大福德,可是身上却要承受着火烧跟虫咬的恶报;修行人如果能修大布施,但是对众生多所轻慢,未来生投生为大鹏金翅鸟;如果多贪求者,未来世会投生为狼;性多愚痴者,则投生为狮子。如果是持戒的修行人,却不懂得去修证清净的智慧,虽然自身持戒精严,但是轻慢于别人,未来就会落入畜生道,去作那个畜生之王。
经文继续说:还有违犯了三件事情,布施以后就不能得到殊胜美妙的果报。第一、发心布施的时候,原来答应给别人的布施,后来却少给了。第二、选用了不好而下劣的物品,拿来布施给人。第三、布施之后,心中却生起了后悔憎恨的心。另外还有犯了八种过失,布施以后不能够成就上等的果报。第一、布施以后,总是想到这一位受施者的过失。譬如说,布施以后说:“唉!我看这个人也没什么了不起,这个人也是一样要吃喝拉撒,这一个人好像烦恼也很多,我看他也没有比我好到哪里去。”这个就叫作见受者过。第二、布施的时候,对布施的对象心不平等:“啊!这个比丘好像比较有修为,那我就多供养他一点;那个比丘好像没有什么学问,那就少供养他一点。”这就叫作心不平等。第三、布施以后,却要求受施者要为我作事情。第四、布施以后,喜欢自己赞叹自己的布施功德。第五、本来说自己没有东西可以布施:“没有了!没有了!”后来才又拿出来布施出去。第六、布施以后,用恶口辱骂他人。第七、布施以后,要求受者:“你要还我两倍喔!”第八、布施以后,对布施却生起了怀疑的心。像这样子,不净布施的施主,将来就很难有机会亲近诸佛菩萨等贤圣之人。
 
-----《三乘菩提之菩萨正行二 第40集 作者与受者的关系(八)》  正伟老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