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怨与不幸
我们知道,汉语里面有个成语叫“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这个成语的原意是说,一个千里之长的坚固大堤,如果最初任凭小小的蚂蚁在大堤里面做窝,大堤内所围挡的堤水就会不断地侵蚀进去,蚂蚁窝就会渐渐扩大,最后甚至会冲垮整个大堤。这个成语的引申意思是在告诫人们,对那些会导致大灾难的小事,最初就要小心翼翼,将其消灭在萌芽状态;否则,如果因为是不起眼的小事,最初就不加控制,等到慢慢发展到一定规模,想控制也控制不了了,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灾难的降临。
抱怨给人们制造灾难的原理与上面所说的“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的原理基本相同。大多数人的抱怨,最初可能只是起源于心里对某件事情的担心。由于这些人心里潜藏着一个未经推敲的理想观点——“自己抱怨一下,向对方发出警告,就可以让自己所担心的事情不发生”,正是基于潜伏在自己内心的这样一个潜台词,他们就开始“抱怨”了。
实际上,“抱怨”一旦发端于心、出言于口、付诸于行动,不但不会像这些人心里所期望的那样——消除所担心之事,反而会使得原本不可能发生的事变得可能了,原本有可能发生的事情变得更加可能了;如果不停地抱怨,所担心之事发生的可能性就变得越来越大,最后真的就成了现实。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抱怨者的抱怨最初源于担心与恐惧,一旦将抱怨的行为付诸实施,内心的危机感不但不会减少,反而会加剧。这就是智者常说的:“如果你大声真心地喊‘痛’,内心就真的会受伤;如果你不以为然,不把外境的伤害当回事,伤痛就不会真的进到你的心里来!”同样,抱怨就等于在大声真诚地喊“我内心有危机感、有担心”,于是危机感、担心等负面情绪就真的会浸染自心。由于抱怨者心中所知道的消除危机感的方法就是抱怨,于是为了降低心中加剧的危机感,抱怨者就自然会加剧抱怨。所以,最初内心的危机感,或者说担心与恐惧,或者说不满与挑剔,就是大堤内小小的“蚁穴”,而后来的抱怨就是不断侵蚀“蚁穴”并且使得小小“蚁穴”成为大洞的“堤水”。只要“堤水”锲而不舍地冲击“蚁穴”,“蚁穴”就会变得越来越大;同样,只要持续不断地抱怨,内心最初小小的危机感就会越来越大,最终发展到无以容忍的地步。
此外,被抱怨的人最初可能根本没有想到去做那件你所担心的事情。但是,你一而再、再而三地抱怨,使得这个人不得不本能地自卫。为了自卫,此人别无选择,就本能地、下意识地选择“让那件你所担心的事情发生”来回应你喋喋不休的抱怨。人心为什么会用这种方式来回应他人的抱怨呢?心理学家会告诉你说:“人心有一个神奇的功能:在一个人际关系密切的环境中,会按照周围人对他的品质定位来选择自己的行为。你对某人喋喋不休的抱怨,就是对此人的品质定位——你就是那样的人,你就会做那样的事。”所以,我们的抱怨,在很多情况下,不但不能阻止他人做我们所担心的事情,反而会使得他人“不得不做”我们所担心的事情。
所以,抱怨吸引不幸之事降临在我们身上的基本方法就是——一方面加剧自己内心的危机感,使我们仿佛觉得,所抱怨的事情真的就是那么可怕,也真的会发生;另一方面,抱怨还是对他人品质的一种定位,这种定位真的就会迫使他人做出我们所担心的事情出来。
例如,19世纪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总统拿破仑三世和其妻尤琴之间的美满婚姻就是这样被尤琴的担心与喋喋不休的抱怨所摧毁的。拿破仑三世娶尤琴为妻时是法国的皇帝,尤琴也是伯爵的女儿,拥有美貌与名声,而且拿破仑三世当时是真心地爱着尤琴,甚至不顾周围顾问大臣的反对。人们可以想像,当时他们有多相爱,他们的婚姻有多美好!让我们来仔细分析一下,他们的天作之合,为何最终走向了破灭呢?
我们可以想像,当时尤琴的心里很有可能是这样想的:“真是太好了!万人景仰的法国皇帝,居然成了我的丈夫,而且对我是如此的钟爱与痴迷,我也是如此深爱着他。我是多么地幸福啊!我多么希望永远和他在一起啊!怎么样才能永远和他在一起呢?最大的威胁就是其他女人向他献媚、博取他的欢心了,万一有其他女人想不怀好意地靠近他怎么办呢?我可不能让这些女人有机可乘,我得步步紧跟着他、监视他、并且警告他,他如果不听我的话,我就指责他、批评他。”尤琴心里的想法大抵是这样的。
所以,尤琴实际上是因爱而生担心,因担心而有危机感。为了消除内心的危机感,她错误地采用了抱怨的方法,而且这种抱怨不是一次两次,而是持之以恒。所以,她内心的危机感,在自己的抱怨声中变得越来越沉重,而抱怨的程度也随着危机感的沉重而越来越升级了。
而贵为一国之君的拿破仑三世,当然也感觉到很委屈。他心里很有可能是这样想的:“我是如此地深爱着你,不顾大臣们的反对娶了你,而你却无端地抱怨我、指责我,在我的大臣面前让我难堪。”满怀委屈的拿破仑三世最后对尤琴的抱怨再也忍无可忍了,他心里很有可能是这样想的:“好吧!既然你如此怀疑我,对我不放心,害怕我离开你,那我就真的离开你……。”于是,拿破仑三世就真的做出了背叛尤琴的事情。
就这样,本来一件根本不可能发生的事情,由于尤琴的内心有了担心、害怕的“蚁穴”,并且又不停地用抱怨的“堤水”去冲击这个“蚁穴”,于是担心害怕的“蚁穴”就越来越大了,最终拿破仑三世与尤琴婚姻的“大堤”就这样被担心害怕的“蚁穴”以及抱怨的“堤水”给毁掉了。
心的力量就是这么神奇!
我们知道,一个人抱怨的前提就是心中要想着“所抱怨的事情”,此时,“所抱怨的事情”对抱怨者来说其实已经成为一个有模有样的心理事实存在于心了。不管外界是否真有此事的发生,对抱怨者来说,发生在心中其实就已经是发生了。从佛法的角度来说也是如此,我们对外界人事物的认识其实都只是发生在我们自己头脑中的见闻觉知,我们对世界的认识从没有走出过我们大脑所可以提供给我们的信息之外。这就像你做梦一样,梦中色声香味触五尘俱全,活灵活现,梦中的我们喜怒哀乐遍历,惟妙惟肖,在梦中的我们就这样被自己大脑中的梦境骗得团团转,浑然不知这只是一场梦,直到从梦魇中惊醒或者被外界大的动静所扰不得不遗憾的从美梦中醒来时,我们这才知道,方才不过是一场梦而已。我们的人生其实也不外一场梦,只是许多时候,这场梦有外界的演员、场景和道具的配合,所以我们感觉人生的种种体验遭遇是如此真实。然而从我们睡梦中感知梦境的方式和我们在清醒时感知外界人事物的方式来说,本质都一样,都是脑子里面的事情,外界只是缘。
若说梦里梦外有区别的话,也的确有很大的区别。在梦中,由于意识心的功能多多少少会有所减弱,我们往往更容易随着自己的习气走,贪嗔痴嫉疑的心行会更容易不经约束的释放出来;可是在白天清醒的时候,我们的意识心分析判断的功能会强大许多,知道眼前这个人是老板,再对他不满也只能忍着,眼前这个事情关系自己的饭碗,再不愿意做也还是得耐着性子做。正因为有意识心思维分析判断各种人事物的功能,所以我们才能在现实生活中相安无事的活着。
然而意识心也绝不总是如此可靠的,这还得看我们意识心本身智慧的高下了,如果它从来就被错误的知见所误导,就像一个看不见路的盲人一样,那么我们顺着这样一个盲人的指引来走路,当然很容易就被带到沟里去,把事情办砸了,自己受到教训,还不知道怎么回事。以为是被人陷害,以为是外人恶毒,其实是自己的意识心没有智慧做正确的分析判断所招致的下场。比如像抱怨者心中所错误执持的那种观念:我抱怨就是提醒对方不要做这件事,我抱怨得越多,提醒的力度越到位,就越容易约束对方不做这件事了。可是事实却恰好相反,抱怨唤来的恰巧就是更大的不幸。因为抱怨者如果心中一直怀揣着这种恐惧怀疑的念头并且在嘴上喋喋不休的吐出他的怀疑与不满时,他其实是在不断向自己证明所抱怨事情的千真万确,这就像是一遍遍给自己做心理催眠一般,当这种恐惧彻底控制住他的内心时,抱怨者将只会做一件事情,就是用各种肢体和口头语言来促成他所担心的事情的发生,而当这件事真的发生之后,抱怨者会如刑满释放一般说出“我早知道你就会这样,你就是这样一个人。”他长久以来的怀疑和担忧终于被他证明是睿智的先见之明,殊不知,这一切都是他一手促成的。
由此可见,智慧的培养是多么重要。智慧的得来需要我们不断的熏习正确的知见,不断纠正和弃舍过去所熏习的那些不正确的知见。之所以叫做“熏习”,是因为这不是听一次两次道理就可以管用的。遇到情境时,我们很容易顺着过去的习性走了,而很难一下子将自己所知道的正确的道理用于当下的情境中。所以,意识心需要不断的闻熏思维直到对这个知见确定不疑的,才可能慢慢转化我们一直以来所形成的不良习性。
还是拿抱怨者的这个例子来说吧!当我们了知到试图用抱怨来阻挡担心的事情的发生其实是一个非常无效甚至适得其反的方式的时候,我们就应该学着换一种方式来应对。比如,反其道而行之,学着用感恩与热爱来取代抱怨的心行和口行!你所希望的如果是美好的生活,和谐的关系,坚固的信任,那么就用这种美好的心念来对待你身边的人和事吧,让心念的运作只是朝着温暖、爱和信任的方向运行,用你善的心念来一遍遍告诉你自己:你想要的是美好而不是抱怨的人生。这句话初听起来或许有些莫名其妙,谁会想要抱怨的人生,谁不是从一出生就期盼幸福美满的人生?其实不尽然,问问自己,当你的人生一再出现让你烦恼不满怨怼的情境时,你心中是否早已经习惯了抱怨和失望的节奏,让你转念于美好的念头,你真的那么容易就此放手过去所发生一切不好的事情所赋予你的那个悲催可人怜的存在感和角色定位吗?有时候,对许多人来说,适应抱怨的糟糕心境比学着感恩心存暖意的美好心境要容易得多。但是,无论怎样,请记住,“抱怨吸引不幸,感恩维系美好”。抱怨换不来美好,就请练习放下抱怨的习惯吧!
愿每一个读到这篇文章的有缘人,都学会用感恩代替抱怨!
 
------微信公众号《心香2013》2014-11-16 

 

推荐阅读